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病幹細胞療法的機遇與五大挑戰

2020-12-16 騰訊網

心臟是人類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它的作用是將血液泵至身體各個部分,為我們提供生命的動力。由於心臟組織的特殊性,人類能夠免受「心臟癌」的困擾,但各類心血管疾病卻讓我們束手無策。

近期,《幹細胞雜誌》(Stem cells journals)發表了一篇綜述,總結了人類多能幹細胞衍生的心肌細胞(hPSC-CMs)在心臟病治療、心臟病模型構建和藥物研發中的最新進展與臨床應用挑戰。作者認為,目前hPSC-CMs在臨床治療中已取得了實質性進展,但對其潛在的分子機制仍是霧裡看花。

揭開人類多能幹細胞的神秘面紗

目前為止,產生人類心肌細胞的唯一可靠來源就是人類多能幹細胞,主要包括胚胎幹細胞和誘導性多能幹細胞。這些幹細胞對於再生醫學的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病人可以直接用自己的血細胞、皮膚細胞,經過重新編碼轉化為誘導性多能幹細胞,最終再分化為心肌細胞、神經細胞等任何所需再生的細胞。總而言之,這種幹細胞療法不僅可以彌補胚胎幹細胞倫理方面的缺憾,而且免疫排斥風險也大大降低。

人心臟再生能力有限,幹細胞有何「奇招」?

成年人心臟的再生能力有限,心肌梗死後往往會造成心肌細胞的丟失或是被纖維化組織替代,最終導致致命的心衰。研究表明,心肌缺血後再灌注損傷或永久性心肌梗死後7-10天,在心肌中注射人胚胎幹細胞誘導的心肌細胞可改善和重塑大鼠缺血性心肌功能。同時,研究者在齧齒動物梗死模型中注射人誘導性多能幹細胞產生的心肌細胞,也發現了相同的結果。不僅如此,人胚胎幹細胞誘導的心肌細胞也能通過電耦聯抑制受傷豚鼠心臟的心律失常。

臨床上從2002年至今也有很多幹細胞治療心臟病的案例,如:TOPCARE-DCM、CardiAMP等臨床試驗項目,目前大多數臨床試驗都集中在骨髓間充質幹細胞通過冠狀動脈內輸注、自體來源或間充質幹細胞移植治療心血管疾病

間充質幹細胞是一種多能幹細胞,它具有幹細胞的所有共性,即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能力。當前在臨床應用研究最為廣泛,例如與造血幹細胞聯合應用,可以提高移植的成功率,加速造血重建。近年來,間充質幹細胞在解決多種血液系統疾病、心血管疾病、肝硬化、神經系統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方面取得了重大臨床研究突破,挽救了越來越多病患的生命。

大鼠心臟中注射人誘導性多能幹細胞產生的心肌細胞的電鏡圖[1]。

心臟病幹細胞療法的五大挑戰

人多能幹細胞產生的心肌細胞不僅在細胞替代和無細胞治療的預期應用中取得了實質性進展,並且在治療由異常生理損傷引起心臟病或遺傳性心臟病方面卓有成效。然而,人多能幹細胞的功能發育和成熟具有複雜性,其潛在分子機制尚未完全明晰,細胞內電生理機制仍有待更深入的研究。

目前心臟病幹細胞療法主要存在以下5點挑戰:

1.幹細胞的質量。例如,胚胎幹細胞來源的心肌細胞(hESC-CMs)/iPSC來源的心肌細胞(hiPSC-CMs)外顯子體在缺氧條件下存在差異表達。因此,我們需要嚴格地控制細胞生成的每一步,包括細胞生成、細胞系的選擇和基因組穩定性檢測;分離高產、臨床級和成本效益高的心肌細胞亞群,並為每個步驟建立標準。此外,還需要新的方法來降低細胞在質量、亞型和成熟水平方面的異質性。

2.心肌細胞的成熟度。研究表明,在分化的第20天時,幹細胞的移植效果要好於第8天或第30天。細胞的成熟度會影響移入宿主心臟後的增殖和治療效果,將未成熟的細胞植入成年人心臟可能會導致心律不齊。研究者通過細胞外基質工程、細胞排列技術、電刺激、機械拉伸、線粒體工程,以及microRNA和激素幹預的方法促進人類多能幹細胞衍生的心肌細胞的成熟,但其仍未達到成人心肌細胞的成熟度,因此有效的心臟病幹細胞療法還需仔細調整幹細胞的最佳成熟狀態,以平衡細胞存活和移植後心律失常風險。

