上海近百年老房告別最後15隻手拎馬桶,居民:做夢都想不到

2020-12-22 澎湃新聞

「做夢都想不到,這輩子還能在自家用上抽水馬桶。」從小生活在巨鹿路的居民喬阿姨說,「儂曉得伐,我們這排房子的15隻手拎馬桶,絕對是上海灘最難消滅額!」

7月30日,澎湃新聞記者從上海市黃浦區瑞金二路街道獲悉,巨鹿路280-288號馬桶改造工程,歷經半年多緊張施工將全面竣工,居民專屬的公共會客廳「巨鹿共益空間」當日啟動,近百年歷史老房子告別最後15隻手拎馬桶。

巨鹿路280-288號改造前(左)和改造後(右) 。 本文圖片均為瑞金二路街道供圖

瑞金二路街道介紹,巨鹿路280-288號屬於典型的二級舊裡以下房屋,多數為磚木結構,房屋牆體厚度普遍較低,屋外空地狹窄,特別是巨鹿路280-288號近百年的房齡更是為改造工程的難度雪上加霜,被稱為「上海灘最難」的馬桶改造工程。21世紀初,原盧灣區啟動兩輪馬桶改造,對這15戶束手無策。隨著近兩年城市更新的不斷推進,這種「住黃金地段拎馬桶」的景象已不太多見,周邊幾條弄堂的居民都陸續告別了「手拎馬桶」,唯獨280-288號15戶遲遲難以改造。

2017年初,瑞金二路街道再次醞釀改造方案,歷經一年多的時間幾易其稿卻難有實質性突破。2019年下半年,街道相關負責人再次召集專家、職能部門研判,大家提出,過去受技術手段所限而遇到的難題如今都有了針對性的解決方法,眼下只有一個關鍵性問題需要攻克:化糞池的位置。

按照常規做法,化糞池一般是放到弄堂的主幹道下面。但巨鹿路280-288號是聯排的街面房,門前的人行道寬度僅1.8米不到,根據測算,化糞池的寬度最少也要2米。前面沒空間,後面更不可能。280-288號緊挨著後排房屋,兩排房子的牆體間距最窄處只有30釐米。

改造前(左)和改造後(右)

然而,項目團隊負責人的一句奇思妙想,打破了僵局,「要是化糞池能放到室內就好了。」 街道通過盤整資源物色到底樓一間房,2019年12月1日,在多方見證下,巨鹿路280-288號馬桶改造工程正式開工。

面對房型各異、需求不同的15戶居民,街道最終選擇針對房型圖紙與居民訴求,為安裝15隻抽水馬桶設計了15套方案。同時,為了改造家庭的生活習慣能夠儘可能不受影響,在制定方案時,儘量按照居民原有生活習慣進行再設計。

改造前(左)和改造後(右)

經過半年多的緊張施工,改造工程現已進入最後的收尾階段。除了「一重禮」安裝抽水馬桶、「二重禮」增設淋浴設備,街道還在為迎接15戶居民回搬緊鑼密鼓準備「三重禮」——打造一個居民專屬的公共會客廳「巨鹿共益空間」。

改造前(左)和改造後(右)

未來,「巨鹿共益空間」不僅能為這15戶居民提供日常會客、活動和休息的場地,還能發揮惠民、便民、為民的作用,開展黨員學習、美德領事館事務認領、幸福商鋪議事廳、便民服務等黨建、自治活動,逐步引導、發動更多居民、商鋪走出家門、店門,在社區開展志願服務,共同參與社區建設。

