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7日6時至18時,
天津市新增本地新冠肺炎確診病例1例
該病例在西餐廳從事洗碗工作
偶爾會負責清洗冷凍海鮮食材
發病前14天從未去過北京
這個病例究竟如何染上病毒的一時成迷
網友也有著自己的聯想
從武漢的華南海鮮市場到
北京新發地批發市場的海鮮砧板
網友慌了:難道是海鮮?
隨著流調工作的深入
謎團逐漸解開
↓
· 昨天有消息稱:天津新發病例與北京新發地病例病毒測序相同
天津市疾控中心昨晚消息,經天津市疾控中心對天津第137例確診病例呼吸道標本的新冠病毒全基因組高通量測序和序列分析,中國疾控中心覆核,確認與北京新發地市場相關病例的病毒序列完全相同,屬於L基因型歐洲家系分支I。
目前,該患者已轉至海河醫院治療,對已判定的93名密切接觸者進行隔離醫學觀察,其他密切接觸者正在排查中,已對其工作場所和住所進行終末消毒。
· 今天最新消息:初步判斷是人傳人
今天上午,天津公布了6月17日新增本土確診病例病毒溯源的最新發現,結合流行病學史和基因測序結果,初步判斷是人傳人。
天津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張穎介紹,通過多次排查發現,確診病例工作所在酒店的另一名廚師血清IgM陽性,該廚師近一個月曾多次赴北京,且在餐館、娛樂場所等公共場所長時間逗留,但此人至今未表現出任何症狀。該廚師回津後與確診病例在工作中有過交集。
「福爾摩斯穎」破案「廚師X」:
詳解天津本土病例流調工作
↓
天津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兼傳染病控制室主任,疾控專家,網友暱稱為「福爾摩斯」的張穎女士對此病例進行了解讀分析。
· 三條路徑無線索
張穎首先對第137例確診病例感染來源所排查到的線索和初步的推斷進行了簡單的介紹。張穎說:「我們鎖定了幾條線。
第一個是否被確診病例或無症狀感染者感染了,通過血清學和核酸檢測,目前是沒有發現。
第二個是不是被汙染的食材感染了,無論是肉類產品、水產品,或是某些使用農家肥的有機食品,把蔬菜、水果汙染了。我們採集了食材後均沒有發現,也就是說第二條線索也沒有找到。
第三個線索是汙染環境,是不是他在工作的環境被汙染了,然後他被傳染上了。通過我們的排查,對18種144份外環境塗抹物的檢測,均沒有發現病毒核酸陽性的情況。」
三條路徑均找不到線索的情況下,排查工作並沒有停止。市疾控中心對病毒進行了一個全新的測序,對病毒跟測序結果進行一個比對的分析,基因組的測序有可能會提供相關的線索。6月18日,天津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對病例的呼吸道標本進行了基因的測序。同時在19日,市疾控中心把確診病例的呼吸道標本送到了中國疾控中心進行覆核。
同時在19日,市疾控中心還做了大量的排查工作。19日上午,市疾控中心又對酒店的55名廚師採集了呼吸道的標本和血標本,進行病毒核酸檢測和血清抗體檢測,所有的核酸檢測結果均是陰性。55名廚師裡54人的血清學抗體是陰性,但有一名廚師,他的血清學抗體是陽性。市區兩級疾控中心立即對這名廚師進行了流行病學的調查。當時在137例確診病例確診後,這名廚師作為密切接觸者已經在集中隔離點隔離,張穎面對面對這位廚師進行了流行病學調查。調查發現,這名廚師沒有任何症狀,但是線索出現了。「他在近一個月曾經多次到過北京,同時曾經暴露於北京的公共場所。特別是6月8日,他曾經去過當地的餐館和娛樂中心,逗留的時間也是非常長,從晚飯一直到半夜。」張穎說,後來又連續三次在不同的時間點採集了該廚師的呼吸道標本和血清標本,同時做核酸檢測和血清檢測,三次的結果,病毒核酸結果仍舊是陰性。
· 三條線索指真相
那麼,該廚師和第137例確診病例之間有什麼樣的關聯呢?市疾控中心立即對廚師x進行流行病學調查,也對第137例確診病例再次進行流行病學調查,從兩個層面驗證他們在日常工作中和生活當中有何接觸。
通過調查發現,二人雖是同事,但是他們在日常工作沒有過多的密切的接觸,也就是一般同事接觸方式。但是出現了三個疑點。
一是6月10日的時候,廚師x和137例確診病例曾經有過近距離的、不到半米的交流,兩個人聊了一會天。當時廚師x沒有戴口罩,137例確診病例當時戴了口罩。
二是兩個人都喜好吸菸,酒店有一個地下負一層的吸菸室,是一個密閉的空間,沒有窗戶,兩個人每天基本上在吸菸時裡面均有一次或兩次共用吸菸室的情況。
三是第137例確診病例在酒店的工作是洗刷酒店員工餐廳的餐具。也就是員工吃完飯以後,把食物的殘渣倒掉以後,所有的盤子餐具都由他來進行一個最初步的清洗。廚師x每天中午都在員工食堂用餐,用餐後遞盤子的時候,都與第137例確診病例有這樣的一個接觸。也就是確診病例每天中午都要接觸到廚師x使用過的餐具。
剛剛提到了18日、19日天津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進行了病毒的全基因組測序和分析,19日把相關的標本送到中國疾控中心,20日的時候,測序結果出來了。昨天上午,中國疾控中心對天津市的測序結果進行了覆核,並且給予了確認,發回了確認的報告。報告顯示,與北京新發地市場相關病例的病毒序列完全相同。綜上所述,市疾控中心初步得出結論。
有可能廚師x在北京期間,特別是6月8日在公共場所,長時間逗留的過程當中,有可能是被感染了,感染之後,他沒有症狀,正常上班。在上班的過程當中,通過剛才所說的二人接觸的方式,有可能傳染給了第137例確診病例。
張穎說,這個結論絕對是準確和科學的,但是感染來源的排查還是沒有停止下來,相關的工作還在繼續。從目前我們掌握的線索來看,這次137例確診病例,可能的傳播方式是人傳人。
血清學抗體陽性
算不算無症狀感染者?
