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威科技一度衝A折戟,9成營收依賴福建,經營性現金流暴跌

2020-12-17 新浪財經

來源:時代周報

時代商學院研究員 孫沐霖

2018年,福州市榮獲工業和信息化部授予的全國首個「中國軟體特色名城」稱號,有6家福建企業躋身2019中國軟體百強企業榜。長威信息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長威科技」)也是一家誕生於福州的軟體公司。

長威科技是一家從事智慧城市建設的信息技術企業,專注於智慧治理、智慧應急、政務民生等領域開展業務,為各級黨政機關、金融、企業等客戶提供集智慧應用開發、系統集成服務、運維和技術服務於一體的綜合信息技術服務。9月4日,上交所官網披露,長威科技科創板上市申請已獲受理。

時代商學院查閱其招股書發現,2017—2019年,長威科技來自福建省的營收佔比分別為93.22%、93.72%、85.08%,業務區域集中度過高,業務規模較小,近年來其營收增速落後於行業增速。

營收失速,但應收帳款卻一路高歌,報告期內其應收帳款增速分別為131.73%、68.12%、24.88%,而經營性現金流因此暴跌,自2018年起持續為負,遠低於淨利潤。

9月11日,時代商學院就以上問題向長威科技發函詢問,但截至發稿未收到回復。長威科技IPO基本信息如圖表1所示。

一、兩年前衝A折戟,過度依賴興業銀行

長威科技的前身為長威有限,成立於2000年3月1日。該公司的創始人系洪我河、林元坤,出資額合計200萬元,而2014年1月8日,長威有限變更為股份公司,法人代表和第一大股東為林韶軍,上述創始人已不見身影。截至招股書籤署日,長威科技的實際控制人為林韶軍,直接持股37.62%,通過正德投資、有恆投資和榮安投資分別間接持股5.3%、5.37%和0.52%,合計持有長威科技48.28%的股份。

1967年出生的林韶軍畢業於廈門大學計算機系,本科學歷。曾任福州大學數學系助教、福建省輕工業廳所屬輕工業研究所工程師、香港建新控股有限公司電腦部經理等。現任長威科技董事長兼總經理。

事實上,這是林韶軍第二次帶領長威科技叩關上交所。證監會官網顯示,長威科技最早於2016年12月披露了招股書,擬登陸上交所。2018年又更新了一版招股書。

此前的招股書顯示,2013—2017年6月,長威科技90%以上的收入都來自福建省內,近5成營收依賴興業銀行,應收帳款佔總資產的比重超6成,還存在現金流大起大落,扣非淨利潤連續3年不足3000萬元等問題。

具體來看,2013—2015年,長威科技來自興業銀行的業務收入佔其收入總額的比例分別為57.83%、51%、34.42%和36.27%。該公司的營業收入主要依賴福建省內,而福建省外的營業收入均是來自大客戶興業銀行下屬的各分行。

為何偏偏是興業銀行?時代商學院查閱其招股書發現,在長威科技從一個硬體平臺系統集成商轉變為軟硬體系統集成商的過程中,2002年的「興業銀行視頻會議系統」項目訂單對長威科技的轉型具有裡程碑式的重大意義。而興業銀行的第一大股東為福建省財政廳。此後,長威科技在福建省政務行業系統集成領域打開了市場。其客戶以各級黨政機關等相關政府部門和大型企事業單位為主,著重參與大型智慧城市項目的招標建設。

長威科技對單一大客戶的依賴性過高,對該客戶容易失去議價能力。長威科技在2018年更新的招股書中顯示,在客戶要求下,公司放寬了主要客戶興業銀行、泉州銀行、興業證券等公司的信用期。截至2020年6月,儘管長威科技對興業銀行的依賴度有所下降,但興業銀行仍是長威科技的第二大客戶。

長威科技首次衝A以失敗告終,本次IPO擬登陸科創板,但其業務區域集中、經營性現金流不穩定、應收帳款佔比高等問題依然存在。

二、業務過於集中,走出福建困難重重

招股書顯示,2017年、2018年、2019年、2020年1—6月,長威科技的營業收入分別為3.25億元、3.66億元、3.8億元和1.97億元,2018年營收增長率為12.55%,2019年營收增長率為4.1%,複合增長率為8.24%。

2011—2019年,我國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市場總量保持快速增長的趨勢,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收入年複合增長率為18.19%,其中2018年和2019年的收入增速分別為14.57%和13.8%,而長威科技的營收增速未能跑贏行業收入增速。

