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槽,這個在職場人的生涯中再正常不過的現象,他跟找工作其實是同步的,離開上一家,尋找下一家。
每個跳槽的人都渴望自己未來的這一家比原來的那一家職位又高,掙錢又多,幹著又舒服。
可怎樣能滿足自己期望的目標呢?下面我們從4個方面來說一說如何跳槽才能跳的漂亮,跳的稱心,跳的如意。
1.跳槽要在最好的狀態時跳
我們大多數人跳槽都是因為在這家幹的不順心了,厭倦了,或者達不到自己期望的目標了,才選擇跳槽。
這其實很正常,因為當一切皆順的時候,我們是不會考慮自己要去離開的。
特別有一些幹了多年的工作,不僅得心應手,職位混的也不低,是讓很多人羨慕嫉妒恨的那種,人際關係也比較成熟。
如果不想跳槽,那麼保持這樣一種狀態,其實挺好的。
畢竟業精於勤,在一個行業一個崗位上做久了,會對這份工作越來越精通,越來越專業,於公司於個人都是雙贏的事情。
可是如果你想跳槽,那麼最好也是選在這個時候,因為這個時候才是你最好的狀態。
帶著這種狀態去迎接新的挑戰,你也會發揮的相對比較好。
試想,如果你覺得人際關係處理的非常糟糕,或者公司的各種福利待遇讓你非常不滿,那麼這個時候你的心裡已經出現了不平衡或者是比較低落的情緒。
在這種狀態下去找工作,或在新的工作機遇面前要展示過去這麼多年所積累出來的最好的一面,還真不一定能行。
再說現在很多比較關鍵的崗位,你從上一家走到下一家,下一家還會從背後了解你之前的這些工作狀況。
如果你做的很好時走,那麼得到的評價,也往往是比較好的,反之難免會有一些不好的事情說於別人,即使不說也會話裡帶話。
2.跳槽時不帶走自己的舊部和客戶
這種狀況一般發生在比較厲害的一些職位上,比如說一個部門的領導,或者是業務人員身上。
因為能做到一個部門的領導,他在下屬面前一定是培養了一定的信任度和威信。
特別是跟自己關係好的,或者在工作中是自己左膀右臂的,這些人是格外器重的。
當他選擇跳槽去到另一家公司的時候,可能也會去想到自己手下的兄弟,能不能為他們謀到更好的職位和待遇。
同時彼此熟悉各自的性格,做事的風格,在工作上配合起來可能更容易一些。
還有那些業務精英,因為他們是跟客戶最直接的接觸者,一個單成不成,80%是在於這個業務人員的。
長期的打交道,讓他們不僅建立了工作上的合作關係,還會發展成不錯的友誼。
這兩種職業如果跳槽,考驗的就是本人的職業操守和道德。
無論是一個部門被一鍋端還是把自己上家的客戶轉移走,對原來的企業都是一個不小的打擊和突如其來的災難。
一個企業裡面既然設置了那些部門,那麼這些部門是一個都不能少的,中間的環節一旦出現了掉鏈子,上下銜接就比較困難,也容易出現更多的錯誤和漏洞。
一個企業的客戶就是他掙錢的財路,被生生的斷了財路是一件很殘忍的事情。
我們常常說,做人手下要留三分情。不要把一件事情做絕,做得沒有退路。
隨著社會的發展進步,競爭越來越激烈,我們每一個企業手上的客戶都讓我們如履薄冰。
即使在平時持續的關係中,我們都要做到不間斷的維護,以保證能夠長期合作,更何況突然有一天被業務人員拉到了另一家,而另一家大多數都還是自己的競爭對手。
在上一家時,我們面對客戶肯定說的都是上家的好,但是當我們把客戶拉到下一家的時候,我們轉身又會說下一家產品的好。
這在無形之中給了客戶一種信號,覺得你這個人不實在,你賣什麼就說什麼好,如果是理智的客戶,他一定會自己去分析權衡到底哪一個好。
相反,如果是品德比較好的業務,他即使離開了上一家,那麼他會告訴自己的客戶,還是儘量跟上一家保持一個正常的業務往來。
因為那家的產品和價位確實都不錯,不僅是肯定上一家,更是肯定自己曾經的眼光和給客戶的推薦。
作為客戶,可能就會因為他的這點為人,為他再次轉介紹客戶。
再說一個優秀的業務和一個優秀的部門領導,他從來不會擔心未來的風雨,他會相信靠自己的能力,無論在哪裡都會打下一片江山。
當然這些行為大多數情況下都不會造成一個企業癱瘓,卻讓一個企業的領導人看清了跳槽人最底層的職業道德。
對於下一家,可能短期給他帶來了垂手可得的客戶和全部的班子成員,但如果是一個睿智的領導人,他馬上,一定會想到,如果有朝一日,同樣的手段用在他身上怎麼辦?
