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海軍最大軍艦是他用大豆跟日本換的 憤青們怎能明白他的苦衷

2021-01-20 愛歷史官網


 1934年6月,中華民國海軍剛剛下水的寧海號巡洋艦,到橫濱港參加日本海軍名將東鄉平八郎的葬禮。北洋艦隊覆滅後,中國海軍又一次吸引了世界的目光。

寧海號長106.7米,寬11.9米,吃水3.96米;排水量2526噸,航速30節。

時任日本海軍造船少佐的造船專家福井靜夫,目睹了寧海號的英姿後,寫下:「這艘深灰色的小型軍艦,看上去和我們的軍艦有著同樣風貌,她威風堂堂,壓倒了其他停泊的船艦。筆者所深受的印象是,雖然此艦匆匆來航,但是塗裝和保養竟然是如此的完美,而且甲板上的官兵動作又是如此敏捷。在我的腦海裡,交織著『精悍可靠』和『強敵』這兩種感受! 」

甲午海戰後,北洋艦隊全軍覆沒。自少年時代就遠渡重洋學習海軍知識的管帶們,自殺的自殺,充軍的充軍,革職的革職。一些倖存者終生不能再聽到「海軍」二字。從那時起,中國再也沒有一條像樣的軍艦。

一晃30年過去,海軍的衣缽傳到陳紹寬手中。這位由北洋海軍名將薩鎮冰帶領著走上軍旅生涯的軍官,從來沒有忘記中國海軍的大船夢。

1928年,蔣介石在鹹寧號下水儀式上,雄心勃勃地宣布:「我們要挽回國家的權力,必須建設很大的海軍,使我們中華民國成為世界上一等海軍國,全在諸位將士身上。我們預計十五年後,就有六十萬噸的海軍,做世界上一等海軍國家。」

國民政府海軍部長陳紹寬聽得熱血沸騰,但蔣介石的承諾卻從未兌現過。陳紹寬在《海戰》中稱,此後的10年間,國民政府每年給海軍的經費僅為英國海軍預算的二百二十六分之一,日本的一百一十五分之一,「尚不逮他國一艘戰鬥艦經常費之半數」。即便是在國內,也遠少於對陸軍和空軍的投入。

不過,陳紹寬一直沒有放棄向海外訂購軍艦的可能性。英、美、德各國的報價太高,他不得已只好選擇了價格最為低廉的日本播磨造船所。1930年12月,陳紹寬代表南京政府與日方籤了合同。

寧海號造價432萬日元,折合146萬美元。陳紹寬選擇與日本合作的一個重要原因,是日方同意中國以東北大豆折價支付。

寧海號其實是一條教學艦。由於經費有限,只能造一條船,所以陳紹寬讓日方把當時最先進的武器都裝在寧海號上了。從現有的資料上可以看到,寧海號上配備了140毫米雙聯裝炮3座6門;76毫米高炮6門,機關炮10門;535毫米魚雷發射管4具,魚雷8枚;深水炸彈9枚;甚至還配了2架水上偵察機。2000多噸排水量的小艦,裝這麼多武器,使寧海號顯得有點頭重腳輕。

與日方的合同中還規定,日方要向中方提供寧海號的設計圖紙。寧海號動工不久,江南造船廠根據寧海號的圖紙又造了一艘排水量稍小的軍艦——平海號。作為寧海號的姐妹艦,平海號是中國自製的一艘巡洋艦,排水量2383噸,艦長109.8米,寬11.89米,吃水4.04米。

寧海號、平海號這兩艘軍艦雖稱不上多麼先進,但終究是中國海軍抗日戰爭前排水量最大、最現代化的兩艘軍艦。營造時,九一八事變已經爆發,國內反日聲浪一陣高過一陣。輿論對陳紹寬在這個節骨眼上還找日本造軍艦多有詬病。既要保持民族氣節,又要在夾縫中發展自己的海軍,誰又知道他的苦衷呢!

