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青眼有加出自哪裡?原來竟是阮籍的待人之道

2020-12-16 騰訊網

文/馮玄一

【史海遺珠】成語"青眼有加"出自哪裡?原來跟阮籍的待人之道有關。《晉書·阮籍傳》說,阮籍常以"青眼"和"白眼"來待客:見有禮俗之士來,以白眼對之;有情趣相投的高雅之士來,則以青眼對之。"時有喪母,嵇喜來吊,阮作白眼,喜不懌而去;喜弟康聞之,乃備酒挾琴造焉,阮大悅,遂見青眼。"

【史海遺珠】權傾朝野的內閣首輔張居正的兒子要參加會試,會試的主考官是大學士呂調陽。這次考試跟海瑞沒有半毛錢關係,海瑞不是考官,也沒有親戚參加這次考試,可是他竟然給呂調陽寫了封信。信中說,這次會試,我認為呂公你一定會主持公道,一定不會徇私給張首輔的兒子開後門。想張首輔也不會幹預這次考試。

海瑞的坦蕩和良苦用心值得佩服,但是這種為官、為人的方式是否恰當值得商榷。

【史海遺珠】明朝張瀚在《松窗夢語》中記錄了這樣一個小故事。張瀚剛入仕途時,一位長官告訴他:"昨天雨後,在大街上看到一個人,穿著新鞋出門,奔長安方向而去。那人走路時小心翼翼,亦步亦趨,專揀沒水的地方走,生怕弄髒了新鞋。可是走了不一會兒,偶一失足,新鞋踩到髒水中。此後,他便不再小心,而是大踏步走起來,也不在乎再踩到水中。"講完這個故事,長官告誡他說:"為人處世、開府做官也是這樣,一定要繃住自己的底線,否則,一次失足,就不會再拿失足當回事了。"

【史海遺珠】君子恥言利,這是中國古代讀書人的共識。但是袁宏道在寫給大姐夫毛太初的信中卻以貧窮為恥,告誡姐夫要努力賺錢致富。古人尚且如此,今人還有什麼藉口不努力賺錢?

【史海遺珠】袁宏道告誡姐夫說,安於貧窮是可恥的。"人生三十歲,何可使囊無餘錢,囤無餘米,居住無高堂廣廈,到口無肥酒大肉也,可羞也。"

貧窮並不可怕,致富的不二法門就是真正下功夫老實種田,不能把勞動生產當兒戲對待。

貧窮可羞。這是對當代年輕人最好的鞭策。

【史海遺珠】李昉在《太平廣記》卷199中記載張籍和朱慶餘的一段詩文雅趣:

中唐朱慶餘遇水部郎中張籍知音,索慶餘新舊篇什數通,吟改只留二十六章,籍置於懷抱而推贊之。時人以籍重名,無不繕錄諷詠,遂登科第。初慶餘尚為謙退,作《閨意》一篇,以獻張曰:"洞房昨夜停紅燭,待曉堂前拜舅姑。妝罷低聲問夫婿,畫眉深淺入時無?"籍酬之曰:"越女新妝出鏡心,自知明豔更沈吟。齊紈未足人間貴,一曲菱歌敵萬金。"由是朱之詩名,流於四海內矣。

【史海遺珠】《武宗實錄》上記載說:"正德十四年(公元1519年)十二月乙子卯,上至儀真。時上巡幸所至,禁民間蓄豬,遠近屠殺殆盡;田家有產者,悉投諸水。是歲,儀真丁祀,有司以羊代之"。

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禁豬令"。

這真是一道非常奇怪的詔令。

朱厚照之所以會頒布這樣一道奇怪的詔令,一則是他姓朱,二則是他屬豬。兩相聯繫,使他感到了恐懼。

明武宗朱厚照是歷史上有名的荒唐皇帝,大名鼎鼎的娛樂聖地"豹房"就是他一手建造的。禁豬令這種荒唐詔令當然是沒法執行的。朱厚照自己就照樣吃豬肉。這道詔令次年就被收回了,天下百姓繼續養豬、殺豬、吃豬肉。

【史海遺珠】東晉元帝司馬睿的寵妃生了一個兒子。元帝很高興,不僅重賞他的寵妃,而且遍賞文武百官,每人加升一級。大臣殷洪喬出面代表百官感激元帝。

殷洪喬說:皇上喜得皇子,這是普天同慶的好事,只是我們並沒有出什麼力而得此重賞,心裡都過意不去。

元帝哈哈大笑,說,我生兒子,當然不要你們出力,你們哪個若是出了力,那還了得!

