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網友在網上上傳一段不文明旅遊視頻,在四川黃龍風景名勝區內,至少有十多名遊客翻越護欄進入鈣華保護地帶拍照,踩踏五彩池鈣華灘。
據了解,五彩池海拔3576米,池群面積21000平方米,有彩池693個,是當今世界上規模最大、海拔最高的露天鈣華彩池群。而鈣華的形成不僅需要嚴格複雜的自然條件,形成速度也十分緩慢,每年最多幾毫米,而且一旦遭到破壞,幾乎無法修復。
鈣華灘是大自然賜予我們的珍貴禮物,但是卻被那些不守規矩的遊客以拍照的名義踩踏破壞,不僅缺乏對大自然的本能敬畏,更缺乏最起碼的常識及基本的公德心。
近年來,由於一些遊客令人堪憂的素質,讓不少特殊的自然地貌遭到破壞。或許這些遊客對於環境的脆弱性一無所知,因為無知所以無畏,但是這些景點肯定都有設置禁止踩踏等警示牌,而他們卻無視這些提示隨意踩踏,這足以說明這些遊客的素質問題。
今年7月份,一位名叫「冒險雷探長」的網友在某網絡平臺發布了一則視頻短片,視頻中他帶領一個外國女孩,進入「禁止入內」的龍洲丹霞景區,隨意行走攀爬丹霞地貌,引發網友關注。
2019年4月份,三名遊客在沂水天然地下畫廊景區旅遊期間,心生貪念,將「比翼鳥」鐘乳石景觀底部的3處鐘乳石用石塊擊斷後盜走,而該在全國極為罕見的景觀因破壞嚴重很難恢復原貌。
景區只能以勸阻教育為主
景區沒有執法權,面對踩踏破壞的遊客,只能以勸阻和教育為主。就像這次的踩踏鈣華灘事件,景區工作人員發現並制止,遊客則重新回到棧道遊覽,但是在我們沒有看到的時候,又有多少遊客和管理人員玩貓抓老鼠的遊戲,我們鬼斧神工的鈣華灘又要留下多少傷痕呢?
懲罰力度遠遠不夠
《治安管理處罰法》規定,刻畫、塗汙或者以其他方式故意損壞國家保護的文物、名勝古蹟的,「處警告或者200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並處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罰款。」然而相比於破壞行為的後果,這樣的處罰未免太輕。
景區需嚴加管理
維護好這些古董級的自然遺產,是景區義不容辭的責任,如果不嚴加管理,平日再小心翼翼的呵護工作,都會被遊客隨時輕率的一腳毀掉。除了加強日常的巡視外,對於破壞行為,景區即便沒有執法權,也不能對違規者輕輕放過,大可以及時固定證據,聯繫執法機關處理。有關部門應該對這類不可逆的破壞行為,予以更嚴厲的懲戒,讓違法者付出與其行為後果相匹配的代價,讓他們在法律的倒逼下,學會敬畏自然、珍惜自然的遺產。自然如此脆弱,實在禁不起不文明行為的折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