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社交媒體中充斥著威馬電池供應商之一中興高能「倒閉」的傳聞。相關傳聞稱,「去年資金鍊就已經非常緊張了,好不容易堅持到今年10月份,結果出現了壓垮駱駝的最後一噸稻草,直接壓扁了」。
與此同時,還有一封疑似中興高能採購部發給合作夥伴的運營風險告知郵件。據截圖顯示,「中興高能生產經營出現嚴重困難,現已暫時停止生產經營」,「請貴司立即按照我司通知停止與我司對應的物料採購,生產和發貨等一切活動,立即採取相關措施並減少損失。」
而相比這些傳聞一張疑似中興高能供應商維權的圖片更加引人注目,網傳照片中顯示有寫「中興蓄意破產!欺騙供應商供貨!還我血汗錢!」的橫幅,這進一步加深了這則傳聞的可信度。不過,《汽車專業網》編輯注意到,天眼查信息顯示,中興高能目前仍處於「存續」狀態,並未顯示「倒閉」風險。
關於「壓垮駱駝的最後一噸稻草」,不少觀點認為這是意指此前威馬因多次自燃而召回的事件。10月28日,威馬發布召回公告決定自2020年10月28日起,召回2020年6月8日至2020年9月23日生產的,裝備了電芯型號為ZNP3914895A-75A的動力電池的部分2020款威爾馬斯特電動汽車,共計1282輛。本次召回範圍內的車輛由於電芯供應商在生產過程中混入了雜質,導致動力電池產生異常析鋰。極端情況下可能導致電芯短路,引發動力電池熱失控並產生起火風險,存在安全隱患。據了解,此電芯型號為ZNP3914895A-75A的動力電池正是由中興高能供應。
矛頭直指下,中興高能並沒有「坐以待斃」,10月28日,中興高能發布《關於「威馬汽車產品召回事件」的聲明》指出,福建邵武市發生的兩起威馬汽車起火事件中,涉事車輛搭載的是高能技術的電池,不過具體起火原因仍待查。而北京市威馬汽車起火事件中,涉事車輛搭載的並非高能技術的電池。很明顯,中興高能並不願做一個「背鍋俠」。
事實上,從威馬的召回公告中,不難發現其確實有「甩鍋」的嫌疑,將電芯型號直接公布似乎正是告訴大家「罪魁禍首就是電芯,與我們無關」。不過,作為汽車廠商,威馬對於車輛自燃事故顯然應該負有責任。
此前,愛馳汽車聯合創始人付強在「老付有話說」中提到,電動車自燃即熱失控的原因大概是三個,分別是電芯原因,電池管理系統原因以及物理因素。付強認為「酒不鬧事人鬧事」:「往往有的時候整車廠在出現問題的時候說『電芯質量不行或者是電芯裡面有雜質、品控不行等』,但說到根兒上還是主機廠的問題,雖然電芯是上遊協作產品,但入口的質量其實還是在整車廠手裡,還需要走這條路把控,任何的甩鍋行為都是蒼白無力的。」對於付強的這段「解說」,不少網友認為這是在意指威馬召回事件。
事實上,相比某些車輛起火遲遲不見原因公布且無任何解決措施的企業,威馬的召回不失為一種負責任的做法,只不過其在召回事件中的具體做法容易讓供應商中興高能承擔更多的「炮火」。
11月2日,威馬汽車公布交付數據顯示,今年10月,威馬汽車共交付新車3003輛,同比增長46.1%。今年前10個月,威馬汽車累計交付量達1.69萬輛。顯然,10月幾次起火事件並未對威馬的銷量造成不良影響,卻引發了中興高能「立地解散」的傳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