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鐵生逝世10周年追思會在京舉辦《鐵生 鐵生》凝聚親友回憶

2020-12-25 青瞳視角

時光飛逝,到2020年12月31日,史鐵生離開我們已整整10年了。而史鐵生對讀者的啟迪並沒有遠去,他筆下溫暖而有力的話語仍是「孤獨者的良藥」,給彷徨者以信心,這就是史鐵生的力量。

史鐵生,中國作家、散文家,1951年出生於北京。1969年他去延安一帶插隊,因雙腿癱瘓於1972年回到北京。2010年12月31日因突發腦溢血逝世,享年59歲。史鐵生是中國當代文學史上的一位對生命有著獨特體驗的作家,自稱「職業是生病,業餘在寫作」,以《我的遙遠的清平灣》《我與地壇》《病隙碎筆》等小說和散文蜚聲文壇。

12月20日,中國現代文學館舉辦史鐵生逝世10周年追思會暨《鐵生 鐵生》首發式。活動由北京作家協會、「寫作之夜叢書」編委會主辦,北京高高國際文化傳媒、中譯出版社協辦。在史鐵生逝世10周年紀念日之際,史鐵生的親屬、中學同學、插隊知青來到會場,近百位親友為著一位難以忘懷的故人而來,嚴冬裡的聚會帶著懷念的暖意。

中國作協副主席閻晶明、北京作協主席劉恆、「寫作之夜叢書」編委會負責人嶽建一、《鐵生 鐵生》主編代表王克明、畫家邢儀、作家徐曉、詩人食指等現場發言,演員濮存昕和主持人董浩趕到會場,朗誦自己喜愛的史鐵生作品片斷。史鐵生母校清華附中副校長白雪峰也帶領師生代表趕來,參加紀念活動。

此次發布的《鐵生 鐵生》與「寫作之夜叢書」編委會密切相關,由史鐵生的摯友孫立哲發起成立的「寫作之夜叢書」編委會,成立10年來致力於傳播史鐵生的文學精神和人生哲思,普及史鐵生作品,旨在引導在生活中奮爭的人們,通過閱讀史鐵生的著作,尋找救贖的可能,10年來出版了一系列相關書刊。史鐵生辭世後,越來越多的讀者喜愛他的作品,從中獲得鼓舞和力量。

此次發布的《鐵生 鐵生》是紀念史鐵生的文章合集,共有52位作者,54篇文章,絕大部分是鐵生走後10年來的回憶紀念文字。全套分「親友篇」「學友篇」「文友篇」三冊,由「寫作之夜」編委會歷時多年傾力完成。作者包括邵燕祥、王安憶、周國平、陳建功、鄧曉芒、馮牧等文化界知名人士,更包括史鐵生夫人陳希米、妹妹史嵐、「發小」克明、摯友孫立哲、插友邢儀等終生親密夥伴。

《鐵生 鐵生》三卷本還原了一個坦誠、率直、真誠的鐵生,拉近了讀者和鐵生的思想距離。「寫作之夜叢書」編委會負責人嶽建一在序言中講到:「鐵生正是藉著作品,藉著堅定信仰、價值體系,將一個重新建築心靈的時代孕育出來了。」

內容來自北京頭條客戶端

[ 北京頭條客戶端 ]

