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士德》:被殺死的是「肉身」,被留下的是靈魂

2020-12-24 抽屜電影

當精神和肉體進行纏繞的時候,我們總是不容易區分自己究竟屬於哪一檔。然而當我們過分的追求其中的一檔的時候,就會顯示出來人格的不完整性。過高的精神追求會讓我們脫離實際,轉而變成一個反社會型的人,反之,我們的思想將會變的異常空虛,甚至於再也找不到任何活下去的勇氣。因此,精神和肉體是彼此交融,缺一不可的整體。當然,這是常人的觀點。

然而有時候,我們又必須強調某一種追求,比如說精神。如果沒有這種精神信仰,我們在遭受打擊的時候,就會顯現出來一種任人宰割的模樣,侵略沒有遭受反抗就會達成,侮辱會變本加厲,甚至於連站立起來做一個普通人都成了奢望。這個時候,我們需要強調的是精神,如果沒有了精神支柱,那麼一切就會成為空想虛無。然而人總是有欲望的。

今天給大家推薦的這部電影說的就是這個層面上的道理,可能導演想要表達的東西更加的深奧,可惜我能看到的是有限的,導演的意願是無限的。我只能就我所看到的來談一談感受。

這部電影比較難懂,因為是名著改編,但即使你看完了名著依舊是覺得難懂,因為文字和影像的差別是根本,奈何有些文字在轉換為影像的時候,就更加難以成形。

本片名叫《浮士德》,又名《浮士德:魔鬼的誘惑》。當然,第二個片名有助於我們了解本片的主旨,更加有助於我們對於整個故事的基本邏輯脈絡的清晰。

浮士德大家非常的熟悉,但是很多人熟悉的僅僅是這個名詞,因為這個歌德的著作聽過的人多,真正讀過的人少,真正能讀懂的人少之又少。然而讀不懂原著或者說壓根沒有讀過原著,我們就不能去看這部電影了嗎?顯然是否定的。

雖然我們對於歌德對於《浮士德》原著了解甚少,但是這並不妨礙我們對於電影的觀感,或許不能很全面的看這部電影,但起碼能看出一些自己所能看到的東西。這也就夠了。

《浮士德》主要講述了一個哲人浮士德,在閱盡人間的時候,偶然被一個貌美女子所吸引,這個時候,一直在他身邊的魔鬼開始了對他的鼓動。魔鬼最終讓浮士德的欲望得到了滿足,而浮士德本人也非常適用。

然而當他和魔鬼達成交易後,卻被套上了一副枷鎖,永生難以逃脫的命運的枷鎖將為這一次歡愉買單。浮士德開始踏上了一條通往地獄的路,然而在路上,在遇到一股清泉之後,他恍然大悟,最終擺脫了魔鬼的枷鎖,成為了一個自由的靈魂。

這確實是一個一句話就能講清楚的故事,然而這個故事本身卻用盡了太長的篇幅。俄羅斯導演亞歷山大對於本片的指導理念,在觀眾看來也是非常的模糊。復古的畫幅以及略帶扭曲的人像和重口味的情節設定都為本片增加了一些神秘感,而這種神秘感也是可以彰顯出來浮士德本身的地位的。

人們對於亞歷山大導演本人的評價很有意思,這是一位非常孤獨的導演,而這個孤獨感,正好契合了這部電影的主題,在中世紀,當歐洲的人們繼續著愚昧不堪的生活的時候,一個智人,一個擁有無窮智慧的人,一個想要踏遍人間的人,看到這「烏合之眾」心裡是會有非同一般的感受的。

這個時候,浮士德內心的孤獨感與導演的那種孤獨感不謀而合,因此,我們得以很清楚的意識到精神與肉體的碰撞在這一刻開始了。

而魔鬼善於抓住的是人們的欲望,因為有了欲望,我們才能和魔鬼進行交易,才能被魔鬼用枷鎖困住。浮士德本身是一個欲望極低的人,但是不代表不存在任何的欲望,當他內心之中的欲望開始慢慢的水漲船高的時候,魔鬼適時的對浮士德進行了要挾。這樣,交易達成,魔鬼的「欲望」也達到了。

