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道教始祖究竟是誰一說,從古至今都一直爭論不休,眾說紛紜,有說是張道陵的,也有說是張衡的,總之是五花八門的,什麼樣的都有,誠然他們確實是某個教派的開山鼻祖,但也只能成為道教中各流派的鼻祖而已,而不能稱之為整個道教的始祖。但是,無論這些流派怎樣發展,怎樣壯大,他們所供奉的最高神明,所供奉的神威,無一例外的應屬道教的三清天尊。
那麼,所謂三清天尊指的是哪三清呢?三清即玉清,元始天尊,上清,靈寶天尊、太清,道德天尊了,這也是《封神榜》所提到的闡教教主,截教教主和人界教主了,分掌仙界兩大流派和人界。
那這三位天尊又是怎麼來的呢?我覺得他們是由道教始祖,老子一氣化三清而來。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老子的《道德經》有記載:道生一(天道生了元氣), 一生二(元氣又生陰陽二氣), 二生三(陰陽二氣又生了天地人), 三生萬物(天地人創造世了間萬物),這就有了我們目前看到的精彩紛呈的世間萬物了。
因為老子非常的推崇三生萬物的這個觀點,所以我們反推回去,就有了老子一氣化三清的想法,也就是由老子的三魂,幻化成了三位具體的神仙形象,就成為了如今我們所看到的道教的三位天尊了。因此,我認為老子在道家中的地位應該是最至高無上的,就這個論點而言,關於老子生平的很多典籍也是無法否認的。
老子,俗家姓李名耳,字伯陽,之所以稱之為老子,是根據以下的傳說而來的,傳說老子出生時就長有白色的眉毛及鬍子,因此而得名。他是春秋時期的思想家,創立了道家學派,他所著的《道德經》更是被奉為道家學說的經典,而被後世廣為流傳。可以毫不誇張的說,他的著作學說影響了後世幾千年,他因此也被稱為道教的創始人。
老子雖然沒有直接創立教派,組織眾人來信奉他,但他的著作學說以及相關的論點,確實是實實在在地影響了道家各流派,因此各流派,將其奉為道教始祖,我想這也不過分吧!同時以他的影響力,在當時的社會,如果他願意,開創一個流派,讓人供奉他,完全有可能,那就不是個事,還不是手到擒來。因此老子在道家的地位應該是高於三清天尊的。
至於,老子西出函谷關後下落不明,各種各樣說法的都有,甚至說老子西出後,來到了印度,點化了佛祖釋迦牟尼,這才創立了佛教。當然,這裡邊有道教和佛教爭鋒吃醋的成分,非要說成自己是正宗,自己是始祖,爭個你死我活的。其實,兩大宗教全然不相關,穿著和信仰也都完全不同,何來始祖一說。
因此,我自始至終都認為能符合邏輯的,應該這樣來推理,老子西出函谷關後來到了崑崙山,看到這裡環境不錯,景色秀美,靈氣充沛,從而再不想繼續西行,就駐紮在崑崙山上修煉,直到練就一氣化了三清,最終成為了道教始祖。也即我們廣大群眾所熟知的《西遊記》裡的太上老君了,他一直到現在都被廣為傳頌著。由此可見,三清天尊其實也就是老子的三個化身,三清的地位再崇高也高不過老子了。
另外,道家的發展,也跟歷朝歷代被視為國教所分不開的。從唐王李世民開始一直到明代的燕王朱棣,雖未有正式的昭告天下,但事實上,已經將道教上升到了國教的高度了!這也是道教及老子的學說,被廣為接受,廣為推廣,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綜上所述,道教的始祖必是老子無疑了,三清也只不過是老子的不同化身而已。寫到這,我眼前仿佛又浮現出,函谷關外那個騎著青牛的老者落寂的背影。他怎麼也沒有想到,他這一離去,留下了千古謎題的同時,也留下曾被視為國教的宗教信仰,開創了這一領域的先河!非常歡迎大家,評論指正與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