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2020年「戲曲 雜技 傳統文化(非遺)進校園」活動啟動儀式舉辦

2020-12-14 魯西在線

12月4日,在東昌府區新星小學,古琴演奏者演奏《神人暢》。□見習記者王秋迪

12月4日,在東昌府區新星小學,琵琶演奏者演奏《十面埋伏》。 □見習記者王秋迪

□聊城日報全媒體記者 趙琦 通訊員 呼曉薇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靈魂,猶如源頭活水,浸潤著生活在這裡的每一個人。為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發揮中小學生在傳承優秀傳統文化中的積極作用,12月4日,由中共聊城市委宣傳部、市文化和旅遊局、市教育和體育局主辦,市古琴學會、東昌府區新星小學承辦的聊城市2020年「戲曲、雜技、傳統文化(非遺)進校園」活動啟動儀式在新星小學舉辦。

活動現場,來自市古琴學會的20餘名表演者通過古琴、琵琶、箜篌、陶笛等古典樂器,為200餘名師生帶來了一場音樂盛宴。

● 創新形式 薪火相傳

「今年,受疫情影響,我們對本次活動的演出方式進行了創新,採用了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演出方式。」市文化和旅遊局藝術科科長劉憲鵬說,依託文藝工作者的力量,我市開展了「戲曲、雜技、傳統文化(非遺)進校園」線下活動,同時,組織市直3家文藝院團、14項「非遺」項目代表性傳承人進行課程錄製,讓孩子們通過網絡了解「非遺」項目,學習經典戲曲等。

開展聊城市2020年「戲曲、雜技、傳統文化(非遺)進校園」活動,是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文藝工作座談會重要講話精神的重要舉措,也是傳承優秀傳統文化、豐富校園文化生活的迫切需要。今年以來,全市各中小學校組織學生通過教育平臺以及抖音帳號、公眾號等新媒體觀看相關課程,並通過舉辦戲曲晚會、班會,建立戲曲興趣小組和戲曲社團,開展校園戲曲比賽等形式,進一步豐富了活動內涵。

「推進『戲曲進校園』『非遺進校園』等活動,可以讓更多青少年近距離感受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培養更多傳承者。我相信,在各級文化部門和文藝工作者的推動下,傳統文化會在校園裡煥發不一樣的光彩。」國家一級演員、中國戲劇梅花獎「二度梅」獲得者章蘭說。

● 各君同會 共撫絲桐

「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古老而風雅的樂曲,傳遞著古人的情懷;一首首絕美的詩詞,抒發著千古之幽思。

古往今來,眾多文人墨客在時光的捲軸上,記載了許多美妙的詩歌雅樂。在新星小學舉辦的古樂展演活動中,聽眾一起沉浸在或虛擬或真實的世界裡,在一個個文人雅集之中,踏上了由市古琴學會帶來的詩意之旅。

一曲古樂《神人暢》,帶我們回到西周,聽風、思雅、稱頌,或淺吟低唱,或鐘鼓齊鳴,其樂煌煌;

高山流水遇知音,彩雲追月得知己……古道熱腸、肝膽相照又知音同夢之人,何處尋覓?於古琴《伯牙子期》中,我們再次回味了這段知音之情;

當風煙瀰漫了大秦王朝的短暫與輝煌,一統六合的呼聲,又從哪裡響起?一曲琵琶二重奏《十面埋伏》又讓我們「重回」垓下古戰場;

寄情山水酣暢淋漓,撫琴飲酒憂思獨傷……箜篌,曾是大唐不可或缺的殿堂之樂,一曲《天空之城》讓我們再聞那空靈之聲。

琴簫《梅花三弄》《雲水禪心》,陶笛二重奏《遊子吟》,古曲新編《陽關唱別》……凡此種種,一十二曲,為在場師生及傳統文化愛好者帶來了一場動人心魄的視聽盛宴。

「今天真是大飽眼福!以前我在課堂視頻和書本上見過這些樂器,這次不僅能見到箜篌、陶笛、笙等樂器,還能欣賞多種樂器合奏表演,真是太開心了!」六年級八班的學生張思宇說。