從他多慮的那一刻起,他都要對這種隱患做到一個很好的防範,說白了對你就不可能是百分百的信任和充分的放權。
所以我們看歷史上那些但凡落井下石,慣用伎倆,或動一些不道德小心思的人,最後的下場基本上都是被萬人唾棄,再也得不到相信或者重用。
所以在職場上,無論是普通職位還是身居高位,職業道德,職業操守是一個面試人考核員工的第一要素。
如果想有更好的發展道路,在這條路上越走越寬越走越順,那麼一定要把道德排在第一,能力排在第二。
世界風水輪流轉,你還真不知道哪些人有一天會成為你的冤家,哪些人會成為你的恩人。
好好為自己鋪路,才能在上面走的坦然。
4.跳槽時善始善終
記得以前工作時,進一個公司不僅有很長的試用期,還要交押金籤合同。
目的是對雙方一種約束,因為新人剛去全部要學習,是不會產生效益的,經過幾個月的培訓學習,慢慢可以獨立完成工作,為企業產生效益。
如果不在合同約定時間內離職的話,是要為自己的行為承擔一定的代價,同時也是補償公司的一點損失。
雖然在現在看來,這是缺少人性的行為,可事實上確實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大家不會隨隨便便,說走就走。
企業的崗位雖然有一些備用的人才,但是也不可能有兩個人同時做一模一樣的工作,一定會有些許差異。
如果在跳槽時能夠善始善終,也就是說給自己給公司一段準備的時間,這樣是再好不過了,公司對你將要離去的這段時間也會客客氣氣,而你在走的那一天也會輕輕鬆鬆,不會有心理負擔。
可是現在隨著人權的越來越人性化,很多人在工作中就變得十分任性,想來就來,想走就走,真應了那句話「我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
給企業完全的措手不及,讓自己也在職業道路上變成了一個隨性的人。
雖然包容遷就說到職場上感覺有點門不當戶不對,但是一個人長期形成的做事風格會影響著他的性格和做人做事的習慣。
這樣的人早晚有一天會為自己的行為付出比較沉痛的代價,人生走的每一步路都算數。
5.跳槽時想好自己要什麼
有的人跳槽是因為在原來這一家工作不開心,人際關係不順暢。
有的人跳槽是因為待遇問題沒有達到自己理想的目標。
有的人跳槽是因為遇到了瓶頸,希望突破一下自己。
還有的人跳槽純粹就是不想在這裡幹了,想換個環境。
無論哪一種,都希望在跳槽之前讓自己好好的想一想。
想目前自己這份工作感覺好的和不好的地方,如果要跳槽,那麼下一步自己的目標是什麼?
無論在哪一家企業,人際關係這個事情都會有各種各樣的變化,今天在這裡遇到這個問題,到下家就有可能遇到其他的問題,總之不可能沒有問題。
如果跳槽僅僅是為了逃避人際關係中的問題,那麼是不是應該冷靜下來思考,自己應付人際關係的能力。
能接得住多大的回報,就要頂得住多大的壓力,所以渴望得到高收入,也必定要承受與之前相比更多的壓力,先問問自己hold不hold得住。
記得我之前在一個企業工作的時候,中間也想跳槽到其他公司,新公司的工作環境和待遇跟之前的比是好了一些,但也沒有好很多。
所以當時我的領導也知道了,就非常中肯的幫我分析,從一個穩定熟悉的環境中要跳到一個陌生未知的環境裡面一定要有值的地方,要不幹嘛去冒這個險?讓我想想哪些是認為比較值的地方。
我思來想去,確實也沒什麼,所以就放棄了。
後來在這個公司又多待了好幾年,給我的一個很深感受,就是驗證了領導之前說的那句話: 天下烏鴉一般黑。
但是如果能夠學會在環境中適應並且突破它,那麼在哪兒你都會是閃光的星。
日子要熬,工作更要學會熬,熬出頭就有出人頭地的機會。
更重要的是一個懂得自己要什麼的人,一定會把自己人生規劃的非常清晰,也會規避一些彎路,讓自己預想的生活更近一點,更快一點。
所以這個跳槽看似很簡單,個人意識很強的事情,認真起來卻不是隨心而作。
那些每次跳槽都能跳的漂亮的人,最大的原因就是他們懂得以上說的這些。
而真正做到了上面說的這些,那一定是人才,既然是人才,在哪兒都能發光,也會收穫更多的光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