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規制高價片酬、打造文藝精品?限薪規範頻頻發布

2020-12-17 財經產業網

如何規制高價片酬、打造文藝精品?限薪規範頻頻發布

2020-12-16 08:10:03 來源:法治日報

今年7月,一則某演員片酬高達1億元的新聞引起社會熱議。隨後,相關公司發布更正公告表示總金額為7264萬元。這一事件距離中國電視劇製作產業協會和首都廣播電視節目製作業協會聯合發布《關於厲行節約,共克時艱,規範行業秩序的倡議書》僅隔了3個月。該倡議書提到,全行業嚴格執行限薪政策。

3個月後,在10月15日,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印發《關於推動新時代廣播電視播出機構做強做優的意見》,提出要堅決防止追星炒星、過度娛樂化、高價片酬、唯收聽收視率等不良傾向。

這是近年來關於規制高價片酬的又一新規。

接受《法治日報》記者採訪的業內人士提到,高價片酬容易導致製作方為收回成本和盈利,讓影視作品「注水」,影響作品質量,有違藝術規律。

《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提出,全面繁榮新聞出版、廣播影視、文學藝術、哲學社會科學事業。實施文藝作品質量提升工程,加強現實題材創作生產,不斷推出反映時代新氣象、謳歌人民新創造的文藝精品。

如何規制高價片酬、打造文藝精品,成為影視行業內外共同關注的話題。

高價片酬屢見不鮮

擠壓其他環節投入

鼎龍文化股份有限公司於今年7月發布的《關於深圳證券交易所2019年年報問詢函回復的公告》顯示,2017年和2018年針對周冬雨影視文化傳播新沂工作室的採購金額分別為5084.91萬元和5811.32萬元,合計1.09億元。根據鼎龍文化公告,2017年投拍製作且跟周冬雨有關的作品僅有《幕後之王》一部劇,除此之外再無其他業務往來。隨後,該公司又發布更正公告,表示相關數據匯總和列式存在錯誤,實際總金額應為7264萬元。

這一事件,因為涉及高達數千萬元的片酬引發輿論譁然。

事實上,類似的高價片酬在影視行業並不罕見。

2018年,範冰冰「陰陽合同」涉稅問題成為輿論熱點。根據稅務機關調查核實,範冰冰在《大轟炸》拍攝過程中實際取得片酬3000萬元,其中1000萬元已經申報納稅,其餘2000萬元以拆分合同方式偷逃個人所得稅618萬元,少繳營業稅及附加稅112萬元,合計730萬元。

而根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2019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全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30733元。

目前,我國對於高價片酬的範疇,並沒有專門的界定,也沒有權威的數據統計。業內人士告訴《法治日報》記者,需要看片酬的絕對數值和相對數值,除了直觀上看片酬的多少,還需要對照片酬在製作成本或者收益中的佔比,來判斷是否屬於高價片酬。

早在2016年,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二次會議審議電影產業促進法草案時,有委員援引相關報導稱,日韓與好萊塢明星片酬通常只佔電影總預算的20%至30%,而目前我國國內當紅演員的片酬佔電影製作成本已超過50%。

有業內人士表示:「IP+流量明星,一度被視為劇集行業屢試不爽的賺錢標配,劇本、拍攝、後期等其他製作環節的投入被壓縮,一部劇集孵化生產的時間大大縮短,劇集產量徒增,整個市場陷入虛假繁榮的怪圈。」

限薪規範頻頻發布

高價片酬屢禁不止

近年來,主管機構多次出臺規範性文件試圖對高價片酬現象進行規制。

2017年6月26日,原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財政部、商務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聯合發布《關於支持電視劇繁榮發展若干政策的通知》,提出要建立和完善科學合理的電視劇投入、分配機制。充分尊重和鼓勵原創,在投入和分配上體現創意和知識的價值。行業組織出臺電視劇成本配置比例指導意見,引導製作企業合理安排電視劇投入成本結構,優化片酬分配機制。規範購播和宣傳行為,維護行業健康發展,嚴禁播出機構以明星為唯一議價標準。

2018年10月31日,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強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文藝節目管理的通知》,要求綜藝節目全部嘉賓總片酬不得超過節目總成本的40%,主要嘉賓片酬不得超過嘉賓總片酬的70%。電視劇網絡劇(含網絡電影)全部演員片酬不超過製作總成本的40%,其中主要演員不超過總片酬的70%。如果超過,需要進行備案並說明情況。