然而這個故事最核心的觀點就是如何擺脫這種欲望的纏繞。浮士德用一股清泉為自己洗清了原本被汙染了的信念,理論上來說,浮士德終於擺脫了這個枷鎖,然而就跟他第一次殺人一樣,擺脫這個枷鎖的本質核心並不是將魔鬼從自己的身邊驅離出去,而是不再受到魔鬼的誘惑。然而本片中為我們展現的「擺脫」,實際上還是一種「祛除」。

這種「祛除」就如同浮士德誤殺了心愛女孩的哥哥一樣,他將魔鬼處死後,就能真正將自己的靈魂拯救嗎?顯然,這只是表象。因為他對於精神追求的本質還是建立在將現實中的一切砸碎,而不是任何精神世界上的超脫。

因此,浮士德看似處死了魔鬼,其實還是沒有能擺脫自己的欲望。精神與肉體依舊是相互留存的。這也是本片最終悲劇的地方。肉身被殺死後,靈魂會永存嗎?好像並不是這樣,沒有肉身,談何靈魂?

……

你好,再見

相關焦點

  • 知道歌德的《浮士德》是名著,卻沒讀過,了解一下吧
    浮士德確有其人,名叫喬治·浮士德,生於15世紀的德國,死於1540年前後,他博學多識,懂醫道,會魔術。後來浮士德演變為民間傳說中的神秘人物,他學識淵博卻總不滿足,一心想發現天上人間的一切奧秘,於是與魔鬼訂約:以肉身、靈魂為代價換取24年隨心所欲的生活。
  • 浮士德是一個人,他有著神魔交織的一生|歌德的《浮士德》
    靡菲斯託引誘浮士德,與他籤下了一份協議:魔鬼會滿足浮士德生前的所有願望,而浮士德死後的靈魂變歸他所有。靡菲斯託先是把浮士德帶到了女巫的廚房,在那裡有一面鏡子,浮士德在鏡子中看到了絕色美女、女性的典範——海倫的樣子,頓時痴迷萬分。
  • 《浮士德》:圖米納斯對歌德的「背叛」
    他讓浮士德先後經歷「小世界」和「大世界」——枯坐書齋的衰老、魔鬼再賦的青春、引誘少女的罪惡、輔佐王政的虛無、海倫之戀的迷醉和自由王國的狂想,在結尾,浮士德雙目失明,以為邪靈給他掘墓的聲音是人們填海造田的聲浪,展望人們在他的王國裡自由生活的前景,不禁說出「真美呀,請你停一停」。此言終結了這個自認為「永不知足」者的生命,但他的靈魂並未如他和靡菲斯特所打賭的那般被後者收去,而是被上帝派遣的眾天使接走。
  • 《浮士德》:理性悲劇和樂觀主義的糾纏
    第一個賭約是魔鬼梅菲斯特與上帝訂立的,他要引誘浮士德墮落,而上帝相信浮士德是不會停止自己的探索和追求的,梅菲斯特提出如果他成功了,浮士德真的走上了魔鬼的道路,他就要將浮士德的靈魂劫往地獄。第二個賭約是與此相聯的,魔鬼梅菲斯特與浮士德訂立的:魔鬼提出自己未浮士德服役,供他驅使,帶著他去享受現實人生,一旦浮士德滿足了,失去了不斷探索的精神而安與現實的享受,浮士德就會倒地而死,他的靈魂就歸梅菲斯特所有。
  • 浮士德精神追求的實質是什麼?
    浮士德欣然答應了。他被魔鬼變換了身軀,人生重新來過一般,變的年輕有精氣神勁。他開展生命的新奇體驗之旅。魔鬼一直想讓浮士德心中出現享樂主義、投機主義讓他變的庸俗以換取浮士德的靈魂。浮士德卻不是這樣的人,對他而言,體驗,是追求知識一生後,對生命重新燃起的理想與熱情。