皇帝這話,讓在場的大臣無不尷尬。這件事情傳到宮外,成了一個大笑話,聞著無不捧腹。

相關焦點

  • 青眼有加和翻白眼
    在博大精深的漢語中,青眼有加是被人賞識的意思,翻白眼是被人嫌棄的意思。「白眼」一詞出自《易經》,原本是卦相說一個如果是頭髮少,額頭闊,眼睛眼白多的人精明,這類相貌的人善於牟利。所以「白眼」最初並不是輕視瞧不起別人的意思。
  • 《酒狂》與阮籍不得不說的故事
    《酒狂》最早出自明代《神奇秘譜》(1425年),相傳為三國時期阮籍所作。阮籍生活在魏晉初期,曾任朝廷官員。他在政治上原有濟世之志,但無法魏明帝曹叡死後,朝內動蕩,政局非常險峻,只得放 棄。也因此,阮籍的詩詞大多作得隱晦曲折,借大自然傾訴悲情。
  • 阮籍半夜睡不著,寫下一首「失眠」詩,道盡了人生的孤獨與寂寞
    在魏晉有這麼一群人,他們視封建禮教於無物,常在竹林中縱酒高歌,後世給他們取了個雅號叫「竹林七賢」。這七人分別是:阮籍、嵇康、山濤、劉伶、阮鹹、王戎、向秀。在這七人中山濤最年長,嵇康最帥,劉伶最能喝,但若要論誰對後世詩歌文學影響最大,那一定非阮籍莫屬了。
  • 「加減乘除」「阿貓阿狗」竟是成語!還有更多你想不到的成語……
    「加減乘除」「阿貓阿狗」竟是成語!如此具有高度迷惑性小撒也被打臉了一起來看看那些年我們誤會過的真成語↓ ↓ ↓加減乘除「加減乘除」是真成語讓在場嘉賓大吃一驚中央民族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蒙曼解釋「加減乘除」出自《紅樓夢》中的《留餘慶》:乘除加減,上有蒼穹。
  • 阮籍:走到窮途末路,方覺萬般皆空
    崇拜顏回和閔損,不是為了突出阮籍少有大志,而是表明他與聖賢的遭遇大為相同。顏子之貧,閔子之孝,這不是正是阮籍身上所具有的特點嗎?如果以為阮籍僅僅是讀書識字,那就錯了。作文之餘,他還練習一項技能,那就是——劍法。他在《詠懷·少年學擊劍》自我誇讚道:少年學擊劍,妙技過曲城。
  • 這些對後世影響深刻的成語,原來都出自《易經》
    這些對後世影響深刻的成語,原來都出自《易經》。其實《易經》早已融入到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這些對後世影響深刻的成語,原來都出自《易經》1、自強不息 《易經乾》2、厚德載物 《易經坤》這兩句也是清華大學的校訓
  • 吳川市熱銷餘韻無窮青眼酒
    朱弦已為佳人絕,青眼聊因美酒橫。據《晉書·阮籍傳》記載:籍能為青白眼,見禮俗之士,以白眼對之。康聞之,乃齎酒挾琴造焉,籍大悅,乃見青眼。如阮籍這樣狂傲的名士,也不免為青眼聊為美酒橫。青眼酒,要做的就是那個能得到大家青眼的美酒。
  • 經典成語:得意忘形
    「竹林七賢」之一的阮籍是三國時期魏國的文學家、思想家,與嵇康齊名。他與當權的司馬氏集團有矛盾,但又不敢直接表示自己的態度,於是就把抑鬱和憤慨寄托在飲酒、作詩的生活裡。
  • 原來出自成語中的好名字,可以這樣好聽
    礪羽「礪羽」這個名字出自「鏃礪括羽」這個成語中,並且,這個成語也是出自《孔子家語·子路初見》,所以,這個名字,不僅富有中華文化的特色,而且也很有寓意,是用來比喻人刻苦磨練,力求精進。因此,為男孩起這個名字,是希望其在未來的工作和學習中能發憤圖強,努力進取。
  • 這兩個成語出自《道德經》,因人們的悟性不同,理解和用法也不同
    有的學者斷為「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在出土的文物《老子》一書中,又有一個版本「道,可道也,非恆道也;名,可名也,非恆名也",標點不同,意思也就大不相同。人們普遍認可的是頭一種斷句,多數人也按此理解和應用。後人對《道德經》的理解,說不上誰對說錯,畢竟只有老子本人才知道真正的涵義,後人要看你的悟性如何。
  • 道西說東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道西說東,謂亂加談論。出自:《敦煌變文集·茶酒論》:「阿你兩個,何用匆匆?阿誰許你,各擬論功!言詞相毀,道西說東。」近義詞有:道東說西,道西說東是貶義成語,可作謂語、賓語、定語;用於處事。道西說東的詳細解釋:成語名稱:道西說東(dào xī shuō dōng)成語釋義:謂亂加談論。成語出處:《敦煌變文集·茶酒論》:「阿你兩個,何用匆匆?阿誰許你,各擬論功!言詞相毀,道西說東。」