報告期內,長威科技來自福建省內的業務收入佔比分別為93.22%、93.72%、85.08%和72.28%,業務區域過於集中,其客戶集中度也較高,該公司來自前五大客戶的銷售佔比分別為73.24%、62.9%、53.93%和56.5%。

從福建省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的收入來看,2018年收入增長率為15.76%。2018年超9成營收來自福建的長威科技,其營收增速也未能跑贏福建省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

根據賽迪智庫的研報顯示,福建省數字經濟發展基礎指數在全國各省份中排名未進前五,屬於第二梯隊,福建省政務新媒體建設、政府網上服務發展水平居於中上但非領先。長威科技宣稱要「根植福建、立足海西、輻射全國」,但經營20年仍掙扎於福建市場。

早在2016年的招股書中,長威科技就表示計劃在穩定福建省市場的基礎上著重開拓省外市場,但直至2018年長威科技的省外市場開拓計劃仍毫無起色。

自2019年起,長威科技的業務集中問題略微有所好轉,而背後卻是銷售費用率高企。報告期內,長威科技的銷售費用率分別為6.56%、6.85%、10.19%和11.07%,同行可比上市公司的銷售費用率均值分別為6.54%、6.26%、5.9和8.15%。長威科技2019年的銷售費用率開始大增,接近同行均值2倍。

令人費解的是,新型智慧城市建設的需求並不僅限於福建省,福建新型智慧城市建設水平也並非領先全國,但長威科技開拓福建省外業務為何困難重重?該公司的核心競爭力存疑。

三、經營性現金流暴跌,應收帳款高企

報告期內,長威科技的經營活動現金流量淨額分別為4037萬元、-4302萬元、-933萬元和-5949萬元,經營性現金流十分不穩定。

長威科技解釋稱,2018年經營活動現金流量淨額下降較多的主要原因是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減少,而購買商品、接受勞務支付的現金增加所致。

報告期內,長威科技的淨利潤分別為3068萬元、4553萬元、5109萬元和540萬元。其經營活動現金流量淨額自2018年起開始暴跌,未能覆蓋淨利潤。

長威科技在招股書中解釋,2018年、2019年其淨利潤與經營活動現金流量淨額差異大的原因,主要是存貨、經營性應收項目佔用資金增加較多,而相應的經營性應付項目未同比例增加。

時代商學院查閱其應收帳款發現,2017年、2018年、2019年、2020年1—6月,長威科技的應收帳款帳面價值分別為3602萬元、8347萬元、1.4億元和1.75億元,分別佔同期公司總資產的9.84%、18.57%和26.25%和30.92%。經計算,其應收帳款增速分別為131.73%、68.12%、24.88%,遠超同期營業收入增速。

長威科技應收帳款的增速遠超營業收入的增速,或是導致長威科技經營活動現金流暴跌的主要原因。

長威科技表示其應收帳款較大的原因是,其應收帳款客戶主要為政府部門以及大型企事業單位等資信程度較高的客戶,其付款審批流程相對較長。但對於應收帳款增速為何如此之高,長威科技並未解釋。根據長威科技此前披露的招股書來看,2016年其應收帳款佔同期總資產的比重一度超過50%,長威科技的應收帳款管理能力仍需加強。

【嚴正聲明】本文(報告)基於已公開的資料信息撰寫,文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見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文章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未經時代商學院授權,任何媒體、網站及其它公眾平臺不得引用、複製、轉載、摘編或以其他任何方式使用上述內容。獲得授權轉載,仍須註明出處。(聯繫郵箱:TimesBusiness@163.com)

