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首描寫春風的絕句,樸實無華,卻形象傳神,更充滿哲理

2020-12-14 品詩賞詞

初春時節、春風徐徐,冰融水清、楊柳輕拂。春風就像一位腳步輕靈的小姑娘,她飄過阡陌,留下一片綠茵;她爬上青山,竹林颯颯、松濤陣陣。

春風又像一位調皮的小男孩,掃過荒原、掠過村莊,卻帶來了新生的希望。李白曾熱情歌詠,「寒雪梅中盡,春風柳上歸」;王安石更抒寫名句,「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同樣面對春風,卻有人歡喜有人愁。孟郊登科後,春風得意馬蹄疾;崔護卻深感遺憾,桃花依舊笑春風。下面介紹兩首描寫春風的絕句,樸實無華,卻形象傳神,更充滿哲理。

春風(其一)

唐代:白居易

春風先發苑中梅,櫻杏桃梨次第開。

薺花榆莢深村裡,亦道春風為我來。

白居易的詩風一向比較樸實,很少用典故和深奧的詞句,還特別喜歡提煉民間口語、俗語入詩。大家十分熟悉的「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還有「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真 珠月似弓」,等等,都是淺顯易懂,卻引人深思。

這首詩描繪了一幅萬紫千紅的春天景象,不僅抒發了詩人舒暢的心情,而且也表達了很深刻的道理。前兩句先描繪欣欣向榮的春景,「春風先發苑中梅,櫻杏桃梨次第開。」

樂天欣喜地看到,春風就像一位信使,又如一位傳令官,她走到哪裡,哪裡的花兒就爭相迎接。梅花先展現嬌豔,櫻杏桃梨又一個個次第開放。簡單的14個字,就將絢爛的春景,描寫得精彩紛呈。

讀者正沉浸於這份愉悅感,後兩句卻忽然一轉,「薺花榆莢深村裡,亦道春風為我來。」薺花榆莢雖然生長在深村之中,春風沒有忘記它們的存在,絲毫也不厚此薄彼。

在詩人的筆下,村花村樹都是有感情的生命,作者通過將薺菜和梅花、桃花等相提並論,說明了春天的無私,春風過處,到處都呈現出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

春風(其二)

清代:袁枚

春風如貴客,一到便繁華。

來掃千山雪,歸留萬國花。

詩的大意是;春風就像一位貴客,所到之處,萬物復甦,熱鬧繁華。春風來的時候,積雪融化;春風離開後,留下無數璀璨開放的鮮花。

袁枚的作品一般都飽含深意,這首詩只有短短20個字,卻如一個抒情的短劇。「春風如貴客,一到便繁華」,主人公喜歡交朋友,更願意四處拜訪遊玩。他意氣風發,無論走到哪裡,都會帶去暖意和溫馨。

來掃千山雪,歸留萬國花」,這兩句展現了春風巨大的影響力,所到之處,不僅冰雪融化,而且樹樹繁花,多麼浪漫而美好的春景圖。春風喚醒了沉睡的大地,又給無數人帶去了快樂和希望。

縱覽這兩首描寫春風的古詩,白居易的作品看似描寫春景,其實寓意深遠。尤其是後兩句,「薺花榆莢深村裡,亦道春風為我來」,薺花榆莢,這些幾乎無人關心的植物,春風卻沒有嫌棄。

詩人一方面希望朝廷可以多關心普通百姓,另一方面也啟示大家,不要因為身處逆境,就輕易放棄。只要努力,希望就像春風一樣,在你不經意的時刻,悄悄地來到身邊。

而袁枚的作品也是在敘述中深蘊哲理,無論冬天的堅冰多麼堅硬,也不管樹上的枯葉凋零了多久,只要春風來到,就立刻改變了情況。

春風就像一位高人,他只要登高振臂一呼,到處都積極響應,馬上就會出現萬物生機的景象。春風不僅如剪刀,裁出綠葉;而且還像一位將軍,一聲令下,五彩繽紛的花朵就像一面面彩旗,插滿了山崗。

