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原創民族舞劇《大河之源》首演

2020-12-22 新華網青海站

圖為《大河之源》演出現場。新華網 汪曉青攝

    11月26日晚,青海省大型原創民族舞劇《大河之源》在青海大劇院開演。

    《大河之源》是青海省2020年度重點創作劇目,是一部反映「生態保護,源頭擔當」的舞臺藝術精品劇目。該劇運用「第一人稱」的敘述視角,聚焦遠古與現代、蠻荒與文明、高原與中原、人類與動物的強烈對比,引導人們關注和保護生態環境,詮釋推進三江源地區生態環境保護的重大意義。

圖為《大河之源》演出現場。新華網 汪曉青攝

圖為《大河之源》演出現場。新華網 汪曉青攝

圖為《大河之源》演出現場。新華網 汪曉青攝

圖為《大河之源》演出現場。新華網 汪曉青攝

圖為《大河之源》演出現場。新華網 汪曉青攝

圖為《大河之源》演出現場。新華網 汪曉青攝

圖為《大河之源》演出現場。新華網 汪曉青攝

圖為《大河之源》演出現場。新華網 汪曉青攝

圖為《大河之源》演出現場。新華網 汪曉青攝

相關焦點

  • 原創民族舞劇《大河之源》在青海大劇院首演
    十一月二十六日至二十九日,由青海省文旅廳指導、青海省演藝集團創排的原創民族舞劇《大河之源》在青海大劇院首演。該劇以黃河文化為主線,以青海故事為切入點,展示了黃河源頭的歷史文化、風土人情和時代風貌,詮釋了生態保護、人與自然、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三維關係。圖為演出現場。粟國光攝/光明圖片
  • 原創民族舞劇《大河之源》在西寧首演
    《大河之源》在青海大劇院絢麗起舞。本報記者 李娜 攝青羚網訊 11月26日晚,由省文化和旅遊廳出品、匯聚國內舞臺藝術創作力量、省演藝集團演出的原創民族舞劇《大河之源》在青海大劇院震撼首演。原創民族舞劇《大河之源》以「打造生態高地,守護中華水塔」為主題,講述了與黃河、與生態有關的故事。以藝術的形式對黃河文化進行凝練、闡釋和表達,用舞臺語彙賦予中華水塔文化內涵,努力為延續源頭歷史文脈和推進生態環境保護凝聚精神力量。
  • 省領導觀看原創民族舞劇《大河之源》王建軍信長星多傑熱旦出席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11月29日晚,青海大劇院內座無虛席,原創民族舞劇《大河之源》首輪第四場演出在這裡上演。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王建軍,省委副書記、省長信長星,省政協主席多傑熱旦等省領導與廣大觀眾一同觀看演出。
  • 原創民族舞劇《騎兵》獲中國舞蹈「荷花獎」舞劇獎
    圖為舞劇劇照。 王寧 攝中新網呼和浩特10月6日電 (記者 李愛平)內蒙古民族藝術劇院10月6日對外消息指,當日,由該院出品的原創民族舞劇《騎兵》得到業界和觀眾的一致認可,榮獲中國舞蹈「荷花獎」舞劇獎。
  • 衝刺「荷花獎」 大型原創民族舞劇《騎兵》重裝再「出徵」
    正北方網訊(北方新報正北方網記者 馬麗俠) 經過一年多的磨礪、提升,由內蒙古民族藝術劇院出品的大型原創民族舞劇《騎兵》於近日入圍第十二屆中國「荷花獎」舞劇終評,並與9月10日晚在內蒙古民族藝術劇院音樂廳精彩上演。
  • 西安原創舞劇《門》首演 讓觀眾在音舞詩的融合中感悟108坊的生命...
    但因為歲月久遠,通過歷史之門進入人們頭腦之中的往往只剩下了宏觀敘事,而更為微觀的、一個個鮮活的個體及他們的悲喜與追求卻被忽略……讓長壽坊、安德坊、永興坊、崇仁坊、通義坊及東市、西市等各通過一個主要人物活起來,舞起來,這便有了舞劇《門》帶給人們視覺上的沉醉及關於命運的哲理思考。
  • 中央芭蕾舞團大型原創舞劇《沂蒙》即將首演 獻禮建黨100周年
