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動靈活 守正出奇 廣發基金策略投資部打造「特種小分隊」

2020-12-14 新浪財經

來源:證券日報

今年前三季度,滬深300漲幅為11.98%,標準股票型基金和偏股混合型基金平均收益率分別達到34.47%和37.17%。在震蕩起伏的結構性市場中,股票投資能力出色的基金管理公司取得了良好的超額收益。據銀河證券統計,廣發基金旗下16隻主動權益基金收益率超過50%,7隻基金收益率超過70%。

優秀業績的背後,是廣發基金在錘鍊主動管理能力方面的持續努力。作為行業領先的資產管理公司,廣發基金較早按照基金經理的能力圈和投資風格進行分組,用心打造價值、成長、策略等多元風格體系,讓基金經理專注在能力圈內進行投資。

如果說價值、成長是傳統的常規作戰部隊,策略投資或許可以用「特種小分隊」來描述:作為整體,他們「打法靈活」、「戰術多元」,善於在複雜的市場行情中「一招制敵」;作為個體,每位基金經理各有專長、配合緊密,在互補和協同中凝聚了團隊的力量。

「隊長」李巍常年聚焦TMT、高端製造、醫藥生物三大賽道,是價值成長派的科技股獵手;數學博士苗宇是團隊的實力擔當,從「追風少年」到沉澱於消費領域深耕細作;吳興武精通醫藥領域,獨門絕技打通了行業與市場之間的隔閡;羅洋深諳周期股背後的運行邏輯,挖掘周期成長的投資機會;段濤是深度的成長股愛好者,對於挖掘黑馬「富有激情」。

「凡戰者,以正合,以奇勝。」廣發基金策略投資部這支「特種小分隊」,在波動的市場中不斷錘鍊實戰能力,並取得優異戰績。銀河證券統計顯示,截至9月30日,策略投資部管理的7隻產品前三季收益率超過50%,4隻產品收益率超過70%,5隻產品躋身全市場主動權益基金TOP50名單。最近2年,旗下6隻產品實現淨值翻番。

李巍:「千錘百鍊」的成長股獵手

「如果知道我會死在哪裡,那我將永遠不去那個地方。」談及如何在投資的長跑中取勝,查理·芒格如是說。要知道投資的「死亡地」在哪?對投資人而言,必須經過市場一輪又一輪的歷練。

李巍入行已有15年,其中有9年公募基金管理經驗,擅長在價值的基礎上挖掘優質成長股。由他管理的廣發新興產業精選,前十大重倉股都是成長股,但成長的行業和方向,覆蓋廣泛:既有TMT、高端製造、醫藥生物的新興成長股,也有建築、服裝等傳統行業的龍頭公司。

銀河證券統計顯示,截至9月30日,廣發新興產業近兩年、近三年回報分別為148.72%、125.70%,在靈活配置型基金(股票上下限0-95%)中排名第13/429位和第13/306位。自2016年1月29日成立以來累計回報182.8%,年化回報達到24.91%,獲得銀河證券三年期五星評價。

廣發基金策略投資部總經理李巍

打造投資的「護城河」

李巍在圈內被稱為「科技股獵手」。每一輪的科技行情,他都是先鋒型選手。以廣發科創主題3年封閉為例,該基金成立於2019年6月11日,過去一年回報82.1%,在7隻同類基金中排名第1,成立以來累計回報89.93%,年化回報63.37%。

靚麗的成績表並非一蹴而就,背後是一位專業投資者對價值投資孜孜不倦的探索。

李巍是一個好奇心強、對生活充滿熱情的人,他在生活中尤其熱愛研究新技術和新鮮事物。進入投資行業之後,他一直抱有一個樸素的理念,就是要找到社會和產業發展趨勢當中的成長型公司,而其中大多數都是技術型企業。

「我始終堅信投資回報來源於企業價值增長,尤其是利潤增長帶來的價值增長。」作為從業多年的老將,李巍也是一名長期投資的信奉者,他認為,長期投資基本面優秀的企業,可以分享其利潤增長和價值增長所帶來的市值增長。

