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訪新工種:智能時代的「新工匠」

2020-12-22 大眾網

智能時代的「新工匠」(探訪新工種①)

人工智慧訓練師、在線學習服務師、數字管理師、健康照護師……從去年以來,人社部公布了三批共38個新職業。一波波新職業從無到有、快速生長,成為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蓬勃發展的註腳,顯示出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巨大活力。

從今日起,我們推出「探訪新工種」系列報導,圍繞工業製造、生活服務、衛生健康、農業農村等不同領域,介紹新職業、新工種在中國的發展故事。

——編 者

《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提出「堅定不移建設製造強國」「推動網際網路、大數據、人工智慧等同各產業深度融合,推動先進位造業集群發展。」

技術人員是支撐中國製造的重要基礎。近日,本報記者採訪了4位工業製造領域的技術人員。他們是智能時代的「新工匠」,從事新工種,擁有許多新技能。

虛擬實境工程技術人員張建偉——

他打的「遊戲」不一般

手握方向盤,操縱屏幕裡的汽車,避讓、加速、轉彎……朋友們說,張建偉的工作就是在「打遊戲」。

今年32歲的張建偉是阿里巴巴達摩院的「雲端訓練師」,一位虛擬實境工程技術人員。其實,他的工作可比打遊戲要複雜得多。

張建偉所在的自動駕駛實驗室,研發了一款智能物流機器人「小蠻驢」,能在社區、學校、園區等場所進行無人配送。今年「雙11」期間,由「小蠻驢」帶隊的22個物流機器人穿梭在浙江大學紫金港校區,兵分16路,向27棟樓派送包裹,10分鐘內將包裹送到。

「小蠻驢」的任務看似簡單,其實充滿了挑戰。「校園裡人來人往,就算是真人開車,也挺費勁。」張建偉向記者說,他的工作就是通過不斷測試和更新算法,讓物流車更好地前行和避障。在人車混行環境中,「小蠻驢」已經能夠及時處理複雜路況、秒速選擇最優路徑。

怎樣訓練自動駕駛最有效?當然是讓自動駕駛汽車在現實中運行,最好是在風雪交加等極端環境下接受歷練。但真實世界的極端場景可遇不可求,復現一次極端場景可能需要1個月時間,而在仿真平臺,只需要30秒。張建偉的工作就是先搭建虛擬場景,然後再「打遊戲」——在仿真平臺中測試自動駕駛汽車。

但仿真場景畢竟不是真實場景,純粹依靠算法模擬的場景跟現實還是有差距的。今年4月,阿里巴巴達摩院推出了一個新平臺——自動駕駛混合式仿真測試平臺,平臺採用虛擬與現實結合的仿真技術,一方面引進路測數據,另一方面通過「雲端訓練師」製造真實的人為幹預動作,靠算法和人為幹預的「混合」,更高效地模擬各種極端場景。

路測數據從哪兒來?「『小蠻驢』為我們提供了很多數據。」張建偉說,送貨時,「小蠻驢」會把路過的場景記下來,之後工程師就可以在仿真平臺上構建起這些場景,然後讓其他自動駕駛汽車在這些仿真場景中訓練。

張建偉的生活也是往返於「虛擬」和「現實」之間。平日開車時,遇上踩急剎車的情況,他想到的總是:「我要把這個場景模擬出來!」

工業網際網路工程技術人員王琪——

專管傳統企業的「煩心事」

從今年8月起,騰訊雲智能製造高級架構師王琪開始常駐江蘇張家港。他認定,這個城市對工業網際網路的需求很大。

張家港以工業立市,擁有工業企業1.7萬多家,是縣域經濟發展的典型。不過,傳統工業佔比較大,當地政府幫助企業轉型的意願很強烈。今年6月,由張家港市政府和騰訊雲等多方共建的騰訊雲(張家港)工業雲平臺正式上線。不久後,王琪來到了張家港,準備大展身手。

但是,走訪幾家企業後,他發現,現實與設想是有距離的。「跟一些民企老闆聊起工業網際網路,他們並不是很感興趣,甚至是抗拒的。」王琪對記者說。這些老闆大多白手起家,他們覺得自己的生產和管理方式不需要改變。

「其實,很多時候,傳統企業是需要網際網路平臺的,只是他們自己並不清楚。」王琪說,他的任務就是挖掘企業的這些需求。

有一次,王琪跟一位離心機生產企業的老闆聊天,這位老闆最近有一件煩心事:他年紀大了,正在考慮將企業交給下一代,但年輕一代對公司業務不熟悉,公司客戶資源掌握在業務員手裡,一旦業務員離職,公司就可能失去一批客戶。