  • 小圓點評:動漫少女浮士德之旅 愛與希望的靈魂樂章(上)
    小圓點評:動漫少女浮士德之旅 愛與希望的靈魂樂章(上) 動漫 178動漫頻道 ▪ 2011-05-27 14:02:42
  • 《舞女》靈魂與肉身
    最耀眼的自然是扮演靈魂人物的Soko,從雙語口條到舞姿模擬,全部到位,更難得的把洛伊富勒衝撞藝術門檻的頑強魅力,演到令人動容。《舞女》有傳記電影的曲折澎湃,但也和主人翁一樣,有引發爭議的本領。有人會覺得某些角色的作為動機不夠明確,或者難以理解複雜的男女關係。但也因此,洛伊富勒沒有變成一個過於簡單的典範,而是有靈魂的肉身。
  • 鑑賞|德拉克洛瓦的文學插圖:從《浮士德》到《哈姆雷特》
    畫面中,哈姆雷特轉身準備離開,留下滿臉委屈的奧菲利亞。我館不僅收藏有這一幅版畫,還有一幅製作版畫所依據的鉛筆草稿。可不要小看了這幅草稿,它是德拉克洛瓦親手繪製的作品,因此尤為珍貴。畫面內容與版畫成品左右相反,但在大部分細節上都極為吻合,如奧菲利亞的項飾、房間的窗戶、角落的置物椅等。草稿的右下角蓋有德拉克洛瓦的印章,「E. D.」即德拉克洛瓦姓名(Eugène Delacroix)的首字母。
  • 《FGO》英靈傳(28):引誘浮士德墮落的惡魔——梅菲斯特
    出賣自己的靈魂,與惡魔籤訂契約,然後惡魔就會實現你的所有願望。這樣的故事小夥伴們在許多的小說或是電影中看到過,本期的主角就是這個喜歡引誘人類墮入地獄的惡魔梅菲斯特。梅菲斯託菲勒斯,簡稱梅菲斯特,或墨菲斯託、梅菲斯,名字的意思是「破壞者」、「不愛光的人」。
  • 電影《浮士德》:如果時光倒流,千萬不要回首
    一日,一位少女找上門尋求浮士德幫助,祈求他能解救她的母親,浮士德跟隨前往,那婦人已命不久矣,浮士德只能拿出毒藥,讓她痛快結束這一生。這時魔鬼找到了浮士德,因魔鬼與上帝打賭,關於人是否能通過理性與智慧的引導,最終找到一條有為道路。浮士德成為他們選中的人,所以在浮士德心如死灰的情況下,魔鬼引誘浮士德與之立下賭約(魔鬼可以幫助浮士德回到年輕的時候,並成為浮士德的僕人幫助他達成願望,但浮士德如果沉迷享樂,不再理性,魔鬼就會收取浮士德的靈魂。)
  • 魔鬼夜訪浮士德,你所不知道的?
    ——《浮士德·天上序幕》於是魔鬼來到了人間,並向浮士德後許諾實現他所有的願望,直到有一刻,浮士德再無願望時,就要把靈魂輸給魔鬼。帶角魔鬼的經典造型這個故事本來就是一個流傳久遠的德國傳說,把靈魂抵押給魔鬼的浮士德,在宗教文化中是一個典型的反面角色。
  • 明日方舟:浮士德與梅菲斯特的羈絆,尋找真理中遇到的惡
    但是,似乎浮士德與梅菲斯特得到CP大軍,在舟遊玩家中,有一立足之地啊!明日方舟的遊戲背景是一個架空的未來,帶有科幻和末日災難的風格,背景故事既然是虛擬的,那麼其中人物也就都是虛擬架空的。但是其中不乏一些角色名字,在各種電影、傳說中,赫赫有名。比如浮士德與梅菲斯特。
  • 《明日方舟》浮士德怎麼打 浮士德打法技巧教學
