萊蒙託夫的一首詩,開篇就描寫精彩,最後一段話更充滿哲理

2020-12-15 品詩賞詞

米哈依爾尤裡耶維奇萊蒙託夫是俄羅斯著名詩人,他自幼聰慧,也接受過良好的教育,少年時就對詩歌藝術具有濃厚的興趣。在偉大的文學家普希金死後,菜蒙託夫寫了一首《詩人之死》,控訴對普希金進行迫害,從而名震詩壇。

他的長詩《關於沙皇、侍衛和勇敢的商人之歌》,也鞭撻了沙皇的暴虐,歌頌了平民的勇敢和正氣。長詩《惡魔》和《童僧》,則表現了對於自由的渴求。他的小說《當代英雄》,也是俄國文學中的經典著作。

萊蒙託夫曾被放逐到高加索山區,後來死於一次決鬥,當時他只有27歲,真令人心痛。下面介紹萊蒙託夫的一首詩, 開篇就描寫精彩,最後一段話更充滿哲理。

《帆》

作者:萊蒙託夫

在那大海上淡藍色的雲霧裡,

有一片孤帆,在閃耀著白光!

它尋求什麼,在遙遠的異地?

它拋下什麼,在可愛的故鄉?

波濤在洶湧一一海風在呼嘯,

桅杆弓起了腰,軋軋得作響。

唉!它不是在尋求什麼幸福,

也不是逃避幸福而奔向他方!

下面是比藍天還清澄的碧波,

上面是金黃色的燦爛的陽光。

而它,不安地,在祈求風暴,

仿佛是在風暴中才有著安詳!

這首詩創作於1832年,當屬萊蒙託夫最著名的詩篇之一。當時菜蒙託夫住在彼得堡,詩中反映了十九世紀三十年代俄國進步知識分子的思想、心情和處境。

帆是詩人的化身,在大海的狂風巨浪中,一片孤帆頑強地與之抗爭,詩人藉此表達對自由的嚮往、以及對勝利的渴望。

開篇就描繪了一幅雄渾壯闊的場景,遼闊大海、雲霧迷茫,一片孤帆、閃耀白光,淡藍色的雲霧與白色的孤帆,形成強烈的對比。

接下來詩人先拋出兩個問句,也引發讀者的思考。這一葉孤舟為何要離開故鄉,又為了尋求什麼而航行到遠方?

其實這也是詩人經常拷問自己的問題,人生不同階段都會有不同的思考,沒有誰可以一直安枕無憂。而對於年輕的知識分子來說,未來更是他們極其關心的問題。

看似波平浪靜的大海,隨時都會風起雲湧,掀起滔天巨浪。人們一定會擔心,如此單薄的片帆,怎能抵擋狂風暴雨?

詩人果然並沒有立刻回答剛才的問題,卻轉而描寫孤舟的危險處境。呼嘯的海風、洶湧的巨浪,將桅杆壓迫成弓形,並發出令人恐懼的聲響,似乎立刻就有船毀人亡的危險。詩人也感慨地說,這不是在尋求幸福,簡直就是自取滅亡。

正當所有人的手心都捏著一把汗,甚至都在為其祈禱時,詩人並沒有講述最後的結局,卻反而又轉換筆墨,不過更顯含蓄。最後一段描寫周圍的環境,海水清澈、陽光燦爛,一切似乎都在剎那間變得安詳。

沒有了烏雲壓頂,不見了洶湧波濤,片帆反而覺得有點不踏實。他開始祈求風暴,似乎自己就是因為狂風巨浪而生,只有在不斷的搏鬥中,才能彰顯其不凡的價值。如果大海上一直風平浪靜,怎能發揮自己的作用?