相關焦點

  • 張寶善教授逝世一周年追思會在京隆重舉行
    緬懷先輩恩師、追憶大醫足跡張寶善教授逝世一周年追思會在京隆重舉行陽春三月,京城喜降瑞雪,或許是上天被這位老人的醫德所感動,滿天雪花飛舞,映襯著對逝者的哀思。正直逝世一周年之際,由北京大學首鋼醫院劉京山教授、北京大學第一院馮秋實教授共同發起緬懷恩師,追憶大醫足跡——張寶善教授追思會在京隆重召開,會場在LED大背景牆上赫然顯現北京大學和面帶微笑的張寶善教授照片,既顯得莊重而又樸實無華,沒有介紹出席追思會的領導及嘉賓,拋去繁瑣的程序,返璞歸真。
  • 史鐵生生命的最後一刻:為捐器官,憋得滿臉通紅,硬撐到醫生趕來
    距離2010年史鐵生逝世到今天,十年時間過去了,我不知道還有多少人至今仍在緬懷這位作家。大多數人對史鐵生的印象是「輪椅上的作家」,那個寫下《我與地壇》的作家。但是在我心目中,史鐵生卻是一個用生命在寫作,用純粹心靈去創作的作家。韓少功說史鐵生是一個生命的奇蹟,是一座文學的高峰;莫言說他是一個傑出的作家,更是一個偉大的人。
  • 中甲新軍挖來「寶」貝,傳魯能昔日鐵打助教加盟,將輔佐殷鐵生
    新賽季裡,這位新助教將輔佐殷鐵生,率隊徵戰中甲聯賽。魯能球迷應該熟悉,馬寶剛在魯能助教崗位上度過了20個春秋。期間,他輔佐過13任主教練,經歷了6任總經理,但他卻在助教崗位上,穩如泰山一般,而且,在非常時期,他還能客場救火教練。也正因這段豐富的履歷,山東球迷戲稱魯能「流水的主帥,鐵打的寶剛」。
  • 史鐵生不是勵志型作家,他的作品也不是心靈雞湯
    生病最初幾年,史鐵生幾次自殺未遂,在地壇想了好幾年,一連幾個小時專心致志地想關於死的事,最後終於弄明白了:「死是一件不必急於求成的事,死是一個必然會降臨的節日。這樣想過之後我安心多了,眼前的一切不再那麼可怕。」
  • 追思緬懷革命先行者 臺北國父紀念館紀念孫中山逝世95周年
    「中國近代民主革命的偉大先行者」的孫中山先生,於1925年3月12日逝世於北京。今(2020)年恰逢孫中山先生逝世95周年,當地時間3月6日下午,臺北國父紀念館舉辦紀念孫中山先生逝世95周年「摯尊95再現中山風華」系列活動啟動儀式,並邀請臺灣中國文化大學音樂系管樂團現場演出,展現臺灣年輕人對中山先生的追思與緬懷。
  • 讀史鐵生《病隙碎筆》:任何災難前面都有可能加上一個「更」字
    《病隙碎筆》發表於2002年,是史鐵生的一部長篇哲思散文隨筆。史鐵生21歲時便以輪椅為伴,後來又身患尿毒症,在病床上,他前前後後用三年的時間完成了這部隨筆。史鐵生以一個哲人的視角,提出了他對生命的意義、人生的苦難等問題的思考,他用深沉的話語,以一種平靜的語調,將他對這個世界的思考娓娓道來,處處閃耀著智慧的光輝。
  • 高考作文素材(人物篇13):史鐵生
    史 鐵 生 其 人史鐵生是北京人,生於1951年,1967年從清華大學附屬中學畢業。當時光流轉到1969年1月16日,史鐵生作為知識青年到陝西延安地區插隊。1971年10月,史鐵生因腰腿疼痛,回到北京並住進友誼醫院。
  • 南通市舉辦兒童教育家李吉林逝世一周年紀念
    7月18日,南通市教育局、崇川區人民政府在南通師範學校第二附屬小學舉行兒童教育家李吉林逝世一周年紀念活動,緬懷逝者,寄託哀思,激勵廣大教師學習李吉林老師精神,傳承和發揚情境教育思想。作為南通教育的代表人物之一,李吉林老師的精神和學術成果已成為2019年全市教育大會上,市委市政府提出要建設「現代化教育高地、新時代教育之鄉」的重要基礎、重要基因。
  • 史鐵生《我與地壇》:人生如若不是到了絕處,又怎知自己會重生
    園子裡的人來來往往,換了一批又一批,但是在史鐵生的記憶裡卻終究忘不掉一個孩子——一個漂亮又不幸的小姑娘。在十五年前的那天下午,他第一次來就看見了這個小姑娘,那時她才三歲,在西邊的小路上撿樹上掉落的「小燈籠」。後來史鐵生才發現一個這麼漂亮的小女孩其實是先天低智商。
