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稿】蚌埠市人民政府關於進一步加強城市精細化管理工作的實施...

2020-12-19 中國蚌埠網

各縣、區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門、各直屬單位:

為貫徹落實《安徽省人民政府關於進一步加強城市精細化管理工作的指導意見》(皖政〔201952號),鞏固和提升我市全國文明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創建成果,以推進「中國人居環境獎」創建工作為目標,進一步提高城市精細化管理水平,不斷增強城市綜合服務功能,推動城市高質量發展,提出以下實施意見。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認真落實中央城市工作會議要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按照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城市管理應該像繡花一樣精細」的理念,把提升城市管理精細化水平作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以「中國人居環境獎」各項指標為創建抓手,進一步完善城市功能,優化城市布局,美化城市環境,將我市打造成為夯實發展基礎、孕育發展動力、厚植髮展優勢的現代化生態園林城市。

(二)基本原則。

以人為本,惠民利民。堅持把人民滿意作為城市管理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強化宗旨意識、服務意識,明重點、疏堵點、除痛點,切實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問題,加強各種「城市病」治理。

因地制宜、有序推進。加強行業引導,落實屬地管理,結合我市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科學謀劃、對標先進、試點先行,盡力而為、量力而行,推進城市治理、生態修復、功能修補和街區整治提升,防止生搬硬套、大拆大建,杜絕政績工程、形象工程,力戒形式主義、官僚主義。

綜合施策、系統治理。將五大發展理念融入城市建設管理全過程,注重城市內涵發展,堅持遠近結合、標本兼治、源頭治理。加強規劃和建設統籌、地上和地下統籌、管理和服務統籌,抓綠化彩化、抓淨化黑化、抓美化亮化,增強城市規劃建設管理的整體性、系統性、協調性和可持續性。

創新發展、共建共享。積極推動城市規劃建設管理體制機制和模式創新,構建權責明晰、服務為先、管理優化、執法規範、安全有序的城市精細化管理體系。遵循群眾意願,動員群眾參與,共謀共建共治共享宜居宜業城市。

(三)工作目標。

用足繡花功夫,以更高標杆提升城市建設管理水平,通過「補短板、強弱項、提品質、抓長效」,完善城市功能,優化管理服務,改善人居環境,提升治理能力。到2021年年底,城市功能與品質進一步提升,城市環境與秩序進一步改善,城市形象與魅力進一步彰顯。持續完善城市建設管理長效機制,推進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二、補短板,完善城市功能

(四)優化城市道路交通體系。完善主次路網級配,打通各類「斷頭路」,暢通「微循環」,治理一批道路交通堵點,到2020年年底,城市建成區平均道路面積率達到15%。加快構建步行和自行車等慢行網絡體系,大力推進城市健身步道和自行車專用道建設。建設一批城市公共停車場,鼓勵開放單位停車泊位,重點解決老城區、老舊小區停車難問題。

牽頭責任單位:市住房城鄉建設局;配合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市公安局、市交通運輸局、市重點工程中心、市機關管理中心。

(五)完善市政公用基礎設施。統籌推動城市道路、供水、供氣等市政公用基礎設施向城中村、棚戶區、老舊小區、近郊區延伸覆蓋,消除市政設施空白點,著力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加快對城市危舊橋梁和漏損嚴重的老舊供水、燃氣等管網的更新改造,消除公共安全隱患。穩妥推進地下綜合管廊建設,積極推進共同管溝建設。

牽頭責任單位:市住房城鄉建設局;配合單位: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市發展改革委、市重點工程中心、市兩治三改辦、蚌埠中環水務公司、蚌埠新奧燃氣公司。

(六)加強城市汙水處理設施建設。實施城市汙水處理提質增效三年行動,2021年年底前,基本完成城市汙水處理廠提標改造,基本實現建成區無生活汙水直排口,基本完成市政雨汙錯接混接點治理及破舊管網修復改造,持續推進雨汙分流改造,改造城市汙水管網300公裡以上。堅決打好城市黑臭水體治理標誌性戰役,在我市建成區三條黑臭水體整治完成的基礎上,以四十米大溝為樣本,以點促面,對未列入公布名單的黑臭水體,發現一個整治一個。到2020年,城市建成區基本消除黑臭水體,並建立長效治理機制。同步加快推進縣城黑臭水體治理工作。

