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威科技時隔兩年再衝IPO 省內銷售貢獻率佔比超七成亟待突圍

2020-12-17 新浪財經

來源:投資者網

《投資者網》張偉

9月4日,智慧城市建設服務商長威信息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長威科技」)在科創板官網披露招股書,擬募資2.81億元,用於新一代智慧應急管理平臺建設、智慧城市公共支撐能力平臺建設和研發及測試中心升級建設。

公開資料顯示,長威科技曾於2017年12月向證監會遞交招股書,擬登陸上交所,結果未能成功。本次IPO時,該公司的業務仍未走出福建省,此次能否藉助上市突破業務發展瓶頸?

業績季節性波動大

據招股書,長威科技是一家從事智慧城市建設的信息技術企業,專注於智慧治理、智慧應急、政務民生等領域開展業務,為客戶提供集智慧應用開發、系統集成服務、運維和技術服務於一體的綜合信息技術服務。

財務數據顯示,2017年至2020年6月(下稱「報告期內」), 長威科技營業收入分別為3.25億元、3.66億元、3.81億元和1.97億元;歸母淨利潤分別為3069萬元、4553萬元、5109萬元和582萬元。

可以看到,今年上半年,長威科技營業收入保持增長的情況下,淨利潤出現大幅下滑。

對於這種情況,長威科技向《投資者網》解釋稱,「主要是因為公司客戶以政府部門和大型企事業單位為主,這些項目通常在年初進行立項及預算報批工作,年中或春節前後方進行招標,項目建設大多集中在年中和下半年,使得公司營業收入和利潤主要集中在下半年實現;另一方面,員工工資、研發費用、技術服務費用、固定資產折舊等各項成本、費用在年度內均衡發生,可能會造成公司一季度、半年度出現季節性虧損或盈利較低的情形,經營業績存在季節性波動風險。」

長威科技還表示,辰安科技、南威軟體、榕基軟體等同行業上市公司今年上半年的扣非淨利潤情況均為虧損。與之相同,公司利潤一般在下半年才得以體現,上半年業績較少是由行業特性決定,存在合理性,不存在大幅下降的情況。

與競爭對手差距大

而與同行業上市公司相比,長威科技在營收和淨利潤方面差距明顯。年報顯示,易華錄、辰安科技、南威軟體、榕基軟體等上市公司2019年的營業收入分別為37.44億元、15.65億元、13.79億元和7.27億元,歸母淨利潤分別為3.84億元、1.24億元、2.14億元和0.50億元。

同期,長威科技的營業收入為3.81億元,歸母淨利潤為0.51億元。可見,除與榕基軟體的營收及淨利潤規模相近外,長威科技與其他上市公司的差距較大。長威科技在招股書中還提到,由於公司所處的智慧城市領域目前尚沒有公開權威的市場佔有率相關數據發布,因此,各公司的市場份額情況難以統計。

對於如何追趕競爭對手,長威科技對《投資者網》稱,「公司未來將採取加大研發投入,加強技術、產品的升級創新及產業化應用;加大市場開拓力度,推進全國市場布局;完善公司治理規劃和加強資本運營規劃等措施提升行業地位。長威科技稱,公司業務拓展需要大量資金支持,因此公司將以本次上市融資為契機,進一步拓寬公司的融資渠道,降低融資成本,提升資金實力,以優化的資本結構支持公司持續、穩定、健康的發展。」

募資用途顯示,長威科技本次IPO擬募資2.81億元,用於新一代智慧應急管理平臺建設、智慧城市公共支撐能力平臺建設和研發及測試中心升級建設。

「目前募投項目處於建設初期,預計後續將順利推進。若本次IPO不成功或募資資金未能準時到位,公司將採用自有資金、通過銀行貸款等措施推進相關項目的建設。本次IPO申報期內,公司治理嚴格按照上市公司標準執行,經營情況良好,且在註冊制的背景下有望獲得資本市場的認可。」 長威科技表示。

渴望走出福建

財務數據顯示,報告期內,長威科技來自福建省內的業務收入分別為3.03億元、3.43億元、3.24億元和1.43億元,在營業收入中的佔比分別為93.22%、93.72%、85.08%和72.28%。

長威科技表示,從收入結構來看,目前福建市場是其最主要的市場,在福建省內具有較高的影響力和較廣泛的客戶基礎。報告期內,公司在省內擁有穩定的客戶資源,保證了省內的收入規模處於較為穩定的水平。公司在未來發展規劃中計劃在穩定福建省市場的基礎上著重開拓省外市場以分散業務區域集中的風險,但如果公司未來不能順利拓展福建省外市場,將對公司的持續成長產生較大影響。

對於如何「走出福建」,長威科技稱,公司已提出「根植福建、立足海西、輻射全國」的指導思路,通過技術、產品、人才隊伍和管理水平優勢積極開拓福建省外市場, 省外收入在營業收入中的佔比由2017年的6.78%增長至2020年上半年的27.72%。

目前,長威科技已在重慶、雲南、江西等省市成功開拓了智慧校園、智慧城市、智慧環保等項目,涉及系統集成服務和智慧應用開發業務。長威科技表示,公司也正由區域性智慧城市綜合解決方案提供商向全國性服務商轉型。(思維財經出品)■

