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積電董事長劉德音:將招聘8000人比往年多一倍

2021-01-11 驕陽網

據中時新聞網報導,臺積電董事長劉德音近日接受採訪時表示,今年生意好,臺積電將招聘 8000 人,比往年多一倍。

以今年臺積電約 5 萬名員工計算,此次招聘規模相當於員工人數增加 16%。去年臺積電預估全年招聘 2000 人,最後招聘了 4000 人,此外,臺積電今年校園招聘方式仍在規劃中。

報導還稱,臺積電競爭優勢、中美貿易戰與疫情因素,也幫助了他們緩解以武漢弘芯為主的陸廠挖角。消息稱武漢弘芯去年挖角臺積電前共同營運長蔣尚義任執行長,開出工程師年薪 700 萬臺幣加績效獎金、經理級主管年薪千萬臺幣以上優渥條件,但臺積電傳推出離職就違反誠信不得再回來,加上疫情,原有意跳槽的數十名臺積電員工已有部分反悔決定留在臺積電。

IT之家了解到,在晶片製程工藝方面走在行業前列的臺積電,在今年上半年並未受到影響,兩個季度的營收均超過了 100 億美元,同比分別增長 45.2% 和 34.1%。

相關焦點

  • 臺積電董事長劉德音說:即使失去整個大陸市場,訂單也能立刻補上!
    臺積電董事長劉德音說:即使失去整個大陸市場,訂單也能立刻補上!大家都知道由於華為近幾年在5G技術上取得了輝煌的成就,而作為科技界一哥的美國卻看不下去了,他們接連發布了兩條禁令以打擊華為,華為在收到這個最嚴訂單之前,就已經向全球最大的半導體生產企業臺積電下了超過七億美元的訂單,據有關媒體報導,臺積電在今年6月份的營收同比上漲40%,很多人都認為這是臺積電依靠華為這個大客戶給創造的巨大收益,然而臺積電的董事長劉德音卻說即使沒有大陸市場的訂單
  • 一則消息傳來,臺積電「謊言」被拆穿,劉德音的話成了個笑話
    這就意味著對於臺積電來講,華為每年都會向臺積電提交大量的晶片訂單,從而幫助其獲得巨額應收。不過,這一切都在晶片禁令正式實施後被打破了。臺積電其實並不想失去華為,這是因為臺積電雖然說是中國臺灣的企業,那企業可是在很多設備以及技術上是一樣的,都是美國的設備和技術,所以在這樣的條件之下,臺積電不得不按照禁令的要求斷供華為。
  • 蔣尚義閃電加盟中芯國際 臺積電董事長如此評價
    今日,蔣尚義閃電加盟中芯國際成為業界熱門話題,根據中芯國際發布公告稱,委任蔣尚義為公司第二類執行董事、董事會副董事長及戰略委員會成員(年薪440萬元),自2020年12月15日起生效。蔣尚義針對此事件,臺積電董事長劉德音表示:「對蔣尚義的選擇表示尊重」。「基本上尚義也是我們的老同事了,尊重他個人的決定、他要去哪裡是個人本來的權利。」
  • 臺積電在美興建5納米廠,傳將由副總張宗生統籌
    集微網消息,據臺媒經濟日報報導,臺積電將於美國亞利桑那州鳳凰城興建晶圓廠,預計在2024年上半年生產5納米製程產品,相關建廠計劃已在緊鑼密鼓推動中,近日傳出除了兩名建廠大將之外,副總張宗生將是5納米新廠的統籌主帥。
  • 劉德音正式出面回應,謠言屬無稽之談,庫克早已樂開花
    眾所周知,臺積電是世界上第一大晶片代工廠商,得益於手中擁有最為先進的晶片生產技術,所以臺積電一直以來也是有恃無恐 。即便是三星一直將自己的狼子野心暴露出來,臺積電也絲毫不畏懼。臺積電的優勢所在為什麼呢?是什麼讓臺積電如此的有恃無恐?還不是因為臺積電有資本,在晶片製造技術上,臺積電領先其他廠商不止一點半點,再加上臺積電本來就是ASML的股東,想要獲得光刻機簡直易如反掌。要知道,晶片製造過程中,最為關鍵的就是光刻機了。越是高端的光刻機,所製造出來的晶片就越是高端。
  • 市值屢創新高,臺積電接棒人卻憂成功企業垮臺僅需五步
    2018年6月5日臺積電股東常會後,張忠謀正式退休,並交棒於現任董事長劉德音、總裁魏哲家。退休當天,臺積電股價收盤229元。上月底,臺積電董事長劉德音談了臺積電成功的五大要素:(1)創造一個新的商業模式;(2)必須運用包括工程師等在內的優勢;(3)做大的因素是以世界為市場;(4)具備網絡效應(NETWORK EFFECT),只要使用臺積電晶片越多,臺積電就越有價值;(5)具備職業經理人的治理系統。
  • 不只臺積電,全供應鏈小心庫存水位!
    L9fEETC-電子工程專輯臺積電仍維持對今年的展望;在日前於新竹舉行的年度股東會後記者會上,該公司董事長劉德音(Mark Liu)表示,臺積電資本支出會在150億到160億美元間,較去年的149億美元略增。
  • 【臺股看過來】臺積電否認遭蘋果砍單!重申晶圓供應鏈超額滿載...
    臺積電董事長劉德音否認遭到蘋果砍單,指目前許多廠商對正常存貨定義有著新解釋,不能再用過去看法來定論。他強調臺積電晶圓供應鏈超額滿載,內部更沒有出現砍單情況,直到明年上半年,營運表現都會優於季節性水準。
