診斷試劑生產商近幾日供應量達幾十萬,難題還在於檢測能力不足

2020-12-24 騰訊網

如果就近在同一個醫院可以馬上檢測的話,2-3小時就應該可以看到結果,但是當地如果感染控制或儀器人員條件不夠 ,就需要把樣本送到區域甚至全國檢測中心 (比如疾控中心),加上運輸時間,可能需要上24小時甚至幾天。

隨著疫情的發生,2019-nCov新型冠狀病毒的診斷試劑受到關注。此前,有消息傳出,在武漢及湖北多地,診斷試劑盒短缺,患者無法及時確診。診斷試劑盒的供應量如何保障?除了生產供應,還有哪些環節會影響到及時診斷?

目前,診斷試劑的產量如何?

新型冠狀病毒的診斷試劑,目前中國疾控中心委託上海捷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上海輝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上海伯傑醫療科技有限公司幾家公司生產。

國藥中國生物上海捷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下稱「中生捷諾」)市場部楊姓負責人24日告訴記者,目前公司已經供應給武漢地區1000盒(5萬人份)以上新型冠狀病毒檢測試劑盒,23日產能已進一步擴大,供以武漢為重點的全國各地區使用。

據介紹,按照每盒試劑盒可以供50人份使用來計算,目前的試劑盒生產量已可供十數萬人次檢測使用。

1月24日,捷諾計劃生產12萬人份。中生捷諾一名負責經銷的工作人員告訴南都記者,現在產量足夠供應全國各地。

上海輝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通報的信息稱,25日當天該公司就會上市5萬多人份,1月28日預計將有下一批20萬人份的試劑進入市場。

上海伯傑醫療一位負責人告訴媒體,目前他們每天的產能已經達到10萬人份(供10萬人次檢測的份數),產品供應充足。

也就是說,三大主要的診斷試劑生產商近幾日的出貨量可以達到幾十萬人份。

此外,25日晚間,華大基因也向媒體表示,其現在有10萬人份的成品;已經儲備20萬人份的原料;常規產能2萬/天,可以及時擴產到5萬每天。

為什麼會出現診斷試劑盒的緊張?

檢測試劑盒可以一次性檢測幾十個甚至幾百個樣本,而在開發出檢測試劑盒之前,一般只能通過RNA測序方法檢測病毒,速度會很慢。

上海輝睿公司浙江省經銷商王經理表示,初期診斷試劑盒出現緊張的一個原因是,不少醫院在疫情初期有囤貨現象。

此外,物流也是一個影響因素。據了解,生物試劑屬於比較特殊的產品,需要專門的冷鏈運輸。如果要快速抵達,需要使用航空快運。但是使用航空快運的話,所運物體裡面帶有液體的都不讓上航空,所以更多走陸運。目前,陸運的時效有時不能滿足一線的需求。

診斷出結果,到底需要多久?

冠狀病毒檢測PCR試劑盒的工作原理大致是:通過提取病人樣本中的RNA,進行反轉錄·聚合酶鏈反應(RT-PCR),通過擴增反應將樣本中微量的病毒信息加以放大,最後以螢光的方式讀取信號。如果PCR之後信號為陽性,那麼就可以說樣本中存在病毒(已經感染),反之則說明沒有感染。

診斷的程序是這樣的,首先由醫院採集病人的痰液等樣本,進行核酸提取,主要是提取病毒的RNA,然後再用檢測試劑盒做螢光定量特異性的檢測。

賓夕法尼亞大學醫院臨床化學及中心實驗室主任王萍介紹,如果就近在同一個醫院可以馬上檢測的話,2-3小時就應該可以看到結果,但是當地如果感染控制或儀器人員條件不夠 ,就需要把樣本送到區域甚至全國檢測中心 (比如疾控中心),加上運輸時間,可能需要上24小時甚至幾天。

上海輝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浙江省經銷商王經理向南都記者表示,現在應該鼓勵有能力的醫院自己做診斷試劑的檢驗,這樣可以儘可能提早對來醫院就診的患者做一遍初篩,這將有利於疫情的防控。

「因為產品必須有文號,才能進入醫院系統。目前在疾控系統,科研試劑是允許的。但是在醫院系統,必須有批文。」上海輝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李輝向記者表示,診斷試劑進醫院需要開啟審批的綠色通道。

