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的一個千古名句,李敖曾提出個新穎的看法,方舟子:誤人子弟

2020-12-12 美詩美文

看多了名人對詩詞的理解,就會發現一個挺有趣的現象:有些詩咱們不懂,其實名人們也不一定說得清楚。

唐代詩人盧綸的《和張僕射塞下曲》,華羅庚不懂為何詩中的下雪天有大雁,於是他寫了首打油詩「北方下大雪,群雁早南歸。月黑天高處,怎得見雁飛」,專門用來調侃這首唐代名詩。華羅庚是數學家,不太明白也正常。但當年王安石讀完李賀的名句「黑雲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卻硬是說烏雲下鎧甲不可能發光,這就令很後世不少文人無法贊同了。

其實從這兩首詩,咱們就能看出一個問題:品賞古詩詞,真的是一個見仁見智的事。本期筆者就帶大家來圍觀一首曾鬧出過風波的李白名詩:

《子夜吳歌·秋歌》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秋風吹不盡,總是玉關情。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徵。

詩仙出手,自然精品。這首情詩與一般的閨情詩完全不一樣,它寫的不是一位女子的感情,而是長安城中的多段相思,其格局之大遠超同時期的作品。詩看起來很容易理解,開篇也是一個千古名句。但其中「萬戶搗衣聲」這5個字,卻曾引起不小的爭議。在詩詞大會上,也曾出了這樣一道題:

題目有點兒刁。答案應該是選B,搗衣是指用杵在砧上搗衣料;當時臺上的小選手選的是A,她認為是洗衣服。當時百人團的100位詩詞高手,也僅有40答對,60人都被這題考倒。但事後,也有觀眾表示:不懂正常,當年李敖都理解錯。為何這位觀眾會這樣說?這是因為關於這5個字,當年李敖因為理解錯了,還被方舟子嘲笑了一番。

李敖曾自詡為「白話文第一人」,曾表示自己把《全唐詩》4萬多首詩作都讀遍了。2016年,他發文稱他對於「萬戶搗衣聲」,自己的理解是:用木杵搥松棉花。我們得承認李敖是明白搗衣不是洗衣服的。畢竟古人不可能半夜不睡,非要在看不見的晚上集體洗衣服。

但「搗衣」杵的是棉花嗎?多年來,各類詩詞鑑賞書基本都認為搗的是做衣服的一種原材料,但是到底是哪種材料卻沒太說清楚。李敖提出的「搗棉花」的說法,倒是對這個千古名句的新穎解讀了。如果說搗的是棉花,那做成的衣服成品就應該是棉衣。對於他這一說法,當時不少人不同意,不過大家也都說不出個所以然來,此時方舟子出來說話了。方舟子發了篇長文來說這個事,其中有一段他這樣寫道:

「國學大師」把「搗衣」說成搗棉花,也說明他缺乏歷史常識,不知道在元之前中國幾乎是沒有棉布的,在那之前很少有史料會提到這種舶來品。當然犯這種常識錯誤的「大師」也不止李敖一人。

方舟子這一說法是有道理的。在我國宋朝以前,漢字中只有「綿」字,而沒有「棉」字,棉花大量傳到我們這是在宋末元初,唐代是不可能出現萬人搗棉花的情況的。既然不是搗棉花,那到底是什麼布料呢?對此方舟子認為,應該是一種生絲織品。方舟子引用了李賀、杜甫、張繼等多人的詩句來證明這一點,在證明了自己的觀點後,還不忘嘲諷他李敖,稱:這樣的「國學大師」要人拜他為師,那就真的是誤人子弟了。

通過方舟子的這番解析,可見當年李敖確實是理解錯了的。但另一個更重要的問題其實更值得我們思考:我們品讀古詩詞時,到底有沒有必要對字句做如此深的理解。比如李白這個千古名句,咱們真的需要明白搗衣到底搗的是什麼嗎?

對此筆者個人的觀點是:分人!學生們真的不用去糾結這個問題,但是文史學家們是應該研究的。因為古詩詞不只是一種文學載體,也承載著很多歷史知識。比如我們從《詩經》中就能發現很多古代的生活習俗,這對我們更準確地了解人類史,甚至對考古都是有幫助的。