因為春風,野火燒不盡;因為春風,萬緒千條拂落暉。

相關焦點

  • 作者是清末傑出的文學家,一首七絕雄渾奔放,更充滿哲理
    下面介紹的作者是清末傑出的文學家,一首七絕雄渾奔放,更充滿哲理。贛江舟中棹歌清代:魏源峽鎖群山十萬魂,山花四月未繽繙。前林曉忽花全放,多為溪雷一夜奔。這首絕句就是作者在江中漂流時所寫,詩人一邊聆聽船工放聲高歌,一邊欣賞深山奇景,全詩充滿哲理,令人咀嚼不盡。首二句點明時間、地點和峽谷中的氣候特徵,在群山環抱的峽谷裡,春風一時吹不進來;春天雖已來到,花魂卻仍沉睡未醒。鎖,指禁錮的意思;繽繙,即繁盛之意。
  • 朱熹的一首絕句,樸實無華,情真意切,最後7字深蘊哲理
    下面介紹朱熹的一首絕句,樸實無華,情真意切,最後7字深蘊哲理。家題宋代:朱熹蔥湯麥飯兩相宜,蔥暖丹田麥療飢。莫道儒家風味薄,隔鄰猶有未炊時。這首絕句先讚揚蔥湯麥飯的藥用價值,然後勉勵大家要體恤時艱。整首詩樸實易懂,情真意切,體現了作者安貧樂道、憂世恤民的民本思想。詩的大意是:蔥花湯與麥屑飯搭配起來,味道適宜,滋補身體,麥飯還可以充飢。不要說飯菜滋味不好,要知道前村人家有時還揭不開鍋。朱熹是宋代著名學者,黃榦是他的學生,又是他的二女婿,關係十分親密。他追隨朱熹多年,是朱熹在學術研究和書院教學中的得力助手。
  • 兩首描寫秋景的佳作,趙師秀的作品衝淡悠遠,翁卷的詩歌充滿理趣
    下面介紹兩首描寫秋景的佳作,趙師秀的作品衝淡悠遠,翁卷的詩歌充滿理趣。數日宋代:趙師秀數日秋風欺病夫,盡吹黃葉下庭蕪。林疏放得遙山出,又被雲遮一半無。趙師秀是宋太祖的八世孫,他20歲進士及第,是著名的永嘉四靈之一,更開創了江湖詩派。可是因為仕途受阻,詩人晚年隱居於杭州。他的《約客》膾炙人口,語近情遙,具有含吐不露的韻味。《數日》這首詩講究鍊字,意境優美,充滿了詩情畫意,也反映了詩人紮實和深厚的基本功。作者通過對蕭瑟秋景的描繪,展現了四靈詩派的風格特點。
  • 杜荀鶴的這首《小松》,通篇充滿了哲理,只要讀懂了一定受益終生
    唐朝的詩人與宋朝的詩人有著明顯的區別,那就是他們在創作時往往把詩寫得描寫得極為抒情,可是宋朝的詩人又不一樣,他們更是願意融入進一份哲理,這也使得很多的宋詩裡充滿了深刻的哲理,而唐詩主要還是以抒情為主。那麼唐朝詩人杜荀鶴的這首《小松》,便是一首極為能得的佳作,整首詩看上去寫得很普通,可是那一份深厚的哲理,卻是令人感動,寫得也是極為唯美,短短的四句,一共二十八個字,也是充滿了無限的哲理。詩人也正是融入進了自己的思想,從而也使得這首詩顯得別具一格,字裡行間更是充滿哲理,所以這樣的作品,只要細細品來,那對於自己有著很大的幫助。
  • 兩首描寫郊野的五言詩,風景如畫,卻樸實無華
    中間兩聯描寫生動,展現出秋日田野中的美好畫面。層層的樹林,染上秋日的金黃;起伏的山巒,灑滿落日餘暉。放牧者驅趕著牛群,獵人們騎著馬帶著獵物,各自隨願而歸。如此寧靜遼闊的畫面,終於讓詩人釋懷。大自然如此美好,還有什麼煩惱,詩人情意盎然,筆端靈動,將光與色、遠與近,都調配的極其和諧,完全忘情於安逸的隱居生活中。
  • 兩首描寫葡萄的絕句,比喻貼切,讀完差點笑出聲來
