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麼原因促使臺積電在美國設置新晶圓廠?

2020-12-17 EDN電子設計技術

根據多方消息來源指出,晶圓代工大廠臺積電(TSMC)在上周宣布「有意」於美國亞利桑那州設置一座5納米晶圓廠,其動機很可能是受到多重政治因素的影響,此舉可能會為臺積電的未來發展蒙上陰霾。hjxednc

而就在臺積電於5月15日宣布美國晶圓廠的消息之後不久,美國商務部宣布對其第二大客戶──華為(Huawei)旗下的中國IC設計業者海思(HiSilicon)祭出新禁令;業界人士認為,這兩樁事件都與美國的出口管制政策有關。hjxednc

目前任職於美國律師事務所Duane Morris的臺積電前任首席法務官Dick Thurston在接受《EE Times》訪問時透露,上述議題早在一年多以前就與美國華府進行過討論,而他與臺積電已經合作超過十年,協助該公司在美國設置晶圓廠。hjxednc

Thurston表示,臺積電並未諮詢他有關在亞利桑那州設立新廠的問題;而他最後一次與臺積電之間「有意義」的對話,是在2019年6月與董事長劉德音(Mark Liu)的討論。hjxednc

他指出,臺積電已經聘請了出口管制與反壟斷的專業律師,「希望他們夠明智,能與美國政府之間針對放寬相關規定的事項達成一些條件交換,不只是稅賦上的優惠,對臺積電與股東來說才是真正有價值的,這是我給Mark的建議。」hjxednc

根據Thurston的說法,美方可能會放寬下一階段的出口管制與出口管理規則(export administration regulations,EAR);「商務部以及旗下的工業安全局(Bureau of Industry and Security,BIS)已經很明確表示,他們有意在某種程度上放寬。這是我所尋求的某種地緣政治因素,臺積電得做出長期性的承諾。」hjxednc

Thurston表示,美國商務部助理部長暨海外商務服務署署長Ian Steff在2018年3月首度造訪中國臺灣;Steff負責的單位直接隸屬於商務部,相當於美國白宮內閣層級,也是促使臺積電在美國之投資與限制該公司對中國之銷售的單位。hjxednc

而Steff的訪臺行程與當時Thurston參與的一個項目有關,該項目集合了多家有意在美國投資的公司,臺積電前董事長張忠謀(Morris Chang)也是參與者之一。「Ian與Morris的會晤非常成功,從那時候開始,Ian又陸續訪臺約3次,與臺積電和其他公司協商投資美國事宜。這是美國總統川普(Trump)政府自執政以來的重要目標之一。」hjxednc

中美「隔空交火」下的臺積電

中美貿易戰火持續延燒並演變成科技戰,客戶遍及全球的臺積電原本能不受限制為海思供應晶片,卻「掃到颱風尾」。而不只是Thurston,其他人也認為臺積電的美國新晶圓廠是用來向美國政府交換優惠待遇的一個籌碼,讓他們能被允許繼續為海思生產晶片。hjxednc

美國商務部在上周宣布「透過限制華為使用美國技術與軟體在海外設計並製造其半導體組件的能力,來維護美國國家安全之計劃;」但臺積電被預期能找到方法解決商務部禁令。知名資深半導體產業分析師陸行之(Andrew Lu)接受《EE Times》採訪時就表示,臺積電應該能在短時間內取得繼續出貨產品給海思的許可;「若確是如此,在美國設置新晶圓廠就很值得。」hjxednc

然而臺積電卻否認其美國晶圓廠項目有任何政治因素摻雜其中。臺積電公關部主管高孟華(Nina Kao)給《EE Times》的說法是:「這對臺積電來說真的是一個商業決策,與政治無關。我們選擇亞利桑那州是因為當地與半導體產業有關聯性,他們確實提供了比較多的投資選項,供應鏈已經就緒,這讓我們有更多投資機會。」 但她未透露相關細節,僅表示臺積電正在為新晶圓廠評估數個設置地點。hjxednc