    可以看到,在沒有tag加持的情況下,荒廢工廠中浮士德的攻擊力,生命值和移動速度都要低於普通關卡,生命值, 防禦力都與普通關卡相同,而浮士德的技能之一――「召喚弩炮」,在沒有「浮士德:銳箭」tag的情況下也無法施放。 乍一看危機合約中的浮士德比普通關卡中的浮士德要弱不少,但是在有了tag加持的情況下,情況就截然不同了。
  • 聖鬥士星矢:仙女座瞬的肉身是否註定成為冥王哈迪斯的靈魂容器呢?
    在《冥王篇》劇情時,雅典娜與哈迪斯在嘆息之牆前對峙之時,面對已用靈魂佔據瞬的哈迪斯突然遭受瞬的肉體的反抗,哈迪斯想不明白並感言「在這個時代,瞬的肉體不是註定要為我所支配嗎?」的確,自神話時代以來哈迪斯靈魂在世間所寄宿的肉體,從未出現過反抗哈迪斯靈魂的情況,這也是人類肉體能抗拒神的靈魂讓哈迪斯感到吃驚的原因。
  • 一個民族不能沒有靈魂|天人|肉身|聖賢|天神_網易訂閱
    夫人者,聚天地之德,陰陽之交,鬼神相會,五行秀氣方為人,所以說鬼神就是人體之內的心,精氣神的神,心神也稱之為靈魂,所以說靈魂就是鬼神,提到鬼神,我們又不得不提一下,牛鬼蛇神,畜生道的眾生,失去了肉身,它們的靈魂,統稱為牛鬼蛇神。一個正常的人,身體內應該擁有鬼神,鬼可以稱之為人,神也可以稱之為天,因為只有天,才配稱神,所以叫天神。
  • 浮士德之殤,梅菲斯特的身世!《明日方舟》「局部壞死」劇情概括
    明日方舟劇情首先歪卡先來講講整合運動的浮士德吧,從劇情6-6中,我們可以了解到浮士德與梅菲斯特小時候叫薩沙與伊諾。他們從小就是摯友,但由於梅菲斯特小時候遭到父親的虐待,使得他最後無意(理解錯了浮士德的意思)殺死了自己的親人,但在打鬥中被源石感染了。浮士德為了和他最好的朋友一起活下去,也服下了源石,從此相依為命。
  • 新冠疫情下,我們都是被魔鬼引誘的浮士德
    如果新冠有一雙眼睛,有著獨立的思想,它似乎也會審視著形形色色的人們和世間百態,就像魔鬼摩非斯特看著浮士德在墮入地獄和升入天堂之間徘徊。 我願意稱這次疫情是靈魂的放大鏡,它把人性固有的一些特性無限放大,讓自己也讓旁人看得清清楚楚。
  • 孫悟空到底能不能被殺死,科學的解釋來了
    最重要一點,他擁有一個不能被天庭殺死的身體。三界之中,誰都有生有死。唯有悟空的生死是存疑的。咱們的故事,就從他進入地府銷死籍說起。#01.要知道,悟空第一次進入地府的時候,是被黑白無常鎖著去的。理論上說,當時去的只是他的靈魂,並非肉身。後來悟空又多次去過地府,特別是與六耳獼猴一起又大鬧過一次。但後來每次都是真身。
  • 面對誘惑,浮士德博士投降了
    (讀《浮士德》筆記第一期) 文|亨利三世 《浮士德》是法國著名的歌劇,共五幕,所看的版本,作曲是:夏爾 第一幕,出場的浮士德博士,在他的實驗室中,他一個人坐在堆滿了書籍的桌子前,書是翻開的。此時,燈快要燃盡,浮士德的注意力沒有放在書籍上,而是在抱怨。 如今的浮士德已經到了暮年,白髮蒼蒼,他在抱怨一切都是白幹,他既茫然,又鬱悶、孤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