在王琪看來,這事很容易解決。他向老闆推薦了「企業微信」,在「企業微信」上,業務員與客戶之間的業務對接過程會被管理起來,業務員離職時,只需進行帳戶交接,就可以將客戶資源留下來。

「這是工業網際網路平臺在管理方面的一個應用。」王琪說,在生產環節,工業網際網路平臺的用處更大。

長期以來,一家洗滌設備生產廠被一個難題困擾著:如何處理緊急訂單?「原本生產線是有條不紊的,一個加急單子來了,很容易造成生產上的混亂。」企業負責人說。

這剛好是工業網際網路平臺可以解決的問題。王琪和同事們將這家企業的設備聯網,接入雲平臺,這樣,每臺設備的生產狀況被精細地管理了起來。一旦有緊急訂單,雲平臺會通過優化算法,將任務分解,分配給合適的生產設備,不打亂原先生產計劃。

雲平臺還將生產過程可視化,管理人員可以通過電腦屏幕實時查看設備運轉狀況、訂單進度等。企業負責人只需打開手機,就能直觀看到整個企業各個環節的生產情況。

王琪介紹說,截至目前,騰訊雲(張家港)工業雲平臺實現了207家企業上雲,為69家企業提供了「工業網際網路+安全生產」解決方案,為137家中小企業提供輕量化SaaS(軟體即服務)工具。

裝配式建築施工員劉敏——

像「搭積木」一樣蓋房子

裝配一層樓僅用6天,蓋好一棟樓只需5個月,單棟樓用工量不超50人……儘管親身參與裝配式建築項目已1年有餘,但對於劉敏來說,這一建築新工藝的施工效率時常還會刷新他的認知。

36歲的劉敏是中國中鐵電氣化局集團南京新城佳苑項目的負責人,也是一位「半路出家」的裝配式建築施工員。

1年前,劉敏主要從事施工現場的生產管理,他參與的所有工程都採用傳統方式修築,劉敏坦言,對於裝配式建築工藝,當時的了解還只是停留在理論階段。

因為沒有任何經驗,當接到新城佳苑這個裝配式施工任務時,劉敏犯了難。「雖然有顧慮,但人總有好奇心,像我這種搞技術出身的更是如此,看到新工藝,就想著有機會一定要嘗試一下。」於是劉敏鼓足勇氣,接下了這個活兒。

劉敏邊學邊幹。他買了很多書籍資料,白天在現場跟著同事練習操作,晚上回想著日間作業的內容,到書本裡找出處,探究原理。如此循環往復了好幾個月,劉敏總算摸到了門路。

那麼,裝配式建築施工究竟有何特點?劉敏解釋說,修蓋裝配式建築如同「搭積木」一樣,板、牆等構件就是一塊塊「積木」,需要提前在工廠預製加工,然後運到現場,按照設計圖紙進行拼接。

相較於傳統施工較艱苦的作業環境,裝配式施工的潔淨性優勢更加明顯。劉敏介紹說:「採用裝配式施工,能極大減少現場溼作業,減少揚塵、廢氣廢水的排放,並且壓減了施工人員數量,從源頭上規避了許多安全隱患。」

事實上,裝配式建築搭建,雖不像傳統建築那般常年與大型機械相伴,但也絕非簡單的拼接,一處細小的偏差都可能對建築質量產生比較嚴重的影響,劉敏對此體會頗深。

新城佳苑項目每棟樓均為24層,但5層以下仍然需要採用傳統建築方式,開挖土方,現澆剪力牆搭起框架結構。而兩種不同工藝若想達到同種建築效果,全靠「轉換層(第5層)」的粘合過渡。

「因此,第4層所用的豎向鋼筋與第5層預製剪力牆的豎向鋼筋務必來自同一廠家,這樣轉換層的連接性才能得到保證。」在施工前,劉敏曾向生產商反覆交代,但誰料,在預製構件試生產時,還是出現了鋼筋廠標不對的問題。幸虧發現及時,才避免了過大的經濟損失和資源浪費。

為保證此類事件不再發生,嚴守構件生產的品質關,在劉敏的建議下,生產商特意圈定了一組工人專門負責生產新城佳苑項目預製構件。「此外,我還安排了專人駐廠盯控,後來再沒出現過類似失誤。」劉敏說。

