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豹》是漫威電影宇宙超級英雄電影系列的一位 「新晉成員」,說是新晉,是就電影而言。作為漫畫人物,「黑豹」的初次登場則是在1966年7月《神奇四俠》(Fantastic Four)第52期,也是第一位在主流美國漫畫公司登場的非諷刺黑人超級英雄。
在此前的漫威電影宇宙系列中,「黑豹」曾在《美國隊長3》中「打過醬油」,與鋼鐵俠、美國隊長一起,捍衛「復仇者聯盟」。
《黑豹》的故事發生在,漫威宇宙中虛構的非洲國家瓦坎達。瓦坎達的國王-各個部落所信奉的守護者被稱為黑豹。男主人公特查拉,他的父親(也就是前國王)在聯合國遇襲身亡之後,成為新一任的國王,擺在他面前的,有來自部落王室成員姆巴庫的挑戰,有叔叔的兒子埃裡克的復仇,有CIA探員的調查,有覬覦瓦坎達的藏有的大量振金的物理學家尤利西斯-克勞,當然更為重要的是,特查拉在片中反覆思考的,瓦坎達究竟應該如何與世界共處,並帶領瓦坎達走向何方 ……
134分鐘的影片,延續了一貫的迪士尼漫威製作風格。從勇士瀑布決鬥,韓國街頭的汽車追逐,到風光旖旎的非洲大地,瓦坎達的黑科技磁懸浮列車,在場景,動作設計,特效呈現上,都很「漫威」,非洲文化、服裝、服飾,音樂,節奏,貫穿電影始終。如果你在觀影過程中,偶爾會想到迪士尼的獅子王,千萬不必感到奇怪。
片中也有些不那麼「漫威」的地方,與以往超級英雄影片相比,少了些輕鬆搞笑,多了幾分嚴肅,或許是導演試圖讓「黑豹」成為一個不同以往超級英雄,抑或是對在表達的主題下,導演自身態度的一種流露。
影片在國內上映後,口碑兩極分化嚴重。吐槽、看衰此片的網友,大致集中體現在兩方面,一是,前面所提的認為此片以「政治正確」迎合黑人觀眾和影評人,第二種質疑,則是對瓦坎達所擁有的領先世界的高科技與部落的人們卻過著原始狩獵、農耕生活的情節,難以自圓其說。個人以為,那些網友所謂的「政治正確」在這裡更像是強加給黑豹的一頂帽子。正如一位豆瓣網友提出的,在「黑豹」漫畫人物誕生所在的年代,馬丁路德金在大聲疾呼的種族人權問題,按此邏輯,是否也應受到「政治正確」的攻擊指摘?包括電影在內的一切藝術形式,對黑人,婦女,兒童的關注,對社會弱勢群體的悲憫,是否也都難逃所謂「政治正確」的槽點?對於第二個質疑,瓦坎達「世外桃源」般的存在,這本是在原著漫畫中的設定,如同我們聽過的許多童話和寓言故事,這種設定,權且可以當作一個情境,為的是去講一個故事,不必過分糾結於此。
在漫威電影宇宙裡,超級英雄們燦若繁星。《黑豹》終於憑藉這部影片,與美國隊長和鋼鐵俠一樣,從此,有了自己獨立的IP。
漫威旗下的超級英雄,每一個英雄的故事,獨立成篇,英雄與英雄之間又是相互牽扯連繫,最後編織交匯在復仇者聯盟的一張大網裡面,這是漫威電影宇宙的布局與玩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