至於如何提高投資的成功率,李巍的策略是專注於尋找「高勝率+高賠率」的標的,他會通過對於賠率和勝率的考量,儘量提高組合的性價比,達到賠率和勝率都處於比較好的狀態。

依靠成長的力量穿越周期

作為入行較早的成長股選手,李巍在市場、行業的周期波動中,不斷積累投資成長股的經驗。

「早年做投資時,我最看重的是公司未來三年的盈利增速,要求有20%-30%的增長,如果能達到50%以上更好。當時,評估企業價值的維度相對單一,對企業的商業模式、自由現金流等關注度不夠。」李巍坦言。

2016年至2018年,是成長股持續調整的年份。即使選擇了行業中最優秀的公司,股票表現也可能不盡如人意。為此,李巍對投資體系進行反思。他發現,企業增長充滿不確定性,判斷一個公司未來的複合增長率並不容易。如果把增長看得太重,很容易犯錯誤,給組合帶來比較大的波動。

經過深刻反思,李巍對選股體系進行優化,從四個維度甄選有質量的成長。「盈利能力、盈利質量、成長性都可以用財務指標量化,再通過生命周期、商業模式、管理層的能力、治理結構等偏定性的東西來提升對不確定性的判斷。」李巍說。

最近兩年,成長風格盛行,基本面優質的成長股獲得資金的高度關注,估值大幅提升。如何在基本面和估值之間平衡,是擺在基金經理面前的一道選擇題。

「相比短期的靜態估值,行業的發展方向、商業模式、企業自身創造價值的能力更加重要。」李巍認為,成長行業確實很難找到「便宜貨」,基金經理能做的是沉下心做好研究,找到那些不斷創造價值的企業,通過優秀企業的成長力量來穿越周期波動。

苗宇:從「追風少年」到長期主義的堅實擁躉

投資是科學還是藝術?

在數學博士出身的苗宇看來,投資當中科學的成分更多,不能把藝術成分過分誇大。投資中的科學就是基金經理的研究方法,經過長期數學思維訓練的苗宇,更擅長通過嚴謹的邏輯推理,動態評估企業的長期價值。

從2015年2月份獨立管理基金以來,苗宇經歷過牛市的瘋狂和熊市的落寞,在市場的起起落落中,不斷領悟價值投資的真諦。經過五年多的投資實踐,他從一名曾經的「追風少年」沉澱為價值股的長期擁躉,形成了一套「長期主義、估值保護、適度多元」的投資風格。

Wind數據顯示,截至9月30日,苗宇管理的廣發競爭優勢5年多來錄得174.89%的回報率,任職年化回報為19.70%。另據銀河證券統計,截至9月30日,廣發競爭優勢近5年累計回報為161.11%,在88隻同類基金排名第5,獲得銀河證券三年期和五年期五星評級。

廣發競爭優勢基金經理苗宇

投資的「十二字格言」

在2008年全球金融風暴的驚濤駭浪中,苗宇進入廣發基金,成為了一名周期研究員。2010年,隨著周期股的黃金時代落下帷幕,苗宇投身於成長股的研究,如消費、醫藥、TMT等。

2015年2月份,苗宇開始獨立管理基金。順應「網際網路+」主題投資的熱潮,他採用產業趨勢投資方法,成為那波移動網際網路浪潮中的「追風少年」,他管理的廣發競爭優勢也在當年上漲70.61%。

2015年下半年,市場大幅回調讓苗宇開始重新思考投資的本質。「產業趨勢投資的方法會讓組合波動很大,我還是希望能把投資這個事業做得更加長久。」苗宇說,投資本質上是尋找Alpha,他希望投資組合的標的是競爭力不斷提升、能夠長期跟蹤和研究的公司。

2016年下半年,通過對投資框架的調整,苗宇專注於在穩定成長類行業中尋找好公司,並形成了自己的一套「十二字」投資風格:長期主義、估值保護、適度多元。

長期主義,就是在投資中將眼光放的長遠一些,不在意短期業績的變化,伴隨企業成長,賺企業成長的錢。估值保護,就是估值要合適,不買估值太高的東西,除非其核心競爭力特別突出。適度多元,即組合的收益來源相對多元化,適度對組合做一些分散,「不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

聚焦醫藥和消費

苗宇每隔一段時間就會看不同的書,最近高瓴資本張磊在《價值》一書中提到的「長期主義」讓他別有感觸。

「所有的人都在說投賽道,但其實我們買的不是賽道,而是企業,即便是同一賽道,企業也是千差萬別的。」苗宇說,我們需要動態跟蹤企業的價值,看企業的長期競爭力是否在加強。