有人猜測臺積電選擇亞利桑那州是因為川普的偏好,因為該州州長同樣是共和黨人。對此Thurston的看法是:「亞利桑那是共和黨執政州中少數僅存的『金雞母』,」但他也表示,選擇亞利桑那州「並不一定符合臺積電的最佳利益。」hjxednc

Thurston表示,他從2005年就跟張忠謀一起尋找合適的美國製造據點,「我們曾在5個不同時期考慮收購IBM Microelectronics的晶圓廠,包括2012年;」被考慮的收購對象包括IBM位於紐約州East Fishkill的晶圓廠,還有同樣在紐約州Poughkeepsie的其他據點。他透露,與張忠謀共同評估過的潛在美國投資案大約有7個。hjxednc

不過他們當時遇到的一個問題是,IBM是美國國防部高等研究計劃署(DARPA)的製造夥伴。「IBM與DARPA希望確保沒有任何技術在未經他們批准的情況下流往亞洲,但華府秉持『一個中國』政策,把臺灣與大陸視為一體;」Thurston表示,紐約州對臺積電來說一直是最佳地點。hjxednc

「這是我一直主張的,」他說:「可以選奧勒岡州、選本來就有一座晶圓廠的華盛頓州(位於Camas市),其他每一個州都可以比較,如果沒有更好的地方,才選亞利桑那州;」因此Thurston認為,最後臺積電選擇亞利桑那州,背後一定有「政治因素」。hjxednc

Thurston評論,川普政權一直都很會「精打細算」,這是民主黨人無法理解的;「他們一直忽視官僚體系的作為,商業上的表現卻讓人驚豔;」畢竟經過多年失敗嘗試,美國政府終於成功贏得來自海外半導體業者的新投資案。hjxednc

川普正在2020年美國總統大選年衝刺,而若能為美國帶來更多從海外回流的工作機會,當然有助於他爭取連任之路。半導體產業發源自美國,卻在過去數十年來轉移重心往亞洲國家和地區,如韓國、日本與中國發展;川普試圖減緩中國在5G通訊設備生產上的進步,也是著眼於保護美國本土產業與製造生產線工作機會的舉措之一。hjxednc

雖然臺積電決定前往美國設置5納米新晶圓廠,也可能與美國聯邦政府已經提供的激勵措施有關。但根據Dick Thurston的看法,那些激勵措施可能在財務上一文不值,而是讓臺積電能在與華為這家大客戶的相關問題上與美方交換條件。hjxednc

Thurston回顧了幾年前電子製造大廠鴻海(Foxconn)打算在美國興建LCD面板廠的計劃。「川普基本上就是告訴他們『不要去紐約州』或是其他民主黨勢力較強的幾個州,」他表示:「當時川普在白宮接見鴻海董事長郭臺銘,建議他去幾個共和黨執政的選舉搖擺州(swing states),包括威斯康星州、德州、俄亥俄州等都在清單中。」hjxednc

落腳威斯康星州東南部的鴻海LCD面板廠投資案,一開始規劃將投資100億美元,提供1萬3,000個工作機會;威斯康星州政府與鴻海籤訂協議,只要該公司達成某些特定目標,就能獲得30億美元到48億美元之間的補助,這會是美國史上提供外商補助案中規模最大的。hjxednc

該座鴻海面板廠預計2020年底量產,但是到2019年12月都還未見動工。金融投資業者Susquehanna分析師Mehdi Hosseini在先前接受《EE Times》訪問時就戲言,鴻海在威斯康星州完成的唯一工作,就是「創造新聞頭條」。hjxednc

地緣政治因素

Thurston表示,臺積電眼前的問題是美國出口管制,而且「川普對此有掌控權;你得考慮一系列不同的因素。我希望臺積電不要陷入中國大陸、臺灣、三星(Samsung)與蘋果(Apple)等因素的困局中,這些都與地緣政治有莫大關係。」hjxednc