牽頭責任單位:市住房城鄉建設局;配合單位:市水利局、市生態環境局、市農業農村局。

(七)推進城市生活垃圾處理設施建設。加快建立垃圾分類處理系統,加強生活垃圾處理設施規劃建設,滿足分類處理需求。分類後的有害垃圾,屬於危險廢物的,要委託具有相應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的企業進行無害化處理。可回收物要有序納入再生資源回收利用網絡體系進行資源化處理,促進循環利用。加快餐廚垃圾處理設施建設,2019年年底前餐廚垃圾處理設施主體基本完工,2020年上半年投產運行。加強對生活垃圾處理設施運行實時監控,確保達標排放,規範處置飛灰、滲濾液等汙染物,保持城市生活垃圾焚燒處理率100%。加強建築垃圾運輸全過程監管,積極推進建築垃圾有序處置及資源化利用,2019年年底前完成建築垃圾資源化利用項目建設。

牽頭責任單位:市住房城鄉建設局;配合單位:市生態環境局、市商務外事局、市市場監管局。

(八)加快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持續推進「兩治三改」專項行動,按照「非拆即改」的原則,繼續推進老舊小區改造。按照「先地下、後地上」的要求,開展排水管網雨汙分流改造和供水、燃氣等管道改造,實施小區弱電線纜下地工程。推進房屋建築節能、光纖化改造、「適老化」改造,有條件的可加裝電梯,加快推進充電設施建設。

牽頭責任單位:市住房城鄉建設局;配合單位: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市市場監管局、市財政局、市兩治三改辦、蚌埠中環水務公司、蚌埠新奧燃氣公司。

(九)加快城市各類專業市場配套。加快城市物流、建材、廢品收購、二手車、蔬果批發、水產、花卉等專業市場的規劃建設。完善城市農貿市場布局,加快老舊農貿市場升級改造。加強規劃引導,合理設置商業網點和社區便利店,方便群眾生產、生活。規範設置便民早餐點和夜市等流動攤販疏導點,實施標準化管理。積極爭創國家食品安全示範市。加強餐飲業油煙擾民問題的源頭管控,按照《蚌埠市城市管理條例》的相關要求,落實新建、改建、擴建餐飲經營場所應當遵守的規定,加強事中事後監管。

牽頭責任單位: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配合單位:市商務外事局、市市場監管局、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市生態環境局。

三、強弱項,優化管理服務

(十)推進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加快建立政府高位推動、城市社區具體實施、公共機構示範帶頭、專業公司提供服務、社會公眾廣泛參與的工作機制,有序推進城市生活垃圾分類。2019年年底前,全面啟動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編制完成工作方案,加快《蚌埠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立法工作。2020年年底前,我市公共機構普遍實行生活垃圾分類,各區至少有一個街道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類示範片區。加強垃圾分類試點推進工作,2021年年底前,確保至少一個區實現生活垃圾分類全覆蓋。加快推進垃圾收運網絡與再生資源回收利用網絡「兩網融合」。

牽頭責任單位:市住房城鄉建設局;配合單位:市商務外事局、市生態環境局、市發展改革委、市市場監管局。

(十一)加強城市環境衛生治理。大力推進城市道路清掃保潔工作市場化、專業化、標準化。嚴格落實《環衛機械化作業規範》規定,確保市區道路機械化作業率達到90%,車行道機械化作業率達到100%,縣城達到70%以上。城市重點區域全面實施道路溼掃、吸掃作業。嚴格落實建築施工揚塵防治措施,強化混凝土攪拌站環境綜合整治。建立施工工地動態管理清單,將工地管理納入「智慧城管」建設範疇,2021年年底前,對5000平方米及以上土石方建築工地全部安裝在線監測和視頻監控,並與相關業務主管部門聯網,實現跨區域、跨部門聯合,達到揚塵防治「六個百分百」要求。持續推進城鎮公廁提升行動,2019年年底前新建公廁4座、改造公廁6座,人流集中場所女廁位與男廁位比例不小於2:1。完成省下達的城鎮公廁年度提升任務,2020年年底前城鎮公廁達到每平方公裡3.5座。

