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那麼多大學生畢業家裡蹲,是工作難找嗎

2020-12-24 也可眼中的職場人生

有一個非常經典的段子,"天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卸其QQ,封其微博,刪其微信,去其貼吧,收其電腦,奪其手機,摔其ipad,斷其wifi,剪其網線,使其百無聊賴,然後靜坐、喝茶、思過、鍛鍊、讀書、彈琴、練字、明智、開悟、精進,而後必成大器也。"這個段子用在鞭策大學生就業方面也是非常有意義的。

那麼多大學生畢業家裡蹲,固然有社會、學校、用人單位的問題,但學生及家長面對現實的就業環境不能正確抉擇是最主要原因。通常,如果是雙一流大學畢業的學生一般都能找到比較不錯的工作,但是一些普通大學令學生滿意的工作非常難找;也有些學生對薪酬不高的工作、出力氣的工作沒什麼興趣,結果就是長期宅在家裡。

一、社會、學校、用人單位對大學生就業的影響

1、高校大規模擴招使大學生畢業數量基數過大,就業崗位從數量上滿足不了市場需求,更多的大學生無法走上就業之路。

2、高校設置專業與市場就業崗位脫節,一味立足於自身的師資條件和追求熱門,一方面導致部分專業飽和,大量的大學生過剩;另一方面社會和經濟發展急需的專業畢業生人數較少。同時,大多數高校的就業指導缺乏實踐性,對於大學生就業沒有實用性,導致大學生初次就業時無法運用到自己所學的知識。

3、整個社會信用度過低,導致大學生就業信息與市場就業信息轉換難。

4、有的用人單位一味的要求雙一流、高學歷;也有的企業過分看重工作經驗,而多數大學生最大的劣勢就是缺乏社會經驗,忽視了大學生的可塑造性和潛力。

二、學生及家長對就業的認識問題

現在大學生一畢業就面臨著失業的問題,多數學生和家長都會把責任推給社會,很少從自身找問題。試問你從學校到底學到了什麼社會需要的東西?具備了多少適應社會的能力或特長?

傳統觀念認為學歷越高越容易找工作,大學生都應該有體面的工作。但是大學生需要面對的非常現實的問題是大學畢業只是就業的一個最基礎的門檻。

有些大學生眼高手低,小事不願意幹,大事做不來;工資低的、出力氣的統統不考慮。畢業後找不到工作,成了家裡蹲,待在家裡啃老,就是不去工作,在家靠著父母養。

現在的大學畢業生基本上都是獨生子女,是家中的小皇帝,家庭條件可以承受的情況下根本不捨得斷其後路;另外,現在多數孩子心理極其脆弱,容易走極端,不敢斷其後路,萬般無奈之下,只能養著吧。

三、在社會就業環境不變的情況下,如何抉擇?

政府面對當前的就業形勢也做出了很大的努力,頒布了一系列大學生就業扶持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對緩解大學生就業壓力發揮著積極的作用,但就業市場環境依然不樂觀。作為大學生及其家長必須從三個方面做好應對準備。

1、面對現實、調整心態。

大學生進入社會要有歸零的心態,放下「大學生」這個包袱,面對現實,培養自己從最不願意做的事、最底層的事做起的勇氣。當前的社會需要實用型人才,雖然知識可改變命運,但是學歷不一定改變命運。

進入社會,知識要清零重構,你要把學校的東西和社會實踐相結合,並經過一系列的職業技能培訓或實踐你才能成為有用之人。任何情況下都不可以放棄學習,養成終身學習的習慣,你將終身受益。

2、放下身段先就業。

第一次就業對人生的走向有很大的影響,需要放下身段積極面對。俗話說「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只要用心、用力,你的優勢在哪個崗位上都能發揮作用。