從苗宇的持倉情況可以發現,消費和醫藥是他聚焦的兩大方向,他提出了三點長期看好的核心邏輯。第一,這兩個行業已經被證明是長期比較好的賽道,國內外都出現過很多優秀的公司。其二,這些企業財務表現良好,能帶來長期穩定的複合回報。第三,從更長期的角度來說,中國的消費、醫藥都有廣闊的成長空間。

「我的組合有一個很大的特點,就是企業的競爭結構足夠好、EPS不斷提升,我才會買成重倉。」苗宇說,他選股會尤為關注供給結構、核心競爭力,好的競爭格局非常重要,決定了利潤的持續性和穩定性。

吳興武:將研究轉化為業績用全市場思維投資醫藥股

吳興武是一位典型而又非典型的醫藥基金經理。

說他典型,是因為他有著專業的醫藥學歷背景,本科學化學,碩士學生物,在創新藥領域有著專業的見解和豐富的研究資源;而要說非典型,則是因為他同時也是一位管理全市場基金的基金經理,除了廣發醫療保健之外,他還管理了廣發輪動配置,更加開闊的眼界讓他往往能夠跳出行業局限,用全市場的思維去做投資,獲得超額收益。

銀河及Wind數據顯示,截至9月30日,吳興武自2018年10月16日管理廣發醫療保健A以來,累計回報205.24%,超越業績比較基準達到152.43%。近兩年,該基金以172.23%的累計回報在18隻醫藥醫療健康行業股票型基金中排名首位。

廣發醫療保健基金經理吳興武

如何將研究轉化為業績?

醫藥行業基金是基金投資領域中的專業賽道,近年來創新藥領域的崛起,對基金經理的專業性也提出更高的要求。

「創新藥需要對體類靶點進行識別,如果沒學過生物可能都不知道靶點是什麼意思。」吳興武說,化學和生物專業的背景一方面有助於他對創新藥的理解,另一方面,也讓他能夠更直接、明確地找到相關的研究資源,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去理解行業以及醫藥公司。

在投資上,吳興武會首選大概率比較好的賽道,再從中挖掘出好公司,他認為,好公司最關鍵的指標就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和護城河夠不夠深。「我會選擇護城河深、賽道長的公司,從認知層面或理念層面,我覺得持續性比成長性更加重要。」吳興武指出。

吳興武也是一位管理全市場基金的基金經理,與一般行業基金經理更偏愛於高成長公司不同,豐富的市場投資經歷讓他更看重企業增長的本質,他對企業增速不快的容忍度比較高,這種底氣也是源於吳興武在投資的底倉框架上更加完善。

一旦找到符合標準的好公司,吳興武願意進行長期而持續的跟蹤研究,堅定持有。「長期投資帶來的超額收益遠比交易要強,我不願意在交易上出現太多的損耗,耐心和等待帶來的驚喜和收穫往往更加豐厚。」

從廣發醫療保健的基金季報來看,吳興武的持股周期較長,股票換手率較低。在其管理的7個季度中,前十大重倉股均以創新能力強的細分行業龍頭為主,有5隻股票持有長達7個季度,另有4隻股票被持有4至6個季度。

用概率和賠率的思維做配置

吳興武喜歡下棋,下棋考驗的是全局觀,在構建組合的時候,他同樣也是一個有著全局思維的基金經理。

在組合配置時,他會做很多層面的考量,包括股票的長期基本面、階段性估值、市場對它的認知程度以及這隻股票在組合裡應該佔多大權重比較合適。「股票是概率和賠率的體現,我會根據股票的概率和賠率來分配其在組合中的佔比。」吳興武說。

具體賠率和概率如何確定?吳興武指出,首先是股票的長期價值或長期看好的程度,這是決定倉位的最重要因素,長期價值越突出,它在基礎盤中所佔比例就越高。其次是估值,隨著估值的上升,會逐步降低持倉比例,但不會一次性全部賣掉,清倉的前提一定是對股票的長期判斷發生了改變。

對於醫藥行業的投資,吳興武指出,核心的一點是要規避政策風險,儘量選取受政策影響較小的細分領域,在這些領域裡面選取優質企業重點研究。具體而言,他長期看好醫藥領域的三個賽道:一是創新藥及相關產業鏈,二是醫療服務機構,三是高端醫療器械。