牽頭責任單位:市住房城鄉建設局;配合單位: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

(十二)遏制違法用地和違法建設行為。深入推進「無違建縣(區)」創建活動,加強規劃指導,嚴格圖紙審查,強化源頭管控。建立健全違法建設防控和治理長效機制,確保新生違法建設零增長,存量違法建設依法拆除,2020年年底前,各縣區成功創建「無違建縣(區)」,有效改善人居環境和城鄉面貌。

牽頭責任單位:市住房城鄉建設局;配合單位: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市兩治三改辦。

(十三)開展人行道淨化行動。淨化人行道,清除各類廢棄杆樁、線纜等障礙,改造配電箱、變壓器、信號櫃等設施設備,探索實施路燈杆與其他各類杆線並杆減量、多杆合一,提高道路平整度和通暢性。持續深化線纜整治,繼續落實運營商包保制度和定期巡查制度,對發現的雜亂線纜和廢棄通信杆及時處置清理。開展管線入地專項整治行動,統一納入地下綜合管廊或地下共同管溝,暫時不具備納入條件的應當進行統一規整。嚴格施工規範,指導各運營商建立規範施工流程,嚴格控制亂拉亂掛現象。開展違規設坡、佔道經營、出店經營等專項整治行動。清理現有非機動車道、人行道不符合設置要求的停車泊位,取締整治私設地鎖、路錐等路障行為,加強車輛停放秩序管控。

牽頭責任單位:市住房城鄉建設局;配合單位:市公安局、市發展改革委、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市交通運輸局、蚌埠供電公司、移動蚌埠分公司、聯通蚌埠分公司、電信蚌埠分公司、鐵塔公司蚌埠分公司、中廣有線蚌埠分公司。

(十四)加強城市立面整治。規範建築物的晾衣架、遮陽棚、捲簾門等設施,加強教育引導,依法拆除主幹道兩側建築外立面防盜網、防盜格柵、花架、花臺等設施,確需設置的可採用內置方式。加強戶外廣告巡查,集中查處和拆除違法違規設置及存在安全隱患的戶外廣告設施,實現違法違規廣告全年「零增長」目標。以一街一景、一樓一線、一店一招為標準,持續開展店招店牌提升整治,對沿街「亂張貼、亂塗寫、亂披掛」進行有效治理,達到沿街立面煥然一新,夜間燈光適度亮化,提升城市總體形象。

牽頭責任單位:市住房城鄉建設局;配合單位: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

(十五)加強住宅小區物業管理。建立和完善社區黨組織、社區居民委員會、業主委員會和物業服務企業「四位一體」的議事協調機制。開展物業專項整治,2019年年底前建立物業企業信息平臺,積極推進物業管理領域立法。建立物業管理與綜合執法工作銜接機制,依法查處住宅小區內違規排汙、亂搭亂建、毀綠種菜、違規裝修、侵佔公共空間等違法違規行為及物業服務企業違規經營行為。制定《蚌埠市物業服務企業誠信管理辦法》,鼓勵採取第三方評估等方式,督促物業服務企業規範服務行為,提升服務水平。

牽頭責任單位:市住房城鄉建設局;配合單位:市民政局、市人防辦。

四、提品質,改善人居環境

(十六)完善公共配套服務。以社區為中心,在步行15分鐘範圍內,完善基層公共管理與公共服務設施、商業服務設施、市政公用設施、交通場站及社區服務設施、便民服務設施,著力打造一批便利群眾生活的「15分鐘生活圈」。逐步將綠道建設與城市慢行系統建設相結合,完善城市綠道支路網,形成綠道網絡體系。

牽頭責任單位: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配合單位:市商務外事局、市住房城鄉建設局。

