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9日,「文化同根、一脈相承」2020聊城非遺展在臺北、聊城同時開幕。此次「雲上非遺」展開幕式,通過現場連線的方式,在聊城、臺北分別設置會場,共60餘位兩岸各界人士分別在兩個會場出席開幕式活動。市文化和旅遊局局長、二級巡視員劉光輝,市人民政府臺灣事務辦公室主任李保忠,臺灣書畫家詹秀蓉,臺北市陸軍官校校友會理事長戎紹鑫等分別進行了現場致辭。
此次活動由聊城市人民政府臺灣事務辦公室、聊城市文化和旅遊局聯合主辦,由中華兩岸文教交流協會、聊城市非遺保護中心聯合承辦。活動主題為「文化同根、一脈相承」,採取「聊城講,臺北看」的方式,讓聊城非遺走近臺北,貼近生活,得到更好的傳承與弘揚。
市臺辦主任李保忠向臺灣朋友介紹了聊城的文化和英雄事跡,他在致辭中指出,中華文化是兩岸同胞共同的「根」和「魂」,是維繫兩岸同胞的精神紐帶。兩岸同胞同受中華文化的滋養哺育,共同肩負著傳承弘揚中華文化的重要使命。聊城是一座既傳統又開放的城市,面臨著難得的發展機遇,山東省提出加快推動新舊動能轉換戰略,聊城市全市上下解放思想、加壓奮進,經濟社會發展呈現穩中有進的良好勢頭。同時,李保忠也對臺灣朋友發出邀請,希望臺灣朋友來聊體會魯西大地的文化底蘊,進一步加深對聊城的認識,推進兩地交流,深化友誼和合作。
市文化和旅遊局局長、二級巡視員劉光輝在致辭中指出,非物質文化遺產凝結和傳遞著一個民族和地域的歷史記憶、共同情感和經驗智慧,是民族精神家園的重要源泉。希望通過此次非遺展,加深對彼此非遺文化的了解,共同學習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感受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努力將此次線上展覽打造成為具有較強影響力的兩岸文化交流品牌。
臺北會場戎紹鑫、詹秀蓉兩位嘉賓進行了致辭,在致辭中指出兩岸同胞都應該傳承中華文化,任何勢力或個人都阻擋不了兩岸的文化交流。
在開幕式上,東昌葫蘆雕刻、郎莊麵塑、東昌木版年畫、茌平剪紙、木板烙畫等16位來自聊城的非遺傳承人代表在現場詳細講解了非遺展品的情況,並介紹聊城在非遺保護所做的工作和取得的成績。最後,市臺辦領導宣布了聊城(臺北)非物質文化遺產展覽正式開幕,臺北會場舉行了剪彩儀式,將開幕式推向高潮。
此次非遺展將持續14天,於2021年1月11日在臺北結束,旨在進一步加強中華文化遺產保護,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並以此次展覽活動為契機,為兩岸同胞搭建起一座增進了解、融洽感情的文化橋梁,進一步加強聊城與臺灣的深入交流。
責編:劉曉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