    12月14日,中央芭蕾舞團舞者、大型原創芭蕾舞劇《沂蒙》中紅嫂扮演者寧瓏(左)在排練現場。(中國日報記者 姜東 攝)中國日報12月14日電(記者 姜東)2020年12月14日,中央芭蕾舞團舞者為即將首演的大型原創芭蕾舞劇《沂蒙》進行排練,該芭蕾舞劇將於12月26日至28日在北京天橋劇場首演,該劇為「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舞臺藝術精品創作工程」中「百年百部」創作計劃的重點扶持作品。
  • 廈門民族舞劇《花木蘭》劇目簡介
    花木蘭替父從軍的故事是中國的傳世佳話,一首《木蘭辭》更是中學必學課文,2020舞劇《花木蘭》廈門站以民族舞劇改編,展現一個胸懷天下的巾幗女英雄的形象!(大河票務網)2020舞劇《花木蘭》廈門站時間:2020-04-18/19周六、周日 19:302020舞劇《花木蘭》廈門站地點:廈門|閩南大戲院-大劇場《花木蘭》花木蘭是中國古代著名的巾幗英雄
  • 舞劇《血色婚禮》上海:點燃弗拉門戈之「火」
    隨著2020舞劇《血色婚禮》上海站推開穿越到西班牙的那扇門,跟著舞者一併點燃弗拉門戈之「火」,感受獨屬於他們似火的熱情。2020舞劇《血色婚禮》上海站時間:2020-04-02 19:302020舞劇《血色婚禮》上海站地點:上海保利大劇院大劇場2020舞劇《血色婚禮》上海站門票價格:30,50,80他們說,時間是用來流浪的,身軀是用來相愛的,生命是用來遺忘的,
  • 中央芭蕾舞團原創舞劇《沂蒙》將演,獻禮建黨100周年
    新京報訊(記者 劉臻)中央芭蕾舞團宣布為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中芭大型原創芭蕾舞劇《沂蒙》將於2020年12月26日至28日在北京天橋劇場首演。該劇也是「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舞臺藝術精品創作工程」中「百年百部」創作計劃的重點扶持作品。
  • 廣東演出「風雲榜」開榜,原創舞劇《醒·獅》受歡迎
    著名歌唱家崔崢嶸、廣州交響樂團團長陳擎、廣東省話劇院院長楊春榮等15位來自演出業各個領域的優秀人物榮獲本屆「年度風雲人物」;《巨輪出海》《大道無疆》《須彌芥子》等10個項目獲得「最佳原創劇(節)目獎」;民族舞劇《醒·獅》、倫敦西區原版音樂劇《瑪蒂爾達》、楊千嬅2019演唱會等10個項目獲得「最受歡迎演出項目」獎。
  • 鋼鐵之舞燃燒紅旗之魂 舞劇《紅旗》衝刺荷花獎!
    「紅旗」飄揚修排版首演完成 2020年9月10日,由中共吉林省委宣傳部、吉林省文化和旅遊廳、吉林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中共吉林市委宣傳部、吉林市文化廣播電視和旅遊局指導,吉林市歌舞團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製作演出的大型原創民族舞劇《紅旗》,經過數次專家討論、修改之後,其最新的修排提升版本在吉林市人民大劇院圓滿完成首演。
  • 「成都造」舞劇《努力餐》首演 以獨特川味演繹革命英雄譜
    封面新聞記者 荀超9月4日晚7點半,由成都藝術劇院創排演出的舞劇《努力餐》在成都城市音樂廳首演。這部有美食、有說唱、有川劇,燃點與淚點並存的舞劇,為現場觀眾呈現了一出充滿濃鬱「天府煙火氣」的革命故事。此外,舞劇的音樂運用同樣極具成都色彩,四川民族情歌《槐花幾時開》、川劇鑼鼓打擊樂等創意融合傳統與現代的音樂曲風,令人耳目一新。據悉,為了忠實表達老成都的民風面貌,主創團隊進行了20餘次採風,8次出入成都博物館。從生活中汲取文化,將文化濃縮為元素,再從舞美、音樂、歷史文化等多個層次向舞劇進行滲透,以期讓觀眾從更多維的角度,從舞劇中感受成都美學、品味成都味道。
  • 舞劇《騎兵》斬獲中國舞蹈「荷花獎」
