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24 23:3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記者
聽說茌平山東梆子劇團是個已經建團70年的老劇團,請問周克泉團長能不能給我們簡單介紹下劇團的情況?還有,扶貧大戲《承諾》劇情、創作過程能不能再介紹下?
周克泉
茌平山東梆子劇團團長
好的。聊城市茌平區山東梆子劇團(茌平花鼓戲傳承保護中心),原茌平縣京劇團,成立於1950年,前身為中國人民解放軍二野十九旅五十五團前進劇社。一直以來,承擔著文藝創作與表演、政府送戲下鄉惠民演出、傳承保護非遺劇種的職責,為隸屬聊城市茌平區文化和旅遊局管理的公益二類事業單位。劇團現有30多個大型演出劇目及舞蹈、快板等綜藝節目,是一支常年活躍在魯西大地上的優秀文藝團體。
《承諾》取材於茌平財政局幫包小高村的真實事跡,以第一書記於利民的「承諾」為主線,藝術地再現了扶貧幹部舍小家顧大家、引來兔場興產業、帶動全村群眾奔小康的故事。
《承諾》是在2017年底開始著手策劃創作的一部舞臺藝術作品。這個戲創作的關鍵是在創作初期醞釀階段,對第一書記人物的塑造。把一個實實在在在基層為老百姓辦事的黨的書記,在基層摸爬滾打的這個過程,立體的、動感的塑立在舞臺上,讓更多的廣大群眾看到的黨的形象,不是虛偽的,不是空喊口號的,而是實實在在做事的,在老百姓心裡能夠深扎、非常親民的一種人物。
在這3年時間裡,多次召開專家研討會,劇本修改調整了十幾次,我們始終秉持一顆「工匠心」,堅持對文藝作品精心打磨,最終收穫精品。
記者
宋靜區長剛才反覆提到文化精品,請問宋區長您認為文藝精品怎樣做到「叫好」又「叫座」?
宋靜
茌平區副區長
您的這個問題,問得很好!我個人認為「叫好」和「叫座」不是矛盾的,而是有機統一的。一是好作品必須導向正確。文藝作品好不好,關鍵看導向是否正確、品位是否高尚,能不能引領時代潮流、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像我們的《承諾》、《一個也不落下》無一不是來源於生活,無一不是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精品力作。二是好作品更須匠心打磨。堅持思想精深、藝術精湛、製作精良有機結合,是打造文藝精品的根本遵循。《承諾》從最初構思到搬上舞臺,耗時長達3年,先後召開劇本討論會10餘次,前後大改劇本4次、小改幾十次,並多次赴實地採風,精益求精,才會成為精品。三是群眾滿意的作品才是好作品。作品好不好,群眾說了算。群眾滿意,不僅有賴於高品質內容,還應契合人們對於文化的個性化利益訴求,最近幾年,我們在文化下鄉的過程中推出「點單式」文化下鄉服務,排演之前先看需求,群眾「愛看什麼節目就排演什麼,就送什麼節目」,讓群眾需求與文化精品的精準對接,這樣就把「叫好」和「叫座」有機統一起來。我們的《一個不落下》、《承諾》每次演出,都是場場爆滿。
記者
宋靜區長您能介紹下,茌平下一步文化惠民的重點工作嗎?
宋靜
茌平區副區長
下一步我們的文化惠民將重點做好三個方面的工作。
一是充分發揮區圖書館、文化館的文化引領作用,在開展好免費開放的同時,文化館開展好書畫、剪紙、聲樂、舞蹈等公益培訓活動,圖書館開展好傳統文化公益講座等活動。同時全面啟動圖書館、文化館總分館制建設,對鄉鎮街道文化站符合條件的全面建成圖書館、文化館分館。
二是鼓勵和支持鄉鎮(街道)綜合文化站、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舉辦多類型的群眾文化活動,引導群眾自發開展活動。加大對基層文藝骨幹培養力度,充分發揮文藝骨幹示範帶頭作用。
三是做好「我們的中國夢——文化進萬家」和「戲曲進鄉村」兩大文化惠民活動,實現文藝活動全覆蓋。同時,大力開展公益電影下鄉、廣場舞展演大賽活動。
公眾對文化的要求越來越高、品味越分越細、需求越發多元,我們一定會加倍努力,進一步提升公共文化供給質量、供稿水平,對接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求。
原標題:《【新聞發布】文藝精品怎樣做到「叫好」又「叫座」?》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