  • 從煉獄到天堂:永遠的地壇,永遠的史鐵生
    我曾經無數次回憶,希望記起當時的不幸是如何發生的,卻都是徒勞。那一段記憶似乎成為一段空白、一個永遠也解不開的謎。夜的漆黑,遮住了死神為我精心設計的陷阱,剎那間,它展開巨大的黑色翅膀,席捲了我的青春生命。
  • 蔣經國逝世29周年 馬英九跛腳拜謁陵寢表情哀戚
    蔣經國逝世29周年 馬英九跛腳拜謁陵寢表情哀戚今天是蔣經國逝世29周年紀念日,馬英九上午9點前往大溪陵寢。(圖片來源:中評社)  中國臺灣網1月13日訊 今天是蔣經國逝世29周年紀念日。臺灣地區前領導人馬英九上午9點前往桃園大溪陵寢,向蔣經國表達追思。因日前右踝跑步扭傷,馬英九今日戴著護具,行動不便,只能慢慢行走。  據中評社報導,在前馬辦秘書長曾永權等人陪同下,馬英九今日先在陵寢中庭,擔任主祭者,依照儀式獻花追思。接著進入陵寢,站在蔣經國遺照與靈棺之前,又追思了3分鐘,表情哀戚,黯然離開。  今天上午前往謁陵的島內團體單位不在少數。
  • 著名男低音歌唱家楊比德先生 美國線上追思會隆重舉行
    【美國新聞速遞】 劉茁 洛杉磯報導: 11月3日,中國著名男低音歌唱家、聲樂教育家楊比德教授逝世於海軍總醫院,享年93歲。消息傳來,海外藝術界人士深感悲痛。
  • SING女團四周年見面會《京日紀》寫真集上線
    齊鼓文化旗下的亞洲首個電子國風女團SING女團自2015年8月出道以來,已走過四個年頭,日前,SING女團正式宣布將於10月25日在北京舉辦「肆行·京日紀」四周年粉絲見面會,同時也宣布女團將發行四周年限定寫真集《京日紀》,並已正式上線預售。
  • SING女團四周年見面會 《京日紀》寫真集上線
    齊鼓文化旗下的亞洲首個電子國風女團SING女團自2015年8月出道以來,已走過四個年頭,日前,SING女團正式宣布將於10月25日在北京舉辦「肆行·京日紀」四周年粉絲見面會,同時也宣布女團將發行四周年限定寫真集《京日紀》,並已正式上線預售
  • 讀史鐵生《命若琴弦》的啟示:人要活著去救贖生存的苦難
    有人說過,如果把史鐵生的一生,凝聚成一篇散文,那就是《我與地壇》;如果把史鐵生的一生,凝聚成一篇小說,那一定是《命若琴弦》。我非常贊同這種說法。史鐵生(1951-2010),中國作家、散文家。1951年出生於北京。1967年畢業於清華大學附屬中學,1969年去延安一帶插隊。
  • 「紀念花鳥畫大師高冠華逝世20周年特展」在涵芬樓藝術館開展
    11月12日下午,由中國未來研究會名人書畫專業委員會、商務印書館涵芬樓藝術館聯合主辦的「壯採境界——紀念花鳥畫大師高冠華逝世20周年特展」在涵芬樓藝術館舉行開幕式。《百年巨匠》創始人、北京銀谷藝術館館長楊京島,涵芬樓藝術館館長劉文哲,高冠華先生的眾多學生等眾多嘉賓參加了開幕式。
  • 金馬獎/追思逝世影人超催淚 出現小鬼《角頭》微笑鏡頭鼻酸了
    記者黃庠棻/綜合報導第57屆金馬獎盛大舉行,本屆影展執委會主席由國際名導李安擔任,紅毯上星光熠熠,稍早頒獎典禮正式開始,由小提琴家陳銳開場表演,稍早播放了一段追思已逝影人的短片,出現了吳朋奉、侯傑、羅霈穎、高以翔、黃鴻升、小戽鬥等人的身影,讓所有人都忍不住鼻酸了
  • 抗戰勝利暨臺灣光復72周年 島內泛藍陣營舉辦活動慶祝
    【環球網綜合報導】10月25日是抗戰勝利暨臺灣光復72周年紀念日,島內泛藍陣營均舉辦多場活動慶祝。據香港中評社25日報導,國民黨25日9時在臺北「國軍英雄館」舉行紀念大會,黨主席吳敦義與臺灣地區前領導人馬英九等人出席,活動安排播放臺灣光復相關影片,場面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