相關焦點

  • 長威科技一度衝A折戟,9成營收依賴福建,經營性現金流暴跌
    9月11日,時代商學院就以上問題向長威科技發函詢問,但截至發稿未收到回復。長威科技IPO基本信息如圖表1所示。一、兩年前衝A折戟,過度依賴興業銀行長威科技的前身為長威有限,成立於2000年3月1日。此前的招股書顯示,2013—2017年6月,長威科技90%以上的收入都來自福建省內,近5成營收依賴興業銀行,應收帳款佔總資產的比重超6成,還存在現金流大起大落,扣非淨利潤連續3年不足3000萬元等問題。
  • 長威科技擬衝刺科創板IPO:應收帳款逐年增長,超7成營收依賴福建省
    >資料顯示,長威科技由長威有限整體變更而成。表5:長威科技研發投入情況來源:長威科技招股書三、風險:超七成營收依賴福建;應收帳款逐年累增>1、業務區域較為集中,上半年來自福建省內收入佔比超七成招股書中提示,報告期內,長威科技業務主要集中在福建省內,公司來自福建省內的業務收入佔比分別為93.22%、93.72%、85.08%和72.28%。
  • 長威科技三闖IPO:規模落後同行 應收暴漲現金流吃緊
    2業務集中福建,核心競爭力存疑2017年~2020年上半年,長威科技來自福建省內的業務收入分別為3.03億元、3.43億元、3.24億元和1.43億元,在營業收入中的佔比分別為93.22%、93.72%、85.08%和72.28%。業務區域過於集中。
  • 長威科技增速放緩面臨壞帳風險,市場覆蓋集中遭監管問詢
    文|GPLP犀牛財經 夏目2020年12月21日,擬科創板IPO的長威信息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長威科技」)回復了上交所下發的問詢函,問題涉及股權結構、主營業務、核心技術、公司治理等多個方面。長威科技在問詢函中表示,該公司現階段市場區域較為集中,而同行業上市公司的銷售區域已基本覆蓋全國。
  • 長威科技:打造國內大數據高端應用頂尖企業
    從2017年起,長威科技通過承建各類數據類和智慧應用型項目,認識到數據對智慧城市建設的重要性,開發了基於核心技術的「數字操作平臺」,並在此基礎上開發了「智慧治理」「智慧應急」「政務民生」等系列智慧應用產品。 2017年長威科技承建了「福建省政務服務APP統一平臺」(閩政通APP)。
  • 盤點長威科技2020年碩果
    據悉,2020年以來,長威科技頻頻斬獲多項大獎。9月9日,福州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發布2020年第三批《福州市名優產品目錄》企業及產品名單。長威科技產品《EVECOM智慧應急綜合管理應用平臺》和《EVECOM通用多維度數據探索分析平臺》入圍2020年第三批《福州市名優產品目錄》,以上兩項產品2019年分別入圍「2019年福建省工信和信息化重點新產品」和「2019年福建省首版次軟體產品」。9月4日,福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公布的《2020年度福州市智慧財產權示範企業名單》中,長威科技赫然在列。
  • 長威科技IPO:打造大數據高端應用領域頂尖企業
    據了解,近日,負責運營「福建省『一品一碼』食品安全信息追溯管理平臺項目」的長威科技擬進行科創板IPO上市,其多個在研項目也與「一品一碼」項目有關。長威科技介紹,公司運營的「福建省『一品一碼』食品安全信息追溯管理平臺項目」主要定位為覆蓋食用農產品、水產品、預包裝食品,並貫穿種植、養殖、生產加工、出入境、流通、消費全過程全鏈條的追溯管理信息化平臺,通過對各環節各主體產生的追溯信息進行及時匯聚、核對、清洗、關聯、分析等處理,實現追溯信息的上下遊關聯,打造全程追溯數據鏈條,對食品安全風險進行監測、研判和預警。
  • 長威科技入選「2019中國大數據企業50強」
    長威科技憑藉強大的數據服務能力、基礎支撐能力和融合應用能力,以及完整的大數據產業鏈,成功躋身「2019中國大數據企業50強」榜單,並被推薦為「政府大數據投資價值10強企業」。經調研及多輪評審,長威科技最終成功入選「2019中國大數據企業50強」。在大數據創新之路上,長威科技依託多年來在水利、交通、市場監管等領域的深耕沉澱,逐步形成了包括數據洞察平臺、交通大數據、氣象大數據、水利大數據、市場監管大數據等一系列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大數據解決方案和產品。
  • 長威科技被認定2020年度福州市產權示範企業
    長威科技等35家企業上榜,進一步擴大了全市各級智慧財產權示範(優勢)企業陣容。近年來,長威科技積極運用智慧財產權制度為經濟和社會發展服務,以智慧財產權制度促進技術創新和經濟發展,深化和發展智慧財產權工作。在9月4日同一天,長威科技與福建工程學院、清華大學、福建省預警信息發布中心聯合申報的"基於大數據的智慧應急關鍵技術及其綜合服務系統"項目榮獲福建省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 單一客戶應收帳款餘額佔比超五成!欣巴科技創業板IPO能否如願?