萊蒙託夫的這首詩描寫精彩,寓意深刻。作者自比一片孤帆,不懼狂風巨浪,反而擔心大海太過於平靜。開篇先抒寫了作者對美好前途的渴望,然後又描繪了與驚濤駭浪艱苦搏鬥的場景,結尾又表達了對風暴的強烈期待。

細細體味最後一段話,真是啟迪深刻。沒有人不渴望安居閒適的生活,但很多時候安逸的生活,反而會讓人們逐漸地喪失進取和創新精神,久而久之就會陷入重重危機。只有像孤帆那樣,不斷地與風暴抗爭,才能一直保持高昂的鬥志,從而勇立潮頭,不被時代淘汰,更不受對手碾壓。

相關焦點

  • 呂洞賓一首充滿哲理的詩,寫得很是深刻,最後七個字更是出神入化
    這首詩只是描寫了一個小小的牧童,但是每一句都很唯美,還充滿了詩情畫意,整首詩其實並沒有什麼高超的技巧,但是寫得又是活靈活現,這也正是此詩最為獨特的一個地方,所以呂洞賓的才華,還有才情也是無人能及,最後由於看淡的世事,選擇了去到終南山修行,後來我們都知道,他修行成功,還與另外七人成仙。
  • 蘇軾寫給弟弟的一首詩,每一句都充滿哲理,娓娓道來寫得很深刻
    公元1061年(嘉祐六年)冬,蘇轍送別哥哥蘇軾到鄭縣,也就是今天的鄭州,然後他一個人獨自回到京城,還特意寫了一首詩《懷澠池寄子瞻兄》寄贈哥哥,這讓蘇軾很是感動,隨後他又回贈了一首《和子由澠池懷舊》,兩首詩都是經典名篇,而且從中我們也可以看得出來兄弟感情深厚,彼此都牽掛著對方,可以說是成為了一段千古佳話
  • 陶淵明一首很有趣的詩,寫了四個不同的季節,最後一句還充滿哲理
    大家對於陶淵明比較熟悉的還是那篇千古美文《桃花源記》,其實除了這一篇文章之外,他還有很多優美的詩作,譬如這首《四時》,那就是一首很有趣的作品,整首詩看似平淡無奇,只不過是寫了四個不同的季節。但是陶淵明深入到生活中去,仔細觀察四個季節不同的變化,從中感悟生命,所以這首詩也是充滿了哲理,每一句都另有深意,這樣的作品最是值得我們一讀,只要讀懂了自然會有所收穫。春水滿四澤,夏雲多奇峰。秋月揚明暉,冬嶺秀寒松。
  • 韓愈很浪漫的一首詩,開篇就想像奇特,最後14字更令人動容
    一首詩有一個令人驚異的開篇,又有一個耐人尋味的結尾,必然會讓無數人感到驚豔。俗話說,萬事開頭難。寫作也是如此,好的開篇可以統領全文、提綱契領,但如果虎頭蛇尾,也會令人遺憾。比如白居易的《憶江南》,開篇「江南好,風景舊曾諳」,強調自己的親身感受,令人信服;結尾「能不憶江南?」以反詰作結,作者無疑問而提問,卻加強了所肯定的意思。雖然全文只有短短的27字,作者卻非常用心地處理好了這些細節。下面介紹韓愈很浪漫的一首詩,開篇就想像奇特,最後14字更令人動容。
  • 作者是清末傑出的文學家,一首七絕雄渾奔放,更充滿哲理
    下面介紹的作者是清末傑出的文學家,一首七絕雄渾奔放,更充滿哲理。贛江舟中棹歌清代:魏源峽鎖群山十萬魂,山花四月未繽繙。前林曉忽花全放,多為溪雷一夜奔。作者喜歡徜徉山水,有一次他在贛江一帶生活了一段時間,非常喜歡這裡的山水和民俗,還寫了不少反映漁民生活的詩歌。這首絕句就是作者在江中漂流時所寫,詩人一邊聆聽船工放聲高歌,一邊欣賞深山奇景,全詩充滿哲理,令人咀嚼不盡。
  • 陳子昂的一首五律,細膩生動,開篇充滿遐想,尾聯更顯出疏狂
