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動物只有雌性,卻也繁衍至今

2021-01-16 狸貓之一

中國的四大名著,算是高中語文中最讓人興致勃發的的課題了。比起課本中那些光一句,就可以有一頁含義的文章,名著中曲折離奇的經歷不更讓人產生共鳴嗎?

高中時候我總把看名著的時間當作是偷懶,其中最令我覺得魂牽夢繞的,那必須是我們的國民著作——《西遊記》!每年寒暑假都瘋狂重播,完全把還珠格格壓了一頭。要問我最喜歡哪一回,作為一個成熟男性,我必須誠實地說:「第五十四回,女兒國!」

光喝河水就能生娃,全國上下全是女性,聽起來魔幻至極。然而自然界真的有隻存在雌性的動物,它就是咱們本期的主角——鞭尾蜥。

鞭尾蜥大約有50種,這種蜥蜴第一次被發現只有雌性是在1962年。當時的科學家糾結於它是如何用一套染色體就能發育成熟卵;也困惑於這樣的繁殖方式,不會導致遺傳多樣性的缺失嗎?

今天的我們馬上就能知道結論,真的很感謝科學家們的奉獻。

鞭尾蜥屬於單性生殖,它們的卵無需受精就能直接形成胚胎,原因在於:動物孤雌生殖的3種細胞遺傳學機制依次是:

1. 源於單倍性卵細胞的孤雌生殖;

2. 未受精的卵融合發育為二倍體子代;

3. 經特殊減數分裂產生二倍體子代。

這3種細胞遺傳學機制中,後兩種都可以像有性生殖一樣,進行染色體的組合和重組,不能進行染色體的組合和重組的只有第一種。這就解釋了為什麼孤雌生殖的後代也具有強大的環境適應力,因此它們的遺傳多樣性也不比有性繁殖的蜥蜴差多少。

網上很多資料說:鞭尾蜥的遺傳多樣性很差,早晚會因不能適應環境變化而滅絕。這個觀點是錯誤的,他們可能是把鞭尾蜥的孤雌生殖與無性生殖搞混了,或者斷定鞭尾蜥就是源於單倍卵細胞的生殖。

無性生殖的個體,使用自己全部的染色體獨自產生後代,本質是基因克隆,這種情況確實遺傳多樣性堪憂。也有人說鞭尾蜥生下來的後代和自己長得一模一樣,這也是完全是搞混了兩種生殖方式,大家千萬別相信了。

自然界中的單性生殖其實並不少見,最常見的鵪鶉,火雞等鳥類,甚至兔子都產生孤雌生殖的能力。2004年,日本東京農業大學的宮本教授,甚至通過實驗成功產生世界上首例孤雌生殖的老鼠。

這不禁讓人聯想,既然孤雌生殖可行,而且不會影響遺傳多樣性。那地球有沒有可能在未來變成真的的「女兒國」?

