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歲梵谷舉槍自盡:父親被他氣死,母親到死都在心裡恨著兒子

2020-12-15 長葶古巷

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人的一生是很短暫的,我們要在短暫的時光裡充分利用好有限的時間,使得自己的人生是有價值有意義的。生命很脆弱,經歷過生死的人最大的感悟就是:人生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活著,這比什麼都強。

我們雖不能決定出生,但是可以決定死亡,生老病死這是自然規律我們無法改變。但就是有這樣一些人,選擇在有限的生命中自我了斷,甚至一起結束別人的生命。而著名的繪畫家梵谷就是其中的一位,現如今他已經去世有129年了。

曲折離奇的學習生涯和工作生涯

梵谷,1853年出生於荷蘭南部布拉邦特的一個牧師家庭,好巧不巧的是,梵谷出生的這一天是他一出生就夭折的哥哥的忌日。梵谷的母親認為這是不祥之兆,所以從小就不善待他。小時候的梵谷,性格孤僻,不善與人往來交際。

在他6歲時,被母親送入津德爾特的公立學校就讀,這所學校雖是公立學校,但是學校的環境不如人意。教學質量堪憂,學風差,根本不管學生的成績好壞。就讀期間,梵谷的學習成績非但沒有進步,反而使得他的性格越來越孤僻,甚至變得非常叛逆,別說是不聽老師的話了,連父母的話都是左耳進右耳出。

迫於無奈下,梵谷便退學回家了。回家後的梵谷,每天無所事事,這讓母親更加不喜歡他了。在一次父親的生日上,梵谷親手畫了一幅素描送給父親,取名為《穀倉於農舍》。這也是梵谷送給父親的第一份禮物,父親十分欣慰。

在家呆了三年後的梵谷,又被母親送到離家十多個公裡的澤文伯根鎮的一所學校學習,由於離家遠,梵谷不得不選擇寄宿,一周才回家一次。之後,梵谷又被寄宿在一對年過半百的夫婦家中。他的學習之路,可謂是一波三折。到了1969年,梵谷在叔叔的強制壓迫下,參與了人生中的第一份工作,到海牙古皮爾總店當學徒。

在古皮特公司呆了一年半的時間,叔叔得了重病,失去了大權,梵谷就被他的上司各種欺詐打壓,之後又被調往倫敦的分行,由於種種的不順利,加上家裡人和上司的監控,無奈之下,梵谷離開了這裡前往英國。到了英國之後,梵谷很快就找了一份工作,是做一名教師。

那個年代,教師的工資很低,梵谷的生活質量得不到保證。做了沒多久的梵谷只能辭職,另謀他路。一次偶然間,梵谷找到了一份工作是做一名助教,而後又找了一份工作是做助理牧師,梵谷同時擁有了兩份工作,生活質量大大地改善了。

被妹妹冤枉說是自己氣死父親

1877年,梵谷在多德雷赫特書店任管理員一職,梵谷一邊工作一邊學習拉丁文和希臘文,他認為只有學習才會有出路。在外漂泊了幾年的梵谷,一直過著顛沛流離的生活,十分辛酸。之後,父親找到了梵谷,帶著他來到了布魯塞爾。梵谷可以在這裡一邊工作一邊學習,也算是有個安定的生活了。工作期間,梵谷兢兢業業,十分認真熱情,他很喜歡目前這份工作,十分珍惜。

但是很不幸的是,梵谷最終未能取得牧師的任命,只能離開。心灰意冷的梵谷,覺得自己十分沒用,做什麼都做不好。之後,梵谷便走上了創作的道路。起初,梵谷臨摹米勒的作品,在沒有任何基礎下,梵谷臨摹的惟妙惟肖,令人讚嘆。可能是上天賞飯吃吧,梵谷終於走對了路。

在臨摹了米勒作品的幾個月後,梵谷來到了布魯塞爾學習,後來拜了荷蘭籍畫家凡·拉帕德為師。拜師三年期間,梵谷每天夜以繼日地作畫,天一亮就起床作畫直到天黑,甚至經常會忙到忘記吃飯。梵谷的刻苦,師傅看在眼裡,也把畢生所學都傳授給他。