在12月4日—6日為期三天的「傳承經典築夢未來」——「文化進校園」活動中,市古琴學會邀請了多位國內著名古琴演奏家及山東省各地市古琴家,開展了山東琴友會、古琴藝術講座等活動,進一步豐富了水城文化內涵,擴大了城市影響力。

聊城市2020年「戲曲、雜技、傳統文化(非遺)進校園」活動是提高學生文化審美素養、促進學生健康成長的重要民生工程。「我們要持續推動戲曲、『非遺』等優秀傳統文化融入校園文化建設,使青少年近距離接觸優秀傳統文化,感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營造清新高雅、健康文明的校園文化氛圍。」市文化和旅遊局局長劉光輝說。

來源於聊城日報、聊城晚報、聊城新聞網

相關焦點

  • 非遺走進校園,培養小小傳承人 弘揚傳統文化從娃娃抓起
    當天,「戲曲進校園」活動走進紫茶小學,粵劇大師們給孩子們帶來了精彩的戲曲盛宴。「別看古代的燈長得像個燈籠,做起來還挺複雜的呢。」在蓬江區棠下鎮沙富小學,五年級學生周博文上了一節特殊的手工課。10月28日,蓬江區2020年「非遺進校園」活動走進棠下鎮沙富小學,上百名小學生在活動中學習江門東藝宮燈製作技藝,體驗非遺魅力。
  • 安徽銅陵:2019年「戲曲進校園」活動啟動
    2019年安徽省銅陵市戲曲進校園活動在此啟動。豐富多彩的造型,惟妙惟肖的人物形象,跌宕起伏的情節讓現場百餘名師生零距離領略國粹藝術的魅力,了解傳統文化的精髓,享受了一場精彩紛呈的視聽盛宴。    「戲曲進校園」活動。
  • 「非遺進校園」啟動
    原標題:「非遺進校園」啟動   我區城南初級中學和銀河實驗小學的同學們最近迎來了「新老師」,南宋官窯非遺傳承人分別走進兩所學校,或帶同學們體驗了拉坯,或為同學們上了生動的非遺專題講座
  • 中牟縣2020年「戲曲進校園」活動正式啟動
    11月17日,伴著絲絲細雨,中牟縣「戲曲進校園」活動分別走進文明路小學和官渡鎮中心中學,為在校學生深情演唱,傳播戲曲文化。本次演出讓廣大師生接受傳統文化薰陶,了解戲曲、關注戲曲、愛好戲曲,從而更好地推動戲曲藝術的普及、推廣和發展,讓同學們從戲曲藝術中感受民族藝術之美,培養同學們高雅情趣和美學素養,讓戲曲藝術化為春風細雨,潤物無聲。
  • 米林縣舉辦首屆非遺進校園文化藝術節
    近日,米林縣中學舉辦第二屆學校共建日暨首屆非遺進校園文化藝術節活動,全校師生及學生家長共計2000餘人參加。    上午10時,由各年級學生組成的方陣隊,身穿民族服飾,整齊一致地依次走過主席臺。在雄壯的國歌聲中,全體師生、家長肅然起立,齊聲高唱國歌,注目國旗緩緩升起。
  • 2020年「戲曲進校園」活動在鄭州中牟縣正式啟動
    今天上午(11月17日),伴著絲絲細雨,鄭州市中牟縣「戲曲進校園」活動分別走進文明路小學和官渡鎮中心中學,為在校學生深情演唱,傳播戲曲文化。本次演出讓廣大師生接受到傳統文化的薰陶,了解戲曲、關注戲曲、愛好戲曲,從而更好地推動戲曲藝術的普及、推廣和發展,讓學生們從戲曲藝術中感受民族藝術之美,培養中小學生高雅情趣和美學素養,讓戲曲藝術化為春風細雨
  • 2020年上海市民文化節青少年傳統文化大賽頒獎典禮暨校園中華戲曲...
    2020年上海市民文化節青少年傳統文化大賽頒獎典禮暨校園中華戲曲大賽展演舉行10月31日晚,上海嘉定區文化館秀舞臺成了孩子們的世界。2020年上海市民文化節青少年傳統文化大賽頒獎典禮暨校園中華戲曲大賽展演在此拉開帷幕。
  • 山西舉辦戲曲動漫進校園師資專題培訓班