(十七)提升城市水環境及綠化品質。全面推進城市水環境治理,統籌推進海綿城市建設和城市排水防澇工程,實現水清、岸綠、景美。進一步完善城市綠色開放空間體系,按照市民出行300米見綠、500米見園的要求,對園林綠化實施加高、加層、加密、加彩、加果的改造,做到見縫插綠、拆違增綠、見土鋪綠,不斷提升我市綠化品質。積極推進虎山公園、南山兒童公園等項目建設。因地制宜推進城市山體、水系、溼地、綠地的生態修復,系統開展小微生態功能空間建設,合理劃定城鎮藍線、綠線,完善城市生態網絡體系,切實保護古樹名木。堅持適地適樹原則,嚴控「大樹進城」。

牽頭責任單位:市住房城鄉建設局;配合單位: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市水利局。

(十八)展現城市文化風貌。加強城市規劃和城市設計,強化我市城市設計適用性,促進城市設計與城市規劃、建設、管理三環節的銜接。圍繞對高鐵新城區、「三山一廊」等地區的空間發展戰略及城市設計,突出城市主題重點片區的城市設計理念,充分體現我市城市地域文化、特色、底蘊、特質和時代風貌,提升城市景觀品質。創新歷史文化街區保護模式,整治提升順河老街歷史風貌特色,加強對寶興麵粉廠等歷史建築的保護,完成歷史建築保護標誌設置,劃定保護範圍和建設控制地帶,注重採用「繡花」「織補」等微改造方式,從品質、環境、文化、創新、公共服務等方面持續增強歷史文化街區宜居性。

牽頭責任單位: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配合單位: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市文化和旅遊局。

五、抓長效,提升治理能力

(十九)推進城市管理法治化。加強城市管理和執法制度建設,全面落實行政執法公示、執法全過程記錄、重大執法決定法制審核等制度。嚴格履行行政監管責任,加強事前、事中、事後監管。根據國家組建綜合執法隊伍、深化行政執法體制改革統一要求,及時調整和明確城市管理、自然資源、生態環境、市場監管等部門在城市管理相關領域的執法職責。加強城管執法隊伍建設,持續開展「強轉樹」專項行動,推進嚴格規範公正文明執法。不斷加強人員力量建設,保障城市管理工作持續穩定開展。強化行政執法與司法銜接,依法打擊妨礙城市管理執法和暴力抗法行為。

牽頭責任單位:市住房城鄉建設局;配合單位:市司法局。

(二十)推進城市管理智能化。統籌推進全市智慧城管建設,到2019年年底,建成市級智慧城管平臺,加快推進市、縣數字城管平臺智慧化升級改造。到2020年年底,實現省市縣三級平臺互聯互通,逐步實現對城市黑臭水體水質、生活垃圾和汙水處理排放指標等關鍵數據的實時監測和互聯共享。加快城市地下管網地理信息系統和安全運行監測系統建設,到2019年年底,基本建成城市地下管網安全運行監測系統。

牽頭責任單位:市住房城鄉建設局;配合單位:市生態環境局、市數據資源局。

(二十一)推進城市管理專業化。加強專業化隊伍建設,加快培養一批懂城市、會管理的城市管理幹部和專業人才。提升專業化服務水平,鼓勵採用政府購買服務、與社會資本合作等模式,引入專業化城市管理和服務運營商,提供專業化服務。完善城市精細化管理標準規範。

牽頭責任單位:市住房城鄉建設局;配合單位:市財政局、市發展改革委。

(二十二)推進城市管理社會化。深入推進「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活動,搭建「城管服務超市」、城管崗亭、社區工作站、便民窗口等便民服務平臺,完善城市管理12319服務熱線、微信公眾服務號功能,引導社會公眾自覺維護和監督城市環境秩序,形成多元共治、良性互動的城市治理模式。

牽頭責任單位:市住房城鄉建設局。

六、健全保障制度,完善政策措施

(二十三)加強組織領導。市城市管理委員會及各縣、區政府(管委會)要切實加強對城市精細化管理工作的組織領導,堅持問題、目標、效果導向,細化工作要求,量化工作指標,壓實工作責任,落實保障措施。健全完善主要負責同志牽頭的城市管理協調機制,加強城市管理效能綜合評價機制、網格化責任機制、社會公眾參與機制等工作推進機制建設。市直有關部門要按職責分工主動履職,加強溝通協調,積極支持指導各縣區開展工作。