羅洋:野百合也有春天,守候周期中的高ROE企業

周期股的黃金時代已經過去,在這個追逐高成長與高回報的時代,周期股似乎已經成為被遺忘的野百合。然而,對廣發策略優選基金經理羅洋來說,在周期行業中淘金,卻是另一門守正出奇的功夫。

羅洋是從業10年的資深基金經理,曾從事3年多周期行業研究,5年絕對收益投資,1年多公募基金投資。在他的身上,有兩個獨特的標籤:一是周期研究背景,二是絕對收益資金管理經驗。「我是做絕對收益出身,不太喜歡波動。」羅洋表示,他更重視投資中的安全邊際,喜歡尋找高ROE的企業,做確定性的投資。

Wind數據顯示,2019年5月22日,他接手管理廣發策略優選,截至2020年9月30日的任職回報為60.36%,相比業績比較基準的超額收益達40個百分點,組合配置以日常消費、金融、材料、信息技術、房地產、醫療保健為主,周期持倉特點比較明顯。

廣發策略優選基金經理羅洋

在高ROE行業中尋找確定性機會

「一千個讀者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對於價值投資,不同的投資者也有自己不同的解讀。羅洋認為,市場參與者對價值投資的理解也是與時俱進,但堅持價值投資有三點非常重要。

第一,賽道有好壞之分,重視長期高ROE行業;第二,市場逃不開周期,以均值回歸作為基本假設,警惕「這次不一樣」的想法;第三,確定性比彈性更重要,深度研究白馬比找黑馬更重要。這三點也成為羅洋投資中的準繩。

羅洋對高ROE行業有著特別的偏愛,他指出,ROE是綜合評價一家企業盈利能力的最佳指標,也是直接關乎投資者收益的指標。一家企業能維持高ROE,代表公司從生產、銷售、經營、技術、服務、市場佔有率等各層面匯聚的綜合績效非常優異,股東因此才能獲得較高的投資回報。

羅洋發現,在A股市場,長期高ROE行業和市場中權重最大的幾個行業高度重疊,主要包括銀行、保險、食品、醫藥和家電,要在市場長跑中勝出,基金經理必須對這幾個行業有著深入的研究。基於這一思路,接手廣發策略優選之後,羅洋在組合構建上採取均衡配置的方式,參考每個行業在滬深300中的自然權重,做到相對均衡配置。

超額收益源自對企業的深度研究

在過去6年多的投資實踐中,羅洋在選股上都體現出「高勝率」的特點,他的前十大重倉股中有不少持有期超過5個季度。在均衡配置的基礎上,選好股票並長期持有,是羅洋獲得超額收益的主要來源。

「我覺得勝率高的時候才會出手,否則寧願放棄不做。」羅洋表示,企業增長的確定性比彈性更為重要,深度理解白馬比找黑馬更重要。找到一個十倍股固然令人開心,但少犯錯是投資中更重要的事。

組合的構建是基金經理價值觀、能力圈的直接體現。查閱廣發策略優選的持倉,主要包括兩類品種:一類是高ROE企業,包括銀行、地產、家電、白酒、醫藥等,單一行業的比例一般不超過15%;另一類是ROE改善的周期行業,主要是景氣度處於上行階段的成長股,如2018年底超配的養殖和光伏,2019年底超配的LED和面板。

在很多基金經理看來,周期股的盈利能力持續性和穩定性相對較差,股價波動加大,投資機會很難把握。那麼,羅洋是如何在波動中找到Alpha?

羅洋介紹,第一步是找到偏周期性行業當中的周期成長股,即周期性行業中受益於行業的增長,收入增速、規模增長領先的公司,並且在行業供需格局較差時作為底倉配置逐步買入。這也是打造安全墊的過程。

第二步則是跟蹤供給變化,從自下而上微觀或中觀的角度尋找行業供需格局發生邊際變化,景氣度周期可能到來的標的,在機會來臨的時候進行適當超配,尋找超額收益。2019年底羅洋超配了LED和面板,就是基於這一邏輯,通過高勝率手段,在不同時期抓住機會,做到超額收益的增強。

段濤:深度成長股愛好者偏愛不斷進化的公司

與廣發基金策略投資部的其它四位基金經理交流一圈,印象最深刻的,莫過於他們對段濤近乎一致的評價——「黑馬股挖掘機」。

但段濤更願意稱自己為「深度成長股愛好者」。他是費雪的鐵粉,費雪曾經說過,「我不喜歡把時間浪費到賺許多次小錢上面,我需要的是巨大的回報,為此我願意等待。」這也是段濤的投資理想,找到能真正成長為偉大企業的公司,並從一開始就抓住它。

