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免費)
一、從一歲到三歲寶寶特徵、思維以及推薦活動
一歲寶寶——
特徵:會走,會用筆在紙上戳點,會說「爸爸、媽媽」,會蓋蓋子,有對應意識,有配合意識。
寶寶的思維:會爬、站立和行走;善於探索周圍環境,滿足好奇心;家長要鼓勵寶寶的探索活動,讚賞寶寶的「新發現」,特別注意寶寶探索環境中要消除不安全因素。
和寶寶一起玩:時常滔滔不絕地說著一連串莫名其妙的話——這是他創造的獨特的言語遊戲。這種練習說話的自娛遊戲通常會持續到一歲半,不要打斷寶寶,向他投去讚許的目光,家長要尋找機會加入與他談話,教他說出真正的詞彙來。
推薦活動:按摩操,如穴位按摩、捏積。多注重爬行(爬行練習有助於寶寶平衡能力、協調能力的提高)。避免感覺統合失調。注意心理健康,要多和孩子交流,多抱,多逗笑,多說話,開始情商的培養,多給孩子機會滿足他們的好奇心和求知慾。
兩歲寶寶——
特徵:會兩句以上的兒歌,會一頁一頁地翻書,連續翻三頁以上,知道正看著書(有意識),知道3種以上常見物品的用途。
寶寶的思維:玩比較複雜的玩具,對玩具和遊戲也開始運用自己的分辨能力,並加進了自己想像的成分。
和寶寶一起玩:會對著話筒嘰嘰咕咕地"「通話」,會幫小布娃娃脫衣、穿衣、洗臉、洗澡。角色扮演遊戲(展開想像的翅膀)。
推薦活動:手的靈活性強,準備一個小百寶箱,裡面放各式各樣的小玩具,最好是一動就有變化的玩具,這樣能使孩子有興趣,同時激發他探索的欲望。
三歲寶寶——
特徵:跳離地面5釐米以上,會摺紙,能做簡單回答,可以進行交流,有數字概念,會扣扣子。
寶寶的思維:興趣表現、個性特點已經明朗,易發現。
和寶寶一起玩:要充當顧問的角色,不要把自己的觀念強加給寶寶,引導他保持正常的人生觀和世界觀,寶寶的社會行為和人際關係對今後的學習和事業都有影響。
推薦活動:學習技能活動,騎小三輪車(平衡能力、協調能力和靈活性,大腦左右半球共同得到鍛鍊)。已經掌握了母語可以複述故事;利用對符號的敏感期可以引導寶寶識一些字(生活、遊戲中學習)。每天保證閱讀時間(30分/天)來擴大寶寶詞彙量。多和孩子交流,最好有問有答。
二、三歲寶寶的發育狀況及特別提示
三歲的寶寶已經是一個小大人了,無論是身體還是心智都有了一個飛躍式的發展。寶寶頭圍沒有太大變化,無論從外觀上看,還是測量,都沒有明顯的改變,寶寶頭圍已經進入緩慢生長期。大多數寶寶到了3歲前囟門就都閉合了。
滿3周歲寶寶平均體重為14千克;寶寶平均身高為90釐米。
寶寶體重可按簡易公式初略計算得出:體重(千克) = 年齡x2+8;寶寶身高可按身高簡易公式粗略計算:身高(釐米) =年齡x5+75。
1.運動能力發育:三歲寶寶的走、跑、跳、站、蹲、坐、摸、爬、滾、登高、跳下、越過障礙物,3歲幼兒的運動能力,應有盡有,無所不能,無所不會,真正成為全能型「運動員"了。寶寶應該已經會拍球、抓球和滾球,井能夠接住2米遠拋來的球。
特別提示:經常玩鞦韆、翹翹板和滑梯可以提高孩子對自己身體的信心。讓寶寶玩跳房子的遊戲,親子單腳蹦(牽著寶寶的手讓他(她)單腳換著跳),可練習寶寶的跳躍能力。騎小三輪車有助於鍛鍊寶寶平衡能力、協調能力和靈活性,同時可以讓寶寶大腦左右半球共同得到鍛鍊。
2.身體技能發育:錘子、剪刀都要用一用,拖把、掃帚都要試一試,破壞東西的一流高手,不會修理卻有修理整個地球的願望。捏橡皮泥、折小飛機、拼七巧板、玩電動玩具…… 一切都不在話下。寶寶的空間感提高很快,能成功地把水和米從一個杯中倒入另一個杯中,而且很少撒出來。寶寶可以用積木搭成複雜的結構。會給娃娃穿脫衣服,喜歡玩過家家的遊戲。
特別提示:要給寶寶買那種幼兒用的塑料藏鋒剪刀,買那些橡皮泥一定要有相應的環保衛生認證。由於大多數三歲的寶寶已經跑得飛快,所以一定要注意寶寶玩的環境安全,外出時最好有爸爸媽媽一起,不敢將寶寶單獨交給年齡大的老人,因為一旦跑起來老人已經無法及時追上。
3.語言發育:三歲以前的寶寶,語言主要是情景性的,只有結合此時此刻的情景,並輔以手勢、表情,甚至是帶有表演性的動作,才能夠表達出比較完整的意思,才可能讓成人理解幼兒的思想。3歲以後的兒童,開始逐漸向連續性語言發展,能夠離開具體情景表述一些意思了。三歲左右的幼兒開始沉浸在自言自語的語言快樂中,這是寶寶在語言發展的一個階段。
