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飛行員到底有多不靠譜,除了頻繁墜機外,印度飛行員還擁有更加「光輝的戰績」,當時一架戰機處於降落狀態,結果飛行員手滑把降落按鈕按成了投彈按鈕,直接發射50枚炸彈,非常巧合的是,這落下的50枚炸彈正好炸死了自家40個人,可謂是損失慘重,難怪外界總是嘲笑印度飛行員不靠譜。
印度空軍規模巨大,在全球範圍內都能排入前10,但由於印度本身的工業水平十分落後,自產戰機的能力嚴重不足,其耗費了數十年時間自行研發設計的第三代戰機「光輝」,由於技術指標一降再降,性能十分落後,最大航程甚至無法和一些大型直升機,即使已經如此低水平的要求,「光輝」上大量的機載設備印度依舊只能通過對外進口獲得,嚴格來說,所謂的自主製造,應該定義為自行組裝更為貼切。
本國工業實力如此低下,印度的戰機大多都需要別國提供,由於國際軍火市場對印度並沒有太多的限制,因此只要印度肯付足夠多的錢,別國的外貿產品大多都願意對其進行出售,從法國幻影2000,到俄羅斯的蘇30MKI,再到美國的阿帕奇武裝直升機,印度都曾斥巨資從國外進口,印度的空中實力在某種層面上,可謂是應有盡有,但五花八門的武器裝備,也給印度空中力量挖下了巨大的陷阱。
由於裝備的出產國,裝備規格制式的不同,印軍戰機的後勤保障壓力巨大,北約標準,俄國標準錯綜複雜,通過原廠維護成本極高,印度本身也不是個經濟強國,軍事預算也用來直接採購武器本身了,而本國技術水平有限,幾乎無法完整的對戰機進行良好的維護,因此,儘管印度戰機不少都是從國外採購的高端型號,但由於實際保養狀態欠佳,這些戰機很一大部分時間都只能是充當擺設。
此前,外界廣泛傳言,為降低維護成本,印度選擇用國內的航空公司為戰機做保養,檢修之後竟然多出螺絲不知道應該裝回到哪裡,由此可見印度對戰機的維護十分無奈,捨不得維護成本,印度空軍的飛行員要麼只能在老型號飛機上進行訓練,要麼只能減少訓練時間,這樣做的代價十分明顯,印度空軍飛行員水平良莠不齊,地面管理混亂,許多飛行員手藝生疏,在降落時誤操作成武器發射造成數十人傷亡的案例並非個案。
戰機保養狀態欠佳,飛行員技能不到位,管理水平,硬體水平低下相結合,印度空軍時常發生駭人聽聞的戰機墜毀事件,也就不足為奇了,在過去的數年中,印度空軍僅僅因為戰機飛行員操作不當,地面指揮不當,戰機機械故障等人為因素佔主導原因的墜機事故發生了上千起,損失的戰機數量足夠武裝起一個中等歐洲國家,印度已經為只充門面不重視內在的做事風格付出了代價,但遲遲不糾正今後事故還將不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