    受此影響,欣巴科技報告期內的銷售多集中在下半年,各年第四季度收入佔比最高,具有明顯的季節性特徵。因此,2017年至2019年各期末,該公司下半年度的主營業務收入佔全年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均超80%,分別為82.83%、81.13%、85.56%。其中第四季度銷售收入佔主營業務收入的比重分別為66.46%、61.71%、65.01%。
  • 三年後,博納影業再衝A股IPO!2020全年營收利潤或下滑超三成
    《投資時報》研究員 時雨時隔三年,就在影院復工的一個月後,博納影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簡稱博納影業)再次向證監會遞交招股書。但與三年前類似,影視行業又一次經歷「寒冬」。據最新招股書顯示,創始人於冬共計持有博納影業28.03%股權,為公司控股股東及實際控制人,阿里旗下的浙江東陽阿里巴巴影業持有7.72%股份,騰訊旗下的林芝騰訊科技持有4.84%股份,同時,張涵予、黃曉明分別持股0.31%,章子怡持股0.19%,陳寶國持股0.13%,黃建新、韓寒持股0.06%,上述明星持股人均未在公司擔任職務。
  • 天陽科技:七成銷售被賒帳借錢維生負擔重
    天陽宏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天陽科技」)是一家為金融行業用戶提供IT解決方案與服務的公司,公司客戶以銀行為主,簡單講就是金融企業的IT外包服務商。七成銷售被賒帳據招股書披露,2017年至2019年,天陽科技實現營業收入分別為6.06億元、7.82億元、10.62億元;淨利潤分別為0.56億元、0.92億元、1.10億元,營收與淨利潤雙雙穩步增長。
  • 時隔30個月網易國內再出手!投資《瑪娜希斯的迴響》研發商佔股20%
    時隔30個月網易國內再出手!投資《瑪娜希斯的迴響》研發商佔股20% 原標題:時隔30個月網易國內再出手!
  • 日媒:全球獨角獸企業兩年翻番 中美佔比達七成
    藉助現有產業與信息技術的融合以及人工智慧的進步,獨角獸企業在兩年左右的時間裡增加了一倍。  報導稱,獨角獸企業是指估值超過10億美元的初創企業。美國數據智庫CB風險投資公司說,在以色列和美國等地設有辦事處的一家網絡安全對策公司19日的估值達到13億美元,成為第500家獨角獸企業。
  • 港股ipo#螞蟻金服06688:一手4000元定價,人人有份梭哈!
    入場費卻相反,還未上市,硬生生的從一手3w多,跌到一手8000,再降到今天的一手4000元。 馬爸爸為了我們操碎了心!來來來人人都有的分,人人都有份,徹底貫徹人均一手理念,當年你在支付寶上花的利息今天要從螞蟻身上賺回來!
  • 借道電商打開銷售渠道 國產玩具突圍新路徑
    內憂外患 玩具企業從代工轉戰自主品牌 近兩年來,我國玩具行業快速崛起。據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監測中心最新數據顯示,到今年一季度,我國玩具製造業企業已達1218家,行業總資產達614億元,規模以上玩具製造企業營業收入達261.7億元。不過,國內玩具企業生存壓力仍然很大。
  • 中國手遊發行商10月收入TOP30:上海遊戲企業強勢突圍,佔比近30%...
    如果按地區來看的話,上海的遊戲企業展現出了超強的霸榜能力,不僅入榜的公司數量較大,佔到了近30%;而且排名堅挺,公司及產品實力雄厚。在TOP30榜單之外,入圍全球收入Top100的中國手遊發行商還有點觸科技,英雄互娛,海彼網絡,博樂科技,雷霆遊戲。
  • 天陽科技IPO:現金流量淨額連續為負數 應收帳款佔營收比達七成
    天陽科技本次擬發行股票數量5,620萬股,佔公司發行後總股本的比例不低於25%,本次擬募集資金6.21億元,主要投向「新一代銀行業 IT 解決方案建設項目」、「產業鏈金融綜合服務平臺升級項目」、「研發中心升級項目」及「補充流動資金及償還銀行貸款項目」。
  • 日本化妝品出口額首超進口額 中國貢獻率高達65%
    日本化妝品出口到亞洲的佔比接近9成。據日媒報導,日本財務省貿易統計相關數據表明,2016年日本化妝品的出口額同比增長28.8%,達到2676億日元。2014年以來保持了每年同比兩位數增長的發展態勢,而2013年的出口額僅為1359億日元。 據了解,自1985年以來,日本一直以歐美化妝品為主的進口額一直高於出口額。
  • 【IPO價值觀】Insta360 影石:業務重心轉移,線下銷售佔比持續萎縮...
    招股書披露,2017年至2020年上半年,其消費級智能影像設備收入佔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分別為58.90%,60.43%、70.39%和80.55%,營收佔比由近六成猛增至八成;而專業級智能影像設備收入佔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則為38.24%、28.34%、14.58%和8.23%,佔比日益下降,由近四成暴跌至不足一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