凡·拉帕德說,梵谷確實適合個好苗子,有這方面的天賦以及肯吃苦。之後,梵谷一家舉家遷移到了紐恩南。到了紐恩南之後,梵谷開始學習油畫和水彩畫。

突然某一天,梵谷覺得身體不適,便去醫院就醫。醫生說梵谷患有精神疾病及輕度抑鬱症。或許是早年母親從不曾關愛過他,加上一直以來工作不順,生活居無定所,使得梵谷精神混亂。梵谷的父親說來也辛酸,常年身體不好,患有中風,腿腳不便。

在1885年的時候,梵谷創作了《吃土豆的人》,當時父親看完這幅畫後,便去世了。梵谷向來與妹妹的感情就不是很好,妹妹安娜心生不滿,說是梵谷當時和父親言語激烈,氣死了父親。梵谷真的是有苦說不出,百口莫辯。

以自殺來結束這悲慘的一生

一路走來,梵谷的事業是不順的,家庭也是,甚至連他的愛情之路也十分坎坷。早年間,梵谷曾在阿姆斯特丹的時候去過沃斯家,當時他見到了自己表姐。見到表姐的第一眼,梵谷便深深地愛上了她。當時,梵谷膽小不敢表白,也不知道該如何開口。

於是,梵谷徵詢了弟弟的意見,弟弟告訴他,可以看一些有關愛情的書籍。隨即,梵谷讀了不少維多利亞時期關於愛情和婚姻的書籍,裡面寫到是如何談戀愛的,以及婚後是如何相處的。幾個月後,梵谷鼓起勇氣向表姐表白了。表姐聽到表白後,十分憤怒,覺得這有悖倫理,是不被允許的。

十分生氣的表姐帶著兒子離開了這裡,後來,梵谷也搬家了。梵谷剛搬來沒多久,便被自己的鄰居貝格曼纏上了。貝格曼要比梵谷大十來歲,而且總是找各種理由接近梵谷,這使得梵谷覺得她特煩。後來梵谷直接拒絕了貝格曼。

梵谷在經歷了多次工作不順,愛情不順,加上父親的去世。常年患有精神疾病的梵谷,最終在他37歲那年,也就是1890年,選擇開槍自殺來了結自己的生命。直到梵谷死後,母親都無法原諒他。從小梵谷就缺失母愛,加上母親認定父親的死與梵谷有關。梵谷的一生是不幸的也是坎坷的,從他出生那一刻直到死亡,他沒有享受到過被愛是何滋味。

梵谷死後,他的每一幅畫作可謂是價值連城,這也算是人們對他最好的幾年,也算是他留在世界給我們最好的禮物了。

免責聲明:文章內容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號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文章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