    一首詩既反映出作者的思想觀念,也彰顯了個人的性格特點。比如李白性格豪放,他的作品也充滿了浪漫情懷。李商隱個性內斂,其詩歌也含流露出含蓄晦澀。再如杜甫頗具儒家情懷,於是詩聖的作品就盡顯無疆的大愛。而蘇軾則是儒釋道融於一身的文學家,所以其詩詞不僅超凡脫塵,也更顯意境深沉。初唐時也有一位才子,年少時就表現離奇,他的早期作品更顯得有些不羈。
  • 李商隱的一首七律,開篇就描寫精彩,尾聯更讓人淚目
    自古以來,文人墨客們都喜歡抒寫思鄉的情感,正是因其內心充滿了憂鬱和茫然。仕途受到打擊、前途沒有希望,如果還沒有生計,就更顯得彷徨無助。思鄉念親,成為特定環境下的一種典型心態。下面介紹李商隱的一首七律,開篇就描寫精彩,尾聯更讓人淚目。九日唐代:李商隱曾共山翁把酒時,霜天白菊繞階墀。
  • 蘇軾25歲寫給弟弟,最富哲理的一首詩,開篇便驚 豔世人800年
    蘇軾25歲寫給弟弟,最富哲理的一首詩,開篇便驚 豔世人800年人生短暫,四處奔忙,或為了生計或為了事業,東奔西走,聚散匆匆。這到底像什麼呢?蘇轍十九歲時曾被任職為澠池縣的主簿,但因為考中進士並未到任,心中留有遺憾。
  • 袁枚的一首五言詩,開篇就充滿理趣,最後兩句更令人深思
    袁枚不僅是一位詩人,還是一位傑出的文學理論家,他的《隨園詩話》對詩歌創作、評論和鑑賞等方面,都進行了全面而又深入的闡述。同時作者又見多識廣,在抒寫美好生活的同時,也無情地批判了各種不正常現象。下面介紹袁枚的一首五言詩,開篇就充滿理趣,最後兩句更令人深思。卮言清代:袁枚奇物取大節,瑕瑜不相蒙。謝安遊江左,挾妓東山東。
  • 蘇軾一首很有趣的詩,人皆養子望聰明,我被聰明誤一生,充滿哲理
    北宋雖然有很多的文人被貶過,可是蘇軾的人生之路走得最為艱辛,貶得最遠,也受到了最為沉痛的打擊,這也使得他對於人生有著更為深刻的認識,創作出來的作品也自然是與眾不同,以這首《洗兒詩》來說,那就是一首看似很普通,但是充滿了哲理的精品之作,通篇用一種調侃的口吻來描寫,結合自己的人生經歷,從而寫下了對於人生的感悟。
  • 劉伯溫不可忽略的一首詩,開篇就是千古名句,最後兩句還充滿諷刺
    明朝其實也是人才濟濟,而劉伯溫始終是個性鮮明,拋開歷史功績,以他在文學上的成就,那麼就足以名垂青史,其中有一些作品也是膾炙人口,不僅寫出了新意,同時文學性和思想性達到了很高的水準,以這首《北風行》來說,那就是難得的佳作,整首詩意境悽美,開篇就是千古名句,另外最後兩句還充滿了諷刺意味,所以這樣的作品最不應該忽略,值得我們一讀再讀。
  • 鄭燮出身貧寒曾流浪街頭賣畫,飽嘗人間辛酸,寫下一首詩充滿哲理
    其實除了書畫之外,他的詩歌也是一絕,以這首《山中雪後》來說,那就是一首很有趣的作品,之所以說它有趣,那是由於這首詩不僅抒情,同時還充滿了深刻的哲理,讓人從中看到了一絲希望。晨起開門雪滿山,雪晴雲淡日光寒。簷流未滴梅花凍,一種清孤不等閒。
  • 李白最激勵人心的一首詩,每一句都充滿哲理,讀懂了一定會有收穫
    其實無論是抒情,還是哲理,那都是傳統文化的驕傲。唐詩儘管比較單一,不過到了李白的筆下,那就變得不一樣,很多的作品不僅抒情,同時那種哲理也是很深刻,特別是李白的《行路難.其一》,那就是一首很有趣的作品,整首詩氣勢磅礴,讀來令人拍案叫絕。
