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麼是茵陳
茵陳這個名稱來源於《神農本草經等》,在《中國植物志》中作為別名處理。它的植物學正式中名叫茵陳蒿,這個名稱來源於《本草衍義》,在植物分類學中屬於菊科蒿屬龍蒿組柔毛蒿系。別名在《神農本草經等》中記載為綿茵陳、因陳、茵陳蒿等;在《中藥志》中記載為白茵陳;在湖北叫家茵陳;在廣西叫絨蒿;在江蘇叫臭蒿、安呂草等等。分布於我國遼寧、河北、陝西及以南各地,通常生長在溼潤沙地、草地、山坡、河岸等處。
茵陳是一種半灌木狀草本,在二三月份基生葉密集,通常蓮座狀排列,葉子二回或三回羽狀全裂;之後長出莖幹,幹細常單生,幹後木質,莖上葉子比較少。
二,農村俗語「三月茵陳四月蒿,五月六月當柴燒」啥意思?
「三月茵陳」就是指茵陳蒿在早春二、三月的幼苗和嫩葉可以藥用,中藥名「茵陳」,主要含有綠原酸、咖啡酸、香豆精等物質,是治療肝膽疾病的主要中藥;具有祛風溼和寒熱、驅邪氣熱結、治療黃疸等作用。
茵陳的幼苗和嫩葉還是很好的野菜,做焪焪很好吃的。
「四月蒿」就是這個植物本身就是蒿屬植物,與黃蒿、青蒿、艾蒿等是同一屬植物,外形就是蒿屬植物的特徵。
「五月六月當柴燒」,這個很好理解,茵陳蒿到五月以後莖幹長高長老,不能藥用也不能食用,在農村只能當燒柴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