只有先就業才能有機會融入社會,積累各方面經驗,為今後能力提升或轉行或創業打好基礎。

就業也能夠帶來收入,畢業後不用再花父母的錢或能夠減輕父母經濟負擔應該是大學生最值得引以為傲的事情了。

3、利用知識優勢開始創業。

現在是知識經濟時代,大學生有知識、有追趕潮流的心勁兒,可否在「萬眾創新和大眾創業」的大背景下試一下身手。

創業難,我堅決反對大學生為了創業把父母的錢打水漂。大學生創業就應該體現大學生的知識優勢,從小投入或不投入的項目做起,那才讓人看得起。

常說的工作難找,是指自認為滿意的工作難找長期宅在家裡不僅浪費生命,並且消磨鬥志。早找一份工作,哪怕工資不高,也能為自己積累工作經驗,為今後的就業打下基礎。如果一直呆在家裡,不僅會給父母造成負擔,也會荒廢自己的人生。

我是職場老兵, 以上是我的一點經驗之談,希望對大家有所啟發。如想深入交流,請關注「也可眼中的職場人生」。

相關焦點

  • 畢業季我不想找工作,想待在象牙塔或「家裡蹲」
    明明讀書就是了工作,可為什麼還是那麼抗拒工作呢?對工作很抗拒,迴避,甚至家裡蹲。除去客觀因素外,主要還是因為自身原因。首先分析一下,自己為什麼不想工作?學校層面上,大學教育缺乏職業教育,缺乏實踐課,缺乏有實踐經驗的教師,所以造成學生無法很快地適應職場。是工作不滿意的問題,還是自己的態度問題?坦白說,沒有不累的工作,當你畢業時,你就一個一個獨自面對社會的成年人,成年人的生活不易。
  • 本科畢業家裡蹲,沒找到工作很迷茫,感覺什麼都不會怎麼辦?
    大學畢業後有部分學生家裡蹲,這不是個例,他們在找到工作前都一直處於啃老的狀態,按理說我們上大學不是為了可以有更好的生活嗎,怎麼還是找不到工作呢?主要有以下三點原因:
  • 家裡蹲大學是哪所大學?家裡蹲大學是什麼意思?
    家裡蹲大學真的存在嗎?家裡蹲大學是什麼意思?家裡蹲大學是哪所大學?百度搜索家裡蹲的時候,提示很多人搜索這樣的詞彙!家裡蹲大學其實是很多人沒有上過大學或者上過大學然後自嘲的一句話。比如很多人經常戲說自己是家裡蹲大學屋裡系畢業的!其實,家裡蹲大學的意思主要是一句網絡用語!沒有什麼特殊的涵義!另外,家裡蹲大學是家裡蹲教育創立的一所網絡大學,主要是培養自由職業者,網絡創業從業者!
  • 這4類大學生最「沒出息」,畢業之後工作難找,佔一個都前途渺茫
    文/石老師聊教育 8月份過去了,很多學生已經知道自己的學校什麼時候開學,對未來的大學生活更是充滿了幻想,尤其是有些學生已經立志在大學中,能夠學出個名堂來,甚至已經對整個大學的生活做好了規劃,但是按照以往的經歷,很多的學生到了大學,學習的質量就會下降,整天就是在宿舍裡追劇玩遊戲
  • 這4個大學專業,看似「冷門」難找工作,實際上畢業卻很吃香
    這4個大學專業,看似「冷門」難找工作,實際上畢業卻很吃香考生和家長在選擇大學專業的時候,總喜歡根據自己的第一印象去判斷,有的考生選擇專業的方式更簡單,聽名字下定義,所以導致很多考生入學以後,才發現自己所學的專業和想像不同。
  • 不是工作難找了,而是以為自己能找到好工作的人越來越多了
    今年被稱為「史上最難就業季」,找工作非常困難。為什麼現在大學生畢業,工作越來越難找了?這當然有經濟形勢的關係。但這背後,其實有更大的邏輯。今天我們來聊一聊。先分享一組數據。所以,說一句扎心的話:你要明白:不是工作難找了,而是以為自己可以找到工作的人,越來越多了。那怎麼辦?那麼,我們就不去找工作了嗎?