相關焦點

  • 千古名句,別有洞天:初中必背古詩詞千古名句賞析
    一直以來,很多同學對千古名句的認識,僅僅停留在背誦和默寫。 有些學生為了偷懶,背古詩詞只背千古名句,因為中考的古詩文默寫,基本上只會考到千古名句默寫,而且一大半都是死記硬背的上下句填空。 這就太小看千古名句的價值了:如果能做到會鑑賞古詩詞千古名句,那麼詩歌鑑賞一大半的題,就不會沒思路瞎寫。
  • 99%的人都知道的詩,其中兩句都是千古名句!
    一位詩人,終其一生,能留下一句為外人所稱頌的千古名句,是件不易之事。而一位詩人要想在一首詩詞裡寫出兩句千古名句來,更可謂是難上加難。 今日為各位詩友精選了九首詩,首首都有兩句及兩句以上的千古名句,不朽佳作,常讀常新。 《黃鶴樓》 〔唐〕崔顥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
  • 8首千古佳作,8個千古名句,太美了
    清末著名詞論家、美學家王國維先生,在論及這兩句詩時,用了「千古壯觀」四個字來形容塞外落日的這一奇景,並非誇張之語。2.《暮江吟》白居易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另外,說個題外話,除了首二句寫江邊落日的句子,後兩句寫夜晚的句子,也非常著名,可以說整首詩都是千古名句。3.《登樂遊原》李商隱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
  • 「詩仙」李白10句千古名句: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李白,唐代浪漫主義詩人,號青蓮居士,被後人譽為「詩仙」,他一生有1000多首詩詞傳世,是中國古代詩詞的領軍人物。今天,我們來欣賞一下他作品中的千古名句。1、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這句出自《將進酒》,「天生我材必有用」,這是一個令人鼓掌讚嘆的好句子。「有用」而且「必」,非常的自信,簡直像是人的價值宣言,而「千金散盡還復來!」又是一個高度自信的驚人之句,能驅使金錢而不為金錢所使,這足以令所有凡夫俗子們咋舌。2、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
  • 汪倫不過是一個小縣令,卻靠打賞李白留名千古,他的手筆多大?
    古代有古代的詩歌,現代也有現代的詩歌,現在雖然也有不少人寫詩,但與過去相比人數總是減少了不少。但儘管如此,我國歷史上存在的偉大詩人還是不計其數的,尤其是在唐宋時期,繁榮的社會為詩人的出現提供了一個沃土,讓詩人能夠不斷的汲取營養,最終成為蒼天大樹。而在古代偉大的詩人當中,就不得不提李白了,這是一個非常具有豪情,又具有真性情的詩人,他不為時代所壓迫,也不為人所低頭,向來都是恣意瀟灑。
  • 溫庭筠寫了個千古名句,蘇軾和李清照都來模仿,蘇軾終不敵李清照
    兩宋文壇,在很多人看來,男詞人蘇軾當屬第一,女詞人則以李清照為首。這兩位,一生沒什麼交集,畢竟李清照紅起來時,蘇軾已經離世了。但這二位卻又有不小的淵源,李清照的爹李格非曾受學於蘇軾,是「後蘇門四學士」之一。
  • 作文素材:235句古詩詞大全,從先秦到明清的千古經典名句,收藏
    作文素材:235句古詩詞大全,從先秦到明清的千古經典名句,收藏暑假期間,有家長為孩子準備了一套古詩詞大全,想要孩子每天背幾首,孩子很苦惱,所以就在問「我們為什麼要學古詩詞呀?」我們為什麼要學古詩?相信很多人都看了《中國詩詞大會》這檔節目吧,我們不僅僅感受到參賽選手從內到外散發的從容不迫、自信的魅力,還感受到了中國詩詞的魅力。我們也曾幻想,自己能根據幾個關鍵詞,背出有關於它的古詩。
  • 一首古詩詞,兩個千古名句,每一首都值得背下來
    一位詩人,留下一句千古名句,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 一位詩人在一首詩詞裡,包含兩句千古名句,可以說是難上加難,但就是有一些經典的詩詞做到了。
  • 李白一首非常勵志的詩,最後兩句更是被傳頌千古
    乘風破浪李白中國盛唐時期著名的大詩人,被稱為「詩仙」「酒仙」「劍仙」,當然劍仙有待考證,但李白少年時期確實曾研習劍術,從那首著名的《俠客行》就可以看得出來。「劍仙」李白詩的前四句描寫好友為寬慰李白苦悶的心情大擺筵席為之踐行,有「清酒十千」更有價值萬錢的佳餚。但面對這樣的招待一向愛酒的李白,曾「會須一飲三百杯」的李白這次卻在無心情飲酒。
  • 杜甫平時低調,關鍵時候寫首得罪皇帝的詩,40字就有兩個千古名句
    他為人話不多,行事穩重,看見好友李白做人太張揚,他還專門寫了句「痛飲狂歌空度日,飛揚跋扈為誰雄」來勸他。不願飛揚撥扈,就是杜甫的性格。但再悶的技術男,到關鍵時候該出手時,也還是得出手,杜甫也一樣。公元751年前後,唐王城正處於繁盛時期,這時候上至唐玄宗,下至朝臣,內心都處於對唐王朝極度自信的階段。