2020年10月15日,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印發《關於推動新時代廣播電視播出機構做強做優的意見》,其中提到堅決防止追星炒星、過度娛樂化、高價片酬、唯收聽收視率等不良傾向。要嚴格控制演員、嘉賓片酬,倡導其以社會責任心和使命感零片酬參與公益性節目。

在屢屢出臺規範的同時,仍然有不少高價片酬被曝光:

2018年,根據一家經紀公司披露的數據,《如懿傳》主演周迅的片酬為5350萬元,霍建華的片酬為5071萬元。

2018年,《異鄉人》劇作方發布公告,表示向演員楊爍支付了8750萬元的片酬,但因為限薪的原因,楊爍的片酬已經超過5000萬元的最高金額,雙方沒能達成一致只能停機。

高價片酬緣何屢禁不止?中國電影家協會秘書長、中國電影評論學會會長饒曙光分析認為,主要是因為目前我國缺少專業的片酬評估體系。在僅僅依靠市場供求變化和「以星定價」的情形之下,部分明星對影視作品的影響力被放大,導致消費市場盲目跟風,影視行業中有市場號召力的明星的片酬自然水漲船高。

優化片酬分配機制

投入產出良性循環

高價片酬導致的一個結果是,由於製作成本抬高,製作方為了收回成本和盈利,會通過剪輯影視作品時「注水」、增加影視作品集數來增加作品整體售價。而「注水」的影視作品會造成時間浪費、影響作品情節,有違藝術規律。

熱播劇《人民的名義》的編劇周梅森在接受採訪時就提到,劇作原本計劃拍攝40來集,為了商業收益考慮最後拍成了55集。

如何真正規制高價片酬,在歷年全國兩會上,有不少人大代表建言獻策。

2018年全國兩會,全國政協委員曾鍅建議,為明星演員高價片酬上個「緊箍咒」,對高價片酬影視明星徵收懲罰性稅負。

2020年全國兩會,全國政協委員馮遠徵建議,出臺新文藝群體職稱的評審制度,並根據這個評審制度來規範演員的片酬,根據演員職稱來定好片酬的上限和下限。

受訪專家提出,高價片酬問題是影視行業高速發展過程中的一個縮影,折射出市場失靈、演員自律、行業自治、政府規制之間的多重矛盾。能否妥善治理高價片酬問題,關係到能否實現收入分配公平,能否促進我國影視行業的良性健康發展,能否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的繁榮興盛。從長遠來看,明星高價片酬問題並非無藥可救,但其解決也不可能畢其功於一役,更不可能只靠影視行業協會單打獨鬥,而是要與監管部門、影視企業、演員個人一道打出「組合拳」。

北京市人大常委會立法諮詢專家胡功群建議,影視行業中的片酬高低是市場的產物,不能單純依靠行政監管或者行業自律來限制片酬,必須兼用政府管理這隻「看得見的手」和市場經濟這隻「看不見的手」。

在清華大學教授、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尹鴻看來,為了促進影視行業持續發展,讓更多製作者創造出助力影視行業繁榮發展的優質作品,需要通過對高價片酬的規制,優化片酬分配機制,將成本合理分配在各個製作環節,劇集的品質才可能得到提升,從而推動影視行業投入與產出的良性循環,促進行業持續健康發展。