1月25日消息,國家藥監局為7家新型冠狀病毒檢測試劑盒生產商開通快速審批通道分別是:之江生物、聖湘生物、輝睿生物、捷諾生物、伯傑醫療、達安基因、華大集團(華大基因和華大智造)。

1月26日的消息是,上海之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發的2019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試劑盒通過了上海市醫療器械檢測所的檢驗,成為我國法定檢驗機構檢定合格的首個新型冠狀病毒檢測產品。約兩周後,即獲國家藥監局的上市批件。

實驗室的檢驗能力面臨考驗

早在1月11日,新型冠狀病毒的全基因序列就已發布(由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和公共衛生學院、華中科技大學武漢中心醫院、武漢市疾控中心、中國疾控中心傳染病預防控制所聯合澳大利亞雪梨大學聯合完成),國內和國際多個廠家和機構都迅速跟進,開發檢測試劑盒。

在1月16日之前,由於湖北省沒有試劑盒,需要送到北京的國家指定檢測機構進行病毒分離和核酸檢測,結果返回約需要3—5天。

1月16日,首批針對新型冠狀病毒生產的PCR試劑盒下發到各省級疾控中心。一些專家認為,這是這幾日出現確診病例數量快速增長的直接原因。

武漢衛健委此前通報,前期的診斷流程,

先確定疑似病例。而確定疑似病例的標準主要是通過預檢分診、結合臨床檢查、實驗室檢查和胸部影像檢查,專家組會診後確認。

疑似病例確認後會採樣,由轄區疾控中心將樣本轉運到市疾控中心,市疾控中心轉運到省疾控中心進行核酸檢測,每天可檢測樣本200多份。預計從採樣開始到結果返回,約需要2天左右的時間。

為了提高診斷能力和速度,經請示上級有關部門同意,從1月22日開始,武漢市已指定各定點救治醫院、發熱定點診療醫院的對口幫扶醫院、以及市疾控中心等具備相應防護級別的生物安全實驗室開展相關樣本的病原核酸檢測工作(第一批共10家機構),預計全部運行起來每天可檢測樣本近2000份。

為此,武漢市計劃緊急調運3萬人份試劑盒發放到指定檢測機構。

也就是說,檢測權限已經下放到了有能力的醫院實驗室和市一級的疾控中心。

「現在不是試劑盒夠不夠的問題,是醫療機構跟不上的問題。很多醫院開展不了這項檢測。」上海輝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李輝接受採訪時表示,「目前是疾控系統還有部分的檢驗檢疫單位可以,他們也有P2、P3級實驗室。P3的要求更高,數量更少。部分大醫院可能是具備這個能力的,但是大部分一級、二級醫院應該並不具備能力。」