(二十四)拓寬融資渠道。市、縣兩級要加大資金投入力度,為推進城市精細化管理工作打下基礎。鼓勵社會資本參與老舊小區改造、城市管網、停車場、特色街區等基礎設施建設及維護管理,全面開放環衛保潔、園林綠化養護、市政設施維護等市場,推行政府向社會企業、公共機構購買服務和PPP模式。

(二十五)開展試點示範。各縣區、各部門要聚焦城市主要道路、主要河道及兩側,市民主要休閒服務和市民集中居住等重點區域,對照標準要求,積極開展「示範道路」「示範街區」「示範小區」試點,發揮典型示範引領作用,不斷優化城市整體環境。蚌埠市作為皖北和淮河流域中心城市,要主動對標省外徐州市和省內合肥市,全面提升城市品質和精細化管理水平,著力塑造城市風貌,充分展示城市魅力。

(二十六)強化督促指導。市住房城鄉建設局要結合數字城管監督考核工作,進一步建立完善城市管理效能評價標準,健全第三方評估機制,組織實施科學的客觀評價,納入市政府城市管理工作目標考核。各區人民政府要落實好各項工作屬地管理的主體責任,建立定期調度、定期通報和評價機制,督促各項任務落地見效,切實提升全市城市精細化管理水平。

各縣參照本實施意見,結合各自實際,制定本區域的城市精細化管理工作方案。

 

附件:任務分解表

 

 

 

202016

(此件公開發布)


附件

 

任務分解表

 

序號

工作任務

牽頭責任單位

配合單位

時限要求

1

城市建成區平均道路面積率達到15%。建成區平均路網密度≥8公裡/平方公裡。

市住房城鄉建設局

市發展改革委、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市交通運輸局、市重點工程中心

2020

12月底前

2

建成一批城市公共停車場,逐步開放單位停車泊位,重點解決老城區、老舊小區停車難問題。

市住房城鄉建設局

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市公安局、市機關管理中心

2021

12月底前

3

實施城市汙水處理提質增效三年行動,三年改造城市汙水管網300公裡以上。

市住房城鄉建設局

市發展改革委、市財政局、市生態環境局、市農業農村局、市水利局

2021

12月底前

4

堅決打好城市黑臭水體治理標誌性戰役,基本消除建成區黑臭水體。

市住房城鄉建設局

市生態環境局、市農業農村局、市水利局

2020

12月底前

5

建成餐廚垃圾處理設施並投入運行。

市住房城鄉建設局

市發展改革委

2020

6月底前

6

城市生活垃圾焚燒處理能力達100%,縣城焚燒處理能力佔比逐步提高。

市住房城鄉建設局

市生態環境局

2019

12月底前

7

全面啟動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編制完成工作方案,加快《蚌埠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立法工作。

市住房城鄉建設局

市司法局

2019

12月底前

8

啟動垃圾分類市場化運作,公共機構普遍實行生活垃圾分類,各區至少有一個街道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類示範片區。

市住房城鄉建設局

市商務外事局、市生態環境局、市發展改革委、市市場監管局

2020

12月底前

9

加強垃圾分類試點推進工作,確保至少一個區實現生活垃圾分類全覆蓋。

市住房城鄉建設局

市商務外事局、市生態環境局、市發展改革委、市市場監管局

2021

12底前

10

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100%。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35%

市住房城鄉建設局

 

2020

12月底前

11

建成建築垃圾再生資源化利用項目。將施工工地揚塵監測數據接入數字城管平臺。

市住房城鄉建設局

市生態環境局

2019

12月底

12

完成建築垃圾轉運調配場建設前期工作,加大對私拉亂倒、非法處置建築垃圾等違規行為查處力度,實現市區建築垃圾申報核准率、收運率、安全處置率均達100%

市住房城鄉建設局

市交通運輸局

市公安局

2020

12月底前

13

規範設置臨時消納場所,拓寬建築垃圾再生產品應用範圍,實現建築垃圾資源化利用率達70%以上。

市住房城鄉建設局

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

市生態環境局

2021

12月底

14

建成區道路機械化清掃率達到90%以上,縣城達到70%以上。城市重點區域全面實施道路溼掃、吸掃作業。

市住房城鄉建設局

 

