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90年代末,臺灣曾經發生過一場非常可怕的空難,當時有一架空客A300的客機從臺北飛往日本的名古屋,就在飛機準備降落的時候。
飛機的機頭突然抬高了,整個飛機幾乎處於垂直的狀態向上攀升,後來連著就發生了3次爆炸,飛機上面的264名乘客全部都遇難了,幸運沒有降落在任何一個人的頭上。
要說起飛機失事的原因,說出了很多人都不會相信的,這次事故的主要原因竟然是因為有一名飛行員按錯了飛機上的一個按鈕所引起的,這個按鍵就是復飛鍵。
當時飛機上的副駕駛在飛機快要降落的時候,一個不小心碰到了復飛鍵,但是他卻並沒有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也並沒有把這件事報告給機長。
電腦的程序在已經確定操作不會被修改的前提之下,自動啟動了復飛的操作,整個飛機發生了大仰角的爬升,最終導致飛機的爆炸解體。
當然這只是爆炸的導火索,這次發生的事故經過後來的排查,發現是由於很多因素造成的。首先是這款新型的空客飛機在臺灣壓根就沒有模擬機。
所以華航的飛行員全都要去泰國學習這種飛機的駕駛,但是兩個地方的飛機,雖然是同款,但其實並不是完全相同,就拿這種復飛鍵的故障來說。
泰國同款的飛機只許飛行員推動操縱杆就可以取消的。但是華航的同款飛機,只能通過各種各樣的操作組合才能解除,只推動操縱杆是完全沒用的。
其次,這班航班的機長和副駕駛兩個人的飛行時間都只有短短的1500個小時左右,根本沒有能力應對這樣的突發情況,所以在當時,面對這樣的緊急情況的時候,兩個人完全不知道該做些什麼。
還有第三個原因,則是來自空客公司的內部,他們其實在研發這款飛機的時候,就已經發現飛機的這個潛在的危險了,但是他們卻天真的認為。
這種情況畢竟屬於偶發情況,發生的概率比較低,所以他們就壓根沒有把這件事當回事,也沒有針對這個問題進行有效的調整和修改,還是按照原來的設計進行下去。
正是因為從空客公司到駕駛員都沒有認真的對待這件事,對於發現的問題也沒有認真討論和修改,最終導致了這場264人喪生的慘劇。
關乎性命的事情從來都沒有小事,一個小小的不認真和失誤,都會引發禍事,一旦意外發生,留下的只有悲痛欲絕的家人和追悔莫及的哀痛,如果最開始發現的問題能夠及時解決,那麼就有可能會避免。
如果駕駛員不那麼粗心地碰到復飛的按鈕,或許也可以避免,但是這所有的一切都沒有發生,最後發生的卻是飛機失事,整架飛機中的264人遇難。
在這次事故當中,值得大家關注的是,這次航班的座艙長,大家可能會比較熟悉,因為他的兒子就是我們大家都很喜歡的黑人陳建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