□ 本報記者   王 陽

□ 本報見習記者 白楚玄

相關焦點

  • 有演員片酬達7264萬元:高價片酬怎麼管?
    今年7月,一則某演員片酬高達1億元的新聞引起社會熱議。隨後,相關公司發布更正公告表示總金額為7264萬元。這一事件距離中國電視劇製作產業協會和首都廣播電視節目製作業協會聯合發布《關於厲行節約,共克時艱,規範行業秩序的倡議書》僅隔了3個月。該倡議書提到,全行業嚴格執行限薪政策。
  • 高價片酬屢見不鮮、屢禁不止 專家:須打出組合拳規制
    高價片酬屢見不鮮、屢禁不止 專家:須打出組合拳規制 發布時間:2020-12-16 11:36:17      來源:法治日報
  • 限薪令限制了天價片酬嗎?哪些明星被扒了出來?如今怎麼樣了?
    文|冷絲欄目|影視市場眾所周知,近三年,國家行政主管部門先後出臺過四次針對娛樂圈限薪令,劍指天價片酬。比如周迅、楊穎、孫儷、吳亦凡、鹿晗、楊洋、趙薇、範冰冰,劉濤等等,當然,被扒出來的明星名單人數遠遠不止這些。
  • 再三升級限薪令,照樣阻擋不了演員8000萬片酬
    於是在這個時代,流行的演員都是實力派,觀眾知道的更多的是角色的名字而不是明星的名字,影視劇精品也是層出不窮的出現。在2010年左右,明星個人的概念開始盛行,隨著科技的進一步發展,例如智慧型手機、4g網絡的普及,綜藝火熱了,並且出現了一大批靠著綜藝火熱的明星,同時在整個的娛樂市場上韓流火爆引領新的審美。
  • 《安家》主演孫儷片酬僅1620萬,難道是「限薪令」起作用了?
    據了解可靠消息,《安家》導演組聘請孫儷的片酬高達1620萬!不少網友得這一消息,顯得驚訝不已,拍攝一部電視劇報酬居然如此之高。且不說她的丈夫鄧超片酬多少,就孫儷自己的片酬都可以支撐一個科研項目了!這樣高的收入讓網友聯想起疫情期間,他們夫妻才捐款30萬,顯得非常吝嗇。
  • 促進職業聯賽可持續發展 中國足協發布「加強版」限薪新規
    中新網上海12月14日電 (記者 繆璐)為堅決抑制「金元足球」和投資泡沫,促進中國職業俱樂部及聯賽的健康、可持續發展,14日在上海召開的2020中國足球職業聯賽專項治理工作會議上,中國足協發布了「2021-2023賽季中超聯賽俱樂部財務約定指標」,堪稱「加強版」限薪新規。
  • 明星片酬排行榜
    - 陸毅自曝當初片酬50元 揭秘明星真實片酬排行-新華網 新華網 2015年12月06日 08:47陸毅自曝當初片酬50元 揭秘 明星真實 片酬排行---陸毅自曝片酬50元,後來大學也拍過800一集的戲。」 不過高片酬不等於高票房,成龍也就是最近才憑藉《十二生肖》中...
  • 孫儷拍《安家》被降薪,一集片酬才30萬,令人拍手叫好
    名校高材生租爛房子住、博士夫婦買不起房、假離婚、房產證上寫兒媳名字的矛盾、原生家庭的烙印擺脫不了……說到現實問題,孫儷的片酬也引起了網友們的熱議。孫儷拍《安家》,所得片酬為1620萬元,單集片酬為30萬元。
  • 足協發布史上最嚴限薪令!俱樂部一律使用中性名稱
    中國足球最嚴限薪令出臺國內球員稅前不超過500萬元弄虛作假直接降級和禁賽足協文件截圖14日,在中國足協召開的「2020中國足球職業聯賽專項治理工作會議」上,史上最嚴限薪令正式出臺。和中國足協在一年前推出的限薪令相比,無論是國內球員還是外援的最高年薪都直接被攔腰一刀。國內球員稅前不超過500萬元更為嚴厲的是,在中超俱樂部每年總投入不超過6億元人民幣的支出總額限制下,中超一線隊的球員工資總額,包括外援工資總額都有了非常嚴格的上限規定。
  • 周冬雨片酬兩年從880萬到1.08億,誰是天價片酬的「幕後之王」?
    最早2014年就提出過明星「限薪令」,2016年央視報導了「明星片酬」專題。但直到2018年陰陽合同事件發生前,「限薪令」只是限了個寂寞。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明星紛紛掛上了出品人、監製的身份,通過多份收入繼續賺取「天價片酬」。日本演員的片酬為什麼低?主要還是產業模式決定的。
  • 汪大昭:這輪限薪令還要看效果
    二十多年前,中國足球頂級聯賽實行職業化沒幾年,球員腰包急速鼓脹,國字號球隊戰績總不如人意,越來越大的落差引起社會普遍不滿,中國足協首次決定限薪。上有政策下有對策,面對限薪令,有俱樂部老闆冷冷地表示:「這不是逼著我們做兩本帳嗎?」
  • 中國網絡視頻產業組織優化與規制政策研究