相關焦點

  • 天才梵谷自盡身亡,父親被他氣死,母親到死也沒有原諒他
    在現實生活中有很大一部分人都希望自己可以「壽終正寢」,但是也有人選擇用很極端的方式去走完自己的人生,今天我們的主人公就屬於後者,他在自己37歲正值人生大好之際選擇自盡,他就是舉世聞名的畫家——梵谷。在現如今這個社會,幾乎沒有人不認識梵谷,他被稱為19世紀最傑出的藝術家,是著名的印象派畫家。梵谷一生共創作出2000多幅畫作,都體現出他非凡的想像力和對生活的嚮往,但是梵谷的一生都可謂是悲劇滿滿。
  • 梵谷英年早逝,他父母的死跟他是有關係的,父親是直接被氣死
    每個人都會有那麼一天,是生是氣就是那麼一瞬間的事,就像每秒都有人出生,有人去世,離開這個世界的方法千萬種,有的人本可以善終,卻偏偏選擇了自殺,他正是風華正茂的年紀,卻永遠離開了這個世界,他就是畫界才子-梵谷,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聊聊梵谷。
  • 「貓王」外孫舉槍自盡,年僅27歲長相酷似外公
    (圖片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貓王」外孫舉槍自盡,年僅27歲長相酷似外公據CNN消息,當地時間12日,美國已故傳奇搖滾歌手「貓王」埃爾維斯·普雷斯利的外孫班傑明·基奧舉槍自盡,年僅27歲。其母親、「貓王」女兒麗莎·瑪麗·普雷斯利的一位發言人透露了這一消息。他表示,基奧是在加利福尼亞州卡拉巴薩斯去世的,但他並沒有說明其去世情況的進一步細節,包括日期。麗莎跟班傑明感情深厚,母子倆2009年甚至身上擁有相對應的紋身,她更在2012年為兒子寫了一首歌,並以兒子的中間名作為歌名。對於兒子的逝去。
  • 梵谷逝世130周年:梵谷是怎麼死的,這真的重要嗎?
    歐文·斯通在《渴望生活:梵谷傳》裡描述的「梵谷之死」深入人心:「他把臉仰向太陽。把左輪手槍抵住身側。扳動槍機。他倒下,臉埋在肥沃的、辣蓬蓬的麥田鬆土裡——生生不息的土地——回到他母親的子宮裡。」隨著這本傳記譯成八十餘種文字,行銷幾千萬冊,梵谷之死已成為公眾記憶:藝術的殉道者,孤獨的天才,在痛苦中舉槍自盡,麥田金黃,群鴉飛起,又悲情、又詩意。
  • 貓王的27歲外孫飲彈自盡,母親麗莎曾說他最像貓王
    半島記者 仲維莉當地時間12日,美國「貓王」埃爾維斯·普雷斯利的外孫班傑明舉槍自盡,年僅27歲。已被警方證實。他的母親麗莎非常傷心,說他是最像貓王的一個外孫。根據《TMZ》報導,班傑明周日在加州被發現遺體,母親的經紀人向媒體證實消息:「她傷心欲絕、沮喪無助,無比沮喪,現在正努力保持堅強,她很愛那個兒子,也是她的一生摯愛。「班傑明·基奧的母親麗莎·瑪麗·普雷斯利是貓王的獨生女,也是貓王所有財產的唯一繼承人。據傳麗莎跟班傑明關係親密,母子倆2009年甚至身上擁有相對應的紋身,她更在2012年為兒子寫了一本書。
  • 貓王的27歲外孫飲彈自盡, 母親麗莎曾說他最像貓王
    半島記者 仲維莉當地時間12日,美國「貓王」埃爾維斯·普雷斯利的外孫班傑明舉槍自盡,年僅27歲。已被警方證實。他的母親麗莎非常傷心,說他是最像貓王的一個外孫。根據《TMZ》報導,班傑明周日在加州被發現遺體,母親的經紀人向媒體證實消息:「她傷心欲絕、沮喪無助,無比沮喪,現在正努力保持堅強,她很愛那個兒子,也是她的一生摯愛。
  • 拉斐爾vs梵谷的37歲,6對關鍵詞
    同樣,偉大的藝術家梵谷也在37歲的時候結束了自己的生命。在中外藝術史上,有很多優秀的藝術家都在年輕的時候結束了生命:王微29歲,李賀26歲,李贊華37歲,謝時臣30,宋璲36歲,任熊35,華託37歲,卡拉瓦喬37歲?勞特雷克37歲,修拉32歲。
  • 貓王外孫班傑明舉槍自盡 搖滾圈27歲魔咒究竟是怎麼回事?
    【貓王外孫舉槍自盡】貓王外孫班傑明舉槍自盡盤點那些死於「27歲魔咒」的搖滾巨星都有誰?據美國媒體TMZ網站報導,當地時間12日,美國貓王埃爾維斯·普雷斯利的外孫班傑明舉槍自盡,年僅27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
  • 貓王女兒四嫁四離,唯一外孫今年飲彈自盡,電影都不敢這麼拍
    巨星貓王的唯一"掌上明珠"貓王,美國搖滾界的影響人物,曾將美國搖滾音樂發展到頂峰,推動了美國搖滾音樂的發展,為美國流行文化做出來巨大貢獻。但只可惜英年早逝,享年27歲,生前只和妻子孕育唯一一女——麗莎·瑪麗·普雷斯利。
