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扎菲一生反美,薩達姆一被俘,為何又變臉諂媚美國?

2020-12-14 龍馬人文歷史

利比亞原領導人卡扎菲一生變化無常,在國際上有「變臉大王」和「不定嚮導彈」之稱,然而平心而論,這樣的評價在2003年之前是不太公允的:雖然絕大多數時間裡這枚「不定嚮導彈」的航向飄忽不定,但是大致的指向還是很明晰的——它的導引頭始終瞄著加拿大以南墨西哥以北的那個國家。

在1969年卡扎菲上臺之前,利比亞掌權的是親美的伊德裡斯王朝,熟悉歷史基本套路的讀者老爺都知道,既然前任親美,那反美就成了繼任者的必然選擇。

當時反美還有另外一個好處,可以藉此沒收西方國家在利比亞的石油設施,從而掌握大量外匯收入,這對於剛剛上臺立足未穩的卡扎菲至關重要。一上臺,卡扎菲就收回了在利比亞的美國空軍基地,廢除了一系列軍事和經濟技術協定,同時全面接管在利比亞的包括美國在內的西方國家的石油設施。

當時的利比亞是世界第四大產油國、非洲第一大產油國,日產原油高達330多萬桶,光是原油出口一項,卡扎菲就能獲得數百億美元的收入,這足以讓他解決國內的一切問題。

財大氣粗的卡扎菲很快就將視野轉到了國外,或許那時的他是一位真正的理想主義者,竟然致力於一個統一的阿拉伯的烏託邦式的幻想,而美國自然就是這個幻想的最大敵人。

只要稍微有些地緣政治常識,就知道一個掌握著世界絕大多數石油資源的統一的阿拉伯對於美國意味著什麼,對於世界意味著什麼。

從上世紀七十年代開始,卡扎菲就開始暗中資助反美活動,到八十年代時,卡扎菲與美國已經由之前的暗中較勁激化到了直接的軍事衝突。

1981年8月1日,美國第六艦隊不顧利比亞抗議強行進入錫德拉灣演習,該海灣此前被利比亞單方面宣布為領海,但未獲國際承認。

8月19日,兩架利比亞戰機飛臨演習空域並使用飛彈攻擊正在演習的美軍戰機,被美軍悉數擊落。兩國矛盾全面激化,並於第二年斷交。

1986年4月5日,聯邦德國西柏林一家夜總會發生爆炸,2名美國駐西德士兵被炸死,229人受傷,其中美國官兵多達45人。隨著一名利比亞籍犯罪嫌疑人的被捕,卡扎菲又一次出現在了全世界媒體的聚光燈下。

僅僅10天之後,美國啟動「黃金峽谷」行動,出動大量戰機實施斬首行動,卡扎菲倖免遇難,但是他的一位養女被炸死,兩個兒子受傷。

1988年,美國泛美航空公司103航班在英國蘇格蘭洛克比鎮上空爆炸,機上259人全部遇難,其中189人為美國人。事發之後,2名利比亞人被指控。

1989年,法國聯合航空772號班機在撒哈拉沙漠上空爆炸,機上170人全部遇難,含多名美國人。事發之後,6名利比亞人被指控。

從上面情況來看,卡扎菲與美國不說是不共戴天,但也算是仇怨極深,再加上卡扎菲本人與美國利益背道而馳的政治理想以及作為反美鬥士的「崇高」聲望,他與美國的和解,在外人看來絕對是難以想像的。

然而,到了2003年,一場戰爭讓一切不可能成為了可能。

這一年,伊拉克戰爭爆發。隨著伊拉克的迅速戰敗以及薩達姆的狼狽被俘,一生反美的卡扎菲出現了意料不到的轉變。

這年的12月19日,薩達姆被俘還不到一周,卡扎菲就宣布放棄研製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計劃,並願意接受武器核查。

幾天之後,不顧多年的反美人設,他將利比亞掌握的幾百名「基地」組織和其他極端分子的情報交給了美國——這些人不久前還是他的忠誠戰友。

這年的12月30日,卡扎菲公開表示,願意重新融入國際社會,並且希望美國為利比亞提供安全保障。

卡扎菲做出的一系列表態讓全世界瞠目結舌,短短十二天,他由一位戰鬥了三十年的反美鬥士搖身一變,成為了美國的親密戰友。

其後的八年,卡扎菲像變了一個人一樣,對美國的建議「從善如流」:放棄核計劃、合作打擊極端主義,重新建立外交關係,賠償空難受害者……

美國也對利比亞的「善意」投桃報李,賠償「黃金峽谷」行動中的利比亞受害者,支持利比亞當選聯合國安理會非常任理事國,支持利比亞出任非盟主席。

卡扎菲與美國一道,打造出了讓全世界驚愕不已的「利比亞模式」。這一切的一切,魔幻得就好像狗血言情劇,兩個累世冤家突然間成了你儂我儂的愛侶。

歷史的恩怨似乎已經完全消散於無形,卡扎菲似乎徹底擺脫了薩達姆的命運,然而到了2011年,兩者關係在轉瞬間又峰迴路轉,隨後發生的一切,想必讀者老爺們很熟悉,龍馬君就不贅述了。

英雄這種東西,最大的毛病就是活得太長。假若卡扎菲在2003年死去,那他至少還是個反美鬥士,可他活到了2011年,還剩什麼呢?