有沒有傳染性?
↓
在發布會上記者提問:我們在6月21日的新聞中看到,在排查中有一例血清學抗體陽性,這是不是無症狀感染者?血清學抗體陽性是否具有傳染性?
張穎答:「首先第一個血清學抗體陽性不是無症狀感染者,國家衛生健康委所下發的無症狀感染者管理規範,裡面提到了無症狀感染者,他的一個病例定義是什麼?首先他肯定是沒有任何症狀和體徵,第二個,必須是呼吸道標本,核酸病毒核酸檢測陽性。大家可以對照國家的病例定義,無症狀感染者的病例定義,可以看一下他算嗎?他不算。為什麼?他的呼吸道標本的病毒核酸一直檢測是陰性,它只是血清學抗體陽性,所以第一個他肯定不是無症狀感染者。」
「針對第二個問題,血清學抗體陽性是不是具有傳染性?咱們要說一下,對於血清學的抗體,它是對於核酸檢測的輔助診斷,所以前提必須得有病毒核酸檢測的結果,再加上所進行的抗體的結果,才能對於一個病例進行診斷,否則的話是不能診斷的。所以大家可以看到我們這些所有疑似病例也好,確診病例也好,無症狀感染者也好,病毒核酸檢測都是陽性的結果。所以說對病例進行診斷的時候,對無症狀感染者進行診斷的時候,是不採用血清學檢測結果的。但是在什麼情況下,血清學的檢測結果可以使用?這次對於感染來源我們進行排查和篩查。如果剛剛感染的情況下,核酸檢測可能就是陽性的,但是感染經過了很長的一個時間,病毒載量已經非常少了,是檢測不到核酸陽性的結果。只能通過血清學進行標記,血清學抗體的產生要遲於核酸陽性,所以這樣的一個窗口期可以被核酸檢測彌補。但是如果是既往的感染,長時間的感染,血清血又會彌補核酸的不足。所以在感染來源的排查過程當中,我們是肯定要用上血清學的。」
「那麼是否具有傳染性呢?要分幾個情況判斷了。
第一,如果他是一個感染者,我們的血清學檢測是非常穩定的,結果是非常準確的,它是急性期感染,肯定有傳染性。
第二,也就是像你說的它又是急性期,它又是有傳染性,核酸為什麼是陰性?所以第二種情況有可能核酸是一個假陰性的情況。假陰性是怎麼造成的?也就是它可能感染的病毒不足以發現。
第三,核酸檢測是陰性,血清學抗體陽性,完全跟傳染性無關了。
廚師X在第137例確診病例確診後,已經被集中隔離了,他在檢測陽性前兩天接觸的範圍,都在酒店內,也就是說他所有有可能被他傳染的可能性已經被隔離了,所以大家無需過度擔心。」
那麼,這次疫情中多次出現的
海鮮是清白的嗎?
↓
· 病毒是海鮮帶來的?
尚不清楚把病毒帶到新發地的人或物到底是什麼
專家傾向於認為,是物品或人將北京之外的新冠病毒帶入了新發地——這個四通八達的農產品批發市場。不過,尚不清楚把病毒帶到新發地的人或物到底是什麼。
6月16日,全國政協在上海就完善重大疫情防控機制開展專題調研。調研會上,高福的一番發言迅速登上微博熱搜。
他說,(新冠病毒)會在一些陰暗潮溼、比較汙染、不好的環境潛伏下來,在一定時間內再突然暴露給好多人。北京這次很可能不是5月底、6月初才出現的病人,很可能要提前推一個月,這裡面已經有好多無症狀感染或者輕型病人,才使得環境裡能有那麼多的病毒。
· 人傳人,還是物傳人?