海思目前對臺積電銷售額的貢獻度達到約14%,美國商務部新宣布的禁令使得這一部份業務面臨風險。「如果臺積電只取得海思的消費性業務,這部份佔據臺積電營收約10%左右;」知名半導體產業資深分析師陸行之(Andrew Lu)表示,在這種情況下,臺積電的美國新晶圓廠是「值得的。」hjxednc

不過陸行之也指出,臺積電要從美國商務部取得每一項出貨給海思之產品的許可並不容易;消費性與手機晶片可能簡單一點,但其他產品就不見得了,而其中某部份的營收難以取代。他表示,美國政府會阻擋一切與國家安全相關的事情,「但很難去界定國家安全;以美方的觀點,5G攸關國安,伺服器、數據中心與AI也是國家安全問題,只有消費性手機被允許。」hjxednc

而陸行之認為,就算臺積電的美國新晶圓廠開始量產,也賺不了錢;「這項投資是用來降低臺積電的損失,」而如果臺積電來自華為的營收比例減少到整體營收的7%,該美國晶圓廠計劃就不值得。此外他表示,臺積電規劃中的美國新晶圓廠月產能為2萬片,與該公司在臺灣的「超大晶圓廠」(gigafabs)相比,在獲利方面簡直是小到不行。hjxednc

對於最近業界傳出臺積電將被迫停止出貨給海思的消息,臺積電婉拒評論;高孟華表示:「臺積電不會透露與客戶之間的訂單細節,而我們始終遵守法律以及相關規定。」至於美國商務部對的新禁令是否會影響到臺積電對海思與其他客戶的出貨,她表示該公司正在評估狀況;「許多同仁都參與其中,我們也與外部顧問合作,確保我們對所有相關規定有充分的了解。」hjxednc

還有業界人士質疑臺積電亞利桑那州晶圓廠的規模與地點。如Susquehanna分析師Hosseni提供給《EE Times》的一份報告指出:「我們認為,若能在某個更恰當的地點以『聯盟』(consortium)的形式達到每月4萬5,000片晶圓的產能,才會是能滿足美國本地客戶直到2028年之需求的、在經濟上唯一可行/實際的選項。」hjxednc

該報告亦指出:「著眼於地緣政治因素,我們認為臺積電目前正處於最佳時機,因為無論是中國或是美國都需要臺積電,而且沒有任何一家能提供尖端半導體工藝技術的替代業者。」除了位於臺灣的晶圓廠,臺積電在南京與上海各有一座12吋廠與8吋廠,為遵守臺灣方面的規則,臺積電在中國大陸的晶圓廠只能使用比最先進工藝(目前為5納米)晚一個世代的工藝。hjxednc

生存韌性超強的華為

根據金融投資業者Credit Suisse副總裁Randy Abrams提供《EE Times》的最新報告,儘管華為是美國商務部最新禁令的標靶,也是美國出口管制實體列表中的頭號對象,該公司仍然是在電子產業中擁有廣泛影響力的巨擘。hjxednc

上述報告指出,華為2019年銷售業績達1,240億美元,較2018年成長14%。華為在全球電信基礎設施領域擁有29%的市佔率,在路由器市場擁有40%的佔有率,在智慧型手機市場的則佔據18%的比例。該公司也是全球第三大半導體買主,2019年採購金額為210億美元。hjxednc

華為的晶圓代工廠包括臺積電(TSMC)以及上海中芯國際(SMIC),Credit Suisse在報告中寫道:「我們預期這兩家公司都將因為(美方禁令)停止出貨給華為,除非在120天的寬限期之後禁令有所放寬、達成和解或是找到某種漏洞;在5月15日起算的寬限期之內,代工業者能完成3~4個周期的晶圓生產。」hjxednc

持續加深的中美裂痕

產業分析師表示,美國川普政府對中國採取的最新行動,將會進一步使得兩國之間已經產生裂痕的電子產業差距擴大。而儘管如此,他們認為如果中國也跟進採取行動報復美方,後者仍然佔據優勢地位。hjxednc

在美國商務部宣布最新禁令之後,中國外交部呼籲美方停止「不合理打壓」包括華為在內的中國企業,路透社(Reuters)引述一家中國媒體報導指出,中國已經準備好報復川普政府。hjxednc