歡迎關注,與龍馬君一起,相信思想的力量。

相關焦點

  • 美國已打敗薩達姆和卡扎菲,為什麼不敢動態度強硬的朝鮮?
    這位「國際警察」最擅長的事情就是舉著「打擊恐怖分子」的旗子,擾亂他國的秩序,例如伊拉克戰爭、阿富汗戰爭等都是美國引以為傲的「傑作」。美國的外交準則完美詮釋了「擋我者死」,他勢要除掉他一切「眼中釘」,在街頭被虐殺的卡扎菲、被判處絞刑的薩達姆就是最為典型的例子。
  • 一個魔鬼一個英雄,為何薩達姆和卡扎菲兒子的評價如此如此懸殊?
    敘利亞和利比亞都是中東地區性大國,但是他和世界上中、美、英、法比起來,卻是微不足道的小國。他們兩個國家的故事頗為相像,而且兩個國家的皇太子的死因都高度相似。首先這兩個國家的皇位繼承制度與中國傳統的封建制度有點相似,即使在現代社會,他們選擇國家領導人的方式依然是世襲制。烏代海珊就是薩達姆的長子,也被視為薩達姆的繼承人。
  • 非洲雄獅卡扎菲後繼有人,不當西方傀儡,他們將繼續戰鬥!
    中東的薩達姆,北非的卡扎菲,這兩人都是一代梟雄、反美鬥士,他們都是以武裝奪權上位,又以石油為武器,公開叫板美國,不幸的是,他們的結局都一樣:被美國清除。不過最讓人覺得不可思議的是卡扎菲,在很多中國人心中他是英雄,被譽為「非洲雄獅」,他的7個子女,有人戰死有人被囚,目前只有兩個兒子和一個女兒恢復自由。從1969年開始,卡扎菲領導利比亞接近半個世紀。
  • 利比亞領導人卡扎菲為何終其一生只是上校
    卡扎菲被網友們戲稱為卡大佐。這個稱號是怎麼來的呢?原來卡扎菲的軍銜一直都是上校,等同於日本的大佐。因此派生出了一個段子:聯合國大會上美國總統、中國主席、俄羅斯總統、英國首相、法國總統、德國總理、日本首相、印度總理相繼發言,到了利比亞這兒就成了有請利比亞上校卡扎菲先生發言。
  • 卡扎菲資產高達2000億,為什麼不選攜款而逃呢?
    對於卡扎菲和薩達姆的結局很多人都為他們鳴不平,事實上他們兩個還是有一定的本質區別的,雖然卡扎菲比薩達姆死的要慘,但是薩達姆在失敗之後還是苟活了3年有餘的,而卡扎菲則是被直接殺死,並且身體還遭到了反政府武裝的羞辱,令世人皆知。
  • 從總統到階下囚再被絞死,美國驚慌,世界稱讚的薩達姆傳奇人生
    可想而知,當時薩達姆發動了多少的對外侵略和大規模戰爭。三.反美鬥士,與蘇聯結盟抗衡美國薩達姆為世人所熟知的一個重要點就是,薩達姆改變了二戰之後伊拉克親美的政策方向,轉而投靠蘇聯。薩達姆的反美根源在於薩達姆不希望伊拉克的私人石油被美國控制,因此他大肆將石油國有化。因此獲得了大量的資金。
  • 海灣戰爭中,薩達姆是如何處理美軍女戰俘?絕對令美國人意想不到
    例如美國航母上就有大量的女兵,她們從事的是一些機械設備的維修工作,還有數據分析師,醫療兵以及廚房烹飪師等等。另外還有很多艦載機女飛行員,不過美國卻有著非常特殊的一支女兵隊伍,她們從事的是一些情報收集工作。20世紀的美國,依靠二戰一躍佔據了世界第一的地位,到了1991年蘇聯解體以後,更是成為了世界霸主。
  • 在海灣戰爭中,薩達姆是如何對待美國女戰俘的?
    這場戰爭持續7年多,美英聯軍最終推翻薩達姆政府並在2011年撤出伊拉克。戰爭期間,美國把伊拉克百萬大軍打的潰不成軍,而自身傷亡不足百人。至於被俘軍人則更少,但是偏偏有一名叫梅莉莎的女兵被伊拉克軍隊抓獲,成為了薩達姆的俘虜。梅莉莎是當時美軍第233輜重連的平板車司機。
  • 被美國定為反人類的薩達姆,幫了我們三個大忙,成就了今天的中國
    被美國定為反人類的薩達姆,幫了我們三個大忙,成就了今天的中國當初薩達姆悍然入侵科威特拉開了海灣戰爭的序幕,在短時間內多國聯軍就突破了當時號稱世界第三強國的伊拉克,而薩達姆本人也被送上了絞刑臺,不過薩達姆雖已死,但是薩達姆對我們的幫助還是非常大的
  • 出賣薩達姆的那個人下場如何?他是否獲得了美軍的2500萬美元賞金?