    日前,由山西省文化館和太原市萬柏林區文化館聯合主辦,萬柏林區教師進修學校和萬柏林區青少年活動中心協辦的「2020年戲曲動漫進校園師資專題培訓班」在萬柏林區青少年活動中心舉辦,來自萬柏林區的60餘所中、小學校、幼兒園的百名教師參加了培訓。
  • 鄭州升達經貿管理學院隆重舉行2020年閱讀推廣活動啟動儀式
    12月3日下午,以「閱讀啟迪思想 智慧賦能人生」為主題的升達學院2020年閱讀推廣暨非遺傳承展演進高校活動啟動儀式在圖書館中廳隆重舉行。
  • 2020年《紅色傳奇》進校園系列活動成果展啟動
    啟動儀式現場。朱曉玲攝學生朗誦優秀徵文作品。朱曉玲攝人民網南寧12月19日電 (朱曉玲)12月19日上午,2020年《紅色傳奇》進校園系列活動成果展啟動儀式在廣西書展主舞臺區舉行。主舞臺區緊鄰2020年《紅色傳奇》進校園系列活動成果展主題館。花式擺放的學習讀本、脫穎而出的優秀徵文、各式各樣的文創佳品……豐富的陳列令人目不暇接,充分展示出活動的豐碩成果。2020年《紅色傳奇》進校園系列活動成果展主題館。
  • 2020年《紅色傳奇》進校園系列活動成果展成功舉辦
    12月19日上午,「未來有我不一樣」——2020年《紅色傳奇》進校園系列活動成果展啟動儀式在南寧國際會展中心舉行。啟動儀式現場。廣西新聞網記者 宋啟崴 攝啟動儀式結束後,各成員單位代表和師生代表參觀了在2020廣西書展特別設置的「未來有我不一樣」——2020年《紅色傳奇》進校園系列活動成果展主題館。
  • 林州八小、豫劇二團攜手開展「戲曲進校園」活動
    林州八小、豫劇二團攜手開展「戲曲進校園」活動「三五步走遍天下,六七人千軍萬馬」。戲曲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瑰寶,是一種無形的歷史文化遺產。她融合了詩詞歌賦、音樂舞蹈、書法藝術、舞美服飾,武術雜技等優秀藝術精華。看戲,聽戲,唱戲已經融入了中國人的生活,成為了中國人的精神大餐。傳承、光揚、發展。「戲曲進園」,是傳承、繁榮、發展戲曲藝術的重要舉措,也是孩子們認識、熱愛、傳承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途徑。
  • 漳州:「非遺」進校園 傳遞匠心傳承文化
    薌城實驗小學開展非遺進校園活動 「非遺」進校園是弘揚和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形式。近年來,伴隨「『非遺』進校園」的日益深入,「『非遺』進校園」活動也從形式多樣到注重學生的親身體驗,從而讓「『非遺』進校園」邁向一個理論與實際逐漸融合的新階段。不僅讓「非遺」保護工作越來越接地氣,更為關鍵的是,其廣泛的社會影響力以及在少年兒童中的認同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大幅提升。漳州傳統文化像一粒種子在孩子們心中生根發芽,喚起孩子們對漳州「非遺」文化的認同感和自豪感。
  • 非遺項目進校園 文教結合培育有文化之根的人
    上海市學生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主題月系列活動展示在此舉行。此項主題月系列活動已在上海走過了20個年頭。這期間,本市形成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教材、進課堂、進課外、進網絡、進師資、進評價的長效機制。市教委重點支持全市16個區、109所中小學建設成為市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研習暨非遺進校園優秀傳習基地,建立健全了「1個基地帶動周邊10所學校、聯動輻射1個社區」的機制。
