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七旬「布偶奶奶」:傳統手工藝是割捨不掉的情懷

2020-12-19 中國新聞網

  【解說】壓著模板紙正在布料上畫布偶雛形的老人名叫衛臘梅,今年70歲的她,被身邊人稱作「布偶奶奶」。20餘年裡,她製作了數千件不同的布偶。8月11日,記者對這位「布偶奶奶」進行了探訪。

  早年間,衛臘梅在肉聯廠工作,1997年退休後衛臘梅開始了「北漂」生活。由於兒時記憶中母親和姥姥喜歡做針線活,衛臘梅也受到了「感染」。她便在朋友的引薦下,到了一家玩具服裝廠工作。在此期間,她參與了許多電視節目中卡通形象的製作,在積累經驗的同時,也更加堅定了她對這份工作的熱愛。

  【同期】手工藝人 衛臘梅

  我是1950年生的嘛,解放初,所以說那陣(年代)來說吧,對這傳統文化,這些布藝手工印象都比較深。所以從小就是這些東西吧,媽媽也是做的,姥姥也是做的,喜歡跟她們在一塊做。而且在做這中間吧,其實你小小的這個成就感,和你的滿足感也都在裡邊。

  【解說】2010年,衛臘梅結束了「北漂」生活。回到西安後,她仍然堅持從事這一行業,追逐著自己的夢想。衛臘梅告訴記者,在她印象中最深刻的是參與製作昆明世博園的吉祥物「靈靈」和西安城運會吉祥物「朱䴉」,沒有機械化的輔助,都是一針一線製作而成。

  記者在工作室內看到,各式各樣的布偶擺滿了房間,它們形態各異,生動形象。衛臘梅正熟練地操作著一臺老式縫紉機,她說,一件作品要經過設計、構圖、裁剪、縫紉、填充等環節,每個環節都要耐心打磨,最終才能呈現出好的作品。

  為了更好的傳承這一技藝,衛臘梅也玩起了直播,希望通過直播,讓更多的人了解傳統手工藝。衛臘梅對製作布偶的熱愛和傾注,感染了許多身邊人。如今,衛臘梅成為了西安市婦女手工協會的理事,她正帶動著更多的婦女學習這門手藝。

  【同期】衛臘梅的朋友 惠霞

  我每次在做手工的過程中,我們可能會遇到一些卡點啊。然後因為我們做的事呢,是一個需要特別安靜下來,需要用心、用感情去做的一件事情,最需要的就是堅持。那有的時候,也會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堅持不下來的時候,只要想到衛老師,我們就心生力量。