《人民日報》旗下的國際新聞媒體《環球時報》引述來自北京政府的消息來源指出,中國已經準備好採取一連串對策,將美國企業列入「不可靠實體列表」,限制蘋果(Apple)、思科(Cisco Systems)與高通(Qualcomm)等業者;上述報導還指出,消息來源表示中國將暫停採購波音(Boeing)的飛機。hjxednc

「如果中國採取報復行動,美方就會對中國半導體業者實施更嚴苛的限制;」陸行之表示:「目前,美國政府只把矛頭指向華為,如果他們把相同的限制施加在其他被列入美方實體列表的中國業者之上,情況就會更糟。」hjxednc

美國的技術實力讓美方佔據比中國更大的優勢,因為美國不只在半導體製造設備上擁有主導地位,還有EDA工具以及作業系統軟體。多位分析師都表示,中國的策略是想要讓本土電子產業能夠獨立自主,雖然已經過幾十年努力,但革命尚未成功。陸行之表示:「中國想要全部自己做──建立包括晶圓代工、半導體封測、IC設計、設備與材料在內的完整半導體產業鏈。」hjxednc

根據市場研究機構IC Insights的統計,目前中國IC設計業達到約15%的全球佔有率,其中海思就貢獻其中的一大部分。而光是要為中國晶圓代工廠找到能取代美國晶圓設備業者的來源就非常困難,因為美國設備供應商在全球市場上的佔有率達到四成。hjxednc

「一家先進晶圓代工廠若沒有美國設備供應商在每一個重要工藝步驟上的協助,很難取得競爭力;」Credit Suisse的Abrams表示,「就算華為想要建立無美國設備的生產線,也得花上幾年的時間才能實現量產並達成具競爭力的良率,而且得犧牲效率以及放棄使用一流的工具。」hjxednc

(原文發表於ASPENCORE旗下EDN姐妹媒體EETimes,參考連結:Politics Haunts TSMC’s US Fab Plan,編譯:Judith Cheng)hjxednc