採寫:南都記者吳斌 發自北京

相關焦點

  • 新冠免疫診斷領域最新進展:4款試劑獲批,20多家企業發布產品
    在疫情出現後,多家體外診斷公司聲明研發出了用於新冠疫情診斷的試劑盒。在疫情爆發的初期,由於PCR檢測試劑盒供應不足、檢驗能力不足等原因,導致湖北仍存在有疑似病例但難確診的現象,有患者被告知暫時無法進行病毒檢測,回家自行隔離。隨著越來越多體外診斷公司開始供應核酸試劑盒,大量疑似病例得到確診,但同時,關於新冠肺炎核酸檢測假陰性的問題開始引發討論。
  • 55家新型冠狀病毒檢測原料廠家匯總——分子診斷篇
    針對新冠病毒診斷,我司已為國內眾多診斷公司及實驗室提供了RT-qPCR檢測試劑,其中包括: 1. 可凍幹一步法RT-qPCR試劑 :無甘油可凍幹,可室溫運輸/儲存適用於病毒檢測,可用於多重檢測及低拷貝數靶標。 2. 快速一步法RT-qPCR試劑:適用於低量RNA靶標的檢測,靈敏度高,可做多重擴增。
  • 麗珠試劑、諾唯贊新冠病毒檢測試劑盒獲批 檢測試劑產品增至19種
    此次麗珠試劑和諾唯贊獲批的產品均為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IgM/IgG抗體檢測試劑盒(膠體金法),用於體外定性檢測人血清、血漿等樣本中新型冠狀病毒IgM/IgG抗體。根據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信息,上述產品僅用作對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陰性疑似病例的補充檢測指示或疑似病例診斷中與核酸檢測協同使用。不能作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確診和排除的依據。
  • 碩世生物走上BD公司崛起之路:病毒檢測快槍手,可否問鼎全球?
    1月10日新冠肺炎基因序列公布後,碩世生物(688399)表現亮眼:僅用了3天,便研發出相應的核酸檢測試劑,並且於1月28日就通過檢驗,成為江蘇省檢定合格的首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檢測試劑。歐美企業佔據了全球大部分診斷市場。但在與新型冠狀病毒的較量中,卻未能迅速動員力量生產足夠的檢測試劑。
  • 疫情反複製約全球經濟恢復 中低收入國家遭遇檢測能力不足瓶頸
    新冠檢測是控制大流行中至關重要的技術和政策工具。測試一方面可以檢測出受感染的個體,尤其是發現可能高達45%的無症狀感染者;另一方面還可以幫助我們了解哪些感染個體在恢復,從而更充分掌握疫情在人群中的分布和進展。諾貝爾獎得主保羅.羅默6月份和羅漢堂就疫情經濟的交流中,尤其強調了測試的重要性,相比目前遭受的經濟損失,檢測的成本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 從2020版《全國愛滋病檢測技術規範》看HIV抗原抗體分檢試劑
    近年來,國內外愛滋病檢測技術都有了長足進展,在診斷試劑性能顯著提高,新的檢測策略不斷出現的同時,也給HIV檢測提出了新的挑戰,例如:如何提高對急性期、HIV抗體陰性核酸陽性感染者診斷能力;如何在使用暴露前後預防、急性期治療等新型防治策略、病毒標誌物應答受到幹擾時進行準確診斷;如何對輸入性抗體等新情況實施檢測等等。
  • 美藥監局批准快速檢測試劑,45分鐘出結果
    為了有效解決這一問題,當地時間20日晚,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批准了一種新的新冠病毒快速檢測試劑,其可在45分鐘內得出結果。該試劑是由總部位於加利福尼亞州的Cepheid公司研製的,已獲得FDA的緊急授權,將於下周投入使用,主要運用於醫院、急診室等地。
  • 血液學檢測診斷公司指真生物完成近億元A輪融資,旗下流式細胞儀已...
    近日,北京指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下稱「指真生物」)完成近億元人民幣A輪融資,本輪融資由上海盛宇股權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下稱「盛宇投資」)領投,北京亦莊創新股權投資中心據介紹,指真生物成立於2017年,三年來已逐步構建了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磁性螢光編碼微球平臺、蛋白螢光標記技術平臺、多光譜流式螢光檢測平臺以及全自動磁分離技術平臺,形成了針對臨床診斷中多種指標聯合檢測場景的流式螢光免疫產品線和血球感染聯檢產品線,陸續推出了細胞因子多因子聯檢試劑、多參數流式細胞儀以及血常規與CRP聯檢一體機等系列產品,並具備了一定的產業化基礎。
  • 2019體外診斷相關問題匯總
    而目前國內部分專家並不完全認同該模式,認為國內臨床機構的檢測和判讀能力不低於企業的檢測和判讀能力,且中美醫療環境及該類產品實際臨床檢測應用發展存在差異。部分臨床機構配備相關人員,具有較強的檢測和解讀能力,但因Brca檢測業務在中國開展較晚,只少數醫院能夠滿足上述條件。部分臨床機構目前不具備相關檢測能力和/或解讀能力,質量難以評價和控制。