    10月6日,第十二屆中國舞蹈「荷花獎」舞劇評獎結果公示結束,由內蒙古民族藝術劇院出品的原創民族舞劇《騎兵》斬獲本屆「荷花獎」舞劇獎。《騎兵》作為自治區唯一一部入選本屆「荷花獎」舞劇終評的作品,於9月16日至28日在上海與來自全國的8部優秀作品同臺競技,其唯美獨特的藝術形式、突破創新的表現手法和積極向上的精神內涵獲得觀眾和評委的一致好評,成為5部獲得「荷花獎」舞劇獎的作品之一。據了解,《騎兵》於2019年8月創排完成,8月19日首演。
  • 原創舞劇《嫦娥之月亮傳說》賦予神話當代審美
    原創舞劇《嫦娥之月亮傳說》中仙女們進行排練。 記者 蔣迪雯 攝前天下午,上海歌劇院舞劇團排練舞劇《嫦娥之月亮傳說》,扮演嫦娥的譚一梅哭了。她的淚水為嫦娥與后羿而流,也為舞者不為人知的艱辛而流。在《嫦娥之月亮傳說》裡,觀眾可以看見嫦娥在月宮的所思、所盼、所願。身處荒涼月宮中的嫦娥,不再如在地上那樣愛得熾熱,卻也不會冷酷無情。演員如何通過肢體動作,呈現嫦娥從「人性」到「神性」的過渡,是《嫦娥之月亮傳說》的一大亮點。扮演嫦娥的除畢業不久的譚一梅,還有上海歌劇院舞劇團首席演員楊晶晶。
  • 中央芭蕾舞團大型原創芭蕾舞劇《沂蒙》即將首演
    國際在線消息:中央芭蕾舞團大型原創芭蕾舞劇《沂蒙》將於2020年12月26日至28日在北京天橋劇場隆重首演。《沂蒙》排練劇照 攝影:時任四十多年前,中央芭蕾舞團老一輩藝術家們編創的芭蕾舞劇《沂蒙頌》,成為了家喻戶曉的一部為民族鑄魂的芭蕾舞劇。舞劇中《願親人早日養好傷》的主題旋律傳唱至今,而沂蒙紅嫂乳汁救傷員的故事更是感動了一代又一代中國人。
  • 《大河之舞》|享譽全球的愛爾蘭傳統踢踏舞音樂劇
    《大河之舞》1996年紐約演出海報1994年,百老匯超級製作人莫亞·多何第在"歐洲電視網歌唱比賽」中特別為大會製作了7分鐘的舞劇短片令3億觀眾看得心醉神迷意猶未盡。於是莫亞便與著名作曲家比爾·惠南以及名導約翰·麥根共同策劃製作,在充實了原始版本的構架後完成了這部精彩絕倫的歌舞巨作—《大河之舞》。
  • 配樂竟來自這部上海舞劇——
    宇宙之浩渺、銀河之美、中國航天人的夢想接力,令網友讚嘆,「絕對的大片!」值得一提的是,大片中震撼人心的背景音樂,恰是來自上海歌劇院創排、今年剛剛首演不久的原創舞劇《嫦娥之月亮傳說》。「嫦娥奔月」從神話變為現實,也讓科技與藝術結合。
  • 依託經典打造精品——民族歌劇《小河淌水》首演側記
    雲南民族大學創新藝術形式,歷時五年打造了文藝精品民族歌劇《小河淌水》,再次將《小河淌水》搬上舞臺。9月10日晚,歌劇《小河淌水》在雲南省大劇院成功首演後,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和好評。勇攀音樂高峰「《小河淌水》是雲南音樂領域的一張名片,這一首傳世的情歌,曾被改編成花燈劇、舞劇、電影、音樂劇等搬上舞臺,雲南民族大學勇攀音樂高峰,以音樂的最高表現形式——歌劇,依託經典打造民族文藝精品。」雲南民族大學藝術學院院長高淑琴介紹。
  • 舞劇《英雄兒女》交響樂合唱版首演,觀眾留言——「英雄是民族最...
    鴨綠江鐵橋,丹東白樺林,戰火紛飛的焦土,烈士犧牲的戰壕坑道……22日晚,由中國歌劇舞劇院出品的舞劇《英雄兒女》交響樂合唱版在天橋藝術中心大劇場拉開帷幕。  舞劇《英雄兒女》以大家耳熟能詳的同名電影《英雄兒女》及巴金創作的小說《團圓》為藍本,講述了抗美援朝時期,志願軍戰士王成犧牲後,妹妹王芳堅持戰鬥,最終和養父王復標、生父王文清在朝鮮戰場上團圓的故事。舞劇再現了韓戰的寒冬、熱血,描繪出抗美援朝英雄群像,展現中華兒女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和深沉厚重的家國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