很多遺傳學家認為:數百萬年來,人類男性的Y染色體一直在丟失基因和退化,未來也許真的男性會消失殆盡。

其實情況遠沒有這麼嚴重,男性的Y染色體確實會不斷的丟失個別基因,但是Y染色體在演化狀態上已經趨於穩定。即使未來人類女性真的完成孤雌生殖,男性也不會滅亡。

《西遊記》不愧是中國魔幻大作,確實也給我不少寫文的靈感,也許之後可以來一波《西遊記》妖怪科普。

相關焦點

  • 這種動物每天交配3次,一次最長8小時,專家:雌性的要求還很高
    人類和世界上的其他動物能夠生存至今,和動物的繁衍行為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不過在自然界中,不同的生物,繁衍方式也是有所區別的,但最終的目的都是一樣的,為了種族的延續和家族的傳承,後者是相對於我們人類來說的。
  • 為什麼貓科動物繁衍後代時,叫得撕心裂肺?
    而那裡的皮膚非常薄弱,對疼痛的感知能力很強,因此貓科動物在繁衍過程中會發出撕心裂肺地叫。為了避免雌性在繁衍過程中逃跑,一般雄性會咬住貓咪的後頸肉,我們知道貓科動物的後頸肉一旦被抓住,貓咪就會像是被封印了一樣一動不動。
  • 人類繁衍依賴結婚那其它動物都是怎樣繁衍的呢?
    其實對於其他動物而言,不同種類的動物都歌各自有他們自己獨特的相處和繁衍方式,而且不同種類動物它們的繁衍方式和雌雄相處方式也大為不同,或許是他們沒有像我們人類一樣完備的智慧,他們大多的繁衍方式,都只是依賴於生理上的刺激,但對於很多動物而言。他們似乎也是有智慧在裡面的,對很多動物而言雌雄雙方還是會共同撫養下一代成長,只是它們與我們人類的方式不不大相同。
  • 長頸鹿交配時間很短,整個過程只有1秒鐘,為什麼還能繁衍後代?
    長頸鹿在繁衍後代目前地球生物的繁衍方式分為兩種方式,一種是無性繁殖,另一種是有性繁殖,無性繁殖就是通過自己身體某個部分進行繁殖,不需要進行不同性別接觸,這種繁殖方式大多發生在植物身上;而有性繁殖則需要通過雌雄兩種不同性別互動才能繁衍出後代,幾乎全部動物都使用有性繁殖方式繁衍後代,理論上不可能存在無性繁殖的動物,但是人類卻發現地球上存在唯一一種可以進行無性繁殖的動物
  • 為什麼雌性斑鬣狗繁衍後代的器官,和雄性很相似?是雌雄同體嗎?
    斑鬣狗並不是雌雄同體,但雌性用於繁衍後代的器官和雄性的類似。 斑鬣狗的生殖系統 雌雄同體在哺乳動物之中並不存在,大多數存在於低等生物之間。雌性斑鬣狗雖然用於繁衍後代的器官和雄性相似,但略微有些區別。
  • 不僅如此,動物必須在生存和繁衍中做出抉擇
    顯然,原因就是繁衍。對於一個生命體而言,出生、吃飯、死亡這整個過程實際上沒有任何的意義,如果說生存的目的只是為了生存,那實在是太空虛了。所以生命體生存的真正目的是為了繁衍,將基因傳遞下去,從而保證物種的延續。生存的目的是為了保證物種的延續,所以動物演化的過程除了要考慮生存的需求以外,還必須要考慮繁衍的需求。
  • 動物裡雄性普遍比雌性漂亮,為什麼人類正好相反?
    動物之所以表現出這種特徵,達爾文在《人類的由來及性選擇》中有描寫,公孔雀之所以更好看,是為了獲得雌性的注意。但是在人類世界中,男性也要活得女性的注意,那為什麼人類女性會比男性更漂亮呢?動物的性選擇對於大多數動物來說,交配就是為了繁衍,有些動物為了能夠讓後代出生在食物茂盛的季節,會有明顯的發情期,在發情期時雌性會散發出求偶信息,吸引雄性的到來。
  • 自然界裡,大多雄性比雌性要好看,為何人類女性則比男性漂亮?
    就比如,人類從幾百萬年前發展至今,其進化也是經歷了一個漫長的過程。繁衍變化一直都在,只不過有的需要長時間的驗證才能展現出來。在自然界中,有一種奇特現象,大多雄性比雌性要好看,但反觀人類,女性則比男性漂亮,這是為何?雄性和雌性差異性地球上生物之間因為繁衍的需要,同類生物則衍生出了雄性和雌性兩種有著本質差異性的生物。
  • 雌性都比雄性漂亮?在大自然中是相反
    不僅女性愛比美, 男性也愛比美, 不僅人類愛比美, 動物之間也愛比較誰更加有魅力。 人類之中, 女性普遍比男性更加的漂亮, 但在自然界中卻是雄性動物比雌性動物美麗多姿。 出現這種現場到底是有著怎麼樣原因在其中呢?每次去動物園, 總是會有大量的遊客圍觀孔雀開屏。 那麼大家是否知道開屏的孔雀是雄性的孔雀呢。
  • 大部分動物,都是雄性比雌性漂亮,但為什麼人類卻恰恰相反呢?