  • 晶片謠言不攻自破,臺積電穩了,但國際巨頭苦不堪言
    前段時間臺積電公布了自己在11月份的營收業績,289億元的營收成績讓很多企業都瞠目結舌。之所以臺積電有這種強大的營收實力,不僅僅只是因為臺積電在行業當中的名氣大,主要還是因為臺積電的技術先進,量產規模龐大。所以臺積電在這方面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
  • 蔣尚義轉投中芯後 將注重Chiplet技術
    12月17日,近日就臺積電老臣蔣尚義轉職中芯國際出任副董事長一事,臺積電董事長劉德音回應稱,他與蔣尚義是老同事,尊重其個人去向,本來就是他個人權利。值得一提的是,蔣尚義轉投中芯後,將注重Chiplet技術。
  • 同樣是離開臺積電,為何前者被稱為「叛將」,後者卻被「尊重」
    引發中芯國際CEO梁孟松提出辭職的原因是蔣尚義出任中芯國際副董事長一職的人事變動造成的,從公司職位由高到低排列為董事長—副董事長—CEO,這就意味著空降而來的蔣尚義職位比梁孟松要高。如果單單從兩人的職業生涯和經歷來看,這樣的空降並無不妥。首先蔣尚義和梁孟松都是早年臺積電的重要幹將,但兩者的發展方向並不相同。
  • 臺積電晶片代工今年產值預計同比增長30% 8英寸晶圓廠滿負荷運營中
    據媒體報導,晶片代工商今年的業績普遍向好,臺積電今年前 10 個月的營收同比均有明顯上漲,12 英寸晶圓代工商的產能緊張,8 英寸晶圓廠也處在滿負荷運營中。晶片代工企業業績普遍向好,晶片企業今年的產值也會有明顯增加,在最新的報導中預計,全球晶片代工企業今年的產值將同比增長超過 20%。在報導中表示,晶片代工企業今年的產值同比增長,主要得益晶片需求的增加。在報導中特別提到,5G 和疫情加快了向數位化轉型,推動了晶片需求,進而也推升了晶片代工企業的產出。
  • 【臺股看過來】臺積電續居全球第3大半導體廠!宣布2022年下半年...
    臺積電在昨天(11月24日)舉行3奈米新建工程典禮,董事長劉德音指出,當3奈米(2022年下半年)進入量產時,產能預估將超過每月60萬片12寸晶圓。他也分享說在2018年典禮上,臺積電創辦人張忠謀提出新廠象徵著3個重要意義,分別是臺積電將來持續增長、技術繼續向前發展以及對臺灣的承諾。
  • 華為並非孤軍奮戰,臺積電、高通雪中送炭,遊說美方解除限制
    而在今年,美國對華為的禁令進一步升級,針對華為晶片業務進行更為嚴格的限制,導致華為背後的晶片代工的臺積電無法為其生產晶片,雖然臺積電屬於中國企業,但是臺積電的晶片製造生產線卻應用了美國的技術,所以臺積電不可能忽視美國禁令的影響。
  • 【臺股看過來】美國亞利桑那州批准臺積電開發協議 助推美國存託...
    臺積電在選擇地址後將與鳳凰城正式籤署協議,預計年底前籤署。依據協議,臺積電未來5年將能創造1900個全職工作機會,將在2021年初動工,預定在2024年開始生產。協議內容也寫道,鳳凰城將投入6100萬美元建設3英裡街道,3700萬美元改善水源,並花費1.07億美元提升廢水處理。
  • 【焦點】劉德音:尊重與祝福蔣尚義重回中芯國際;
    集微網消息(文/Jimmy),據經濟日報報導,臺積電董事長劉德音在15日出席竹科40活動期間回應蔣尚義重回中芯國際一事。劉德音表示給予尊重與祝福。此外,對於蔣尚義提到的Chiplet,劉德音同意該技術很重要,能提升3nm工藝的性能,臺積電在此領域也耕耘已久。中芯國際12月15日晚在港交所發布公告,公司董事會宣布蔣尚義博士獲委任為本公司第二類執行董事、董事會副董事長及戰略委員會成員,自2020年12月15日起生效。
  • 德興匯外匯:臺積電找到新突破口
    就是因為美國技術先進,臺積電劉德音都表示,建立非美技術生產線不是目前考慮的問題,因為臺積電追求的是技術領先,離開美國技術就無法實現。  所以美國才能修改規則,限制使用美國技術的企業自由出貨。但是,美國技術雖然先進,但在晶片製造方面卻相對落後。
  • Intel徹底認輸,將更多晶片交給臺積電代工
    據Intel公布的招聘信息顯示,它正招聘更多的晶片生產駐場、流片、封裝人員,這被解讀為它將向臺積電派駐更多現場工作人員,確保它交給臺積電生產的晶片正常生產,這意味著它未來會將更多的晶片交給臺積電生產。
  • 是什麼原因促使臺積電在美國設置新晶圓廠?
    hjxednc目前任職於美國律師事務所Duane Morris的臺積電前任首席法務官Dick Thurston在接受《EE Times》訪問時透露,上述議題早在一年多以前就與美國華府進行過討論,而他與臺積電已經合作超過十年,協助該公司在美國設置晶圓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