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凱將死之時,他的兒子問他誰來接班,袁低聲說了兩句,後人無不驚嘆。
在清朝末年,袁世凱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人物。他是清朝的宰相。他手握大權,深受信任。不過,他是個聰明人,他很快就發現自己夾在革命黨人和清廷之間,居然有如此巨大的能量。袁世凱不僅是清王朝的最後一棒,也是革命軍的重要法寶,清王朝未來的走向就看他了。正因為如此,袁世凱才能順利趕上皇帝,成為中華民國的大總統。
1915年12月12日,袁世凱復闢帝制,登基稱帝,建立中華帝國,實行君主立憲制,將總統府改為新華宮,並制定了新的《皇室法典》。袁世凱的一系列舉措引起了革命黨人乃至全國人民的極大抗議。25日,隨著護國戰爭的爆發,貴州、廣西等地紛紛響應,再加上民眾的反對聲音越來越大,袁世凱的皇帝之路越來越艱難。
次年3月,袁世凱被迫廢除帝制,但面對南方勢力的不斷起義,不得不依靠北洋勢力進行鎮壓。然而,經歷了如此坎坷人生的袁世凱,最終承受不住壓力,於6月6日因尿毒症搶救無效去世。袁世凱去世前,各方勢力都在關注接班人問題,其中以袁世凱的長子袁克定對權力最為痴迷。
帥哥袁克定曾因腿部受傷在德國接受治療。在療傷期間,德國皇帝威廉二世為了擴大自己在遠東的勢力,不斷鼓動袁克定勸說父親恢復帝制,如果有什麼需要,只要找他幫忙就行了。1914年,他在德國沒有治好腳傷,而是帶著皇帝夢回到了中國。如果不是他的蠱惑,袁世凱不會稱帝,也不會在廢除帝制後,大聲斥責袁克定"欺父誤國"。
據記載,袁世凱死前,袁克定、徐世昌等人都守候在他的病榻前。袁世凱知道他們在想什麼,就用微弱的聲音說了兩個字:關於法律。袁克定連忙問道:"金石棺?"袁世凱輕輕點頭表示同意。金匱石室,是中國古代重要的秘藏文獻,《漢書·卷一·高帝紀二》記載:與有功之臣伐賦盟誓,丹書鐵契,金匱石室,藏之宗廟。
根據總統選舉法,繼任總統由上一任總統推薦,名單寫在"嘉禾金簡"上,藏於金匱石室。此外,金匱上的鎖需要三把鑰匙共同開啟,分別由總統、內閣總理和參議院議長保管,以確保安全。然而,金匱要略打開時,上面寫著黎元洪、徐世昌、段祺瑞的名字,沒有袁克定,想必是袁世凱早已預見了國家的未來。與其選擇自己的兒子,還不如把燙手山芋扔給別人。拳拳愛子之心,無不令後人嘆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