  • 日本400萬「家裡蹲」,不結婚不工作,我能偷偷羨慕他們嗎?
    據調查日本已經有400萬「家裡蹲」,不結婚也不工作不出門,待在房子裡靠啃老與遺產活到70歲。 日本家「家裡蹲」的年齡從原先的20多歲,漲幅到了平均年齡高達34.4歲,甚至還有30%的年齡高達40歲,與之相應的,日本被啃老的父母平均年齡達到了64歲。
  • 沒有工作,沒有社保,家裡蹲3年是什麼感受?
    豆瓣上有個小組,叫做「家裡蹲自救同盟」,小組裡聚集了23471名成員,這些成員少則在家呆了1個月,多則在家呆了13年。為什麼忽然湧現出這麼多「宅家一族」?為什麼他們不願意接觸社會呢?豆瓣網友輸出能力123說,我們都是心智的囚徒。
  • 家裡蹲和啃老族:你不要扯別的,我只要和您一樣富有,怎麼做?
    那麼什麼才是真正的富有?「富有」這個詞彙被很多人定義為有錢就是富有,我們天天為了金錢忙前忙後,卻忘卻了補給精神食糧,於是「家裡蹲」和「啃老族」群體就誕生了。有小學、初中畢業的,甚至也不乏有大學畢業生,不要覺得大學畢業精神食糧就充實、就不會家裡蹲,現在大學生遍地都是,很多一部分沒有經歷過大是大非,對事物都充滿幻想,從而造就了他們眼高手低。但是不要因此而去批判這些人,你可以去百度貼吧「家裡蹲吧」和「啃老吧」這兩個貼吧裡看一下,了解一下他們的生活現狀和想法再去下定論。
  • 不工作不交際,42歲日本男子家裡蹲20餘年,是誰的錯?
    文 | 糖果果不工作,沒有交際,一個人宅在家裡自我封閉地生活。沒有夢想,沒有目標,這樣現象被稱作「家裡蹲」,在日本還有一個稱呼叫「蟄居族」。等著餓死嗎?別不信,日本NHK電視臺就報導過這樣的新聞,一名56歲的日本男子餓死家中。真的讓人難以置信,有手有腳的人,寧願餓死也不願意出門打工。這些人為什麼要自我封閉淪落為「家裡蹲」一族呢?
  • 清華畢業,兩年家裡蹲,然後去當城管,稱再不瘋狂就老了!
    韋偉,2011年畢業於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當時他的同學大部分都選擇了讀研,只有少部分擇業,但唯獨只有韋偉沒有找好工作,而這一過度就是兩年的時間。這期間韋偉一直處於家裡蹲的狀態,並不是因為他找不到工作,而是他實在是不知道幹什麼,對自己的專業興趣不是很大,其他領域自己又不了解。他家人質問他既然對生命科學沒有興趣,那為何四年前要選擇這個專業,韋偉解釋說當時對這個專業的了解也都是從網上看來的,真正接觸後發現自己並不是很喜歡,而且四年下來,興趣越來越少。
  • 年輕人不工作,長期家裡蹲的後果有多嚴重?
    「啃老族」並非找不到工作,而是主動放棄了就業的機會,賦閒在家,不僅衣食住行全靠父母,而且花銷往往不菲。一般而言,「啃老族」年齡都在23-40歲之間,並有謀生能力,卻仍未「斷奶」,得靠父母供養的年輕人。社會學家稱之為「新失業群體」。長期以來,普世價值觀對啃老族深惡痛絕。
  • 有一個家裡蹲大叔,宅了20年
    女主角的工作態度,和李狗嗨有一拼:業績即正義。作為一個房地產銷售商,她有兩個口頭禪:沒有我賣不掉的房子,一切都是為了賣房子。劇集裡印象最深刻,甚至能夠引發共鳴的一集,講的是一個家裡蹲的大叔的故事。在這一對夫婦家裡拜訪的時候,和他們聊天,女主發現了不太對勁的事情,問:你們家裡,真的只有你倆居住?