  • 這首詩只有一句,卻成了千古名句,還誕生一個知名成語
    原標題:這首詩只有一句,卻成了千古名句,還誕生一個知名成語 中國是一個詩歌的國度,詩至唐朝達到大盛之境界,群星璀璨、名流輩出,初唐四傑、陳子昂、王維、李白、杜甫、王昌齡、高適、白居易、元稹、韓愈、劉禹錫、李賀、杜牧、李商隱……等等,唐詩在這些人手中走向了最為輝煌奪目的時代,給後人留下了難以企及的高度
  • 風花雪月,春夏秋冬,平淡無奇的8個字,合在一起卻成了千古名句
    據說有一次,在一個寫詩比賽上,出題者專門限定了用詞規則,都不許用風花雪月四個字,參賽的詩人們一聽,紛紛抓耳撓腮,放下了手中的紙筆,竟然一句詩也寫不出來了。似乎一提到風花雪月,就是只有華麗辭藻的堆砌,沒有深刻的思想內容。
  • 王之渙很勵志的一首詩,每一句都是千古名句,讀後令人振奮
    如白居易的「試玉要燒三日滿,辨材須待七年期」;李白的「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蘇軾的「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等。本文向大家分享的《登鸛雀樓》,便是一首具有啟迪人生作用的詩。它出自於唐代著名詩人,有著四大邊塞詩人之一美稱的王之渙之手,是王之渙創作的一首五言絕句。對於王之渙的《登鸛雀樓》,相信大家非常熟悉。
  • 李清照寫來向丈夫撒嬌的詩,卻成了千古名句,不愧是「千古才女」
    「雨霖鈴」、「念奴嬌」、「江城子」、「青玉案」、「一剪梅」…各具風情,都美得讓人沉醉。那楊柳岸的曉風,被夜雨打落一地的碎紅,陰晴有律的明月,小橋送別的離人。其中的場景和情感,即使隔了千年,仍讓人有心有靈犀。宋詞之中,李清照絕對是最耀眼的詞人之一。
  • 李煜一首封神之作,共4句無一不是千古名句,起句漂亮,落筆驚豔
    李煜一首封神之作,共4句無一不是千古名句,起句漂亮,落筆驚豔千年文學界,在「不務正業」這件事情上,李煜真的是達到了極致。提到他,很多人最先想起的不是他做皇帝時做了什麼大事,反而是他那三十多首詞作。筆者說僅有三十多首,不清楚是否會有朋友感覺有一些詫異:才那麼點數目嗎?是的!
  • 七言絕句中最美的一首詩,開篇就是千古名句,讀起來讓人唇齒留香
    說起唐詩宋詞,我們第一時間想到的無非是一些文學大咖,比如李白、杜甫、白居易、王維、李賀、蘇軾、李清照等人,他們的詩詞藝術成就光耀千古,被後人永遠的銘記。在這樣一個由盛轉衰的時代背景下,詩人們為了自身生計四處奔波勞苦,所作的詩詞也多少帶有悲傷惆悵的情緒。比如晚唐與李商隱合稱「小李杜」的杜牧,是寫七言絕句的高手,他的作品中流露出來的沉鬱氣質,往往更能讓人感懷頗多。
  • 李煜很牛的詞,字不多卻誕生3個千古名句,一向挑剔的王國維點讚
    這一時期李煜創作了很多經典的詞篇,其中更是有很多詞句成為了膾炙人口的千古名句,就像《相見歡·林花謝了春紅》中的「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還有《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中的「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等。而筆者本期要介紹的這首李煜的詞,也是他在這一時期寫就的經典詞篇,雖然只有短短幾句字數並不多,卻是誕生了3個千古名句。
  • 一個流傳了2000多年的千古名句,家長化用它給孩子取名卻鬧了笑話
    小美的有個朋友在小學當老師,她跟我說他們學校光是叫子衿的小男生,就不下10個。先不說重名率有多少,用《詩經》《楚辭》給孩子取名是技術活,小美勸家長們別只圖好聽讓孩子被笑話。小美的這位小學老師朋友,就和我說起過他們班上有個小男生,名字叫「巧言」,家長表示這是從《詩經》中取的名字。
  • 方舟子:象棋是印度發明的,中國沒有大象。曹衝:我稱了個啥?
    幾乎我們每個人的童年記憶中,都有大人們坐在樹下舉棋博弈的畫面。如此多的證據,足以證明象棋在我國的歷史悠久,廣為流傳,是我國人民藝術和智慧的象徵。然而,卻有人對此提出質疑,理由更是可笑。方舟子這位提出質疑的「學者」正是方舟子,他認為象棋不是我國發明的,且質疑的理由則是我國古代沒有大象,而大象盛產於印度,這可以證明象棋的發明者不是中國,而是印度。
  • 「打假鬥士」方舟子敗訴
    方舟子的代理律師稱,方舟子是在進行學術批判,難免有些尖刻,但所說內容基本真實,沒有侮辱他人人格,沒有侵犯名譽權。請求法官駁回原告訴訟請求。...  協和醫院泌尿外科主任肖傳國,提出過「肖氏反射弧」理論,曾被列為2005年院士候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