  • 王安石一首比較冷門的詩,很多人可能沒有讀過,但是同樣寫得很美
    王安石的詩就比較接近宋詩,這一點他做得最好,而且他的作品題材豐富,風格也是很多樣化,一些儘管看似很冷門的作品,那也是寫出了新意,以他這首《燕》來說,那就是一首很有趣的作品,整首詩只是那麼信手拈來,但是每一句又是充滿了詩情畫意,特別是開篇的兩組疊字句,有一種渾然天成之的美。
  • 清朝詩人鄭板橋一首詠雪詩,其意境不輸於唐詩,寫得非常唯美
    其實除了唐詩之外,各個朝代 ,那都是湧現出了一大批的詩人,有一些詩人的詩作,同樣的也是寫得非常不錯,例如宋詩也就有很多充滿哲理的詩作,不過今天小編要為大家推薦一首清朝詩人鄭板橋的一首詠雪詩,其意境不輸於唐詩,那便是《山中雪後》,同樣的寫得非常的唯美,很是值得一讀。《山中雪後》清代:鄭板橋晨起開門雪滿山,雪晴雲淡日光寒。簷流未滴梅花凍,一種清孤不等閒。
  • 兩首描寫春風的絕句,樸實無華,卻形象傳神,更充滿哲理
    李白曾熱情歌詠,「寒雪梅中盡,春風柳上歸」;王安石更抒寫名句,「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同樣面對春風,卻有人歡喜有人愁。孟郊登科後,春風得意馬蹄疾;崔護卻深感遺憾,桃花依舊笑春風。下面介紹兩首描寫春風的絕句,樸實無華,卻形象傳神,更充滿哲理。
  • 袁枚的一首七律,充滿理趣,僅是開篇14字就流傳廣泛
    一首韻律優美的歌曲,如果配合感情真摯的填詞,必然雅俗共賞。詩歌創作也是如此,最忌諱無病呻吟,而當詩行中融進了詩人的情感,就會在不經意間打動讀者。所以評價一首詩的好壞,不在於其辭藻華麗、典故晦澀,更重在情景相生。
  • 李白寫了一首非常霸氣的詩,開篇便驚豔了世人,讀了令人熱血沸騰
    作為浪漫主義的代表詩人,他的詩或抒情,或充滿哲理。如若是能夠熟讀他的詩歌,那麼一定是能夠從中學會不少的東西,也能夠明白更多的道理。民間關於李白傳說有很多,據說他能夠詩酒鬥百篇,只要喝醉了酒,便是能夠揮筆從容,洋洋灑灑,寫出精彩絕倫的詩句來。
  • 劉禹錫30歲時寫的一首詩,意境壯麗,最後14字更是人生至理
    讀者不僅讚賞他這種剛毅的性格,更喜歡他很多富有哲理性的詩句,比如「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還有「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等等。下面介紹劉禹錫30歲時寫的一首詩,意境壯麗,最後14字更是人生至理。謝寺雙檜唐代:劉禹錫雙檜蒼然古貌奇,含煙吐霧鬱參差。
  • 元稹很孤獨的一首詩,僅開頭七個字就很傷感,結尾更是耐人尋味
    翻開《全唐詩》會發現裡面的作品有很多寫得很傷感,字裡行間也是充滿了憂愁,其實這也是詩人一種情感的宣洩,尤其是在孤獨的時候,往往是很細小的事物,或者是細微的一件事,那都是會引起詩人的感慨。唐詩主要也是以抒情為主,並不像後來的宋詩,側重於哲理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