    為什麼大部分雄性動物都比雌性更漂亮?你完全可以用稀缺性來理解。鹿群裡的公鹿,都長著巨大的鹿角。甚至,很多鹿角都已經大到誇張的地步。問題是鹿角不僅沒啥用,而且嚴重影響逃生的機會。遇到老虎這種天敵,肯定是鹿角最大的、最先死,不是跑不過老虎而是跑不過同類。
  • 為什麼有些動物雄性大,有些雌性大,還有些一樣大?
    主要是公螳螂的體型太小了,只有母螳螂的一半不到,而昆蟲判斷一個活動的東西是否能成為獵物的最主要條件就是體型,在體型與自己相當的動物面前,螳螂只有不到50%的機率會選擇攻擊,但是在體型小於它的動物面前,有高達70%的機率出擊。那為什麼雄螳螂會如此弱小呢?其實不光是螳螂,幾乎所有的昆蟲都存在雄性個頭偏小的問題。
  • 動物並不知道繁衍的秘密,天生就會繁衍後代,這是為什麼呢?
    但實際上,有性生殖本身就是生物學中最大的秘密之一,這種生殖方式產生的原因,至今仍被不少生物學家苦心鑽研。動物們不知道繁衍的秘密,似乎天生就會繁衍後代,究竟是誰在背後決定了這一切?實際上,人類也不知道原因所在,只知道「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到了年紀就應該成家立業生孩子。
  • 動物界卻不是這樣,大多動物雄性比雌性漂亮
    小時候最喜歡看的電視節目就是《動物世界》,讓我非常好奇的是,大多數的鳥類中,雌性鳥類就沒有雄性鳥類的羽毛漂亮,雄性鳥類的羽毛非常的華麗,色彩斑斕,但是相比之下的雌性鳥類就顯得暗淡了許多,或者說樸素了許多。明明就是同一個物種,為何兩性之間的外貌差別會如此之大呢?
  • 為什麼雄性動物普遍比雌性都漂亮,而人類卻截然不同?
    在動物世界,雄性動物一般都要比雌性動物漂亮很多,不論是天空的鳥還是地上的獸,都是如此。比如孔雀,比如獅子,雌雄外貌的差距簡直不可同日而語,可以說雄性甩了雌性幾條街。比如在家禽中,公雞也要比母雞漂亮得多。但是對於人類而講,這一規律卻戛然而止。
  • 大自然的雄性,大多比雌性要美麗漂亮,為什麼人類世界卻相反?
    這種雄性鸚鵡身上可以找到彩虹的所有顏色,誰看見了都要誇讚其美麗。除了這些美麗的雄性鳥之外,農民家裡養的公雞都要比母雞漂亮。鳥類世界雄性都非常漂亮,那麼在哺乳動物界是否也是如此呢?答案是肯定的。要說美麗哺乳動物自然是無法跟鳥類相比的,可是在雌雄哺乳動物中,雄性動物往往也比雌性動物看上去更加美麗威武。比如雄獅子有一個非常拉風的圍脖,顯得異常漂亮威猛。
  • 動物大多都是雄性比雌性漂亮,人類為何會正好相反?和實力有關
    由於自然界中的大部分動物都是由雌性獨自撫育長大,雄性動物往往只是起到了提供生殖細胞的作用,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很多動物都是一夫多妻制。因此為了下一代的後代基因更加優異,雌性對於擇偶的標準要求也會更高一些。
  • 很多動物都是雄性比雌性大,為何蜜蜂卻是雌性比雄性大?
    細心的朋友都發現了一個問題,那就是我們所熟悉的動物中,一般雄性動物都比雌性都要高大威猛,比如我們人類,一般男性個頭上和體力上都比女性要強,還有我們常見的豬狗牛馬之類的,都存在雄性要比雌性更加強壯的現象。是不是說所有的動物中的雄性都比雌性要強壯是一個不變的真理呢?
  • 動物界最不般配的夫妻:雌性體重是雄性的10000倍,這該如何交配
    雖然有的夫妻是雌性長得醜陋無比,雄性倒是十分英俊。有的是雌性比雄性的體型更大,但一般也就的大個2至3倍。但像這樣雌性體重是雄性的10000倍的還是很少見的。這種動物就是毯子章魚。這種海底動物雖然是章魚卻不會噴射墨汁,但它有著自己獨特的技能——「毯子」。
  • 貓科動物的繁殖過程有多痛苦?
    當貓科動物在繁殖後代時,長而堅硬的「倒刺」會刺激雌性的身體,而那裡的皮膚非常薄弱,對疼痛的感知能力很強,因此貓科動物在繁衍過程中會發出撕心裂肺地叫。 為了避免雌性在繁衍過程中逃跑,一般雄性會咬住貓咪的後頸肉,我們知道貓科動物的後頸肉一旦被抓住,貓咪就會像是被封印了一樣一動不動。
  • 繁衍後代一定要靠異性?這些自然生物實力詮釋,完全靠自己
    縱觀自然界,絕大多數種類的動物需要通過雌雄配合來完成後代的繁衍。從生物學上來講,這是因為雌雄雙方只能各自提供一半的遺傳物質,只有精子和卵子結合後才能湊成完整的遺傳物質,因此後代的誕生需要上一代雌雄的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