  • 成語「鑿壁偷光」出自哪位古人的苦學故事?
    今天的問題是「鑿壁偷光」出自哪位古人的苦學故事?大家都知道答案嗎?這裡小編根據支付寶螞蟻莊園小課堂問題,下面就是11月12日成語「鑿壁偷光」出自哪位古人的苦學故事這道題的答案了,來看看吧。11月12日螞蟻莊園問題問題題目:成語「鑿壁偷光」出自哪位古人的苦學故事?正確答案:匡衡答案解析:成語出處:《西京雜記》卷二:「匡衡字稚圭,勤學而無燭,鄰舍有燭而不逮。
  • 成語「東山再起」大家都知道,但出自於哪裡呢?就在紹興上虞
    說起「東山再起」這個成語,相信對於大家來說並不陌生,也經常引用這四字,但你知道它的出處嗎?「東山再起」出自於《晉書·謝安傳》,當年謝安官居要職,後來辭官隱居山林,後又因國家危難而出山,重新為國爭鋒,「東山再起」的成語由此而來,其出處在如今的紹興上虞區東山景區。
  • 阮籍三部曲之少年狂放:別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
    孟子當即回答說:「當然要救了,否則這和豺狼又有什麼區別呢?男女授受不親,只是禮法的規定,但是叔叔援救嫂子,那是變通的表現。」由此可見,即使是儒學大師孟子,也不建議嚴謹地去遵守禮法規則,而是要懂得變通,否則就會產生太多奇葩的事情;而阮籍一開始也是一心追求儒學之道的文人,但是後來隨著對社會的徹底失望,他的思想風格卻逐漸向老莊學派靠攏,因此他做事更加不拘一格。
  • 男寶寶起名:有出處的男孩名字推薦之出自「古詩文」
    有出處的男孩名字推薦之出自「古詩文」朗暢——出自陸機《文賦》:「頌優遊以彬蔚,論精微而朗暢」。知讓——出自詩經《小雅·鹿鳴之什·天保》:「如月之恆,如日之升。」子遊——出自《詩經·國風·齊風·載驅》:「汶水滔滔,行人儦儦。魯道有蕩,齊子遊敖。」成蹊——出自《李將軍傳》:「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景輝——語出魏晉·阮籍「嗷口布炎精,素月垂景輝。」嘉蹊——三國·阮籍《詠懷》:「嘉樹下成蹊,米園桃與李。」元辰——《北齊書·文宣帝紀》:「敬簡元辰,升臺受禪。」
  • 依門傍戶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出自:明·李贄《富莫富於常知足》:「無骨力則待人而行,倚勢乃立,東西恃賴耳,依門傍戶,真同僕妾,非賤而何?」又《史綱評要·周紀·威烈王》:「以此猛烈,赴道不難,與世上好人依門傍戶者何啻千裡。」近義詞有:倚門傍戶,依門傍戶是貶義成語,可作謂語、賓語、定語;用於處事。
  • 憂思獨傷心」——七賢之首的阮籍,憂思下的大情懷
    在王權的威壓下,人物失去個性風採,武將不再自稱豪傑,文人也偃旗息鼓,逐漸收斂了天下之心。建安風骨從此遠去了。阮籍,字嗣宗,世稱阮步兵。步兵是一個官職的名稱,用官職相稱表示一種尊敬。我們前面說到「建安七子」,阮籍是七子之一阮瑀的兒子,於詩文才華算得上家學淵源。
  • 阮籍:詠懷八十二首(其二十)楊朱泣歧路,墨子悲染絲
    成王未知周公之志,公乃為詩以遺王,名之曰《鴟鴞》焉。」這一說法則又出於《尚書·金縢》,司馬遷在《史記·魯周公世家》中也曾承用,後人於此都無異說,阮籍的意思也不可能有什麼兩樣。但阮籍在形容周公憂懼之心的「飄颻」二字底下接上「難與期」三字,則非直詠原來的史實可知,這裡只是反其意而用之,對此表示存疑之意。顯然,他是另有一番用意才使用這個典故的。 周公影射何人?
  • 這3個成語均出自鶴壁,與殷紂王有關,你了解的成語還有哪些?
    成語是我國漢字語言詞彙中一部分定型的詞組或短句,多數為4個字,但也有3個字和5個字的。它是中國文化的一大特色。成語的很大一部分是從古代繼承下來的。它們具有固定的結構和固定的術語,表示一定的含義。它在語言上通常與現代漢語不同,它代表一個故事或典故。它是中國文化中的一顆璀璨的明珠。
  • 2021山東事業單位考試公共基礎知識:常識常考題之成語典故
    下面為大家分享:2021山東事業單位考試公共基礎知識:常識常考題之成語典故。公共基礎知識 | 面試 | 時事政治2021山東事業單位考試公共基礎知識:常識常考題之成語典故考試公告不斷,親愛的同學你們有好好複習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