改造後

從千方百計消滅「手拎馬桶」守住民生保障底線,到千辛萬苦增設「衛生間」讓居民過上更體面的品質生活,瑞金二路街道瞄準群眾最急、最憂、最盼的民生難題,在零星地塊舊改的「世紀難題」面前,最終實現了勝似舊改的「空間騰挪」。近期,深懷感激之情的居民們專程向瑞金二路街道和發展辦負責該項工程的瞿敏強贈送了10面錦旗。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上海老城廂的「變身攻堅戰」:跟「手拎馬桶」說再見
    上海老城廂的「變身攻堅戰」:跟「手拎馬桶」說再見 2020-12-16 16:1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上海人與馬桶的鬥爭史
    一面是繁華都市,一面是手拎馬桶。或許正是因為這種反差,上海人倒馬桶的形象被全國人民記住了。我們在公廁門口觀察到,來「倒馬桶」的居民手裡,拎的幾乎都是痰盂罐。「拆房子、裝抽水馬桶,(用手拎馬桶的)越來越少,越來越少。到最後,一隻也沒唻。乃末(那麼)我『失業』了。」而她幾乎住了一輩子的吉安路上的矮平房,也在十幾年前裝上了抽水馬桶。
  • 上海人的「馬桶社交」被他發現了
    吾非羊,《上海糞史:馬桶及其殘酷的糞便之戰》,鳳凰網,2019年02月25日。 2. 王燁捷,《上海:與馬桶鬥爭30年》,中國青年報冰點周刊,2020年08月04日。 3. 郭偉成,《小馬桶困擾大上海》,人民日報,1994年02月18日。 4. 陳發春,《十年告別多少馬桶?25萬隻!
  • 上海棚戶區馬桶改造爭議:部分居民堅決不裝 怕政府不拆遷
    每天清早,一手拎著木製馬桶,一手提著馬桶刷子,從弄堂沿著大小道路走到化糞池,一邊同鄰居打招呼,一邊賣力地刷馬桶,這是30多年前滬上生活的日常,上海人口中的「手拎馬桶」時代。時至今日,上海仍在努力甩掉這隻馬桶。
  • 上海「最難改造房型」破解加裝馬桶的「不...
    巨鹿路280-288號是一排沿街百年老式裡弄步行到淮海中路不過10分鐘然而,住在其中的15戶居民多年來卻仍在使用手拎馬桶居民們「做夢都想有個抽水馬桶」但這15戶居民卻因房型問題70多歲的喬阿婆出生在巨鹿路284號,手拎馬桶也用了70多年。「一把年紀,每天要爬兩層樓,去百米以外的倒糞口倒馬桶。馬路對面,高樓林立,自己拎著馬桶都覺得不好意思。做夢都想有個抽水馬桶!」
  • 二輪徵詢、「數磚頭」模式、手拎馬桶改造……上海靜安成熟舊改
    現如今,動遷安置房配套完善、二次徵詢公開透明、「數磚頭」託底保障、手拎馬桶改造解決如廁難……一套套成熟的舊改模式,從「配套房」到「數磚頭」模式創新引領群眾幸福生活現如今,居民舊改後,等待他們的都是配套完善的新房,周邊配套一應俱全,生活十分便捷。
  • 新時代奮鬥者|助力靜安城市升級,他消滅了大量「手拎馬桶」
    朱賢麟透露,永和小區原先是一塊農地,沒有市政配套管網設施,公司首先和當時的上海市政工程局合作,建了三條道路——高平路、原城路、交城路,並把所有管網全部放在城市道路下面,和現有的市政道路連接起來,南面連起汶水路,西面和滬太路相接,整個小區都更加完善。其次,公司除了將居民生活上必需的水電煤等配套齊全,還為小區配套了學校、醫院、公園。
  • 黃浦發力消滅非舊改地塊7000餘手拎馬桶
    「每隻手拎馬桶的背後,都有一個百轉千回的故事」,這是只有蝸居在老城廂的上海市民才咀嚼過的愁苦。消滅一隻手拎馬桶,不求快,但求周全穩當。地處上海市中心的黃浦區,目前區域內尚存部分二級以下舊裡,全市目前尚存的手拎馬桶中,其中絕大部分、共計3萬餘只就在老城廂的老住宅中。
  • 2022年,黃浦非舊改地塊將有望基本消除「手拎馬桶」
    黃浦老式裡弄的 「72家房客」 迎來利好消息—— 2022年,將有望不再「手拎馬桶」 近日,記者從區房管局獲悉,今年,
  • 二輪徵詢、「數磚頭」模式、手拎馬桶改造……靜安一套套成熟舊改...