3.細胞的存活率。細胞存活率低和長期滯留是阻礙細胞治療的重要原因,為解決該問題,科研人員提出可以在移植前對細胞進行預處理以增強其抗逆性、聯合應用支持性生物材料、操縱梗塞心臟的局部免疫環境來優化宿主組織以接受移植物等方法解決該問題。

4.心律失常的風險。不同成熟度的幹細胞可能有不同程度的功能耦合、異位激活和區域傳導,並會產生異常脈衝。因此,在未來的大型動物研究中,測試多種抗心律不齊方法的可行性至關重要,包括確定合適的細胞表面標誌物以準備高純度的幹細胞、確定適當的移植成熟度,微調移植的細胞數,並與抗心律失常藥物聯合使用等。

5.排異反應。宿主免疫排斥是心臟病幹細胞療法的「絆腳石」之一,這個問題也是免疫醫學的研究熱點。研究表明,在接受心臟病幹細胞療法的大型動物中,使用免疫抑制藥物會使動物部分免疫力下降,同時也會出現一些副作用。人多能幹細胞衍生心肌細胞是通過主要組織相容性複合體、人類白細胞抗原系統介導的適應性免疫系統產生免疫排斥反應。研究人員發現,能夠通過I類主要組織相容性複合體供體細胞和受體細胞的精細匹配來顯著降低外來細胞的免疫排斥反應。同時,相關具有廣泛人類白細胞抗原多樣性的生物庫hPSC系、通用且免疫相容的供體hPSC系也在進一步開發中。

人多功能幹細胞衍生心肌細胞在心臟病建模和修復中的應用[2]

展望

目前,許多臨床試驗結果都表明幹細胞治療各類心臟疾病行之有效,心臟病幹細胞療法在緩解患者病情、延長患者壽命和提高病人生活質量上都有著極大的潛力,更多的科研人員也投身心臟病幹細胞療法的研究中。然而,臨床應用心臟病幹細胞療法也存在極大的挑戰和許多問題亟待解決,隨著這些挑戰得到克服,相信幹細胞治療心臟病在未來能夠造福更多患者。

參考文獻:

1.Heart regeneration using pluripotent stem cells.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91450872030143X#fig0005

2.Perspective on human pluripotent stem cell‐derived cardiomyocytes in heart disease modeling and repair.

https://stemcellsjournal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full/10.1002/sctm.19-0340