相關焦點

  • 臺積電120億美元美國設廠,說不定是「面子工程」...
    sngesmc如知名半導體產業分析師陸行之(Andrew Lu)就在他的Facebook專頁上表示,臺積電的亞利桑那州新廠只會是一個「樣板廠」,以其投資額來看,佔據臺積電每年資本支出的比例低於10%,而且2024年在美量產5納米時,臺積電在中國臺灣晶圓廠的工藝已經會來到2納米節點;因此屆時把臺灣廠的一部份舊設備遷往美國運用,會更節省資本支出;因此他對臺積電美國新廠計劃的最大疑問是
  • 突發,臺積電官宣跑美國建5nm廠,但ASML卻進入中國
    臺積電全球工廠布局臺積電目前擁有4座12寸晶圓廠(3座位於中國臺灣,1座位於中國南京)、6座8寸晶圓廠(中國臺灣4座,中國大陸、美國各1座)、6寸晶圓廠1座(位於中國臺灣)、後端工廠4座(全部位於中國臺灣),年產能當量於1200萬片12寸晶圓。
  • 臺積電主動投資美國,讓人心生疑竇
    知名資深半導體產業分析師陸行之(Andrew Lu)接受《EE Times》採訪時就表示,臺積電應該能在短時間內取得繼續出貨產品給海思的許可;「若確是如此,在美國設置新晶圓廠就很值得。」然而臺積電卻否認其美國晶圓廠項目有任何政治因素摻雜其中。臺積電公關部主管高孟華(Nina Kao)給《EE Times》的說法是:「這對臺積電來說真的是一個商業決策,與政治無關。
  • 臺積電在美興建5納米廠,傳將由副總張宗生統籌
    集微網消息,據臺媒經濟日報報導,臺積電將於美國亞利桑那州鳳凰城興建晶圓廠,預計在2024年上半年生產5納米製程產品,相關建廠計劃已在緊鑼密鼓推動中,近日傳出除了兩名建廠大將之外,副總張宗生將是5納米新廠的統籌主帥。
  • 【臺股看過來】臺積電否認遭蘋果砍單!重申晶圓供應鏈超額滿載...
    臺積電董事長劉德音否認遭到蘋果砍單,指目前許多廠商對正常存貨定義有著新解釋,不能再用過去看法來定論。他強調臺積電晶圓供應鏈超額滿載,內部更沒有出現砍單情況,直到明年上半年,營運表現都會優於季節性水準。
  • 臺積電、世界先進、群創等晶圓廠緊急疏散員工
    依照半導體及面板廠等無塵室的防災規範,廠區發生規模達四級地震,就必須疏散無塵室人員,以預防有毒氣體、液體外洩事故發生。被譽為「臺灣矽谷」的新竹科學園區涵蓋範圍橫跨新竹市東區與新竹縣寶山鄉,園區內廠商以經營電子代工服務為主,為全球高科技代工產業的主要科技重鎮之一,臺積電、聯電、力積電等知名晶圓代工大廠皆在此設置據點。
  • 臺積電3納米廠落腳臺南
    臺灣積體電路製造股份有限公司29日表示,經審慎評估後,本公司擬投資興建的3納米先進位程新廠,將擇定於南部科學工業園區臺南園區,以持續充分發揮本公司在該園區既有的完整聚落與供應鏈優勢。臺積電對於政府明確承諾解決包含土地、用水、供電、環保等相關議題表示肯定與感謝。
  • 陸行之:赴美建廠,臺積電千萬不要上當!唬弄一下美國政府就好
    近期外部媒體對於臺積電前進美國一事相當看好(參考:下一步臺積電會如何抉擇?),且儘管臺積電能帶來的就業機會有限,但帶來的龐大資本投資必然將掀起美國各州的爭搶。花旗證券也認為,英特爾7 納米製程問題多,且客制化程度遠不如臺積電,要在美國設廠,臺積電擁有更大的優勢。
  • 傳臺積電生產8英寸晶圓產能已到極限
    打開APP 傳臺積電生產8英寸晶圓產能已到極限 憲瑞 發表於 2020-12-19 10:43:39 2020年半導體行業的關鍵詞就是缺貨,下半年開始產能緊張傳遍了整個行業,不只是高端的先進工藝缺產能,偏向中低端及特殊產品的8英寸晶圓產能更緊張,連代工老大臺積電也沒餘力了。
  • 傳言臺積電取消12英寸晶圓代工折扣,相當於變相漲價
    由於市場對晶片的需求旺盛,各個晶圓代工廠的產能都開始吃緊了,全球最大的半導體代工廠臺積電也不例外,根據臺灣中央通信社的消息,臺積電已經取消了12寸晶圓廠的代工架構折扣,這相當於變相漲價。
  • 晶圓代工龍頭X-FAB旗下所有晶圓廠停產
    近日,知名模擬/混合信號和MEMS晶圓廠X-FAB集團發布消息稱,7月5日,公司受到網絡病毒攻擊,將暫時關閉旗下6座晶圓廠。業內人士認為,此舉或將對半導體製造產業造成一定影響。根據X-FAB聘請的安全專家建議,為防止病毒攻擊進一步加劇,公司所有IT系統均已停止運行,所有六個生產基地的生產都已停止。