特別提示:我們成人在思考問題時是不需要說出來的,而3歲以前寶寶的思考是直接用嘴說出來的。這個階段寶寶喜歡自言自語,就是處於這個過渡期。3歲以後,寶寶的思考就漸漸不直接說出來了,寶寶會靜靜地思考,並作出某作決定和行動。所以切記不要隨意打擾到寶寶的自言自語,尤其是寶寶周圍環繞著一堆玩具的時候,寶寶在給所有的玩具都安排了「遊戲角色」,寶寶是在給不同的角色安排任務或進行對話,這個過程不僅僅是語言能力的培養過程,也是思維的培養過程。
4.認知和社交發育:寶寶開始喜歡將他的年齡、生日、電話號碼等數字告訴周圍人,對數字表現出濃厚的興趣。寶寶漸漸變得更獨立,對其他孩子也更加開放,開始具備不自私的意識。寶寶會與別人建立牢固的友誼(會稱呼經常一起玩的小夥伴是好朋友,而且玩了之後還會約下次一起玩,而且叮囑爸爸媽媽留下電話,偶爾還要互通電話),為人變得更慷慨了。
特別提示:可以利用對數字敏感的特點,可以教寶寶學習數學了,培養寶寶對數學的興趣。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是獨立生活和通向科學的門檻。可以教寶寶交往用語、交往技巧,了解一些行為規則。 要讓孩子儘早懂得做人必須誠實。
5.情感發育:寶寶出生後就向父母展示了豐富的情感世界,而在寶寶幼小的心靈中,父母或看護人的態度,都給寶寶留下深刻的影響,尤其是在3歲前,這種影響非常重要。性格開朗、豁達、寬容、富有愛心的父母或看護人,會讓寶寶擁有穩重、自信的品格。如果父母或看護人心胸狹窄、斤斤計較、怨天尤人,就算對寶寶同樣精心照料,仍可能會使寶寶形成多愁善感、神經敏感的性格。
特別提示:父母或看護人養育寶寶的方式和態度,對寶寶情感發育的走向,有著很深的影響。父母既要尊重寶寶自身的個性和潛質,又要給寶寶創造良好的成長環境,從而塑造出一個身心健康的寶寶。同時,父母要記得,寶寶的個性沒有好壞之分,無論寶寶個性怎樣,父母都應該把寶寶視為可塑之才,充分發揮優勢、迴避劣勢,因勢利導,揚長避短。不管多麼難以做到,父母都不能因此而放棄。從根本上來說,培養寶寶,需要堅持的不是寶寶,而是父母。
父母及看護人的性格、人品都會深深影響寶寶的人格發展,甚至於影響寶寶一生。不能總對寶寶發脾氣,一旦如此,寶寶會養成用「敵視」眼光看世界的習慣,將來無法很好和人相處,變得孤立;也不要總否定,如果寶寶總在否定中長大,也會一直對自己懷疑,變得沒有自信和自尊。
3歲的寶寶,仍然是以玩為主的寶寶。如果父母過於關心寶寶的智力發育,認為寶寶從現在開始必須接受「正規訓練」了,必須要開始「學習知識」了,那父母的麻煩不但不會減少,可能還會增加。如果過早讓寶寶承擔「學習的重任」,寶寶非但不會好好學習,還可能對學習失去興趣,到了上學的年齡,寶寶可能已經感到「精疲力盡"了,學習知識已經不是樂趣,而是負擔和壓力了。這也是為什麼一直強調要避免幼兒園「小學化」傾向的原因。
三、寶寶要上幼兒園了,都要注意些什麼問題?
三歲的寶寶要上幼兒園了,那麼該如何選擇合適的幼兒園呢?
到底該給寶寶選擇民辦幼兒園還是該選擇公辦幼兒園?
寶寶上幼兒園前家長都要準備些什麼?
如何讓寶寶願意上幼兒園?
做好哪些工作能夠讓家長和寶寶都遠離入園焦慮?
如何和老師更好的溝通?
孩子在幼兒園磕傷或和其他小朋友發生矛盾,如何處理最好?
如何適時給寶寶立規矩以及給寶寶立規矩應注意什麼問題?
如何批評孩子能夠讓孩子從批評中收益?
——以上問題都在我的百家號的圖文裡能夠找到!在此就不一一贅述了。
完結總結:總計二十章的專欄至此完結,謝謝一直支持的朋友們。相對來說,這個專欄的每一章的文字可能都比較多,也僅僅因為是我希望能夠將更可能多的信息告訴給家長朋友們——在如今的信息爆炸時代,各種信息的來源都比較多,實際上很多結論是公眾的、周知的內容,因為誰也不可能不講究科學性而自我「創造」這些科學數據和統計。我這裡要做的是以自己培養孩子的過程為參考,依據國內外各類成果,使之系統化、集中化而已,希望您想要的在我的這個專欄裡都能找到。從根本上來說,培養寶寶,需要堅持的不是寶寶,而是父母。希望能夠幫助到每位有志於成為合格父母的家長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