愛歷史團隊 黃加佳 原創作品

「愛歷史」一家專門用老照片講述歷史的網站,專注照片十餘年。請記住官方唯一域名:www.ilishi.net

歡迎訂閱愛歷史官方微信公眾號:愛歷史官網  QQ公眾號:ilishi

投稿及商務合作請聯繫:admin@ilishi.net  QQ:1146027598




相關焦點

  • 中國海軍發展史:也曾民國貧弱,只能用大豆換軍艦
    中國海軍史研究會會長陳悅告訴記者,陳紹寬選擇與日本合作的一個重要原因,是日方同意中國以東北大豆折價支付。陳悅說,寧海號其實是一條教學艦。由於經費有限,只能造一條船,所以他讓日方把當時最先進的武器都裝在寧海號上了。從現有的資料上可以看到,寧海號上配備了140毫米雙聯裝炮3座6門;76毫米高炮6門,機關炮10門;535毫米魚雷發射管4具,魚雷8枚;深水炸彈9枚;甚至還配了2架水上偵察機。
  • 海軍文庫 | 民國自造最大的軍艦是哪一艘?
    但與同時期的其他海軍強國相比,即使作為輕巡洋艦,也是太小了,這艘軍艦,連輕巡洋艦都算不上,只能稱之為袖珍巡洋艦。雖然如此袖珍,卻是民國海軍由江防邁向海防的重要一步,對當時的民國政府,以至於整個中華民族,都有重要的意義。「逸仙」號的重要意義,時任代理海軍部長的陳紹寬也給出了評價,在《陳紹寬文集》中有這樣一段話「繼自今努力奮鬥,由防江而防海,由一艦而至於十艦、百艦,以期收回旁落之海權。
  • 可憐又可敬的民國海軍——評陳悅的《民國海軍艦船志1912-1937》
    在中國海軍史、艦船史、甲午戰爭史的研究與普及方面,陳悅可謂碩果纍纍。從2004年年底開始,他每月在《現代艦船》雜誌上發表連載文章,從其代表艦,鐵甲艦「定遠」、「鎮遠」說起,上至鐵甲艦,下及一般軍輔船,分級別逐一地對北洋水師的艦船進行詳細介紹。
  • 可憐又可敬的民國海軍(組圖)
    民國海軍這些歷經篳路藍縷,踏著艱辛足跡一步步積攢而出的艦艇,大多數在抗日戰爭的初期,在佔有絕大優勢的日本海軍的攻擊下壯烈地殉國了。其後,又首先向日本播磨船廠定製了更大的「寧海」號巡洋艦,並使用其圖紙,在江南造船廠自造一艘姊妹艦「平海」號。  雖然與世界列強相比,這些艦艇並不起眼,但是,這畢竟是中國海軍在極為有限的資金和技術條件下,為了打破長期以來的荒廢狀態,作出的最大努力。而且,這些艦艇的製造計劃,其實是相當有條理的,那就是首先從小型炮艦設計建造起,而後在此基礎上開始放大,讓艦艇製造業逐漸熱身。
  • 民國時期,東北海軍實力如何,為何能夠成為當時中國海軍第一?
    民國時期,由於中國始終處於軍閥混戰局面,軍閥們對於海軍這個既十分依賴工業能力,又無法對軍閥混戰勝負產生決定性作用,更十分昂貴的兵種,十分輕視,海軍也因此變得邊緣化。整個民國期間,海軍的存在感一直比較薄弱。但即便如此,毋庸置疑的是,民國期間,中國的海軍是始終存在的。
  • 民國海軍大佬們都幹了啥大開眼界的事
    民國海軍戰績不咋樣,但活寶事跡真不少。民國海軍和陸軍搶過地盤,鎮壓過農民起義,還種過鴉片當過毒梟(墨西哥海軍都和毒梟沒有太多關係),組織過兩廣最大的走私網絡。民國海軍大佬們也各個都是人才,幹出的事情絕對讓你大開眼界。
  • 《民國海軍》︱民國時期海軍的艱難起航
    民國海軍基本上完整繼承了清帝國的現代海軍體系,擁有包括戰列巡洋艦在內的不錯家底。但民國海軍結局較為悲壯,尤其是歷經篳路藍縷,踏著艱辛足跡一步步積攢而出的那些艦艇,大多在抗日戰爭初期,在佔有絕大多數的日本海軍的攻擊下壯烈殉國了。
  • 章騫:可憐又可敬的民國海軍
    中國海軍研究會會長陳悅先生所著《民國海軍艦船志1912-1937》,是一部我盼望已久的佳作。民國海軍這些歷經篳路藍縷,踏著艱辛足跡一步步積攢而出的艦艇,大多數在抗日戰爭的初期,在佔有絕大優勢的日本海軍的攻擊下壯烈地殉國了。
  • 民國時期中國有海軍嗎?它有怎樣的發展歷程呢?
    民國當然是有海軍的。雖然忙於軍閥混戰的各路軍閥既沒有興趣、也沒有足夠的財力經營建設海軍,但是,承襲清末殘存海軍的民國海軍,依然活躍在民國的歷史舞臺。不過,如同割據分裂的民國一樣,民國的弱小的海軍也分成了幾部分,如東北海軍、廣東海軍、渤海艦隊等等。
  • 民國年代的海軍戰鬥力如何:一次自毀沉入長江,一次反抗起義
    最初的成立1912年革命取得成功,北洋政府接受了一批原屬於清朝的海軍裝備以及一批海軍人才,設立了當時的中華民國海軍部。但是然而受限於經費不足,加上後續國家爆發延綿日久的軍閥內戰,民國海軍發展進入停滯期。