  【解說】衛臘梅表示,作為一名手工藝人,對每一件布偶都融入了濃厚的情感,需要投入很多的精力和成本,因為這是傳統手工藝人割捨不掉的情懷,自己將永遠追逐下去。

  梅鐿瀧 湯世珍 西安報導

責任編輯:【羅攀】

相關焦點

  • 七旬「布偶奶奶」:傳統手工藝是無法割捨的情懷
    七旬「布偶奶奶」:傳統手工藝是無法割捨的情懷 中安在線   2020-08-12 10:10: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 23年做上千布偶!西安七旬奶奶退休後「乘風破浪」
    西安古稀老太衛臘梅退休20多年裡,堅持手工製作數千件布偶。堅持這麼久,衛臘梅說只為自己內心的熱愛和無法割捨的情懷,圓小時候的布偶夢。9月4日,華商報記者來到西安南門,70歲的衛臘梅住在這附近。在衛臘梅家客廳裡,記者看到,沙發上、牆壁上、房梁上,擺滿掛滿了各式各樣的抱枕、動物造型玩具、布偶、布藝裝飾品等。衛臘梅拿起一個70cm高穿洋裝的粉色布偶說,這個布偶靈感就來自於8歲那年見到的俄羅斯母女倆,這也是自己製作的第一布偶。
  • 陝西西安:七旬奶奶有一顆童心,用創意布偶打造自己動漫王國
    2020年6月15日,陝西西安,西安市一棟高樓小區內,住在30層的七旬奶奶衛臘梅把自己的家打造成一個動漫王國。退休後,衛奶奶用一塊塊布去做創意布偶,先後做出上千個布偶卡通,她說自己就是這個屬於自己動漫王國的女王。
  • 西安七旬奶奶做創意布偶,打造動漫王國,70歲也有自己的童年夢
    西安南稍門一棟高樓上,住在30層的七旬奶奶衛臘梅把自己的家打造成一個動漫王國。衛奶奶說:「退休後,我用一塊塊布去做創意布偶,先後做出上千個布偶卡通,我是動漫王國的女王。每天被布包圍,為它創意,為它快樂,為它有靈性的誕生而歡心愉悅,70歲也有自己的童年夢。」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布偶奶奶」的「童話世界」
    「布偶奶奶」衛臘梅向記者展示她創作的「嘟嘟唇」魚抱枕。「我每天被布偶包圍著,為它們苦思冥想、設計創意,也為賦予它們靈性而歡欣鼓舞。」衛臘梅年過七旬,她手裡誕生過央視春晚等多個節目組的人偶演出服,也誕生過昆明世博會吉祥物金絲猴「靈靈」、第四屆全國城市運動會吉祥物朱䴉「慶慶」。衛臘梅並非科班出身的設計師,她的「童話世界」從退休那年才開始構建。衛臘梅的整個職業生涯都在肉聯廠度過,工作幾乎跟工藝美術不沾邊。
  • 刷爆B站,飆升9.9,傳統手工藝該如何「出圈」?
    既然傳統手工藝生存的如此慘澹,為什麼不讓它直面消亡,反而最近越來越多的聲音在討論如何保護呢?其實,消亡和保護並不衝突。並不是所有的傳統手工藝都適合現代生活。當然還有很多人會認為,相比於批量的機器生產,手工藝人的作品似乎更有人文溫度,無論如何,我們都應該保護傳統手工藝的文化情懷。然而,強行靠情懷來拯救,並不能阻攔它的消亡。19世紀下半葉,如火如荼的工業革命讓大批量工藝品投放到市場,然而設計水準卻急劇下降。
  • 七旬奶奶團自製「暖手寶」
    七旬奶奶團自製「暖手寶」 2020-02-09 16:1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七旬老太太的童年夢 用創意布偶打造動漫王國 曾為陳佩斯做卡通服
    她介紹自己退休生活時說:「退休後,我用一塊塊布去做創意布偶,先後做出上千個布偶卡通,我是動漫王國的女王。每天被布包圍,為它創意,為它快樂,為它有靈性的誕生而歡心愉悅,70歲也有自己的童年夢。」這是2020年6月15日,衛臘梅老太太在位於西安南稍門一棟高樓的30層的家裡,展示自己的童話世界和動漫王國。
  • 軍人經歷永難忘·軍隊情結難割捨|西安大興醫院被授予陝西省退役...
    會上,西安大興醫院被授予陝西省首批退役軍人健康服務示範單位。西安大興醫院黨委書記、院長賀建軍作為退役軍人健康服務示範單位代表發言。軍人經歷永難忘賀建軍院長表示,西安大興醫院是一家有責任有情懷有擔當的醫院,能夠成為退役軍人健康服務示範單位,是對醫院的認可,更是我們應當肩負起的責任和使命 。
