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航母最為典型的特徵就是斜直兩段式飛行甲板,但是斜角甲板是一種優點與缺點同樣突出的設計,將降落甲板扭轉一定的角度避開前部停機區的斜角甲板設計固然能夠避免降落失敗的戰鬥機釀成慘案,但是斜角甲板設計也意味著降落難度的急劇提升,那麼有沒有另一種設計能夠在實現起降互不幹擾的同時,儘可能降低降落難度呢?有!那就是平行降落甲板設計。
大斜角斜角甲板的先天不足,降落難度高,降落風險大,停機區破碎
老式航母艦載機降落失敗的後果
因為一個三明治而誕生的斜角甲板設計,將降落甲板向左傾斜一定角度,降落失敗的艦載機能夠復飛,而不是一頭撞到前部停機區,是全世界第一種能夠適應高速降落的噴氣式戰鬥機的飛行甲板設計。
但是斜角甲板的缺點也很明顯!居中布置的斜角甲板會分割停機區,飛行甲板左後側停機區的艦載機難以調往甲板右側的主停機區,可以說就這點空間也就能設計成升降機了。
而且降落甲板與中軸甲板存在傾角,也就意味著艦載機降落過程中需要不斷微調自身姿態,也就是說艦載機著艦過程不能像老式航母一樣在航母正後方降落,而是要不斷調整自身姿態,對準斜角甲板的延長線,而且在飛行員調整艦載機姿態的同時,航母還在往前跑,也就意味著戰鬥機在下滑過程中還需要時刻微調姿態!稍微歪一點就意味著撞上兩側停機區!而且著艦之後受到橫風的影響,艦載機可能向單側漂移,導致降落失敗
為此就誕生了小斜角斜角甲板設計或者說平行甲板設計
革除大斜角甲板設計的弊病,同時也沒有了大斜角甲板優點的小斜角飛行甲板設計
小斜角斜角甲板設計或者說平行甲板設計指的是斜角甲板起始點不是甲板的中軸線而是偏向左側甲板。
小斜角/平行甲板設計的優點非常明顯起飛區,降落區,停機區實現了三分離設計,三者互不幹擾,功能分區明確, 艦載機調度難度低,艦載機出動率高。
由於夾角小乃至沒有夾角,飛行員調整戰機姿態的工作量更小,甚至於可以像二戰時艦載機飛行員一樣,只需要將機頭對準航母飛行甲板然後下滑!
艦載機降落方向同航母前進方向的夾角小,氣流更規律,降落的安全係數更高。
但是小傾角降落甲板也有著明顯的缺點:
首先,飛行甲板左側被設置為降落甲板,也就意味著左側甲板無法安裝升降機,(安裝在後部會導致艦載機無法降落,安裝在前部會導致無法布置彈射器導致艦載機的初級效率低)導致升降機布置密度過高,進而出現艦體不平衡問題。
第三,大斜角設計著艦位置與艦艇中軸線幾乎重合,也就意味著惡劣海況時大斜角降落點位置著艦點位置偏離小=著艦安全性高!小斜角/平行甲板設計降落位置偏向艦體左側,也就意味著小斜角設計在起降互不幹擾的同時還出現了難以適應惡劣海況的缺點。
然而平行甲板設計堪稱恐怖的出擊率能夠讓美式航母落淚,碩大的停機區就意味著能夠同時整備的艦載機數量越多,意味著一個出擊波次就越大;最大收容能力也就越大!巨大的且與降落區相鄰的停機區就意味著艦載機降落之後都能憑藉自身動力挪至停機區。
盤子修改的採用了平行甲板設計的尼米茲,看看這個恐怖級的停機區面積!
降落甲板左側就是大海,也就是說飛行員的容錯度也更高!至少左側沒啥東西好撞的了……
而且按照經典的侵佔起飛點的美式停機方式,採用了平行甲板設計的尼米茲能停放整整三列的戰鬥機!就降落之後的戰鬥機能夠直接向左拐彎進入停機區!
小結
也許大英帝國已經衰落,也許英國皇家海軍已經無法恢復當年威懾四海的榮光,但是這不意味著英國人就已經在世界海軍發展的潮流中敗下陣來!英國皇家海軍依舊深刻影響著世界航母的設計,斜角甲板設計誕生於英國,蒸汽彈射器誕生於英國,滑躍甲板設計誕生於英國。
小斜角甲板設計(CATOBAR方案的女王),平行甲板設計,航母雙艦島設計均誕生於英國!你可以說皇家海軍真窮,但是不能說英國人沒有相關的技術!F-35聯合攻擊機英國是重要成員國,美國的電磁彈射器設計,BAE也沒少一展身手,現在的英國僅僅是不再追求榮光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