  • 影評《梵谷:畫語人生》,天才和瘋子之間有一萬步之遙
    也因此這部電影形式的紀錄片比較真實客觀的表現了真實的梵谷的思想世界。文森特·梵谷生於1853年的荷蘭鄉村,1890年開槍自殺去世,年僅37歲。世人對梵谷的了解多是來自他的畫作被天價估值,人們挖空心思想搞明白那迷幻混沌的(《星月夜表情古怪的自畫像、還有歪歪扭扭的向日葵怎麼會那麼值錢?
  • 後印象派畫家梵谷,為何一生痴迷於自畫像,還割掉自己的左耳?
    文森特·威廉·梵谷(1853—1890),後印象派的三大巨匠之一,因為自畫像系列,《向日葵》和《星空》等被大眾所熟知。為了反映人們對「自我」的理解,梵谷痴迷於自畫像。梵谷從30歲開始繪畫,到37歲結束生命。在創作的短短7年中,有4年致力於自畫像,一生畫了40多幅。
  • 《至愛梵谷(Loving Vincent)》美到哭!| 優秀歌詞譯文公布
    這部電影的每一幀,都是真實的油畫。團隊中的油畫家來自15個國家,最年輕的21歲,最年長的有63歲。他們中很多人基本都有藝術學位或從事藝術品修復工作,也有少數屬於非科班出身。    電影基於梵谷寄給提奧的800多封書信,還原出梵谷傳奇的一生。提奧是他的弟弟,是他的夥伴與知己、更是他在藝術創作上堅定的資助者。
  • 失去初戀他丟了工作,失去朋友他割掉耳朵,梵谷的一生會讓你看哭
    但是和純真的梵谷相比,高更更加圓滑和世故,最終兩個曾經的摯友越走越遠,受不了這個打擊的梵谷更是割掉了自己的耳朵。在外人眼裡,這樣子的梵谷如同一個精神病人一樣,很多人都害怕他,遠離他。而梵谷的弟弟雖然一直支持著哥哥,但是他自己也成家立業了。梵谷的畫一直賣不出去,他很擔心成為弟弟的拖累。最終,他在麥田裡選擇舉槍自殺,結束了自己37歲的生命。
  • 澳洲男子殺妻後飲彈自盡,5歲兒子看到後步行數百米去告訴叔叔
    據英國媒體12月24日報導,日前,澳大利亞昆士蘭州北部城市湯斯維爾的一名男子在家裡槍殺妻子後,飲彈自盡,他五歲的兒子醒來後發現父母雙雙身亡,步行數百米去叔叔家報告情況。
  • 梵谷逝世125周年由125位畫家打造而成,以梵谷的方式致敬梵谷
    1890年7月27日,梵谷像往常一樣,帶著自己的繪畫工具出門。卻帶著槍傷而歸,在返回旅館房間的兩日後離世。37歲的荷蘭天才畫家文森特梵谷,結束了自己孤寂而又渺渺的一生。與電影中不同的是,最後在他的身邊陪伴他的,始終只有那個一直不離不棄的弟弟提奧。
  • 37歲梵谷:性病纏身,情路坎坷,生前無人問津,死後卻萬人吹捧
    這些都來自同一個人,那就是天才畫家梵谷,他是後印象畫派的代表人物,被譽為19世紀最傑出的藝術家之一。人們對他頂禮膜拜,以買到他的畫為榮,然而這一切都與梵谷無關。生前的梵谷窮困潦倒,他的畫從來沒得到大眾的賞識,唯一賣出去的作品是《紅色的葡萄園》,價格僅為1000美元。
  • 至愛梵谷 星空閃爍
    影片圍繞「探尋梵谷之死的真相」展開,梵谷生前友人的兒子阿爾芒,為了寄出梵谷生前的一封信,沿著這位天才畫家的生活軌跡,一點一點走近梵谷的內心世界,還原他生前的最後時光,一點一點揭示了梵谷之死的原因在不夠了解梵谷的人的眼中,他是一個患有抑鬱症的特立獨行的畫家,他的成就大都應感謝於他的病症,經常能看到一個關於梵谷的形容詞——「扭曲」,而看完這部電影,我想說,他乘著孤獨的舟
  • 母親的眼淚滴滴在心裡
    作為一位母親,特別是舊社會過來的我輩的母親,一生不知要流過多少淚,甚至是帶血的淚。母親節又到了,年過七旬的我,又像小孩子一樣想起了我的母親。我的母親是個剛強的人,一生很少在外人面前流淚,她的很多淚都悄悄地流在了心裡。
  • 一代英豪鄭成功,39歲竟被兒子氣死,他的兒子究竟做了什麼?
    鄭成功,1661年率軍橫渡臺灣海峽擊敗荷蘭,成功收復臺灣的事跡想必大家都很熟悉。然而大家都知道他成功收復了臺灣被朝廷重用。但是他卻在39歲那年就去世了。鄭成功(1624.08.26-1662.06.23),本名森,又名福松,字明儼、大木。 福建泉州南安人。
  • 來自父母的,都難拒絕:香川照之和他的父親母親
    (幼少時父親離家出走。母親隔斷父系的繁華,一手將他養大。單身母親的望子成龍,滿足不了的父子情深欲望,幸與不幸成就了演員香川照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