  • 一對家裡蹲兄妹的沙雕日常,家裡蹲也有「自我」
    NEET族,通常被音譯為尼特族,通常是指那些年齡在16至34歲,不升學不工作也不培訓,必須依靠家人為生的青年人。在外人的眼中他們逃離了工作的壓力,放棄承擔應有的責任、任性的生活卻又退縮在自己的舒適區裡。一定程度上將NEET族和社會廢物畫上了等號。
  • 本科是「雙非」,就算是清北碩士也難找工作,上進之路如此難走
    什麼是「雙非」?當然就目前的就業市場來看,很多公司都會把985院校或211院校作為他們招聘的標準,不再單純的以本科生來要求,「雙非」院校畢業的學生們也就很難在起點上佔到優勢。
  • 恭喜你即將從「家裡蹲大學」畢業,盤點最適合畢業旅行的幾大城市
    由於疫情的關係很多大學至今沒有開學,這屆畢業生也真的可以稱得上是「最慘」畢業生,沒等到開學在家坐著就畢業了,沒穿上學士服,也沒拍上畢業照,很多畢業生紛紛調侃自己圓了多年的「夢想」,上了個「家裡蹲」大學,不過不要難過,沒有一個春天不會到來,相信我們全國一心、眾志成城,很快就會看見希望的曙光!
  • 河南95後女大學生,畢業後開著拖拉機跟父親「家裡蹲」,粉絲百萬
    普通的她今天的主人公是一個95後女孩麥小登,她和大多數女孩一樣,生於農村,過著不富裕但也不艱苦的生活,上了一所差不多的大學,大學畢業和普通人一樣開始忙於實習忙於工作。大學畢業後,她就開始瘋狂的投簡歷,但是總不盡人意,一個實習生,沒有工作經驗,又沒有985、211的高學歷,好多大公司都把麥小登拒之門外,收到的offer也寥寥無幾,這其中不是工資低就是工作時間長還會經常加班。
  • 為什麼那麼多大學生報考全媒體運營師,值得報考嗎,就業怎麼樣?
    這其中不乏許多高校應屆生的身影,甚至很多同學在畢業之前就已經拿到了全媒體運營師職業合格證書,為將來有一份好的工作和薪資待遇提升競爭力。01.關於全媒體運營師什麼是全媒體運營師?它是一份有趣的工作,給人的感覺就像是古代的軍師一樣,心思細緻,有大局觀,運籌帷幄,決勝千裡。但同時它又並不輕鬆,因為你要精通這個職業,需要學習的技能和實操的經驗太多,任務十分龐雜,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可一旦你用心思去做了,經歷一個項目由初始到成功的過程,那種工作帶來的成就感簡直無可比擬。
  • 大學生隨處可見,很多畢業生找不到工作,主要跟這幾點有關!
    要是誰家裡出了一個大學生,那麼他的家人都會跟著有很大的榮譽感。的確,在教育水平落後的過去,考上一所大學是多麼的不易,而且那時候大學生就業率出奇的高,待遇也好。而如今大學生數量越來越多,很多人還抱著陳舊的觀念,以為考上大學就進了「保險箱」,實際上卻並非如此,大學生龐大的數量,導致競爭越來越激烈,很多應屆畢業生都找不到工作。
  • 盤點動漫中那些家裡蹲的妹紙!
    因為無法離開房間,變成了喜愛玩電玩的家裡蹲。雖是幽靈卻喜歡吃布丁,還定下了七重島上所有布丁品牌的排名。人類無法觸碰她,但她卻可以憑著自主意識觸碰別人。到處收集奇珍異寶,並給入手的那些珍寶和幻獸起綽號。連坊小路晶《革命機valvrave》為了幫助抱病備考的哥哥而利用電腦入侵竊取考題,被發現後在中學裡被欺負而自我封閉。之後在學校設置紙板房閉居,不想讓別人知道自己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