相關焦點

  • 長威科技三闖IPO:規模落後同行 應收暴漲現金流吃緊
    雖然此番再次闖關IPO,但其業務集中福建,營收規模落後同行,近年來其營收增速落後於行業增速、經營現金流驟降,應收帳款暴漲等問題依然顯著。其客戶集中度也較高,該公司來自前五大客戶的銷售佔比分別為73.24%、62.9%、53.93%和56.5%。從福建省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的收入來看,2018年收入增長率為15.76%。2018年超9成營收來自福建的長威科技,其營收增速也未能跑贏福建省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
  • 長威科技擬衝刺科創板IPO:應收帳款逐年增長,超7成營收依賴福建省
    >資料顯示,長威科技由長威有限整體變更而成。截至招股說明書籤署日,長威科技擁有三家分公司,分別是廈門分公司、上海分公司、北京分公司;擁有五家控股子公司(重慶長威中潤大數據有限公司、一品一碼(福建)商務服務有限公司、三明長威信息技術服務有限公司、福州長威信息技術服務有限公司、福建長威信息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一家參股子公司(福建易艾迪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 長威科技時隔兩年再衝IPO 省內銷售貢獻率佔比超七成亟待突圍
    來源:投資者網《投資者網》張偉9月4日,智慧城市建設服務商長威信息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長威科技」)在科創板官網披露招股書,擬募資2.81億元,用於新一代智慧應急管理平臺建設、智慧城市公共支撐能力平臺建設和研發及測試中心升級建設。
  • 長威科技:打造國內大數據高端應用頂尖企業
    從收入結構來看,目前福建市場為公司最主要的市場。報告期內(2017年至2019年及2020年上半年),長威科技來自福建省內的業務收入佔比分別為93.22%、93.72%、85.08%和72.28%。長威科技表示,在未來發展規劃中計劃在穩定福建省內市場的基礎上著重開拓省外市場,以分散業務區域集中的風險,但如果公司未來不能順利拓展福建省外市場,將對公司的持續成長產生較大影響。 瞄準智慧城市需求 長威科技表示,智慧城市行業需求正穩步增長。
  • 盤點長威科技2020年碩果
    日前,福建省科學技術廳發布《關於2019年度福建省科學技術獎評審結果的公示》,長威科技再次「金榜題名」。長威科技與福建工程學院、清華大學、福建省預警信息發布中心聯合申報的「基於大數據的智慧應急關鍵技術及其綜合服務系統」項目榮獲福建省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
  • 長威科技被認定2020年度福州市產權示範企業
    9月4日,福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關於認定2020年度福州市智慧財產權示範企業的通知》。長威科技等35家企業上榜,進一步擴大了全市各級智慧財產權示範(優勢)企業陣容。近年來,長威科技積極運用智慧財產權制度為經濟和社會發展服務,以智慧財產權制度促進技術創新和經濟發展,深化和發展智慧財產權工作。在9月4日同一天,長威科技與福建工程學院、清華大學、福建省預警信息發布中心聯合申報的"基於大數據的智慧應急關鍵技術及其綜合服務系統"項目榮獲福建省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 長威科技增速放緩面臨壞帳風險,市場覆蓋集中遭監管問詢
    文|GPLP犀牛財經 夏目2020年12月21日,擬科創板IPO的長威信息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長威科技」)回復了上交所下發的問詢函,問題涉及股權結構、主營業務、核心技術、公司治理等多個方面。長威科技在問詢函中表示,該公司現階段市場區域較為集中,而同行業上市公司的銷售區域已基本覆蓋全國。
  • 15家「零食股」業績排名:三隻松鼠營收居首,良品鋪子增收不增利
    經梳理發現,黑芝麻今年以來營收、歸母淨利潤對比去年同期持續下滑。前三季度,黑芝麻同比營收下滑19.84%,歸母淨利潤下滑184.85%,扣非後歸母淨利潤下滑約349.56%。此外,公告顯示,公司截至2020年9月30日貨幣資金為1.76億元,短期借款為11.15億元,而未來12個月內到期的債務合計為16.55億元。據統計,黑芝麻前三季度現金比率約為8.07%,遠低於行業平均水平318.44%。
  • 依賴大客戶令華恒生物「很受傷」 多項財務數據勾稽關係異常
    來源:證券市場紅周刊聚焦IPO | 依賴大客戶令華恒生物「很受傷」 多項財務數據勾稽關係異常記者 | 謝碧鷺華恒生物來自第一大客戶的營收佔比接近五成,為了留住該境外大客戶,在美國增加關稅之後,華恒生物不得不為該客戶降低產品售價。
  • 長威科技入選「2019中國大數據企業50強」