    下面介紹兩首描寫葡萄的絕句,比喻貼切,讀完差點笑出聲來。葡萄唐代:唐彥謙金谷風露涼,綠珠醉初醒。珠帳夜不收,月明墮清影。綠珠是西晉時貴族石崇的愛妾,長得很豔麗。這首詩是說,金谷園在風涼露冷的時候,美女綠珠剛從醉夢中醒了過來。唐代詩人杜牧曾有一首《金谷園》提到綠珠:「日暮東風怨啼鳥,落花猶似墜樓人」,詩中也刻畫了金谷園的繁華、以及石崇的豪富,還有綠珠亦如香塵飄去、雲煙過眼,不過一時而已,令人慨嘆時光荏苒、人生無常。作者拿綠珠的豔麗,來比綠色的葡萄。
  • 艾青談文學創作,這首詩篇幅短小,比喻生動,更充滿哲理
    詩人舒婷就曾這樣描寫珠貝,在我微顫的手心裡放下一粒珠貝,仿佛大海滴下的鵝黃色的眼淚。有時候感覺人類的記憶就像那深邃的大海,而記憶深處樁樁件件的小事,就仿佛一顆顆珍珠鑲嵌於貝殼之中。還有一位詩人也熱愛大海,更對珠貝深有感觸,下面介紹的是艾青談文學創作,這首詩篇幅短小,比喻生動,更充滿哲理。
  • 王安石夏日午休,這首絕句意境優美,清新明朗,更令人神往
    南宋詩人楊萬裡也讚揚荊公擅長抒寫絕句,很有唐人風採。王安石晚年詩歌重在吟詠山水,抒發閒適恬淡的情感。他在藝術上還專門模仿李商隱的風格,注意形象描繪,克服之前喜歡發表議論的毛病。下面介紹的是王安石夏日午休,這首絕句意境優美,清新明朗,更令人神往。
  • 文章的生動傳神源於細節
    王安石為了寫活春風,曾反覆試過「吹」、「到」、「過」等詞,最後煉出「綠」字,也便有了「春風又綠江南岸」 這樣的千古絕句。今天,我們的學生在寫作上,往往寫不出活的文章,寫不活的原因就是在細節的描寫中出了問題,出了哪些問題呢?1.缺少用細節點綴文章的意識,沒有細節描寫。
  • 六首最美哲理詩,千古經典,你更喜歡誰?
    六首最美哲理詩,千古經典,你更喜歡誰?一、登鸛雀樓/王之渙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裡目,更上一層樓。如果要說哲理詩史上的第一絕唱,除了王之渙的《登鸛雀樓》,還有誰?以平淺的語言表達具有一定哲理的生活感受,是這類詩一大特徵。也是宋詩最區別於唐詩的地方。宋詩成也在此,敗也在此。就拿蘇軾這首來說,通篇只有一個山的意象,形象性是不足的;全詩也沒有景色的描寫,議論是這首詩的核心。
  • 晚唐才子的一首絕句,膾炙人口,南宋一位詩人也深受感染
    除此之外,詩歌不是散文,不能一味地敘事和說理,必須採用形象的語言、豐富的意象,才能打動讀者,從而在不知不覺間被作品感染。晚唐有一位才子就非常善於寫詩,下面介紹晚唐才子的一首絕句,膾炙人口,南宋一位詩人也深受感染。
  • 萊蒙託夫的一首詩,開篇就描寫精彩,最後一段話更充滿哲理
    下面介紹萊蒙託夫的一首詩, 開篇就描寫精彩,最後一段話更充滿哲理。 《帆》作者:萊蒙託夫 在那大海上淡藍色的雲霧裡,有一片孤帆,在閃耀著白光!它尋求什麼,在遙遠的異地?這首詩創作於1832年,當屬萊蒙託夫最著名的詩篇之一。當時菜蒙託夫住在彼得堡,詩中反映了十九世紀三十年代俄國進步知識分子的思想、心情和處境。帆是詩人的化身,在大海的狂風巨浪中,一片孤帆頑強地與之抗爭,詩人藉此表達對自由的嚮往、以及對勝利的渴望。
