爹有媽有,不好開口;哥有嫂有,不好伸手,還是要自己夫妻倆有才行。
01
今早看一則新聞:河南80多歲的鄧曉軍殺害結婚快60年,年齡也近80歲的老伴阿秀。
原因是阿秀自結婚以來從不交一分錢在家裡。她對所有的家用、人情世故、家裡蓋房、孩子上學、孩子的教育、孩子找工作全不管。她管的是娘家弟弟妹妹。
鄧曉軍每年給孩子買的新衣,阿秀第二年拿給娘家娃穿。
娘家弟弟蓋房,阿秀把攢的錢全拿出來支助。
鄧曉軍父母出五六萬幫阿秀弟弟的兒子做生意。生意火起來,弟弟一家連本錢都不想還,還不想再從鄧家進貨。
鄰居同事都遣責,阿秀卻大罵鄧曉軍父母幫人沒幫到底,說見不得人家好,是在搞「釜底抽薪」。
鄧曉軍開6年包子店,生意還可以卻沒存到錢。原來阿秀把掙的6萬多元轉給娘家人。妹妹結婚、孩子奶粉錢都是阿秀出的。
就如鄧曉軍對阿秀所說:「我們也要過日子,咱家也過得緊巴巴的」。
顧娘家,幫弟弟妹妹無可厚非,但前提是先保證你的小家能正常運轉。常言道,自己屁股流鮮血還給別人醫痔瘡。
02
無獨有偶,我們村甘姐就是這樣一個人。
我們這裡是大水田壩較之甘姐娘家山區,條件好許多,所以男人弱一點,她也願意嫁。
結婚以後,甘姐是做生意的料。她在學校和小鎮上流動賣小吃,生意很好。老公負責為她跑腿,她給老公發工資。這麼多年到底存沒存錢,存多少錢,大家都不知道。
有一次,甘姐回娘家,聽母親說弟弟夫妻在鬧矛盾,三孩子無人管挺可憐。母親說你條件好把侄兒侄女帶到你那兒讀書,你照顧他們。
甘姐為了讓母親放心,弟弟家庭和諧。她將三孩子帶回家,加上她的兒子一共4孩子,照顧四娃就成了老公的事。
兒子不滿,因為母愛被表兄妹分走,自己時常還受他們的欺負。老公也不滿,但犟不過甘姐。
就這樣弟弟的三孩子從幼兒園、小學、初中、高中一直在甘姐家生活。弟弟也不拿錢,大家都認為生意好的甘姐有錢。
現在甘姐生病了。弟弟的大孩子已成家立業,對甘姐生病他也幫不了多少。他說自己小家庭生活困難,希望甘姐能理解。
甘姐生病後只有老公和自己的孩子心疼,娘家人都保持原有的冷漠,不出錢只淡淡問候。
大家都說甘姐娘家人是白眼狼。只有甘姐自己後悔,怪當初自己拎不清,如果照顧好自己的家庭,給兒子買房,現在也不會擔心兒子歲數大娶不到老婆。唉!
03
鄧曉軍妻子顧娘家人,家破人亡。甘姐顧娘家人,和諧的家庭時常充滿火藥味。老公氣,兒子怨。
那娘家人該不該顧?怎樣顧才能既保證兄弟姊妹情,又不傷害夫妻關係,影響小家庭和諧呢?
我姐也受母親臨終囑託照顧弟妹。平時的小恩小惠我都心領,在細節中感受姐姐的關愛之情。
但大的方面我不接受。比如我生病,姐給我發紅包衝黴運,我開心點收。後來姐見我病一直不好,她又轉錢給我。這次數目多點,我是說啥也不要。
畢竟姐有一家人,不能因為顧我而影響他們家庭和諧。他們夫妻恩愛,財源廣進才是我最大的靠山。我也在掙錢,好腳好受為什麼總希望別人幫自己,你幫別人了嗎?
所以,顧娘家的「扶弟魔」都應處在各自的位置替別人想想,多換位思考。
請站在老公的立場上想:要想把一個家庭搞好,需要夫妻同心。如果老公拼命掙錢往家裡拿,你拼命拿出去,這個家一輩子都不會富有。你是十足敗家子。
請站在妻子的立場上想:我是與誰過一輩子?與自己的老公兒子,還是弟弟妹妹侄兒侄女。你有錢,可能侄兒女些還善待你。你沒錢,請自動走開找你的兒去。
連女皇武則天都知最後回歸李氏祠堂,你過分顧娘家人,待你百年後,為你敬香的還是自己的孩子而非侄兒女們。
請站在娘家人的立場上想:姐姐嫁出去,娘家就是她強大的後盾。我們應努力創造財富幫助姐,而不是拖累姐,使她在男家抬不起頭。我們也希望姐家庭幸福,自己做為娘家人才安心。
兄弟姊妹之間可以互相幫助,互相照顧但都應有一個度。這個度就是不能影響到你小家庭的穩定團結與和諧。
圖片來自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