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觀強漢盛唐弱宋,評價若只論軍事實力對比,不難發現漢朝喜歡死磕,唐朝喜歡滅國,宋朝則習慣了下跪。前兩者對付北方的惡鄰居有個策略,就是在他剛剛試探時就進行了適當反擊,告訴他我有底線:你別過來,過來我有能力讓你吃點小虧。
惡鄰居一看,成本有點高,要麼掉頭去找別人麻煩,要麼猶豫著等到下定決心欺負你了,你已經比他強大了。
那如果情況再糟糕一點呢?面對惡人,我們是弱者,連畫個底線的力量也沒有,那怎麼辦?比如面對校園欺凌和職場惡人,我們有沒有一個哪怕是委曲求全的生存下去的方法?
今天我們來看一個案例,就是北宋的滅亡。
北宋的悲劇:有錢有人卻三年就被打死的朝代
1125年金和北宋開始打仗,當年金國就把北宋都城開封打下來了,第二年又打下來一次。再過一年就把宋徽宗宋欽宗擄走,北宋就亡了。
前後就三年,那麼大的一個帝國毫無反手之力突然就被弄死了,也太奇怪了。
乍一看好像很正常,畢竟宋朝和此前的強漢盛唐不一樣,它沒有燕雲十六州沒有河西走廊,既無險可守,又沒有充足戰馬,戰鬥力確實差勁,而它的對手金國兵強馬壯,士氣高昂。兩相對比,北宋敗得一點也不冤。
但是你不覺得,這個事有點怪嗎。
要說北宋戰鬥力弱,但是南宋更弱,不照樣和蒙古人纏鬥了四十多年才亡國?北宋仁宗時期和西夏打仗連續三次大潰敗,也沒怎麼樣。何況經過王安石變法,北宋軍力有所加強,宋神宗時期還收復了河湟地區,即使到了宋徽宗時期太監童貫帶兵,也能和西夏打得有來有往。
實在不行,像宋真宗時期籤訂澶淵之盟,給對手送點歲幣過去,不體面,但花錢消災也是一個解決方案,也不至於國破家亡皇帝后妃全部被俘虜,別說臉面,就連性命也被人拿捏了。
所以,北宋之所以這麼快滅亡,是要另作解釋的,平時我們找原因,找的是政治腐敗、皇帝昏庸、重文輕武、對手太強,但說實話,都不夠靠譜,畢竟當時遊牧民族女真人剛剛立國,說白了是一個部落聯盟,對外發動戰爭為的就是搶錢分給各個部落,完成對內政治整合。
這個很好理解,無數年來北方遊牧政權都是這麼幹的,搶完錢就走人,而搶完錢不走,還要搶你地,奴役你,統治你的只有一個可能,那就是你太弱,全搶了你也沒法子。
所以,當時的金國人目的明確,就是為了搶錢,這符合頭兩年的他來了又走的行為,但是,他的風格也很明確:崇尚武力,能打就看得起你,不能打就被鄙視。
很明顯,這是一個惡人的行徑,你弱我就欺負你,你打不過我那我就繼續欺負你,奴役你。
北宋明明地大物博,為什麼弱?因為他沒骨氣!
金和宋之間本來共同有一個大敵,那就是遼國,兩弱約好了一起打垮最強大的遼國,結果就是在這場滅遼戰爭裡,金國以少勝多屢戰屢勝,而宋朝一仗都沒打贏過,屬於豬隊友,最終還是金國一個人扛下了所有。
好了,當時宋朝的第一弱點就暴露了:軍事戰鬥力差。
但是宋朝有錢,對金國來說你有錢給我也行,於是他打下燕雲十六州把燕京標了個大價錢讓宋朝用20萬擔糧食買回去,這和宋遼的檀淵之盟性質類似,花錢消災買平衡,這時候金國很矜持,覺得這個隊友戰力不行,但有錢,可以養活我,還不錯。
但是,很快,這個隊友就暴露了第二個弱點:不講信用。
滅遼後,北宋收留了金國降將張覺,對金國來說這是自家的叛徒,當然就找北宋要人,結果北宋先是推脫沒這人,後來看見金國急了,殺了一個相貌類似的人想要魚目混珠,被金國識破,北宋又腆著臉皮把真張覺殺了送去。毫無疑問北宋此舉還不如街頭混混,既沒本事、也沒擔當、還愛撒謊、更沒底線,北方血性猶存的漢人因此大部分歸順金國,而對金國來說,北宋就此被打上了一個軟骨頭的標籤,不講信用,只敢背後插刀,幹了不敢認,認了又耍滑頭,被識破又跪得很徹底,總之,北宋是一隻弱雞,既然這樣,我跟你要錢你也甭跟我這裡推三阻四陰謀算計了,我用刀用拳頭,直接到你家裡拿。
於是,1125年第一次汴京圍城,金國把開封城一圍,北宋為了保命,答應了金國的條件,割讓山西河北的三個軍鎮、一次性賠償金國黃金500萬兩、白銀5000萬兩,每個月繳納歲幣,於是,金國撤兵回家,巴巴等著北宋把錢送來。
結果,北宋湊了半天,只拿出了黃金10萬兩、白銀125萬兩,就連那三個軍鎮也被北宋策動反抗金國接管。
但是,這次失信不一樣了,上次我沒打你不知道你這麼弱,這次我已經打過你了,你這麼弱雞還跟我眼皮子底下耍心眼,行,你那麼有錢,為了保命居然也拿不出錢來,那要你幹什麼用?對金國這個強盜來說,北宋不再是隊友,不再是談判對象,連被訛詐的對象也沒資格當了。
換句話說,本來弱雞北宋乖乖給金國當個傀儡政權,替他搜刮民膏民脂,興許還能繼續生存,但是當金國發現北宋連傀儡都當不來,乾脆直接滅了北宋,扶植了一個張邦昌當皇帝。
現在我們回過頭總結北宋快速崩潰之謎,不難發現根本原因不是他弱,畢竟若可以變強,而是他喪失了一個弱者的立身之本:不講信用,沒有利用價值。
一個弱者如果能講信用,答應了是殺是剮就說到做到,起碼還能獲得尊嚴上的尊重,因為這能給對方一個穩定的預期,能確保對方還能在你身上榨取到利益價值,也就是說,你還有利用價值。如果這些都沒有,那不好意思,你不僅失敗了,還得出局。換一個能帶給我利益的人來和我對弈。
道理千萬殊途同歸,我們看北宋的悲劇,不難發現大國如個體,當我們在現實生活中遭遇種種不公平的待遇或者欺負,當我們還是弱者,定要守住底線,第一目標是活下來,然後才是強漢盛唐那樣等到時機徹底翻盤。
社會的基本原則和生存之道,在職場的你值得擁有
豐富提升自己,才能戰勝更強的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