  • 陶淵明的這首詩對田園風光和田園生活的描寫,十分生動傳神,充滿...
    這首詩融說理、敘事、寫景、抒情於一體,意境清淡悠遠,語言平白如話,富有表現力。 2. 「先師有遺訓,憂道不憂貧。」 中的「先師」指誰?「道」是什麼意思?本詩中,陶淵明認為無法踐行先師遺訓,那麼他嚮往什麼樣的生活呢?結合詩句分析。 答 1.
  • 此人僅6首詩傳世,一首「絕句之最」,一首「五絕之最」
    他尤善五言詩,以描寫邊塞風光為勝,大氣磅礴,意境開闊,熱情洋溢,韻調優美,朗朗上口,廣為傳頌。是浪漫主義詩人。靳能在墓志銘中稱王之渙"孝聞於家,義聞於友,慷慨有大略,倜儻有異才"。但可惜他的詩歌散失嚴重,傳世之作僅六首。然其詩用詞十分樸實,然造境極為深遠,令人裹身詩中,回味無窮。雖僅傳世6首,就有兩首詩耳熟能詳,堪稱千古絕唱,說婦孺皆知亦不為過。
  • ...這首詩對田園風光和田園生活的描寫,十分生動傳神,充滿濃鬱的情趣
    這首詩融說理、敘事、寫景、抒情於一體,意境清淡悠遠,語言平白如話,富有表現力。2. 「先師有遺訓,憂道不憂貧。」 中的「先師」指誰?「道」是什麼意思?本詩中,陶淵明認為無法踐行先師遺訓,那麼他嚮往什麼樣的生活呢?結合詩句分析。答1. C C項,「表明詩人不想實踐先師遺訓,只想避世隱逸」表述錯誤。
  • 徐元傑的一首絕句,從開篇美到結尾,更驚豔了後世將近八百年
    從藝術表現手法來看,唐詩注重形象生動,常用具體的意象展現內心情感,不僅語言凝練,而且很耐人咀嚼。而宋詩多議論,常用典故和傳說,北宋的江西詩派還追求無一字無來處,南宋楊萬裡的誠齋體詩風更極具理趣。比如,同樣是描寫廬山,李白的《望廬山瀑布》展現出瀑布的具體情形,透露出詩人對其喜愛之情。
  • 兩首描寫寒食節的名作,千古傳誦,值得一讀
    寒食節期間,民間有祭掃、踏青、蹴鞠、鬥雞等風俗,體現了一種民族的根祖文化,更豐富了百姓們的文化生活。下面就分享兩首描寫寒食節的名作,千古傳誦,值得一讀。寒食城東即事唐代:王維清溪一道穿桃李,演漾綠蒲涵白芷。
  • 袁枚的兩首絕句,恬淡靜謐,清新有味,讀之令人回味無窮
    比如王維就非常喜歡幽靜的氛圍,明月朗照,清泉靜流,和諧完美,給人一種豐富新鮮的感受;白居易也有名句,夜深知雪重,時聞折竹聲,新穎別致,立意不俗,作者採用側面烘託,傳神地再現出一場夜雪。下面介紹袁枚的兩首絕句,恬淡靜謐,清新有味,讀之令人回味無窮。
  • 未來講堂|杜甫《絕句二首》其一 誦讀:廖菁
    未來講堂|杜甫《絕句二首》其一 誦讀:廖菁 2020-10-16 07: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秦觀,這個精緻的男人,寫詩卻唯美悲涼,經典絕句,你讀過幾首?
    這首詩是秦觀最著名的絕句,寫得纖弱精緻,細膩多情。因此這首詩多被人稱為「詩似小詞」,更有人譏諷他的詩是「婦人語」,「女郎詩」。這首詩點染暮春之景,用字「勻淨細密」,寫情也溫柔傷感,讀來別有趣味。「一夕」,即一陣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