2020

12月底前

15

持續推進城鎮公廁提升行動,城鎮公廁擁有量≥3.5/平方公裡,人流集中場所女廁位與男廁位比例不小於2:1

市住房城鄉建設局

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

2020

12月底前

16

各縣區成功創建「無違建縣(區)」,建立健全違法建築防控和管理長效機制。

市住房城鄉建設局

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

市兩治三改辦

2020

12月底前

17

開展物業專項整治,建立物業企業信息平臺,制定《物業服務企業誠信管理辦法》,積極推進物業管理領域立法。

市住房城鄉建設局

市民政局

市人防辦

2019

12月底前

18

建成市級智慧城管平臺,基本建成城市地下管網安全運行監測系統。加快推進市、縣數字城管平臺智慧化升級改造。數位化城市管理年結案率≥90%;建立城市橋梁信息管理系統,形成清晰有效的檔案管理,使城市重要市政基礎設施處於受控狀態。

市住房城鄉建設局

市數據資源局

2019

12月底前

19

實現省市縣三級平臺互聯互通,逐步實現對城市黑臭水體水質、生活垃圾和汙水處理排放指標等關鍵數據的實時監測和互聯共享。

市住房城鄉建設局

市生態環境局

2020

12月底前

20

制定完善的常住人口住房保障政策,且已貫徹實施。保障性住房建設計劃完成率連續三年≥100%

市住房城鄉建設局

市兩治三改辦

2020

12月底前

21

建成區內基本消除棚戶區,居民得到妥善安置,實施物業管理。制定城中村改造規劃並按規劃實施。

市住房城鄉建設局

市兩治三改辦

2021

12月底前

22

城市新建住宅小區的街區規模適度,沒有超大型封閉小區。舊城改造中結合路網加密逐步推廣住宅的街區化規劃建設,並實現有效的物業管理。

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

市住房城鄉建設局

2021

12月底前

23

社區教育、醫療、體育、文化、便民服務、公廁等各類設施配套齊全,在15分鐘步行距離內形成便捷的生活服務圈。

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

市住房城鄉建設局

2021

12月底前

24

城市公共供水覆蓋率≥95%。城市供水管網漏損率符合《城市供水管網漏損控制及評定標準》。

蚌埠中環水務公司

 

2020

12月底前

25

城市燃氣普及率≥98%

蚌埠新奧燃氣公司

 

2019

12月底前

26

城市建成區汙水實現全收集、全處理;汙水收集管網配套完善;城市汙水集中處理率≥95%;汙泥無害化處置率≥90%

市住房城鄉建設局

 

2020

12月底前

27

推行雨汙分流排水體制,排水防澇達到《室外排水設計規範》(GB50014)規定標準要求,實現小雨不積水,大雨不內澇。

市住房城鄉建設局

 

2020

12月底前

28

編制完成科學、可實施的海綿城市專項規劃,且建成區內有一片區(獨立匯水區)達到海綿城市建設要求。

市住房城鄉建設局

 

2021

12月底前

29

制訂專項規劃,並經批准實施,建成較為完善的步行、自行車系統。步行和自行車出行分擔率≥40%

市住房城鄉建設局

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

市交通運輸局

2021

12月底前

30

完成停車設施普查和專項規劃,實施停車計時收費,嚴格違法停車執法,停車供需平衡,秩序良好,路內和居住區無大量違法停車現象。

市住房城鄉建設局

市公安局

市發展改革委

市財政局

2021

12月底前

31

城市綠化覆蓋率≥40%;城市綠地率≥35%;城市人均公園綠地面積≥12;城市林蔭路推廣率≥70%

市住房城鄉建設局

市財政局

2020

12月底前

32

城市地表水環境質量達標率75%,且市區內無黑臭水體;集中式飲用水源地的一級保護區達到《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基本項目及補充項目、特定項目的要求。

市生態環境局

市水利局

市住房城鄉建設局

2021

12月底前

33

主要道路、公園、公共建築等公共場所設有無障礙設施及通訊、信息交流等軟環境設施,管理、使用情況良好。

市住房城鄉建設局

市民政局

2020

12月底前

34

完成城市建成區範圍內的地下管線普查,建立城市統一的地下管線綜合管理信息系統,並實現與各專業管線信息系統的互建互聯、信息共享、動態更新。編制地下綜合管廊專項規劃,新區同步建設地下綜合管廊,老城區逐步推進。