如今,在劉敏與同事們的共同努力下,項目第一棟住宅樓主體結構已於11月14日順利封頂,預計明年12月,新城佳苑項目將全部竣工。

「這個工程結束後,我會把全過程的管理經驗總結成冊,分享給身邊人,幫助更多人了解、掌握裝配式建築新工藝。」劉敏信心滿滿地說。

無人機裝調檢修工龍昌鑫——

這位「醫生」是個技術迷

「已檢查完畢,可以起飛!」掃視機身、轉動槳葉、核查接線是否鬆動……無人機裝調檢修工龍昌鑫發出安全指令後,一架物流無人機迅速升空,20分鐘後,它平穩降落在江西贛州南康區順豐速運集散中心,成功將搭載的贛南臍橙運送到目的地。

為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2017年6月,順豐在南康區建成一所無人機基地,嘗試探索「無人機+臍橙運輸」。但南康區地處羅霄山與大庾嶺交界,氣候潮溼、環境複雜,為保障無人機安全飛行,龍昌鑫可沒少費心思。

談起自己的從業選擇,44歲的龍昌鑫表示,這完全是興趣使然。「我從小就對航空器模型非常痴迷,對我來說,玩航模更像是為了實現心中的『飛行夢』。」通過自學和網絡求教等方式,龍昌鑫積累了許多航模製作、維修經驗,很快便成為家鄉小有名氣的「航模發燒友」。

2012年,一家農業科技公司向龍昌鑫發出邀請,詢問他是否有興趣操作植保無人機。「無人機可比航模大多了,一下子引起了我的興趣。」就這樣,龍昌鑫當起了職業飛手,正式踏足無人機領域。

在無人機行業,「三分飛行七分修」。由於機器貴重,無人機維護保養工作就顯得至關重要。「發動機維修時,廠家往往只提供遠程指導,因此我們飛手就必須具備過硬的動手能力。」一來二去,「久病成醫」的龍昌鑫便熟練掌握了無人機專業調修技術。

憑藉嫻熟的無人機維修本領,2017年8月,龍昌鑫成功入職順豐,擔任南康區無人機基地維護部主管。但彼時的無人機行業缺乏規範化的維護指南,確定每一條檢修標準時,龍昌鑫與團隊成員都是「摸著石頭過河」。

最令龍昌鑫難忘的當屬確定無人機維護保養周期。由於缺乏充足的數據支撐,為了精準定義各部件的養護周期,龍昌鑫帶領團隊在不同環境條件下進行了很多次試飛測驗。「外場測試時,大家經常是頂著烈日,扛著各種設備翻山越嶺,幾個月下來,甭管物理防曬還是化學防曬,通通都不管用了,每個人都曬脫了好幾層皮。」龍昌鑫告訴記者,他們最終克服困難,針對多個機型與各類部件進行定位跟蹤,建立起準確完善的無人機養護周期。

龍昌鑫是個技術迷。由於無人機的某些故障無法依靠目測、手檢觸摸等方式檢測出,龍昌鑫還主動與無人機研發團隊合作,對相關檢修系統與設備進行了迭代升級。「通過後臺查詢或批量導出數據,檢修人員就能實現故障分類和定點排查,大幅提高了工作效率。」龍昌鑫頗為自豪地說。

當前,無人機應用領域仍在不斷拓寬,根據人社部預計,未來5年無人機裝調檢修工需求量將達到350萬人。無人機裝調檢修工正式劃為新職業,無疑將為無人機產業的快速發展提供專業技能支撐。