  • 「百合奶奶」新學期不斷創新 絲網花娃娃惹人愛
    「三八」婦女節當天,佳安社區草根手工藝團隊「百合奶奶」經過一個「寒假」休息,也正式迎來了新學期。27位奶奶為了慶祝婦女節,齊聚社區活動室暢聊「心學期」計劃,談談對絲網花作品的構思和創意想法。
  • 延慶手工藝人開啟「新時代文明實踐」 悅遊工坊籤約老藝人傳承手工藝
    趙紅敏創辦的悅遊工坊,被認定為延慶區「新時代文明實踐基地」上百場的體驗和培訓,在推廣手工藝的同時,還為手工藝人開拓謀生之道……趙紅敏創辦的悅遊工坊,匯集了延慶地區多項傳統手工藝,在她的推動之下,延慶地區的老手藝人開啟了自己的「新時代文明實踐」。
  • 讓西安各高校畢業生最割捨不下的原來是TA!
    六月已然近半,離別近在眼前,我們強忍著苦澀告別了最敬愛的老師、最可愛的同學、最親密的夥伴,卻唯獨割捨不下TA——校園美食。  也許多年以後,能夠銘記的,除了大學時光裡的青澀愛情,還有母校的美食留在舌尖上的味道。  西安各高校畢業生最留戀的美食,有你的愛嗎?
  • 第二屆全區傳統手工藝精品展暨首屆呼和浩特民間手工藝作品展開展
    第二屆全區傳統手工藝精品展暨首屆呼和浩特民間手工藝作品展開展 2020-11-04 09:35:40 呼和浩特晚報
  • 面孔丨劉培宗:傳承百年布偶 守護民俗文化
    劉培宗是「劉氏布偶」的第四代傳人了,作為山東省民間手工藝製作大師、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劉培宗鍾愛著這項傳統手工技藝,不僅從父輩那裡繼承了下來,更是在實踐中不斷摸索創新,讓它在自己手裡閃出更耀眼的光芒。
  • 羊年到,民間傳統手工藝發「羊」財
    羊年到,民間傳統手工藝發「羊」財 2015-02-18 22:33:32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責任編輯:   中新網石家莊2月18日電 (高紅超)「爆竹聲中一歲除」,隨著羊年的氣息越來越濃,「羊」元素出現在各種中國民間傳統手工藝如武強年畫、蔚縣剪紙、藁城宮燈上,「三陽開泰」、「九九陽春」,陽、羊同音,人們寄望通過「羊」傳遞暖暖祝福。
  • 《二十四個奶奶》為啥這麼火?這種表演大多數人沒見過
    當這些元素組合在一起,就是西安兒童藝術劇院創排的國內首部創意民俗兒童劇《二十四個奶奶》。屢獲國內外大獎的《二十四個奶奶》12月18、19、20日再次登陸西安舞臺,票房依舊火爆,目前部分價位門票已售罄。於是西安兒藝在二十四節氣申遺成功第一時間就決定將這個題材搬上舞臺。特邀蕭放擔任民俗總顧問,王智擔任民俗顧問。民俗:溫情中徐徐展現傳統文化編劇宣亦斌用一個月的時間創作出劇本框架,《二十四個奶奶》以一年二十四節氣為背景,講述一位城市孩子回到鄉村和奶奶相處的故事。
  • 這場傳統手工藝培訓課,織就了一道藍白相間的風景線...
    這場傳統手工藝培訓課,織就了一道藍白相間的風景線...這些作品,都是扎染手工藝培訓課的學員 自由創作的,而這堂手工藝培訓課,由三灶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
  • 《勇士》為了那份割捨不掉的親情 選擇好好生活
    不知道是不是有很多人都有童年受到親人傷害的痛苦回憶。 一直到自己長大了,偶爾時不時的還會在夢裡想起, 有種無法釋懷的感覺。也許傷害很重 回憶很痛 。 你會一直記住那個人 不管他有多親 。是的 擺脫這種陰影確實很難。
  • 手工作-火龍劍,古法傳統手工藝
    手工作-火龍劍,古法傳統手工藝
  • 中國600種對日本235種,閒聊中日傳統手工藝
    第二組:日本全國現有傳統工藝分為14個類別235種,類別有:紡織類、印染類、其它紡織類、陶器、漆器、竹木、金屬、佛教用品、紙類、文具、石雕、玩具、材料工具、其它等。日本傳統不倒翁雖然沒有官方的結論,但我竊以為,這兩者之間必然有內在的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