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忍者龍劍傳》到《天誅》,再到《只狼》,我想只要是喜歡以「忍者」為題材的遊戲的玩家,都會對遊戲中強大、低調、帥氣的忍者著迷吧。但是真實的忍者是這樣的嗎?下面我就來說說一些關於忍者的歷史文化,讓大家了解真正的忍者到底是什麼樣的。
01忍者的起源
「忍者」是日本自鎌倉時代至江戶時代 出現的一種特殊職業,主要從事間諜活動。「忍」是堅忍、隱蔽的意思,儘量不被發現為原則,迫不得已才會使用武力。
相傳最初的忍者,絕大部分是從中國因逃避戰禍而渡海移民日本的中國農民,當中有部分人曾習武術,從而轉變成後來的「忍者」。著名的忍者「服部半藏正成」,本姓「秦」,他的祖先就是從中國「吳國」東渡扶桑而來的移民,「服部氏」後來成為「德川家」的「伊賀組」頭領。曾經率領「伊賀」忍者立下無數戰跡,享有「鬼の半藏」之譽。「本能寺之變」發生後,護衛正在「大阪府」遊覽的「德川家康」穿越「伊賀」,平安回到本國,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穿越伊賀事件」。
「忍術」的理論基礎是由我們大天朝的《孫子兵法》而來,之後再加上修練道,以及在山中的伏擊技巧發展而成。在「平安時代」,由於武士階級興起,在山中伏擊的兵法就由武士去發展。在「源平時代」,學會在山中伏擊的「源義經」成功地使用了山中伏擊的技巧,完成了攻擊面戰法的理論。在南北朝時代,「楠木正成」發展出防禦面的兵法,在此同時,「忍術」跟「武術」才分開成不同的系統。
在戰國時代,「忍術」開始有長足的進步,因為這個時代非常需要「忍術」,武術和兵法。 但是和兵法,武術不同的是,「忍術」有他的獨特性。忍術發達的地區有以下幾處,「忍術」的流派也就是用以下的地名當作流派的名稱 :「武藏」、「甲斐」、「越後」、「信濃」等四州,「伊賀」、「甲賀」、「紀伊」等三州,其中後三州的「忍術」在日本是最為發達的。
原本在大和民族東徵之前,「伊賀」跟「甲賀」兩地是不分的,都被稱作「伊賀」。後來因為在室町與戰國時代,這兩百年間地名分開,所以流派也慢慢分開了為「伊賀流」及「甲賀流」。不過雖然流派分開,可是忍者修煉的經典卻是同一本書,這本書我們叫做《萬川集海》,這本書有著教導忍者如何施行忍術的一切理論基礎與技能。
02忍者的文化
忍者的出身多半來自農民,而不是出身高貴的「武士」。忍術的山中伏擊技巧、來自「大和」、「吉野」、「鞍馬」、「根來」、「伊賀」的山地戰經驗。「京都」則是「忍術」中使用的「法術」發祥地、因為不遠處有「比叡」、「高野」等佛教密宗的本山。「忍術」的武藝則來自「柳生流」劍派、「寶藏院流」槍術。
作為秘密組織,用於交流的語言當然是必不可少。在漢字還沒有傳到日本之前,日本有所謂的《神代文字》這種古文字,不過漢字傳入之後這種文字就逐漸變得沒有人懂,只剩下「忍者」彼此之間還在使用,因為隱秘性高,所以是很好的「忍者」語言。
忍者都不能自己選配偶,大都由組織指定,有些雙方一生中根本只見過一次面,之後便因任務而分開,做對有名無實的夫妻。有些是因為組織需要新血補充不足的人手,忍者們便要充當生產工具,孩子出生後就交由組織撫養訓練,成為組織下一批生力軍。忍者們不能掌握自己人生,連婚姻、生孩子也由他人所支配,所以命運其實是很悲慘的。
忍者組織非常嚴密,上下有序、管理有法,一般分為上、中、下忍三個級別。「上忍」如同司級官員,負責制定策略,調兵遣將;「中忍」是行動組指揮頭目,負責發號施令,決定何時動武,「下忍」則是特戰部隊,衝鋒陷陣全靠他們。此外,忍者還包括「陰忍」和「陽忍」之分。 陰忍強調隱身潛入敵人內部進行刺探或破壞活動,陽忍則強調在大庭廣眾之下運用智謀取勝。目前我們所認識的忍者幾乎都是陰忍。
忍者食用的食物都是以榖類中低卡路裡不易肥胖的食品為主,常用拇指和食指騰空拿起含重物的米袋。保持自己的體重對忍者是很重要的,如忍者不能做到體重保持在 60KG 以下,他就不能光靠拇指和食指的指力把自己吊在天棚上,所以忍者日常生活中的食物和他的戰鬥和潛伏起著重要的作用。
忍者的房子,平常為了掩人耳目,都會以農民、僧侶、商人的身份掩飾,居所表面都是農舍、寺廟、普通民居之類,但內裡卻機關重重,以方便危急時脫身。忍者有時候會是一整群聚居,表面上是一個農莊掩人耳目,實際上是一個情報收發中心,鄰居可能跟他們相處了十多年,也想不到那裡原來是住了一窩忍者。
03忍者的手段
忍者經常穿著深藍、深紫色的服飾,因此容易隱匿於星夜之中。一般遊戲作品都為「忍者」角色作出純黑色的喬裝,其實是一誤解。忍者的任務都以偵察、收集情報、暗殺為主,為了方便行動,都不使用重型武器,一般只會使用短武士刀及以十字鏢作暗器、煙幕彈、火藥彈等作脫身之用,如任務需要攀爬高處才帶備有繩索的爪鉤,必要時爪勾也當作武器使用,基本上忍者隨手拿起什麼也會當作武器使用的。
而所謂的結印,就在平心靜氣,但精神高度集中的時候,打九個手印連接,每個手印和意思是代表攝取太陽、月亮等自然的能量入心中的動作。
另外還有祝辭與隱遁咒這類咒語也是確確實實存在的,「祝辭」起源非常久遠,是太古時代以前祭神時,齋主對神唱的一種具有特殊文體的語言,由此流傳下來的是對日本人的生活形態和思考方式有深切影響的古代神道,此種神道對忍者平日的生活起著支配的作用。「隱遁咒」是用下臂遮住口和鼻,然後平息靜氣,心中默念「隱遁咒」,讓他人逐漸感覺不到自己的氣息,最終能達到隱身的效果。
忍術與大家在遊戲作品中看到的有挺大的區別,大概就是以下幾種構成:間謀、謀略、盜賊、放火、暗殺、格鬥法、信號術、火術,至於大家所熟知的遁法,其實就是隱藏自己然後逃走的方法。像魔術師一樣完美的欺騙是成功關鍵,說穿了其實就是障眼法。
那麼,現代還有沒有忍者呢?答案是有的,各種「間碟」、「狙擊手」等執行情報搜集和刺殺行動的職業,跟古代忍者仍然很相似。不知了解完了歷史上真正的忍者之後,再回過頭看看遊戲或者其他ACG作品中過於神化的忍者形象,大家又是作何感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