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幾何時,德國的軍事能力稱霸全世界,但它的強大給很多國家帶來了困擾,這引起了不少人的憤怒。美國與英國就曾夜以繼日的把成噸炸彈都傾瀉在了德國人的頭上,使得德國的工業受到了嚴重損耗。
德軍幾乎被逼到了絕境當中,便開始設想用自己超前的技術來彌補空中力量的空缺,為此我們看到了很多黑科技,在這其中就不乏花樣百出的噴氣式戰鬥機。早在1939年德國就開始了噴氣機的研發工作,但上層軍官並不待見這一技術,畢竟有螺旋槳戰機可以滿足他們的需求,所以噴氣機的研發因缺少推力而停滯不前。
直到自己頭頂布滿了炸彈,噴氣機的研發才被提上日程,但與此同時德軍還在妄想研發出成本低、消耗少、易操作、便於批量生產的高速截擊機,用以攔截敵軍的轟炸機,於是我們看到了十分奇葩的BA349"蝮蛇"火箭截擊機。
在多家競標的公司當中,巴赫姆的計劃一開始並不被德軍看好,因為它們的方案不是常規戰機,而是載人火箭,是一種一次性產品,不過巴赫姆找到了黨衛軍的投資希姆萊,最終得到了支持,終於進入了設計生產階段。
與其說這種截擊機是一種飛機,不如說它是一個小型火箭,它採用了HWK-109-509A火箭發動機,選擇了C型和T型燃料,這都與"彗星"戰鬥機相同,在機身的兩側還加裝了四具斯密丁533助推火箭,從BA349"蛇"的使用過程來看,它真的很像是一個一次性武器,但德軍不這樣認為。
為了讓火箭發動機得以最大化的利用,德軍將爆炸螺栓安裝在了駕駛艙的後面,一旦攻擊完敵軍的轟炸機,就讓駕駛員俯衝加速離開,待和地面將近1400米時,由飛行員將螺栓引爆,讓機頭和後部機身分離,後部機身攜帶著火箭發動機,自動把降落傘打開,然後再自動收回,飛行員一旦完成飛機接替任務,就自行跳傘離開機艙。
設想很玄幻,甚至有些扯淡,整架戰機最適合用"異想天開"這四個字來形容,也許它未來有實現的可能,但一定不是情況緊急的那個年代,不過就是因為時間緊迫,德軍才沒有多做考慮,就這樣死馬當活馬醫了。
事實證明這些擔心都是對的,BA349"蝮蛇"的穩定性不夠,推力巨大且不夠均勻,保持正常的飛行路線都很困難。值得一提的是,在進行載人飛行試驗的過程中,待進行到助推火箭脫離這一步,戰機竟然開始翻轉直至失去控制,飛行員當場失去生命。
BA349"蝮蛇"後來又試飛了多次,也出現了不少問題,但德軍依然把它投入到了生產階段,只可惜他們沒有如願以償遇到美軍的轟炸機,而是美軍的裝甲部隊,BA349"蝮蛇"根本就沒機會進入戰場。為了不讓其他國家掌握這種先進發動機技術,所生產的BA349"蝮蛇"就都被銷毀了,只剩下兩架還分別待在德國與美國的航空博物館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