    2003年12月13日,美國大兵克魯茲和他的戰友們,找到了薩達姆藏身的地洞。隨後,躲在裡面的薩達姆就給拖了出來。薩達姆為何能如此順利找到?原因就在於,美軍懸賞2500萬之下,薩達姆內部出現了叛徒。今天,夫子就為大家揭開薩達姆被捕前後的境況。
  • 薩達姆之後曾又一梟雄崛起,俄羅斯押對寶了
    卡扎菲這一人物,大家應該很了解。利比亞人民對他的評價可以說是兩極分化,一邊認為卡扎菲是一個好領導,因為他保護了利比亞的尊嚴,一直誓死抵抗外來侵略者。而另一部分則是指責卡扎菲,認為他根本勝任不了總統一位,給利比亞帶來了那麼多災難。
  • 「外交狂人」卡扎菲,一口氣把聯合國五常全部得罪,下場極慘
    2011年3月利比亞爆發內戰後,美、英、法等為首的西方第一時間直接參戰轟炸卡扎菲陣營;5月底的八國首腦峰會上,俄羅斯總統梅德韋傑夫宣稱:「卡扎菲政權已失去合法性,他必須下臺」;在「打不打擊卡扎菲」的問題上,中國政府牽掛著在利比亞的188億美元投資,多方評估利比亞內戰對中國商業利益的破壞程度後,最終中國外交部非洲司司長盧沙野在10月18日接受法國《青年非洲》專訪時大聲說
  • 卡扎菲的美女保鏢,曾被稱為「金色寶貝」,被俘後遭遇了什麼折磨
    卡扎菲是一個很有爭議的人物,他傳奇的一生在他死後很多年依然回味無窮。在卡扎菲寫的《逃往地獄》一文中,他寫道:「群眾高興的時候,他們是那麼熱情,那麼有魅力!但是群眾一生氣,多無情!」也許卡扎菲過去的風光和最後的死法就是這句話的很好解釋。01。穆阿邁爾·明亞爾·卡扎菲曾經是國際政治中的風雲人物。
  • 反美鬥士卡扎菲,為何不是中國人民的老朋友?
    前天,龍馬君寫了篇關於反美鬥士卡扎菲的圖文,有位讀者老爺提到卡扎菲是中國人民的老朋友,龍馬君在評論區否定了這一說法,好多讀者老爺不贊成,要求龍馬君拿出證據。卡扎菲是不是中國人民的老朋友,這一點都不重要。讀者老爺要求龍馬君作說明,這非常重要。
  • 為何薩達姆寧可把戰機埋藏沙漠,也不願拿出來對付美國人?
    "中東第二強國"伊拉克為何如此不堪一擊?實際上,伊拉克當時的軍隊水平絕對算不上弱:正規軍95萬、預備役48萬,數以千計的坦克、裝甲車、火炮、飛彈……作為當時蘇聯在中東的主要盟國,伊拉克軍隊使用蘇式武器進行了全副武裝。
  • 被捕後的薩達姆,除了巨大的恐懼和痛苦,還承受了什麼樣的屈辱
    如果把目光往前推個十幾年,「強人俱樂部」的成員還會更多,比如伊拉克的薩達姆、利比亞的卡扎菲以及埃及的穆巴拉克等等。 與其他兩位相比,穆巴拉克算是幸運的,不僅僅是因為他活了最大的年紀(享年91歲),也因為他是自然去世的,而不像薩達姆和卡扎菲那樣死於非命。 卡扎菲是在被推翻後的六十天內遭到反對派逮捕,並被就地處死,死前遭受了極大的侮辱,對於他個人來說,這當然是悲慘的結局。
  • 處決卡扎菲,搶走黃金手槍的士兵,下場讓人意想不到
    導語:處決卡扎菲,搶走黃金手槍的士兵,下場讓人意想不到卡扎菲做出的貢獻,跟薩達姆差別不大,他執政之後一直帶領著國家邁上新的臺階,足以用國富民強來形容。但獨裁的行為,引起民眾的不滿,反政府武裝有外部勢力幫扶後,果斷髮動軍事政府,絲毫沒有任何準備的卡扎菲,政權瞬間被瓦解,自己也成為逃犯,不過最終還是沒有能夠善終。民眾自發追捕卡扎菲,使其連藏身之地都沒有,後來在下水道中被找到,遭遇殘酷的折磨。而當時抓到卡扎菲的是名年輕的士兵,年齡也才20歲,其還從身上搜出攜帶的黃金手槍,士兵馬上就變成人民的英雄,政府還特意大肆進行宣傳。
  • 卡扎菲兒子穆塔辛:死亡前的表現為何讓世界為之動容?
    卡扎菲,27歲發動革命,推翻了腐朽沒落的伊德裡斯王朝,建立了共和國,並從1969年開始擔任最高領導人,直到2011年利比亞內戰被推翻殺害。
  • 卡扎菲死前遭雞姦(組圖)
    卡扎菲在突尼西亞舉行的阿拉伯國家聯盟(阿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