  • 日本海軍最討厭的一艘軍艦:身經百戰毫髮無損,剋死隊友無數!
    文/滅霸他爸二戰結束之後,駐日盟軍司令部決定將日本聯合艦隊殘餘的92艘軍艦(驅逐艦24艘、海防艦68艘),通過三次抽籤的方式補償給中美英蘇四大戰勝國。海軍已經成為世界第一的美國,在第一次抽籤時抽到一艘驅逐艦,但山姆大叔看不上這艘日本軍艦,就將它轉送給幾乎沒有海軍的中國。
  • 美海軍測試全球最大無人軍艦「海上獵人」
    【環球科技綜合報導】據英國《每日郵報》5月2日報導,美國正對世界最大的無人軍艦進行測試。這艘約40米長的艦艇名為「海上獵人」(Sea Hunter),可在海上巡航幾千公裡,無需水手操控。專家稱,該軍艦可能在軍用艦艇領域帶來變革,還可能變革商用船舶。2日「海上獵人」在聖地牙哥下水前,有軍事官員表示,「海上獵人」邁出了在國家間發送無人貨輪的第一步。
  • 成為舊日本海軍軍艦艦長有多爆爽?其實壓力山大
    熟悉舊日本海軍歷史的軍迷們都知道,他們所說的"軍艦"是指戰列艦、巡洋艦、航母等艦首鑲有菊花紋章的艦船,不過,本文所指的"軍艦"不是如此狹窄的意義,而是包括驅逐艦、潛艇、運輸艦等等所有海軍艦船。舊日本海軍軍艦的乘員少則幾十人,多則幾千人,比如戰列艦"大和"號,有2300名乘員,宛如"移動的鋼鐵之城"。
  • 軍艦之墓,來看看日本給沉沒的軍艦建立的鎮魂碑
    舊日本帝國海軍在巔峰時期「艨艟八百,海鷲三千」,長期位列世界海軍實力的前三,在第二次世界大戰裡也南徵北戰,縱橫大洋,不過在美國碾壓的工業實力和科技水平面前,絕大多數主力艦都被美軍送進海底,日本民眾為了紀念這些沉沒的軍艦和戰死的海兵,在國內公園為這些軍艦設立了鎮魂碑作為紀念場所,今天帶大家看看幾個具有代表性的鎮魂碑
  • 歷史上的今天,日本遞交投降書為什麼要在密蘇裡號軍艦上進行?
    73年前,在美國向日本的廣島長崎丟下兩枚原子彈以後沒多久,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無條件投降。9月2日,日本正式遞交了投降書,那麼,籤署投降書是在哪裡舉行的呢?相信我們在課本上都學過,為什麼這個儀式會在美國的「密蘇裡號」軍艦上進行呢?
  • 抗戰時期我海軍最強戰艦竟來自日本?淺析寧海級巡洋艦
    這時日本兵庫縣播磨造船所願意進行以物易物的交易,於是中方以東北大豆折價分期支付建造費用432萬元。一二八事變(也就是第一次淞滬會戰)期間,海軍司令陳紹寬為了不影響寧海艦的建造,下令海軍不得參戰。1932年8月26日寧海號由日本駛向上海外灘,上海萬人空巷觀看這艘自甲午戰後中國最先進戰艦。
  • 日本海軍最受歡迎軍艦,堪稱美食工廠,還是隱藏最深「心機」艦
    1、聯合艦隊的「重點保護對象」 日俄戰爭後,隨著日本海軍行動範圍不斷向遠洋擴展,原有的臨時徵用民用船作為補給船隻的做法顯然跟不上海軍的需求。「不吃飽哪有力氣打仗」,在海軍內部日益高漲的呼聲下,1923年度造艦計劃批准建造一艘專用給糧艦,所用經費為原八八艦隊計劃批准的能登呂型給油艦的預算。
  • 泰恩河上的黃龍旗:晚清海軍外購軍艦小史
    從1876年到1911年,阿姆斯特朗公司共為中國海軍建造了19艘軍艦,為中國海關建造了2艘巡船,總排水量達24000餘噸,在艦船數量上僅次於該公司為英國海軍建造的軍艦,排水量方面位列英國、日本、智利、巴西之後,位居第五。中國海軍更是兩度組織大規模接艦團赴紐卡斯爾接收軍艦,開中國海軍訪歐之先河。
  • 臺海軍軍艦感染已是第二波
    臺海軍軍艦感染已是第二波   臺灣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天(20日)通報,臺灣新增兩例確診病患,均為境外移入病例。截至目前,臺灣共累計確診病例422例,其中,臺海軍艦隊24人染疫,成為全臺目前最大的群聚感染案,引發島內各界恐慌。
  • 民國時期,川軍不僅有海軍,還有一支神秘部隊
    但日本人來之前,四川整個就是一鍋雜粥,軍閥勢力錯綜複雜。四川由於周圍皆有高山阻隔,外面的勢力插不進來,裡面的軍閥也出不去。四川地盤大,人口多,經濟富,在這呆著挺好。所以,四川成為當時軍閥混亂的地區。川軍打仗相對比較仁義,敗者不牽連家屬,勝者不追逃兵。那是因為四川的風水真的是輪流轉,說不定哪天就換人了。但是,隨後還是得相對統一一下嘛。這個重任交到了劉湘手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