今年5月份,段濤被提拔為基金經理,管理廣發利鑫混合。在組合的十大重倉股當中,既有消費、醫藥行業的白馬股、龍頭股,也有不少「黑馬股」出沒。

廣發利鑫基金經理段濤

數據指標尋找真正的成長股

段濤是團隊中較為年輕的基金經理,他在2015年入行擔任醫藥行業研究員,兩年後進入廣發基金,先後擔任醫藥行業研究員、消費研究組組長,當時就給基金經理推薦了不少具有「黑馬」潛質的醫藥成長股。

「我是一個深度的選股型選手,偏好選擇真正的成長股,喜歡不斷進化、能持續長大的公司。」段濤說,真正成長為大市值公司的企業都有一定規律:比如賽道好、競爭力強、管理層優秀,但最核心的一條是這些公司在不斷進化,不斷打破過去固有的想法、組織架構和模式,提前進行戰略布局和儲備,最終通過很強的執行力兌現業績。

與時下多數聚焦白馬股的基金經理不同,段濤的組合中既有白馬、也有黑馬。「不管黑貓、白貓,能夠抓到老鼠就是好貓。」段濤介紹,對於白馬成長股,他的選股標準就是尋找成長性賽道當中的「最龍頭」的龍頭,在合理的估值區間買入,賺長期業績增長的錢。

同時,他也喜歡挖掘基本面改善、市場關注度不高的黑馬成長股,比如說,今年1月份,段濤推薦了今年醫藥行業表現最好的公司之一,這隻股票在今年前三季的漲幅達8倍。

如何選擇黑馬成長股?段濤指出,在半年到一年的短周期內,市場有時是無效的,他會在半年到一年期間表現比較差的股票中去尋找長期成長空間比較大的公司。

在選股時,段濤有兩個重要的考量指標。一是研究公司的歷史財務數據,檢驗公司過去3至5年的ROE數據是否符合成長股的特徵,再通過自己的一套數據分析模版,精選出財務數據符合標準的公司。二是通過對公司的框架研究,分析公司未來能否維持當前的ROE。

「選擇這一類能長期維持穩定ROE的公司,股價向下是有底的,買入這一類公司大概率不會輸。」段濤說。

牛股的三大特徵

對於一位深度成長股愛好者來說,研究牛股是段濤的興趣所在。在他看來,牛股一般有三大特徵。

第一,牛股能真正創造價值,不管是做產品,還是做服務,只有最終能為客戶增值的企業才能獲得超額收益。第二,牛股多出自民營企業。民營企業管理層持股比例高,有較強的資本配置能力和組織進化能力,很多一路從小長成大公司的企業,都具有「熵減」的特徵,能夠不斷進化,突破天花板。第三,要找到符合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大趨勢的企業。

段濤指出,目前看來,能長出偉大公司的行業趨勢主要有三個方向。第一個方向是國產替代,除了半導體等硬科技領域之外,隨著新一代年輕人成長起來,他們對民族品牌、自主品牌的自信更強,也會驅動相關行業國產替代的進程。

二是消費升級,日本、美國在經濟增速顯著放緩之後都出現消費升級,中國的人口市場紅利遠比這兩個國家大,也會跑出細分賽道的消費大牛股。而消費升級的賽道包括產品提價、下沉市場、品牌化以及新興人群帶動的新消費。

三是降維打擊,中國有很多傳統行業,其中一些龍頭企業也開始引進新型人才、輸入管理能力、信息化能力和系統能力,這些行業集中度很低,一旦出現鶴立雞群的公司,就會有非常大的成長空間。

「這三個趨勢不拘泥於某個細分行業,是中國發展到這個階段,在社會內生過程中會出現的共通性規律,也是牛股要滿足的要素。」段濤說。

(文/寧夏)