    如何創新網絡視頻產業的發展路徑以扭轉虧損局面,實現可持續發展是亟待解決的問題。而伴隨網絡視頻產業的發展,該領域的學術研究也在同步推進。梳理相關文獻發現,目前學術界相關研究主要著眼於技術發展、內容生產、法律保護、產業發展與規制等主題。在產業發展與規制方面,也多是針對產業政策的分析,或者對整個產業較為宏觀的理論概述,較少有研究從產業組織理論的SCP 範式入手,綜合分析網絡視頻產業的組織與規制問題。
  • 如何對「網絡謠言」進行法律規制?
    如何對「網絡謠言」進行法律規制?該如何對網絡謠言進行法律規制?完善立法,合理界定網絡謠言法律規制的邊界1對網絡謠言予以立法定義在網際網路時代到來之前,對謠言的法律規制被納入其他違法行為之中。伴隨著網際網路時代的到來,謠言已經成為許多人藉以實施違法犯罪行為的載體,通過造謠、傳謠實現其違法目的,所以有必要針對謠言予以專項法律規制。然而, 由於謠言作為現實生活中常有的一種現象,將其全部納入法律規制中是不現實的,況且法律僅僅是社會規範的一種,為此,需要通過立法對違法性謠言進行定義。
  • 漢濱「六個明確」啟動經營性文藝組織規範管理工作
    然而,隨著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升,群眾紅白喜事奢侈攀比、大操大辦的歪風陋習興盛,黨委政府對「西洋樂隊」「草臺班子」等這些民間演繹組織的表演形式內容上一定程度存在放鬆失管,導致垃圾信息、低俗惡搞、音響震天甚至色情表演等現象在群眾的紅白喜事上層出不窮,帶壞了社會風氣、加重了群眾負擔,群眾厭惡至極、苦不堪言卻無所適從,群眾頻頻投訴、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多次提出建議議案要求規範管理。
  • 中國足協官宣腰斬式限薪,多管齊下,不破不立!
    會上,中國足協向各中超俱樂部代表公布了中超俱樂部中、外球員「加碼限薪」的具體細則。2021賽季,中超每家俱樂部單季支出總額不得超過6億元,其中用以支付本土球員及外籍球員薪酬最高不得超過7500萬元人民幣、1000萬歐元。本土球員頂薪為稅前500萬元人民幣、外籍球員頂薪為稅前300萬歐元,中、外球員平均年薪最高分別不得超過稅前300萬元、150萬歐元。
  • 【新聞發布】文藝精品怎樣做到「叫好」又「叫座」?
    【新聞發布】文藝精品怎樣做到「叫好」又「叫座」? 在這3年時間裡,多次召開專家研討會,劇本修改調整了十幾次,我們始終秉持一顆「工匠心」,堅持對文藝作品精心打磨,最終收穫精品。記者 宋靜區長剛才反覆提到文化精品,請問宋區長您認為文藝精品怎樣做到「叫好」又「叫座」?
  • 降低片酬,集數縮減,國產影視劇就會越來越好?
    正因為如此,廣電總局便開始謀劃出來了限薪令這樣一個規定。通過限制演員的片酬,最終將演員的表演水平提高,乃至將整個影視劇的製作水準提高。國家相關部門3年內連續六次發文遏制這一現象,先後出臺了限薪令,限集令等政策。 用以對影視行業之前累積起來的汙垢進行一次徹底的打掃,然而事與願違,政策不斷地發行,相關的規則也在落實之中,然而我們看到的影視劇真的就好了嗎?好像沒有,集數降下來了,片酬也下降了,然而爛片依舊是爛片,洽爛錢的人還是在洽爛錢。
  • 渡邊直美自爆中國明星片酬高到離譜,網友:明星不應這麼高待遇!
    儘管每個明星退出綜藝節目的說辭都不一樣,但是被網友總結都是因為片酬的原因。因為在2018年9月廣電發布了綜藝限薪令。要求嚴格控制藝人明星參加綜藝節目的片酬,要求每期節目藝人總片酬不能超過80萬元,常駐嘉賓一季節目下來的片酬不能超過1000萬元。所以許多網友覺得現在這些當紅的明星參加綜藝節目的片酬大幅度縮水,所以他們都不參加了,儘管這些都是網友的猜測,但是也算是合情合理。
  • 《安家》片酬曝光,王自健墊底,孫儷居然不是最高
    對於明星們的收入大家都比較好奇,畢竟一些出名演員隨便出演一部戲的片酬就高達上千萬,很多普通人一輩子可能都無法賺到這麼多的錢。雖然在前段時間廣電總局發布了限薪令,但是影視演員的片酬相對其他行業而言還是很高的,相信大家也都比較好奇他們每部劇的片酬。
  • 重慶文藝創作精品頻出
    不僅如此,在文化和旅遊部公布的「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舞臺藝術精品創作工程」名單中,由重慶歌舞團打造的舞劇《杜甫》,重慶市歌劇院打造的歌劇《塵埃落定》成功入選……這些文藝項目都有一個共同特點——它們均為重慶市文藝創作資助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