「無人機裝調檢修工被納入國家職業分類大典目錄,充分說明國家層面對我們這個職業的肯定。」龍昌鑫說,今後他會更努力地鑽研技術,為無人機安全飛行護航。



相關焦點

  • 智能時代的「新工匠」(探訪新工種①)
    人工智慧訓練師、在線學習服務師、數字管理師、健康照護師……從去年以來,人社部公布了三批共38個新職業。一波波新職業從無到有、快速生長,成為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蓬勃發展的註腳,顯示出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巨大活力。
  • 智能時代的「新工匠」:從事新工種 擁有新技能
    星辰在線12月15日訊 從今日起,我們推出「探訪新工種」系列報導,圍繞工業製造、生活服務、衛生健康、農業農村等不同領域,介紹新職業、新工種在中國的發展故事。他們是智能時代的「新工匠」,從事新工種,擁有許多新技能。  虛擬實境工程技術人員張建偉——  他打的「遊戲」不一般  手握方向盤,操縱屏幕裡的汽車,避讓、加速、轉彎……朋友們說,張建偉的工作就是在「打遊戲」。  今年32歲的張建偉是阿里巴巴達摩院的「雲端訓練師」,一位虛擬實境工程技術人員。其實,他的工作可比打遊戲要複雜得多。
  • 智能時代的「新工匠」
    本文轉自【人民日報海外版】;人工智慧訓練師、在線學習服務師、數字管理師、健康照護師……從去年以來,人社部公布了三批共38個新職業。一波波新職業從無到有、快速生長,成為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蓬勃發展的註腳,顯示出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巨大活力。
  • 探訪新工種:數字時代的生活「新幫手」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原標題:探訪新工種:數字時代的生活「新幫手」 本報記者 葉 子天冷躺在被窩裡不想出門吃飯?手機點個餐,外賣小哥帶著可口的食物很快送達;家裡暖氣不熱了不知道如何解決?先給社區網格員反映一下;連鎖商店裡購物體驗如何能更加舒適?
  • 新時代鐵路青年 在實幹中淬鍊「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是對產品精心打造、精工製作的理念和追求,更是要不斷吸收最前沿的技術,創造出新成果。 「工匠精神」不僅是一種工作態度,也是一種人生態度,其精神實質被賦予敬業、實幹、專注、精益求精等新時代內涵。站在「兩個一百年」歷史交匯點,我國鐵路事業的發展仍處於重要戰略機遇時期,面臨的國內外環境正在發生深刻複雜變化,要實現2035年的遠景目標,需要廣大鐵路人堅定初心使命,厚植「工匠精神」,在不同的工作崗位上做出最好的成效,創造出不同的時代新成果。十九大報告中提出「建設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勞動者大軍,弘揚勞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營造勞動光榮的社會風尚和精益求精的敬業風氣」。
  • 新時代「工匠精神」你的理解是什麼
    新時代「工匠精神」的基本內涵主要包括四個方面:熱愛工作,奉獻精神的專業精神,追求卓越的品質精神,追求合作的團隊精神,追求創新的精神。卓越。其中,愛與奉獻的敬業精神是基礎,卓越的品質精神是核心,協作的團隊精神是本質,追求卓越的創新精神是靈魂。
  • 讓工匠精神綻放時代光彩——極客修上海選拔賽
    由國家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批准,工業和信息化部教育與考試中心和中國就業培訓技術指導中心共同主辦,北京中郵鴻波電子技術研究院承辦的《2020年全國電子通信行業職業技能競賽——智能硬體維修服務賽項》(下稱技能競賽)於9月在全國各地激烈開賽。   其中,技能競賽的智能硬體維修服務賽項極客修全國選拔賽上海場於9月26日火熱進行。
  • 蔡奇: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 爭當新時代最美奮鬥者 凝聚...
    原標題:蔡奇在市勞動模範、先進工作者和人民滿意的公務員表彰大會上強調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 爭當新時代最美奮鬥者 凝聚推動首都新發展的磅礴力量陳吉寧主持 李偉吉林出席 張延昆宣讀表彰決定  市委書記蔡奇指出,偉大時代呼喚偉大精神,崇高事業需要榜樣引領。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發揮人民滿意公務員的價值標杆作用,引導各行各業爭當新時代最美奮鬥者,凝聚推動首都新發展的磅礴力量,建功新時代、奮進新徵程,不斷開創首都各項事業新局面。
  • 以工匠精神匯聚新徵程的強勁動能
    11月24日,在全國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上,總書記深刻闡述了「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的深刻內涵和重要意義。他指出,在長期實踐中,我們培育形成了「執著專注、精益求精、一絲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邁向新徵程,揚帆再出發,亟待一大批具有工匠精神的勞動者揮灑汗水、奉獻智慧。