  • medRxiv:評價九種新冠病毒免疫檢測試劑,國產勝出
    在3種檢測試劑中,除萬泰外,另外兩個檢測試劑來自同一廠家(以下簡稱對比廠家)。萬泰總抗體檢測試劑與對比廠家的IgA抗體檢測試劑均為最高的靈敏度(93%),高於對比廠家IgG抗體檢測試劑67%的靈敏度;而在特異性方面,萬泰總抗體檢測試劑特異性為100%,高於對比廠家IgA抗體檢測試劑93%的特異性和IgG抗體檢測試劑96%的特異性。
  • 免疫診斷技術迭代,化學發光引領變革浪潮
    近年來,在政策扶持、市場需求、技術進步的帶動下,我國體外診斷行業持續擴容,2019年市場規模達705億元,近五年複合增長率達18.6%,行業景氣度不斷提升。2020年上半年,受疫情影響,門診患者和住院患者數量出現大幅下滑,疊加物流不暢、原材料匱乏等因素,體外診斷行業市場受到較大衝擊。
  • 破解「假陽性、假陰性」,科技部部署「診斷試劑靈敏度超過去3倍...
    在新冠肺炎診療戰場上,時常出現試劑診斷假陰性、假陽性的困擾。這不僅困擾著診斷環節,也存在於康復環節。沒有精準的診斷難以有精準的治療,再次突顯重要性。「PCR診斷試劑在操作上要求比較高,如果只是在咽部拿棉籤劃幾下,但如果沒有良好的專業實操技能,樣本的採集部位和手法可能不符合規範就可能直接影響檢測結果。此外,在檢測時,也比較麻煩,需要先升溫再降溫,這個過程操作不當也會帶來檢測結果不準確。現在臨床上這兩個環節都存在問題,所以會帶來假陽性和假陰性。
  • 疫情之下,體外診斷行業上演大變局
    目前要確診病患必須要做病毒核酸檢測和肺部CT,而核酸檢測需要體外診斷試劑來完成。 據報導,目前已經有上海輝睿生物、上海捷諾生物、上海伯傑生物等多家公司的體外診斷產品在醫院使用,但是由於武漢和湖北省疑似病例過多,體外診斷所需的核酸試劑盒不足,目前處於供不應求的狀態。
  • 凱普生物:核酸診斷龍頭,產品線布局齊全進入收穫期
    公司的 STD 十聯檢為市場獨家產品,將會解決目前單一項 目檢測導致的成本高、漏檢、耗時長、多次採樣等不足。STD 十聯檢進一步打開了公 司在核酸檢測領域的空間。截至 2017 年末,我國 20-50 歲人口總數近 5.4 億人,佔總人口的 47%。
  • 口罩、防護服、紅外測溫、呼吸機、醫用手套、檢測試劑概念股
    道恩股份:口罩原材料熔噴料國內最大的生產商。 奧佳華:公司在疫情前主要為出口口罩,並且有電子測溫計,空氣淨化器等業務,早就通過歐洲口罩標準。近期,由於義大利疫情的迅速升溫,義大利政府緊急向邁瑞採購近萬臺抗疫設備,包括監護儀和呼吸機等產品。 復星醫藥:坐擁歐洲呼吸器械領先品牌Breas,並進入呼吸市場。另外,復星醫藥成員企業博毅雅(上海)醫療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向湖北省捐贈了140臺總價值近1500萬元醫用無創呼吸機。
  • 南京棲霞一企業新冠抗體檢測試劑獲國家審批
    上述產品獲批上市,將進一步擴大快速檢測試劑的供應,服務疫情防控需要。截至目前,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共批准新冠病毒核酸檢測試劑 11 個,抗體檢測試劑 8 個。南京諾唯贊是江蘇省首家獲批的新冠病毒檢測產品生產企業。
  • 做強基因診斷 勇當「病毒獵手」
    上海之江生物股份有限公司保障新冠病毒核酸檢測試劑供應——  做強基因診斷 勇當「病毒獵手」  在醫學領域,對於某種新型病毒或疾病的鑑別和診斷顯得尤為重要,儘早掌握診斷技術意味著拯救更多患者的生命。
  • 中國、美國及WHO新冠病毒核酸檢測試劑審評要求簡要對比
    FDA於2月29日發布指南《公共衛生突發事件期間在經CLIA認證可開展高複雜性檢測的實驗室於緊急使用授權(Emergency Use Authorization,EUA)批准之前進行2019新冠疾病診斷檢測的政策》。3月16日,FDA更新了該指南,增加了無需提交EUA的政策和適用生產商的政策。
  • 新冠肺炎診斷標準之爭:CT影像還是核酸檢測
    無獨有偶,MD安德森癌症中心終身教授、美國放射腫瘤學會會士張玉蛟今日在微信公號CC周刊撰文,強調核酸檢測試劑短缺、假陰性,都在影響新冠肺炎病人的確診,「用CT作為新型肺炎診斷標準刻不容緩」。 前述華科教授提案中也列舉了核酸檢測的局限性。
  • 賽科希德成功過會 打造行業領先的血栓與止血體外診斷知名品牌
    公開資料顯示,賽科希德成立於2003年,總部位於北京市,致力於血栓與止血體外診斷領域的檢測儀器及試劑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為醫療機構提供凝血、血液流變、血沉壓積、血小板聚集等自動化檢測儀器及配套的試劑和耗材,是血栓與止血體外診斷領域較為領先的國內生產商,產品主要應用於腦卒中、冠心病、靜脈血栓栓塞症等血栓性疾病和出血性疾病的預防、篩查、診斷和監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