相關焦點

  • 探訪廣發基金三大投資部:發現多元價值 踐行長期主義
    【策略篇】 策略投資部:打造「特種小分隊」 在長期主義中堅定前行 在與渠道和投資者交流時,李巍常常會被問:「策略投資部的定位是什麼?」他帶領的廣發基金策略投資部,是與公司旗下價值投資部、成長投資部並行的三大部門之一。
  • 廣發基金李巍:持續迭代進化,才能提高投資勝率
    投資大師查理.芒格說,「凡事要往簡單處想,往認真處行。」對於投資這樣一件既簡單又複雜的事情,廣發基金策略投資部總經理李巍也遵循同樣的原則:堅信投資回報來源於企業價值增長,以合適的價格買入優質公司,並通過長期持有的方式獲取超額收益。  資料顯示,李巍是公募基金行業中非常資深的基金經理。
  • 廣發基金譚昌傑:每一筆投資都會反覆權衡能否帶來正收益
    Wind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二級債基、偏債混合基金等「固收+」產品規模增長超過4000億元。從投資角度看,「固收+」策略的執行並不容易。一方面,產品中涉及多資產、多策略;另一方面,產品的目標客戶是中低風險偏好的投資者,他們既不願承當較大的淨值波動,又希望能獲得超過銀行理財產品的收益。基於此,如何選配細分資產,如何有效控制回撤,如何將不同的策略進行融合,是對基金經理的綜合考驗。
  • 2019年業績全面開花 廣發基金多元投資體系優勢凸顯
    成立16年以來,廣發基金始終堅持「以基本面為基礎,研究驅動投資」的投資文化,持續完善投研體系,不斷夯實主動投資能力。為了更好地發現企業價值,廣發基金在2018年對權益投研體系進行變革,將權益投資一部拆分為價值、成長、策略三個部門,並通過科學的機制讓基金經理專注在能力圈進行投資,提高選股的勝率,努力為客戶提供穩定、持續、可解釋的投資回報。
  • 廣發均衡優選混合A : 廣發均衡優選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招募說明書
    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基金經理、廣發鑫享靈活配置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基金經理、廣發穩裕保本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基金經理、廣發聚豐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基金經理、廣發聚祥靈活配置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基金經理、廣發鑫益靈活配置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
  • 廣發港股通優質增長混合 : 廣發港股通優質增長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
    發聚豐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基金經理、廣發聚祥靈活配置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基金經理、廣發鑫益靈活配置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基金經理、廣發轉型升級靈活配置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基金經理、廣發聚惠靈活配置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基金經理、廣發創新驅動靈活配置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基金經理,瑞元資本管理有限公司董事。
  • 第十七屆金基金獎「官宣」,廣發基金榮摘三大獎項
    作為全球資產管理機構一致認可的投資理念,近年來以環境(E)、社會(S)和公司治理(G)為核心的ESG投資被引入國內,引導公募基金髮揮長期價值。國際經驗表明,ESG投資具有較強的風險防控能力和穩定的長期回報。在該獎項評選上,金基金獎關注那些注重長期、專業至上、恪職盡責的基金管理人。 廣發基金成立於2003年,是一家多資產、多策略、多市場的領先全能資產管理機構。
  • 全球對衝基金及其投資策略解析
    對衝基金追求絕對收益,最初通常以貸款手段進行高槓桿投機交易,具有很強的私募性質,投資操作具有隱蔽性,投資工具靈活,使用全球債券、期貨、期權、利率、外匯等金融資產投機。隨著國際金融市場自由化及金融風險意識加強,對衝基金不再像以前那樣利用財務槓桿建立龐大的頭寸去賭宏觀經濟事件的發生,而是通過精選複雜的投資策略和資產配置多元化來分散組合風險,從而加速資產在不同市場、不同投資者間的流動來獲利。
  • 廣發基金餘昊:守正出奇 以長期視角挖掘未來行業龍頭
    中證網訊(記者 萬宇)今年海外市場波動加大,QDII基金面臨較大考驗,銀河證券統計顯示,截至9月30日,可統計的67隻QDII股票型基金(A類)中,僅有兩隻今年以來漲幅超60%,其中一隻是由余昊管理的廣發全球精選人民幣,今年以來上漲65.71%,遠超同類基金(QDII股票型基金A類)6.95%的平均水平。
  • 廣發基金費逸:重倉立訊精密三年 用業績詮釋實力