相關焦點

  • 全球幹細胞市場迎來全新機遇 博雅旗下幹細胞分離及存儲系統被關注
    近年來,全球細胞治療等前沿臨床技術快速發展,細胞治療監管路徑的研究備受關注,以細胞療法為代表的新興臨床科技應用範圍愈加廣闊。其中,來自臍帶等組織的間充質幹細胞在新冠病毒肺炎的治療中顯示出了令人振奮的希望,受到廣泛關注,在全球疫情長期持續的狀況下,這推動全球幹細胞市場迎來了全新的機遇。
  • 間充質幹細胞(MSC)治療移植物抗宿主病!抗炎細胞療法Ryoncil(reme...
    2020年04月02日訊 /生物谷BIOON/ --Mesoblast Ltd是一家總部位於澳大利亞墨爾本的生物技術公司,是同種異體(通用型)細胞療法的全球領導者,致力於開發以細胞為基礎的再生治療產品,用於炎症性疾病的治療。
  • Science特刊:一文讀懂CAR-T細胞療法最新進展
    作為第一款上市的CAR-T細胞產品Kymriah的主要研發人員,賓夕法尼亞大學的Carl June教授等人在最新的《科學》綜述中,描述了目前CAR-T療法要進入主流腫瘤學領域面臨的機遇和挑戰。在慢性淋巴性白血病(CLL)中,尚無報導發現CD19缺失產生耐藥,CLL的耐藥性可能是由於細胞輸注後CAR-T細胞不能增殖。表2列出了CAR-T細胞療法在臨床治療中需要克服的幾個重要挑戰。
  • 幹細胞療法顯神效
    導語 在我們身邊,平均每10個人中就有一人患有糖尿病,它正在成為現代人最大的健康挑戰之一。且隨著患病率的逐年攀升,糖尿病也已經成為繼心血管病、腫瘤之後威脅人類健康的第三大疾病。
  • 粒細胞抗癌療法:免疫細胞新技術,癌症患者新曙光
    異體超活性粒細胞抗癌療法(以下簡稱「粒細胞抗癌療法」)是美籍華裔科學家、美國維克森林大學教授、上海市東方醫院客座教授崔徵教授根據粒細胞吞噬、殺滅腫瘤細胞的功能研發出的全新療法,其本質是成分輸血,安全性高,有望為癌症患者的治療帶來希望。那麼,粒細胞抗癌療法和幹細胞療法、時下大熱的免疫療法究竟有什麼區別呢?
  • 幹細胞療法對肝纖維化的臨床研究進展!
    幹細胞幹預肝纖維化越來越多的臨床實驗研究結果證實,幹細胞在幹預肝臟疾病方面具有有效性,經過幹細胞移植治療後的患者,其臨床情況好轉,肝功能得到改善。在特定條件下,幹細胞能夠分化形成具備功能活性的肝細胞,參與肝功能的修復和重建,實現對肝臟疾病有效幹預。
  • 間充質幹細胞療法!諾華與Mesoblast籤署許可協議:remestemcel-L...
    2020年11月22日訊 /生物谷BIOON/ --諾華(Novartis)近日宣布與Mesoblast籤訂了一項獨家全球許可及合作協議,開發和商業化同種異體間充質幹細胞(MSC)療法Ryoncil(remestemcel-L),用於治療急性呼吸窘迫綜合症(ARDS),包括與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相關的ARDS
  • CAR-T細胞療法是什麼?一文讀懂免疫療法之星CAR-T細胞療法!
    隨著生物醫學技術的不斷進步,近幾年,全球範圍內以幹細胞和免疫細胞為基礎的細胞療法不斷取得突破,成為大眾關注的熱點。細胞療法的大熱,也標誌著現代醫學由分子治療向細胞治療的轉變。細胞治療又稱為細胞移植或細胞移植治療,即利用患者自體(或異體)的成體細胞(或幹細胞)對組織、器官進行修復的治療方法。目前,臨床上應用最廣泛的細胞治療方式為免疫細胞療法和幹細胞療法兩種。而近兩年,CAR-T細胞療法作為腫瘤免疫治療界的黑馬,成為免疫細胞療法的大熱方向。
  • CAR-T細胞在腫瘤免疫治療中的機遇與挑戰
    縱觀免疫細胞治療技術的發展歷程,任何一項新的治療手段從實驗室到臨床應用都需要一個不斷完善的過程,CAR-T細胞治療技術同樣如此,雖然它在血液系統惡性腫瘤的報導顯示出前所未有的療效,但目前CAR-T細胞療法尚存在體內存續時間短、復發率高、對實體腫瘤療效不佳的缺陷。針對上述問題,本文結合近年來CAR-T細胞治療技術的研究進展及該領域中亟需解決的問題作一分析與展望。
  • CDE發布免疫細胞治療臨床試驗指導原則,細胞療法有望更進一步!
    免疫細胞治療是利用人體自身或供者來源的免疫細胞,經過體外培養擴增或活化,再回輸到患者體內,激發或增強機體的免疫功能,從而清除腫瘤細胞、病原體或病毒感染等異常細胞的治療方法,包括過繼性細胞治療(adoptive cell therapy,ACT),治療性疫苗等。