    現如今,  動遷安置房配套完善、  二次徵詢公開透明、  「數磚頭」託底保障、  手拎馬桶改造解決如廁難……  一套套成熟的舊改模式,  為無數人帶來了滿滿的幸福感。    從「配套房」到「數磚頭」  模式創新引領群眾幸福生活  現如今,居民舊改後,等待他們的都是配套完善的新房,周邊配套一應俱全,生活十分便捷。
  • 上海近80萬隻老式馬桶將被改造成節水型馬桶
    上海近80萬隻老式馬桶將被改造成節水型馬桶。這是記者從今天開幕的第十屆上海「全國節水宣傳周」上獲悉的。
  • 投身成片舊改、消滅「手拎馬桶」……靜安北方集團董事長只為實幹...
    說話的正是靜安區企業——上海北方企業(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西藏城市發展投資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朱賢麟。他個子不高,說話總是面帶笑容。 在朱賢麟至今27年職業生涯中,朱賢麟同志帶領上海北方企業(集團)有限公司全力投身舊區改造工作,尤其是成片舊改及「手拎馬桶」改造等重大民生保障項目。
  • 靜安最後的「毛地」高比例生效,居民告別舊裡圓新居夢
    今年8月31日,257、258街坊舊城區改建一輪意願徵詢以99.57%的高比例通過,居民舊改願望非常迫切。12月10日,「二次徵詢」正式籤約首日,共有1826證居民籤約,籤約率達到99.24%,遠遠超過了90%的籤約生效比率。257、258街坊徵收基地「二次徵詢」的成功,標誌著靜安區最後的「毛地」、全區剩餘舊改地塊中面積最大、情況最複雜、難度最大的地塊即將成為歷史。
  • 小奶狗做夢也想不到,鞠婧禕讓它在手心睡覺,只為拍照發朋友圈!
    小奶狗做夢也想不到,鞠婧禕讓它在手心睡覺,只為拍照發朋友圈!看看小奶狗這舒服的樣子,一點也捨不得動了,直接就躺在鞠婧禕的手心裡睡著了,哈哈,鞠婧禕就這麼愛憐地看著小奶狗,還拿著手機拍照發朋友圈了,哈哈,小奶狗做夢也想不到,鞠婧禕讓它在手心拍照只是為了發朋友圈,小奶狗都睡得眼睛眯上了,真的是太有趣了!
  • 朱賢麟:不為困難找藉口,只為實幹找辦法
    面對不同時期市民不同的訴求,朱賢麟始終踐行著為老百姓生活增添幸福感的初心,用創新思維與韌勁化解一道道民生難題,「不為困難找藉口,只為實幹找辦法」。 「跨前一步」讓「妥妥的」安置房助力舊改 上世紀90年代,上海舊區改造正式啟動。
  • 再見了老式馬桶,再見了水漫金山,閔行顓橋老街舊改要啃「最後的...
    新民晚報訊 (記者 魯哲)「再也不用拎痰盂倒馬桶了!」今天上午,在閔行區顓橋老街舊區改造城市更新項目開工儀式上,原來住在老街新村7號的張林秀阿姨激動地說。對於居住在顓橋老街的居民來說,天天拎馬桶,下雨天家裡漏水街上水漫金山的日子終於結束了。
  • 上海這個中心城區最後一塊二級以下舊改地塊生效,5年來近兩萬戶...
    60歲的沈振梅一家,四代9人擠在靜安區寶山路街道一處二級以下舊裡內,做飯用液化氣鋼瓶、和鄰居合用廚房、上廁所要用手拎馬桶。對舊改,沈振梅盼了大半輩子。今年4月28日,寶山路街道31、149、150、152街坊舊改徵收以高比例生效,沈振梅一家與其他1500多戶居民終圓「舊改夢」。
  • 老房加梯再提速!八小時現場吊裝,整體裝配式電梯交付投用,居民提前...
    老房加梯再提速!8月19日,在居民們的期盼中,靜安區大寧路街道延長中路451弄居民區的居民迎來了喜訊:20號樓加裝的電梯正式交付,居民終於告別了困擾已久的上下樓難題。值得一提的是,這是整體裝配式電梯正式交付投用,居民提前一個月用上新梯。「太激動了,我有幾年沒怎麼下樓了。」家住6樓、年過七旬的朱阿婆患有腦梗,出行腿腳不便,在妹妹的幫助下,坐上了輪椅,試乘了電梯。
  • 上海點滴之變,共繪人民城市(「我們的城市」系列報導)
    同樣,馬桶蓋特意被設置為醒目的綠色,也是為了方便老人迅速找到馬桶。認知障礙症照護專區走廊裡有一扇通向天台的門,平時都是上鎖的。鑑於患有認知障礙症的老人可能會執著於開門,為了避免發生這種情況,這扇門被畫成了食品櫃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