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扎菲被網友們戲稱為卡大佐。這個稱號是怎麼來的呢?原來卡扎菲的軍銜一直都是上校,等同於日本的大佐。因此派生出了一個段子:聯合國大會上美國總統、中國主席、俄羅斯總統、英國首相、法國總統、德國總理、日本首相、印度總理相繼發言,到了利比亞這兒就成了有請利比亞上校卡扎菲先生發言。整得臺下各國首腦們一臉懵逼:大家都派當家的來開會,利比亞就算一把手來不了也能讓副手來啊,怎麼讓一個上校來聯合國發言呢?
當然這只是一個逗人發笑的段子而已,實際上誰都知道卡大佐就是利比亞的當家人。1942年卡大佐出生於蘇爾特一個遊牧部落家庭的帳篷裡。卡大佐的父親是普通的牧羊人,靠著給財主們放牧維持生計。童年時代的卡大佐就在放牧區附近的小學讀書,每天往返學校需要步行三個小時。14歲時完成全部小學學業的卡扎菲轉到塞卜哈繼續上中學。中學時代的卡大佐每個星期六早上步行三個半小時到學校,星期四下午再步行三個半小時回家(伊斯蘭國家規定周五為禮拜日)。
由於卡大佐家庭貧困,所以沒少遭遇同學們的白眼和嘲笑。當時在班級裡年齡偏大的卡扎菲終日沉默寡言,一本《古蘭經》總不離手。卡扎菲在19歲時進入班加西利比亞大學,後來又轉入班加西軍事學院,畢業後的卡扎菲在利比亞陸軍通信部隊服役,後轉入保衛國王的昔蘭尼加衛隊(相當於中國古代的御林軍)。24歲時卡扎菲的命運迎來了轉折:他遇到了哈利德將軍的女兒法蒂赫,父女倆都非常喜歡這個帥氣而富有才華的年輕人。1968年26歲的卡扎菲和法蒂赫正式結婚。
卡扎菲就此攀上了高枝兒:哈立德將軍不僅將他送到英國皇家桑德斯特軍事學院深造,而且還在軍中不遺餘力地提拔他。留學歸來的卡扎菲成為了當時利比亞國內一位新潮的年輕軍官。卡扎菲的成長過程中始終視埃及前領導人納賽爾為自己的人生導師:1952年7月23日以納賽爾為首的「自由軍官組織」發動軍事政變推翻了埃及法魯克王朝。納賽爾推翻了埃及的君主制,開啟了埃及歷史上的新時代。1956年7月26日納賽爾宣布將英、法資本控制的蘇伊士運河收歸國有。
納賽爾執政期間蘇聯援建的亞斯文高壩於1968年開始發電;現代化生活開始進入農村;工業化速度加快;進行了土地改革;反對貪汙腐化收到部分成效;婦女享有了更多權利......與此同時埃及從列強手中收回了包括蘇伊士運河在內的主權,埃及取得了真正意義上的民族獨立。埃及社會、經濟的發展進步以及民族獨立的實現掀開了埃及歷史的新篇章。埃及的發展也為其他阿拉伯國家樹立了一個典範。以往一盤散沙的阿拉伯世界開始以埃及為核心團結起來。
同樣身為民族主義者的卡扎菲一直以納賽爾作為自己的偶像。1969年9月1日卡扎菲效仿自己的偶像領導了利比亞的九月革命。卡扎菲的革命在我們今天看來簡直猶如兒戲:卡扎菲率領自己的部下舉事時伊德裡斯王朝的國王正在國外避暑,留守國內的王子一聽說有人鬧事居然率先跑路,結果卡扎菲所領導的這場九月革命實際上壓根就沒受到任何抵抗,以致於整個革命過程中就只死了一個人。卡扎菲的上臺就是如此令人不可思議,就是電視劇橋段都不敢這麼寫啊。
九月革命推翻了伊德裡斯王朝,建立了阿拉伯利比亞共和國。隨即出任革命指導委員會主席兼武裝部隊總司令的卡扎菲把自己的軍銜晉升為上校,而在此之前卡扎菲只是利比亞軍隊的一個少校軍官。美、蘇這兩個超級大國得知卡扎菲上臺後的第一反應就是三連問:這是誰?哪兒來的?誰支持的?在此之前作為超級大國的美、蘇兩國怎麼可能會去關注一個普普通通的少校軍官呢?利比亞的九月革命在美、蘇兩個超級大國眼中就是一場稀裡糊塗的軍事政變,而卡扎菲則是一個不明來歷的人物。
按說卡扎菲大權在握之後完全可以把自己的軍銜提高一些啊,可為什麼卡扎菲終其一生都只是上校呢?如果他的部下都成為元帥了,那麼豈不是顯得尷尬嗎?卡扎菲之所以給自己整了一個上校軍銜其實是受偶像納賽爾的影響。卡扎菲領著一幫兄弟發動九月革命時就把自己這個組織命名為「自由軍官組織」,而當年納賽爾領導的組織也叫這個名字,從這個名字就可以看出卡扎菲是在向偶像致敬。卡扎菲上臺後的第二天就迫不及待趕往埃及向納賽爾表白心意:他願意把利比亞併入埃及。