  • 世界首例iPS幹細胞心臟病治療在南京鼓樓醫院完成!重啟心臟
    2020年5月13日,國際頂尖學術期刊 《Nature》 報導了南京鼓樓醫院王東進團隊的一項臨床治療研究,在這項研究中,兩名中國男子接受了基於「重編程」幹細胞的實驗性心臟病治療,並在一年後成功康復。據悉,這是全球目前已知的首個使用iPS技術治療受損心臟的的臨床應用。
  • CAR-T細胞療法最新研究進展(第18期)
    這些T細胞利用它們表達的CAR受體結合到靶細胞表面上的分子,而這種結合觸發一種內部信號產 生,接著這種內部信號如此強效地激活這些T細胞以至於它們快速地摧毀靶細胞。近年來,CAR-T免疫療法除了被用來治療急性白血病和非霍奇金淋巴瘤之外,經改進後,也被用來治療實體瘤、自身免疫疾病、HIV感染和心臟病等疾病,具有更廣闊的應用空間。
  • 幹細胞生發治療效果顯著,脫髮人士的福音來啦
    毛髮生長的組織學基礎 毛囊是毛髮的基本單位,而毛髮是由毛囊內的細胞生長分化而來。每根毛囊裡面住著一群毛囊幹細胞,提供新的細胞給生長中的毛囊。毛囊幹細胞也可以分化為皮脂腺,產生皮膚所需要的油脂。不過,負責生發的毛囊幹細胞通常處在休眠狀態,但會在新一輪生發周期中迅速活化分裂。
  • 【科學普及】長風破浪,一份關於「幹細胞療法發展歷程」的完美總結
    幹細胞療法是指利用幹細胞或幹細胞衍生的細胞,以特殊技術移植到體內,取代或修復病人受損的細胞、組織或器官。在這裡,第一代幹細胞療法指的是:從人體分離出的天然幹細胞,已經被用於臨床治療達數十年,主要涉及造血幹細胞(來源於骨髓,外周血,臍帶血)和各種組織來源間充質幹細胞的移植。
  • 幹細胞療法是黑科技還是真科學?
    幹細胞是一類具有自我複製和分化能力的多潛能細胞,在一定條件下,它可以分化成多種功能細胞。 幹細胞療法就是一種再生醫療,通過從患者身上提取少量幹細胞進行培養增殖再回輸到體內,最大限度降低排異反應、併發症、倫理方面的風險。 它最顯著的價值是:通過對幹細胞進行體外分離、培養、定向誘導分化等,能夠培養出一種全新的、正常的、更年輕的細胞組織或器官等。
  • 許曉椿出席北京圍產醫學學術年會博雅與圍產學界共推細胞臨床發展
    在本次圍產學術年會上,各位北京圍產學界赫赫有名的專家教授分享了《新時期母嬰安全保障的思考》、《妊娠合併心臟病圍分娩期管理》、《產前診斷技術的臨床應用》等在圍產醫學界備受關注的問題,關於圍產細胞的治療與臨床應用更是作為近年來的熱門話題再次受到廣泛關注。20年前,生物製劑的出現徹底改變了長期由小分子藥物主導的製藥業。
  • 全球首個套細胞淋巴瘤(MCL)CAR-T細胞療法!吉利德Tecartus歐盟獲批...
    2020年12月17日訊 /生物谷BIOON/ --吉利德(Gilead)旗下T細胞治療公司Kite近日宣布,歐盟委員會(EC)已有條件批准Tecartus(brexucabtagene autoleucel,前稱KTE-X19),這是一款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療法(CAR-T),用於治療先前接受過2種或多種系統療法(包括一種BTK抑制劑)的復發或難治性套細胞淋巴瘤(R/R MCL
  • 嗜酸性粒細胞療法促進年輕化
    近日,發表在《Nature Metabolism》上的一項研究中,瑞士伯爾尼大學和伯爾尼大學醫院的研究團隊在動物模型中證明,使用一種新的細胞療法,可以讓這兩種與年齡相關的損傷停止甚至被部分逆轉。老年人的免疫系統功能隨著年齡增長而持續下降,因此他們更容易患上傳染病。
  • 細胞療法的另一種應用:誘導免疫耐受
    以下文章來源於幹細胞者說 ,作者王振坤 幹細胞者說一個關於幹細胞與免疫細胞的健康公益科普平臺關注我們,獲取更多CSCB2020相關資訊健康的免疫系統,必須是動態平衡的。太弱了易感癌症,太強了誘發自身免疫病。
  • 癌症免疫治療新力量,NK細胞療法新銳完成A輪融資
    2017年,美國FDA先後批准兩款嵌合抗原受體T(CAR-T)細胞療法,使得這一療法受到廣泛的關注。 同時,CAR-T細胞療法也面臨著很多挑戰,例如:在有的患者身上無法分離足夠數量和質量的T細胞用於工程化改造;T細胞的改造和擴增通常需要數周的時間,在這個時間內,患者的病情可能出現惡化;CAR-T細胞療法存在副作用,包括細胞因子風暴(CRS)及神經毒性副作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