市住房城鄉建設局

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

市交通運輸局

市重點工程中心

市經濟和信息化局

2021

12月底前

35

城市防洪設施達到國家規定的設防標準。城市重點地區、交通樞紐地區、地下公共空間配備完善的防汛設施並有效維護。

市水利局

市住房城鄉建設局

市交通運輸局

市人防辦

2020

12月底前

36

城市汙水再生利用率≥20%

市住房城鄉建設局

 

2021

12月底前

37

節能建築佔既有建築比例≥40%

市住房城鄉建設局

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

2020

12月底前

相關焦點

  • 廣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加強農村住宅建設管理的實施意見
    穗府辦規〔2020〕18號廣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加強農村住宅建設管理的實施意見各區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  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動我市農村住宅建設規範化管理、便捷化服務,根據中央、省關於深化農村宅基地管理制度改革的要求,結合我市實際並經市人民政府同意,制定本實施意見。
  • 上海市人民政府發布《關於加強審計工作的實施意見》
    上海市人民政府關於加強審計工作的實施意見滬府規〔2020〕31號各區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辦、局:為深入貫徹《國務院關於加強審計工作的意見》(國發〔2014〕48號),推動國家和本市重大決策部署和政策措施的落實
  • 吉安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印發吉安市進一步加強全市政務公開工作...
    ​​井岡山管理局,井岡山經開區管委會,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廬陵新區管委會,市直各單位:  《吉安市進一步加強全市政務公開工作暨全面推進基層政務公開標準化規範化三年行動實施方案》已經市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抓好貫徹落實。
  • 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廣東省進一步加強孤兒保障工作若干...
    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廣東省進一步加強孤兒保障工作若干措施的通知粵府辦〔2020〕26號各地級以上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  《廣東省進一步加強孤兒保障工作若干措施》已經省人民政府同意
  • 城市更新,要有機,更要精細化管理!
    在過往,中國城市更新主要是以拆建形式為主,更新規模龐大卻間接破壞了寶貴的城市文化資源。在新時期下,城市的環境與文化資源更加得到重視,中國的城市更新將過渡到以創新改造為主的漸進式有機更新,體現在更加精細化的城市管理上。那究竟何為城市有機更新?如何透過精細化的管理手段實現城市有機更新?
  • 聚焦城市環境綜合秩序治理,西湖區全面推進黃龍商圈精細化管理
    今年以來,西湖區聚焦城市綜合環境秩序治理,以黃龍商圈亮化提升改造為抓手,在黃龍商圈實施精細化管理,加快落實管理責任、細化管理標準、創新督查機制,夯實城市潔化、序化、綠化、亮化、美化「五化」建設,努力促進商圈區域街容風貌、街面秩序、管養標準、區域短板提升,最終實現精細化管理水平全面提升。
  • 【定稿】《蚌埠市地下管線管理辦法》
    企事業單位內部管線、軍事專用管線、輸油管道、危險化學品管道等建設管理,按照有關規定執行。第三條  地下管線建設和管理應當遵循規劃引領、統籌建設、綜合管理、信息共享、安全運行的原則。第四條  市、區人民政府負責地下管線的統籌管理工作。
  • 安徽蚌埠市推進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實施方案發布!
    北極星固廢網訊:根據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等九部門聯合印發的《安徽省推進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實施方案》(建督〔2019〕108號)精神,為貫徹落實《蚌埠市城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加快推進我市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提升生活垃圾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水平,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實施方案。
  • 辦公室簡介_蚌埠市人民政府
    > 商務局辦公室簡介      根據《中共蚌埠市委辦公室蚌埠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印發<固鎮縣機構改革方案>的通知》(蚌辦[2019]7號)和《中共固鎮縣委固鎮縣人民政府關於縣級機構改革的實施意見》(固發)[2019]8號,特制定本規定。
  • 霑益區花山街道:城市管理「精細化」 惠民利民「以小見大」