好在當時一臉懵逼的納賽爾沒貿然答應他,否則世界歷史也許就要改寫了。卡扎菲的一片真心沒得到偶像的回應,可卡扎菲不氣餒、不動搖,他堅持要將自己的」追星事業「進行到底。自己的真心沒得到偶像的回應在卡扎菲看來是因為自己做得不夠好,所以他暗暗發誓向納賽爾學習如何做大國領袖。與此同時卡扎菲也在諸多細節上千方百計討好納賽爾:有一次他在納賽爾生日的頭天晚上吩咐手下開飛機去開羅給納賽爾賀壽,結果路上按捺不住激動情緒的卡扎菲自己坐上駕駛座把飛機開到了開羅。
卡扎菲為了給納賽爾一個驚喜還故意事先沒把自己的出行計劃告知埃及方面,結果埃及人就看見一架飛機在空中不停盤旋,這時納賽爾才知道原來是卡扎菲來了。卡大佐得慶幸自己當時不是開著戰鬥機去給偶像賀壽,否則埃及空軍要是看見一架不明身份的戰鬥機飛入自己領空還不知道會發生什麼。1970年納賽爾逝世後卡扎菲認為:自己才是納賽爾的接班人,所以自己領導的利比亞要取代埃及成為阿拉伯世界的一哥。由此可見卡扎菲對納賽爾的崇拜之情的確是發自肺腑。
那麼卡扎菲對納賽爾的崇拜和他終其一生以上校自居有什麼關係呢?原來納賽爾上臺之前就曾是埃及軍隊的一名上校,所以卡扎菲在軍銜上也要和自己的偶像看齊。卡扎菲曾對埃人說:「我要當一輩子上校,向我的偶像納賽爾致敬」。卡扎菲這麼說一方面的確是發自肺腑在向偶像致敬,另一方面也是在向人們展示自己虛懷若谷、低調謙遜的為人處事風格。我們在上文提到卡扎菲上臺的過程簡直太順利,以致於順利到連他自己都不敢相信。
也許在卡扎菲本來的設想中還計劃著和對手打幾場硬仗,誰知政變第二天自己就成為全國最高領導人了。這時的卡扎菲按捺住自己狂跳不已的小心臟盤算著:我得天下如此容易,然而一場硬仗沒打,國內外敵人依然虎視眈眈,我一定要埋頭發展自己的實力。如果太張揚了,那麼美國、英國就會搞事情,被推翻的舊王朝也會趁機反攻倒算,所以我一定要虛懷若谷、禮賢下士。當初朱元璋的謀士朱升曾提出過「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的戰略方針。
卡扎菲未必知曉這段中國歷史,可他的所作所為卻與此有異曲同工之處。卡扎菲領著一幫兄弟起來鬧革命,誰知一夜之間黃袍加身榮登大位。此時如果貿然以國家元首自居就會使自己的陣營變得等級森嚴,而那些虎視眈眈的國內外敵人恐怕就要趁機蠢蠢欲動了。當初洪秀全打下一個永安城就敢自稱天王,結果到頭來這個天王還不是淪為笑柄。卡扎菲並沒貿然以國家元首自居,而是弄出一個革命指導委員會作為國家實際上的最高統治機關。
卡扎菲作為革命指導委員會的主席實際上就是利比亞的當家人,然而革命指導委員會是一個在九月革命後才誕生的機構,那麼這個機構會不會隨著革命形勢的發展而被取消呢?至少在理論上這種可能性是存在的。自稱上校的卡扎菲其實是想告訴全世界:我卡扎菲革命成功了,我是為了主持公道,我不貪戀權力,我只是暫時為大家維持秩序,我要等有德者過來接班,然後就帶著老婆、孩子歸隱沙漠。我不是像以前的國王一樣來壓榨人民的,而是來為人民服務的。
在卡扎菲試圖通過自稱上校向人們傳達這樣一種信號:我卡扎菲吃虧在前、享樂在後。我要讓利比亞人民都吃上肉了再吃肉,讓利比亞都穿上新衣服了再換新衣服,讓利比亞人民都住上新房子了再進屋睡覺,讓利比亞人民都開上汽車了再考慮給自己配車......總之我就是個上校,永遠是個上校,是人民的公僕,不是什麼封建統治者,所以我不會自稱皇帝,也不會當主席、總統或委員長。至於部下的軍銜高於上校是不存在的,因為卡扎菲上臺後就規定利比亞的最高軍銜就是上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