如果是物,最有可能是冷凍的物品
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分析說:
如果是物品,最有可能是溫度較低、冷凍的物品,病毒存活時間比較長。
如果是人,最有可能是兩類,一類是在市場工作的人員,5月底、6月初曾去過流行區,感染新冠病毒後症狀不典型或是無症狀感染者,復工復產後回到市場工作,引起市場汙染,造成人和人之間的傳播;一類是來自有輸入病例流行區的人到新發地購物,都有可能汙染環境,造成工作人員感染傳播。
關於凍品是不是傳播源的問題
疾控病毒病所所長助理、國家流感中心副主任劉軍舉例說:
如果在沒有開封的凍品裡發現了陽性樣本,這就進一步證實了病毒通過冷鏈運輸到市場造成傳播的可能性;
而如果凍品是開封之後的,這就表明這些凍品可能此前已經被人接觸過了,那麼得出的結論就不太一樣了。
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微生物實驗部主任李鳳琴也表示:
病毒汙染的環節也有很多,到目前來說我們推動新發地,在批發環節、銷售環節都有可能發生汙染,只要是說它這個環境被病毒汙染,那麼在這個環境當中存放的食品和食品包裝材料就有可能被汙染。
· 海鮮能吃嗎?
未發現食用海鮮感染新冠證據
中國疾控中心研究員馮錄召強調,目前還沒有發現通過食用食物,包括海鮮產品經過消化道感染的證據。研究顯示,新冠病毒傳播感染的主要途徑還是近距離呼吸道飛沫和間接的接觸傳播
馮錄召表示,為了降低可能的風險,建議在購買食物時,儘量不要接觸生魚、生肉;在日常處理、烹飪、食用食品過程中,應該注意食品衛生和食品安全,包括食物處理前後要徹底的洗手;生熟案板分開,以及食物和飲用水要徹底的加熱煮熟、煮透;水果需要去皮食用,使用潔淨的餐具,
廚師、採購多人確診新冠,
中疾控給出餐飲人員10條防疫建議
↓
截止到6月21日,已超過20餘名新冠肺炎患者為餐館的廚師、服務員、採購員,可見,除了菜市場,各個餐館也可能成為了「新冠肺炎」藏匿的高發地,那麼作為餐飲行業的工作人員,既要提高警惕也不必人心惶惶,在這個特殊時期做好自我防範最重要,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給出了這10點建議:
1、一定持健康證上崗,上崗前確保身體健康,杜絕帶病上崗。尤其是發熱、咳嗽等症狀。
2、工作期間加強手衛生,用肥皂或者洗手液在流動水下洗手,或者速幹手消毒劑揉搓雙手。
3、注意個人衛生,打噴嚏、咳嗽時用紙巾遮住口鼻或者用胳膊肘遮擋;口鼻分泌物用紙巾包好後,丟棄在有蓋的垃圾桶。
4、工作時戴好口罩,穿好工作服帽和手套,保持個人衛生和工作服帽的整潔乾淨。
5、規範食品加工製作過程,不同類型的食物原料要分開儲存、分開加工;烹飪過程要生熟分開、燒熟煮透。
6、嚴禁宰殺、烹飪野生動物或生病禽畜。
7、每天進行自我健康監測(量體溫),並按單位要求上報,出現發熱、咳嗽等可疑症狀時,應立即報告用人單位,並及時就醫。
8、做好餐具、炊具、食品加工工具和用具的清潔消毒
9、上班禁止扎堆聊天、與人保持安全距離,下班避免參加聚集性活動。
10、上下班建議步行、騎行或者乘坐私家車,儘量減少乘坐公共運輸工具。不可避免的話,務必全程佩戴口罩,途中少用手接觸車上物品。
普通市民也要買菜洗菜
我們該如何防疫?
↓
這裡奉上
清洗生肉標準步驟
第1步:準備一個乾淨的盆子,放上半盆清水。把市場上買回的生肉從包裝袋裡取出,放進盆內清洗
第2步:清洗完生肉,將生肉放到用於加工生食的砧板上,待下一步處理
第3步:把盆內清洗過生肉的水倒掉,及時用洗潔精洗盆子、晾乾
第4步:在水龍頭下,使用肥皂和流動水洗手20秒以上
PS:處理生肉及其他生鮮食材時,避免用手直接揉眼鼻
張文宏醫生也一再強調
汙染你的是你的手
因此洗完生鮮、生肉之後
洗手是關鍵!
(來源:上觀新聞)
原標題:《真相來了!天津「神秘」確診病例是這樣感染的》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