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自隨方設教公眾號,作者為尚德Shand,版權歸其所有,轉載旨為弘揚道教新風,文章觀點不代表本人,歡迎關注該公眾號,如拒絕轉載請聯繫本人,將即刻刪除。
冤結,通常指人由於宿世所犯之罪而導致的各種人際冤懟,進而引起陰間冢訟、幽魂遭難、陽世受報、人鬼之間結縛纏綿。
《北鬥經》指出:有災有患,不知解謝之門。祈福祈生,莫曉歸真之路。致使魂神被系,禍患來緾。或重病不痊,或邪妖尅害。連年困篤,累嵗迍邅。塜訟徾呼,先亡復連。或上天譴責,或下鬼訴誣。
個人的種種過失,導致各種冤對纏綿不解,人跟人之間、人跟天地之間、人與神之間就結下了各種冤結。人之所以有諸多宿罪、過失,究其根本,是因為人的「無道」。解冤釋結,主要通過齋醮科儀和符籙咒訣等方式化解陰陽矛盾,求得幽魂超生,陽世太平。
《元始天尊濟度血湖真經》指出:眾生妄想貪著,不識正真,執系是非,積諸罪業,任心運意,何莫非愆,不睹慈光,無由曉悟。……冤家債主,互相償報,是故生產有諸厄難。
道教將常見的冤結分為十類,又稱十類冤結,即殺傷之冤、縊死之冤、溺死之冤、藥死之冤、產死之冤、復連之冤、壕訟之冤、獄死之冤、妖邪之冤、三世之冤等。這十類冤結,都是針對具體的死因而言。因此,其解冤方式,是通過書寫不同的符文來化解。
道教經懺是最常見的懺法形式,主要是懺悔己身罪過來獲得身心的解脫,除結解縛,免遭果報。黃籙齋法和明真齋法,是道教解冤釋結的最常見齋法,尤以黃籙齋為主。陸修靜祖師的九齋十二法的劃分依據,首要的是不同宗派,其次才是齋法的使用功能和範圍。
據《太上慈悲道場消災九幽懺·解眾生結縛品第三》載:眾生欲求悟解,於清靜處嚴潔家庭,隨力豐儉,燃香點燈,禮諸化號,懺悔冤結。諦聽思惟,勇猛精進,悟解諸結,免遭沈墜。……當降金剛百鍊、玉液千和、太白流光、元黃散逸,洗滌淫邪,解冤除結,去煩去惱,安泰身心,善邪自會,惡亦相磨。
玄妙,為道炁之祖。經典,乃度世之舟。了則上聖可登,悟則高真斯陟。道教有很多解冤的道經,不僅可化解人際冤對,而且可求得陽世太平、冤魂超生。歡迎繼續關註解冤釋結第二講:道教解冤釋結時常誦持的道教經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