    9月9日-11日,由工業和信息化部、湖南省人民政府聯合主辦的「2019世界計算機大會」在長沙順利召開。長威科技憑藉強大的數據服務能力、基礎支撐能力和融合應用能力,以及完整的大數據產業鏈,成功躋身「2019中國大數據企業50強」榜單,並被推薦為「政府大數據投資價值10強企業」。
  • 經營性現金流入不敷出 科藍軟體增發募得僅六成
    不過,募資額僅完成計劃的六成。 對此,一位券商人士指出,出現此種情況可能是機構對公司募資項目不看好。 對此,科藍軟體表示,一是公司收款周期和付款周期的不匹配,在公司業務規模增長的情況下,導致經營活動現金流量淨額出現負數;二是由於支付給職工以及為職工支付的現金增長較快,導致經營活動現金流出金額持續增加;三是新產品研發及技術創新投入大幅增長。
  • 長威科技IPO:打造大數據高端應用領域頂尖企業
    據了解,近日,負責運營「福建省『一品一碼』食品安全信息追溯管理平臺項目」的長威科技擬進行科創板IPO上市,其多個在研項目也與「一品一碼」項目有關。長威科技介紹,公司運營的「福建省『一品一碼』食品安全信息追溯管理平臺項目」主要定位為覆蓋食用農產品、水產品、預包裝食品,並貫穿種植、養殖、生產加工、出入境、流通、消費全過程全鏈條的追溯管理信息化平臺,通過對各環節各主體產生的追溯信息進行及時匯聚、核對、清洗、關聯、分析等處理,實現追溯信息的上下遊關聯,打造全程追溯數據鏈條,對食品安全風險進行監測、研判和預警。
  • 股價年內暴跌70% 李嘉誠又踩雷!一度損失超1200億
    股價年內暴跌70%,李嘉誠又踩雷!一度損失超1200億,香港首富換人… 摘要 【80年老店謝幕!股價年內暴跌70% 李嘉誠又踩雷!一度損失超1200億 香港首富換人】李嘉誠賣掉了曾經的「現金奶牛」的老牌石油公司赫斯基能源(Husky Energy)。
  • 立訊精密傍上「蘋果」樹:營收八年複合增長56% 前五大客戶貢獻7成...
    原標題:立訊精密傍上「蘋果」樹:營收八年複合增長56%,前五大客戶貢獻7成銷售額編者按:企業從未像今天這樣被關注,也從未像今天這樣成為社會的中流砥柱。而當下,商業模式從未如此錯綜複雜,也從未如此孕育生機。新業務、新經濟、新模式令人眼花繚亂,但萬變不離其宗。
  • 第三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落幕丨長威科技邀您回顧精彩看點!
    伴隨著峰會落下帷幕,長威科技的峰會之旅也隨之收官。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回顧本屆峰會長威科技的精彩瞬間!成果展覽會,長威科技智慧成果格外吸睛同時,獲得新華網、福建日報等多家主流媒體的關注,相繼對長威科技參展盛況進行了採訪報導。數字創新大賽·鯤鵬賽道,長威科技斬獲四項大獎
  • 銷量和營收雙降 衝高希望渺茫 北汽新能源11月銷量創新低
    近日,北汽藍谷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北汽藍谷)發布北京新能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北汽新能源)11月產銷數據,數據顯示,北汽新能源11月銷量為1754輛,同比去年同期7005輛下滑74.9%;前11月累計銷量為24877輛,同比去年同期113988下降78.18%。曾經產銷輝煌的北汽新能源在2020年全部暴跌,數據不忍直視。
  • 長威 科技旗下項目榮獲福建省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
    長威 科技旗下項目榮獲福建省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 2020年09月28日 12:50作者:黃頁編輯:黃頁 2020年9月4日,福建省科學技術廳官網發布題為《關於2019年度福建省科學技術獎評審結果的公示》的通知公告。
  • 九聯科技應收款高依賴中移動 去年營收降淨現比0.69%
    2017年末、2018年末、2019年末、2020年6月末,九聯科技應收帳款餘額分別為12.35億元、14.22億元、10.99億元、11.84億元,應收帳款餘額佔營業收入比例分別為51.16%、46.45%、45.10%、57.05%。2020年6月末,公司應收帳款中有9.89億元質押用於借款。
  • 利潤翻倍的Netflix:疫情成雙刃劍,一季度訂戶增1577萬
    2020年1季度營收57.68億美元,同比增長28%,淨利潤7.09億,同比增長106%。 Netflix還非常罕見地實現了期內經營性現金流淨流入,流入金額為2.6億美元。 截至期末,Netflix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有51.78億美元,環比增長了2.7%,增長來自經營性現金流的淨流入。
  • 營收19.67億元 跟誰學淨虧損高達9.33億元
    營收19.67億元 跟誰學淨虧損高達9.33億元 來源:投資時報 • 2020-12-01 10:39:31 今年第三季度,跟誰學實現營業收入19.67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