  • 文教結合在上海|讓文化藝術教育在校園生根發芽,文教結合「育人細...
    在上海「大世界」搭建非遺傳習成果展示和體驗平臺,依託上海工藝美院開展中小學非遺師資研習基地,開設11項非遺技能培訓。舉辦第六屆上海市學生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主題月系列活動,面向全社會開展「非遺」傳承、體驗、展示和校外實踐活動,湧現了一批非遺傳習小達人和優秀非遺傳習教師、家庭,更多中小學生接觸和傳習非遺文化。
  • 戲曲動漫進校園
    為發揮學校教育對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針對作用,推動戲曲知識普及教育,增進學生對戲曲藝術的了解和體驗,2020年蓮都區小學生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宣講——「戲曲動漫進校園」活動,於11月18日,走進麗水蓮都區大港頭學校。
  • 凌雲啟動2020 年《紅色傳奇》進校園系列活動
    7月13日,2020年《紅色傳奇》進校園系列活動凌雲縣啟動儀式在縣民族初級中學舉行,引導廣大師生銘記紅色歷史,追尋紅色足跡,傳承紅色基因,弘揚革命精神。縣委常委、組織部部長張素蘭出席啟動儀式。本次活動由自治區黨委組織部主辦,《紅色傳奇》是自治區黨委組織部用3年時間打造的20集革命歷史題材紀錄片,生動記錄了從廣西第一個黨支部成立到廣西全境解放這段可歌可泣的革命歷史。
  • 「山海情相牽,非遺進校園」 貴州安順蠟染傳統手工藝走進青島學校
    12月1日下午,「山海情相牽,非遺進校園」 貴州安順蠟染傳統手工藝走進青島學校活動在山東省青島市市北區洛陽路第一小學正式啟動。此次蠟染進校園活動由青島市、安順市兩市文旅、教育主管部門聯合主辦。安順蠟染進校園活動將分別進入市北區洛陽路第一小學和青島實驗初級中學,向島城的同學們全面展示了安順蠟染的獨特魅力。
  • 西藏林芝米林縣舉辦首屆非遺進校園文化藝術節_資訊_中國西藏網
    近日,米林縣中學舉辦第二屆學校共建日暨首屆非遺進校園文化藝術節活動,全校師生及學生家長共計2000餘人參加。  上午10時,由各年級學生組成的方陣隊,身穿民族服飾,整齊一致地依次走過主席臺。在雄壯的國歌聲中,全體師生、家長肅然起立,齊聲高唱國歌,注目國旗緩緩升起。
  • 「文化同根、一脈相承」2020聊城非遺展在臺北開幕
    12月29日,「文化同根、一脈相承」2020聊城非遺展在臺北、聊城同時開幕。此次「雲上非遺」展開幕式,通過現場連線的方式,在聊城、臺北分別設置會場,共60餘位兩岸各界人士分別在兩個會場出席開幕式活動。市文化和旅遊局局長、二級巡視員劉光輝,市人民政府臺灣事務辦公室主任李保忠,臺灣書畫家詹秀蓉,臺北市陸軍官校校友會理事長戎紹鑫等分別進行了現場致辭。此次活動由聊城市人民政府臺灣事務辦公室、聊城市文化和旅遊局聯合主辦,由中華兩岸文教交流協會、聊城市非遺保護中心聯合承辦。活動主題為「文化同根、一脈相承」,採取「聊城講,臺北看」的方式,讓聊城非遺走近臺北,貼近生活,得到更好的傳承與弘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