    花山街道在基礎設施補短板的同時,注重實施精細化管理,加強環境秩序綜合整治,補齊民生短板,提升群眾文明城市創建滿意率、獲得感。組織開展農貿市場、交通秩序、老舊小區等各類專項整治行動,進一步規範經營行為,疏堵結合整治亂停亂放,用管理「精細程度」換取群眾「滿意指數」。
  • 蚌埠市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2020年政務公開工作總結
    一、基本情況2020年,市公積金中心在市政務公開辦公室指導下,按照《蚌埠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印發2020年全市政務公開工作要點的通知》和《蚌埠市政務公開「六提六促」專項行動》工作計劃確定的內容和要求,積極推進《政府信息公開條例》深入實施,促進政務公開工作的深入開展,為促進住房公積金事業又好又快發展營造了良好環境。
  • ...市淮上區委蚌埠市淮上區人民政府關於進一步完善人口和計劃生育...
    各鎮黨委、政府,淮濱社區,區直各有關單位:  為進一步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全面加強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統籌解決人口問題的決定》(中發〔2006>〕22號),積極探索統籌解決人口問題新機制,推動人口和計劃生育和諧發展,結合實際,就進一步完善人口和計劃生育利益導向機制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 上海市人民政府關於加強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工作的實施意見
    滬府規〔2020〕29號 上海市人民政府關於加強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工作的實施意見 各區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辦、局:   為全面貫徹《國務院關於加強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工作的意見
  • 「防汛工作經驗交流」西城區防汛工作「手冊化、精細化」管理經驗...
    一、防汛手冊化管理(一)防汛工作實行手冊化管理的必要性手冊化管理是精細化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西城區委區政府主要領導多年來對全區工作的要求。(三)防汛工作手冊化管理需要進一步加強有關情況一是信息收集時效性需要進一步加強。由於各單位人員少,特別是平房區、拆遷區、老舊小區多的街道,汛前基礎臺帳數據上報達不到區級要求,影響整體工作進度。二是數據動態更新不夠。紙質工作手冊難以保證隱患信息、責任人等數據實時動態更新。
  • 市人民政府關於加強城市基礎設施配套費徵收管理的通知
    各區人民政府,葛店開發區、臨空經濟區管委會,市政府各部門:   為進一步規範我市城市基礎設施配套費徵收管理,根據省財政廳城市基礎設施配套費徵收管理相關規定,結合我市實際,現就加強城市基礎設施配套費(以下簡稱配套費)徵收管理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徵收範圍   徵收範圍為全市城鎮規劃區
  • 【徵求意見通知】關於徵詢社會公眾對《蚌埠市地下管線管理辦法...
    【徵求意見通知】關於徵詢社會公眾對《蚌埠市地下管線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意見的公告為了增強立法的公開性和透明度,提高立法質量,現將《蚌埠市地下管線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全文公布,徵求社會公眾意見。
  • 關於進一步加強渣土車運輸管理的通告
    關於進一步加強渣土車運輸管理的通告 2020-12-22 20:0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自治區印發《關於全面加強危險化學品安全生產工作的實施方案》
    內蒙古自治區黨委辦公廳、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關於全面加強危險化學品安全生產工作的實施方案》近日,內蒙古自治區黨委辦公廳、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關於全面加強危險化學品安全生產工作的實施方案》。
  • 安徽省人民政府關於2020年實施33項民生工程的通知
    根據全面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要求,在統籌推進秸稈綜合利用、畜禽糞汙資源化利用的同時,因地制宜,建管一體,採取適當模式推進農村戶用廁所改造,加強糞汙廢棄物收集、處理和資源化利用全過程管理,加快改善農村人居環境。(二)出生缺陷防治。
  • 蚌埠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印發蚌埠市突發重大動物疫情應急預案的...
    各縣、區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門,各直屬單位:經市政府同意,現將《蚌埠市突發重大動物疫情應急預案》印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1.1編制目的加強和規範對突發重大動物疫情應急工作的管理,及時、迅速、有效地預防、控制和撲滅突發重大動物疫情,最大限度地減輕動物疫情對畜牧業和公眾健康的危害,保持經濟持續穩定健康發展,保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維護社會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