  • 吳曉波:什麼是「新工匠」?張小泉不是
    中國不乏匠人,但卻缺乏「新工匠」。什麼是「新工匠」?1此刻,有兩把菜刀擺在你面前,張小泉和雙立人。我們要找的「新工匠」,應該是雙立人,而不是張小泉。全國老字號品牌超過1.2萬個,攤開來,家家都有一個與傳承和工匠精神有關的「神話」,可是有的苟延殘喘,有的容光煥發,究之根源,正是有新舊之別。譬如張小泉和雙立人,它們在百年前能各自崛起,都因為它們的工匠對當時的鍛鑄技術實現了突破,他們所生產的菜刀鋒利輕快、造型時尚,他們的風格被固化為傳統而得以流傳。
  • 解碼新時代工匠精神,捷順科技如何賦能天津衛智慧停車「新國潮」
    天津以看似慢條斯理的節奏,在這個瞬息萬變的時代中探索著行致遠的規律。表面沉穩老練,內在百變多能,無論是傳統的相聲、評書、戲劇,還是英法、意式風情,天津都能兜得住,玩出天津範兒的「新國潮」!而這種得心應手的「百變」,骨子裡是一種新時代工匠精神的外在呈現。
  • 新職業是時代發展的一面鏡子
    李佳琦們有了正式工種稱謂——「直播銷售員」。近日,人社部等三部門發布9個新職業信息,包括「區塊鏈工程技術人員」「城市管理網格員」「網際網路營銷師」「在線學習服務師」「老年人能力評估師」等,以及5個新工種,如「直播銷售員」「網際網路信息審核員」等。此外,還有3個工種升為職業,分別是「防疫員」「消毒員」和「公共場所衛生管理員」。
  • 太原弘揚工匠精神向「晉陽工匠」看齊
    山西經濟日報記者 王雁12月11日,為更好地發揮典型示範引領作用,進一步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2020年太原市勞動模範表彰暨第三屆「晉陽工匠」命名大會舉行。會議宣讀了《中共太原市委、太原市人民政府關於表彰模範單位(集體)和勞動模範的決定》《中共太原市委、太原市人民政府關於命名太原市第三屆「晉陽工匠」的決定》。市領導為受表彰的先進集體和個人代表頒獎,3名獲獎代表作表態發言,「晉陽工匠」代表向全市各行各業勞動者發出倡議書。
  • 立足智能時代培育養老新業態
    高傳勝:更好地實現老有所養是新時代的重要民生發展問題,但是,當前中國宏觀和微觀人口結構卻呈現出雙重不利變化趨向。在宏觀人口結構上,一方面是老年人口數量持續上升,另一方面卻是勞動年齡人口數量和就業人口數量已開始下降,勢必加重勞動年齡人口特別是就業人口的撫養負擔,給經濟發展和社會保障帶來挑戰。
  • 90後數控工匠:聽音辨誤差 詮釋高技術含量的新工匠精神
    90後數控工匠 聽音辨誤差  入行打雜一年 如今參與機器人腕體、大臂開發 詮釋高技術含量的新工匠精神  從起初巧合地進入數控行業,他不浮躁、沉下心來苦學技術,攻破一個個技術難關,詮釋著新時代的高技術含量的「新工匠」精神。  羅偉忠是廣州數控設備有限公司的一名技術工作人員,90後的他如今已是技術骨幹,帶領著10多個人的小組團隊,是同事口中的「羅工」。  走上數控技工之路  羅偉忠出生在肇慶懷集縣洽水鎮。
  • 共享新機遇,零售遇新機 酒貝樂開啟智能新零售時代
    (原標題:共享新機遇,零售遇新機 酒貝樂開啟智能新零售時代) 自2016
  • 新需求催生新技能 新職業適應新變化
    新基建新職業是近來備受關注的熱點。此次大賽緊密銜接新基建新職業,相關的工業4.0、軌道車輛技術、光電技術、物聯網技術等新增項目,引得不少人駐足觀看。人們在感受工業4.0應用環境,觀摩軌道技術人員作業程序和細節的同時,領略選手們比速度、比技藝、比意志的工匠風採。
  • 15人入選杭州工匠學院第二批工匠名錄
    杭州新增25家技能大師工作室 現場,程華民、葉茂東為今年新認定的25家技能大師工作室授牌。 2012年以來,杭州市緊跟時代發展的新要求,堅持以高端裝備製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高新技術產業、傳統優勢產業和現代服務業為重點,以科技和技能含量較高的大中型企業為依託,由一大批掌握絕技絕活的技能大師領銜擔當,全力推進技能大師工作室建設。
  • 「薪稅師」職業(工種)正式被國家認定 緣何它快速躥紅
    近日,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家統計局聯合發布《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辦公廳 市場監管總局辦公廳 統計局辦公室關於發布智能製造工程技術人員等職業信息的通知》,在「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師(4-07-03-04)」職業下正式增設「薪稅師」工種。
  • 探訪:阿里新開張的犀牛智造 很犀利嗎
    9月16日,「阿里巴巴動物園」正式引入新物種——犀牛智造。這個號稱戰略級保密項目,標誌著阿里巴巴「五新戰略」中「新製造」正式落地。當天,犀牛智造工廠也在浙江杭州正式投產,這家樣板智能生產企業,到底生產什麼,智能在哪兒,有何奧秘和神器,又會對產業、工人、商家和消費者帶來什麼樣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