  • 8英寸晶圓產能奇缺 消息稱臺積電已到極限
    2020 年半導體行業的關鍵詞就是缺貨,下半年開始產能緊張傳遍了整個行業,不只是高端的先進工藝缺產能,偏向中低端及特殊產品的 8 英寸晶圓產能更緊張,連代工老大臺積電也沒餘力了。這麼一對比,產能就緊張了,畢竟晶圓廠投資巨大,需要 1-2 年才能建好,無法及時應對需求激增,成熟的 8 英寸晶圓廠更是缺少投資。
  • 臺媒:失去華為訂單 臺積電晶圓代工霸主地位恐不保?
    (圖/美聯社)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美國對華為禁令加緊,導致任何企業想保持與華為在半導體產品業務往來,變成一件難事,全球晶圓代工龍頭臺積電的先進位程預料也無法繼續供貨華為,但市場消息就傳出不過,資深半導體分析師陸行之就在臉書表示,三星若真的有能力弄出非美生產線,臺積電只能等著掉單,這樣華為也的確不用急著找臺積電了。臺積電5月15日宣布,有意前往美國亞利桑那州設廠,用來生產5納米製程,預計在2021年至~2029年投入120億美元的資本支出,2024年開始量產。
  • 臺積電為何不去高雄設廠?島內知情人士爆內情
    [新聞頁-臺海網]日前市場傳出全球晶圓代工龍頭臺積電(2330)有意在臺中建置新廠,並已在中科十五廠旁邊覓得百公頃的高爾夫球場。對此有網友就好奇發問,臺積電在臺灣多處都有廠房「為何就是不去高雄?」文章除了引起網友們熱烈的討論,也有知情者透露關鍵原因。
  • 英文媒體稱臺積電取消2021年12英寸晶圓代工折扣
    在此前的報導中,英文媒體曾多次提到,8英寸晶圓代工商產能緊張,交貨時間延長,代工商在考慮提高2021年的代工報價。   而從英文媒體最新的報導來看,晶圓代工漲價,有從8英寸晶圓延伸到12英寸晶圓的趨勢,已經出現了臺積電取消12英寸晶圓代工折扣,變相漲價的消息。
  • 臺積電120億美元赴美建5nm工廠!影響幾何?
    今天,臺積電對外公開表示,在與美國聯邦政府及亞利桑那州的共同理解和其支持下,有意在美國興建且營運一座先進晶圓廠。據介紹,臺積電計劃在美國亞利桑那州建設一座新的晶圓代工廠,將採用臺積公司的5nm製程技術生產半導體晶片,規劃月產能為 20,000 片晶圓,將直接創造超過1,600個高科技專業工作機會,並間接創造半導體產業生態系統中上千個工作機會。該晶圓廠將於2021年動工,於2024年開始量產。
  • 晶圓代工產能奇缺!臺積電也已到極限?下遊晶片持續缺貨漲價
    摘要:今年的8吋晶圓缺貨問題尤為嚴重。除了受下半年消費電子、汽車電子市場需求強勢反彈影響之外,最主要的原因還是8吋晶圓廠產能本身就有限,且上遊晶圓廠投資少。
  • 臺積電晶片代工今年產值預計同比增長30% 8英寸晶圓廠滿負荷運營中
    據媒體報導,晶片代工商今年的業績普遍向好,臺積電今年前 10 個月的營收同比均有明顯上漲,12 英寸晶圓代工商的產能緊張,8 英寸晶圓廠也處在滿負荷運營中。在晶片代工企業中,臺積電在工藝方面走在行業的前列,他們5nm、7nm等先進工藝的產能,今年也比較緊張,產值增速,預計也會高於代工行業的整體水平。
  • ICCAD 2020:晶片缺貨的原因,當真只是晶圓產能不足嗎?
    晶圓代工產能供不應求,部分代工廠也在按照供需關係調漲價格。11月26日,中芯國際回應投資者提問是否對8英寸晶圓代工提價時就曾表示,現有客戶訂單將按已籤訂合同進行,新客戶、新項目則由雙方協商確定價格,該公司也會通過優化產品組合來提昇平均晶圓價格。有分析認為,在晶圓擴產設備先行背景下,明年全球晶圓代工產能擴張確定性高。
  • 變相漲價,消息稱臺積電取消 12 英寸晶圓代工折扣:蘋果、AMD...
    12 月 17 日消息,在此前的報導中,英文媒體曾多次提到,8 英寸晶圓代工商產能緊張,交貨時間延長,代工商在考慮提高 2021 年的代工報價。  從最新的報導來看,晶圓代工漲價,有從 8 英寸晶圓延伸到 12 英寸晶圓的趨勢,已經出現了臺積電取消 12 英寸晶圓代工折扣,變相漲價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