    來源標題:廣發基金費逸:重倉立訊精密三年 用業績詮釋實力 12月7日至12月11日,廣發基金成長投資部再推力作——廣發瑞安精選,擬任基金經理為費逸。
  • 年關將至權益基金提前啟動防禦策略
    董梁認為,很多量化基金持有股票的數量通常達到上百隻,整體持倉比較分散,能夠有效地降低基金組合的波動性;藉助多層次的量化模型、多角度的觀察,量化投資能夠提升選股的可靠度;同時,嚴格執行投資策略,不因投資者情緒的波動而隨意更改投資策略,能有效地克服人性的弱點。
  • 明星基金經理們的論道:從足球隊的排兵到投資要「做時間的朋友」
    在當前的時點,如何布局2021年的投資?對此,廣發基金權益投資天團日前現身直播,聊起了他們的投資心法,拿出了珍藏的投資乾貨,還首度透露了自己的家庭資產配置是怎麼做的。直播中,廣發基金高級董事總經理、總經理助理王海濤,帶領麾下價值投資部、策略投資部和成長投資部的負責人傅友興、李巍和劉格菘及其他六位明星基金經理們同臺亮相。
  • 守正出奇,做好策略和配置
    我要開始啟動我投資產品的再平衡。有人可能疑問,為什麼不在最高點再平衡呢?並不是我不想,但是我知道我自己做不到,所以我們只能在取捨平衡後選擇當前的策略,既能一定程度上保證自己吃到上漲最快的一段漲幅,又能儘可能規避大的調整損失。當然,這也不是一個萬全之策,誰能夠保證這次不會賣飛呢?所以,這裡的平衡過程也是分批進行。
  • 聚首三亞,共商未來——恆天卓越基金峰會暨2021年度權益投資策略...
    從公募基金角度看,此次會議邀請了包括嘉實基金、廣發基金、華夏基金、易方達基金等在內的19家公募管理人參會,參會管理人管理規模合計超6萬億元,佔整個公募基金行業18萬億規模超過三分之一。其中包括行業管理規模最大的易方達基金,管理規模突破萬億元;權益管理能力業內聞名的嘉實基金、富國基金等;固收方面管理能力突出的廣發基金、華夏基金;還包括量化對衝產品業內聞名的海富通基金等管理人。
  • 廣發基金指數投資部負責人羅國慶:基金定投如何在高點「功成身退」?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廣經濟之聲《基金觀察》本周聚焦「基金定投方法論」,記者劉思強專訪廣發基金指數投資部負責人羅國慶。本期主題:基金定投如何在高點「功成身退」?劉思強:股市裡常說「會買的是徒弟,會賣的才是師傅」,不少投資者因為不會止盈,常常在股市裡「坐過山車」。定投什麼時候該止盈?
  • 廣發基金指數投資部負責人羅國慶:如何提高基金定投收益率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廣經濟之聲《基金觀察》聚焦「基金定投方法論」,記者劉思強專訪廣發基金指數投資部負責人羅國慶。本期主題:如何提高基金定投收益率。劉思強:今年是不同尋常的一年,對於大多數投資者來說,在震蕩行情下,想尋求高收益的投資變得更有難度了。
  • ...施洛德多策略回報靈活配置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更新)招募說明書...
    交銀多策略A : 交銀施洛德多策略回報靈活配置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更新)招募說明書(2020年第4號) 時間:2020年12月23日 11:06:09&nbsp中財網 原標題:交銀多策略A : 交銀施洛德多策略回報靈活配置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更新)招募說明書(2020年第4號)
  • ...多策略回報靈活配置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更新)招募說明書(2020...
    交銀多策略A : 交銀施洛德多策略回報靈活配置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更新)招募說明書(2020年第4號) 時間:2020年12月23日 11:06:09&nbsp中財網 原標題:交銀多策略A : 交銀施洛德多策略回報靈活配置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更新)招募說明書(2020年第4號)
  • 平安安享靈活配置混合A : 平安安享靈活配置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
    平安安享保本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第一個保本期於2019年2月11日到期,由於不符合避險策略基金存續條件,將按照平安安享保本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基金合同的約定轉型為非避險策略的混合型基金,名稱相應變更為「平安安享靈活配置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其他涉及內容相應調整,轉型後的基金投資目標、範圍、策略繼續按基金合同的規定執行)。
  • 廣發基金費逸:著眼於長遠 躬耕於價值
    作為同是人大畢業的師弟,廣發聚瑞基金經理費逸在二級市場投資中同樣也有著對長期主義的執著。費逸從2017年7月份開始管理廣發聚瑞,三大核心持倉行業一直都是信息技術、日常消費和醫療保健,前十大重倉股的平均持股周期超過一年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