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十條」引發好萊塢強烈關注 國產科幻片的春天來了

2020-12-22 華西都市報

「科幻十條」引發好萊塢強烈關注 國產科幻片的春天來了

《流浪地球》海報。

《天上掉下個UFO》海報。

  8月18日,美國《綜藝》雜誌發表文章,高度關注近日中國國家電影局、中國科協印發的《關於促進科幻電影發展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此文的配圖是一張《流浪地球》的劇照。
  近年來,隨著中國電影工業逐漸與西方縮小差距,好萊塢影人越來越重視中國科幻電影,任何一部中國國產科幻片的上映,都會引發國外同行的高度關注。
1

「科幻十條」落地
科幻影業的「春天來了」

  《意見》發布於10天前,國家電影局提出,將科幻電影打造成為電影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增長點和新動能,把創作優秀電影作為中心環節,推動我國由電影大國向電影強國邁進。
  《意見》提出了對科幻電影創作生產、發行放映、特效技術、人才培養等加強扶持引導的10條政策措施,被稱為「科幻十條」。不少業內人士認為,隨著「科幻十條」的落地,中國科幻電影甚至整個科幻產業都將迎來「春天」。
  「科幻十條」要求加大對科幻電影劇本的培育力度,鼓勵扶持原創,促進科幻文學、動漫、遊戲等資源轉化,豐富科幻電影內容創新源頭,推動建立多層次多樣化可持續的科幻電影劇本供給體系。支持在夏衍杯優秀電影劇本徵集、扶持青年優秀電影劇作計劃、電影劇本孵化計劃等工作中設立科幻類別。鼓勵有關電影節設立科幻電影單元等。
  「科幻十條」還提出,鼓勵組建全國科幻科普電影放映聯盟,支持各級科技館、科學館、工業博物館、青少年宮、文化主題公園等加盟,推進資源共享,豐富片源供給,支持加入全國電影票務綜合信息管理系統。
  中國電影的特效技術首次被單獨「劃重點」,《意見》明確指出,科幻電影特效技術發展引領帶動電影特效水平整體提升。「鼓勵研發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電影特效底層核心技術和平臺工具,支持電影數字內容加工處理和數字版權保護等領域的關鍵技術研發和產業化,支持國產高精尖電影裝備的研發生產和推廣應用,建立完善電影特效技術標準體系。」
2

國產科幻片引發國際關注
「硬核氣質」令人刮目相看

  近年來,我國科幻文學的進步,帶動了科幻電影的發展。早在2015年8月,劉慈欣的《三體》獲第73屆世界科幻大會頒發的雨果獎最佳長篇小說獎,中國科幻的「軟實力」讓國際社會為之側目。
  2019年,以劉慈欣小說改編的電影《流浪地球》上映,其呈現出的成熟、厚重質感,讓全球影人對中國科幻電影的「硬核氣質」刮目相看。
  去年《流浪地球》火遍全國的同時,這部影片也在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等國家和地區上映,並贏得高口碑。不少海外媒體紛紛對這部中國本土科幻電影給予肯定,並試圖藉此解讀中國文化內核,思考東西方文化差異。
  2019年2月4日,《紐約時報》發文稱:中國在太空探索領域是後來者,在電影業中,中國也是科幻片領域的後來者。不過「這種局面就要改變了。」
  美國著名科技網站The Verge表示,《流浪地球》展示了中國電影製作的新面貌 ——專注於未來,而不是中國傳統的歷史史詩。而此次國家電影局牽頭髮布的「科幻十條」,讓國外影人感受到了中國科幻電影崛起背後的強大後盾,這就是整個國家從上至下對科幻電影產業的大力扶持。
  美國《綜藝》雜誌引用了《意見》中的不少指導性意見,比如要落實財稅支持政策等,幾乎「科幻十條」中的每一條,外媒都單獨進行了引用和說明。
3

國產科幻片暫時低潮
「土味科幻片」救場

  與去年好幾部高質量國產科幻電影爭相亮相大銀幕不同,今年上映或即將上映的科幻片乏善可陳。只有《平行森林》《機械畫皮》《外星人事件》《外太空的你》等幾部網絡電影,且多數口碑撲街。
  《意見》中稱,中國缺乏強大的科幻電影主要是因為缺乏創新思想和好的劇本。不過《綜藝》雜誌的觀點稍有不同,「中國的電影產業比較急功近利,投資者通常都會選擇投資回報快的電影項目,這導致中國缺少優質的科幻電影。」
  或許上述種種原因匯總在一起,才導致了此次「科幻十條」的出臺。著名科幻作家、新華社對外新聞編輯部副主任韓松在接受採訪時表示,中國科幻電影產業目前要做的是怎麼把這個利好政策落到實處,這需要包括編劇、導演、製片人、演員、特效、投資者在內的廣大電影工作者,甚至是觀眾等在各個方面進行突破,《意見》的發布無疑是非常大的推動力。
  雖然今年國產科幻片相對落寞,但也有亮點。國慶檔中,《我和我的家鄉》是一部重磅影片,該片由導演寧浩、徐崢、陳思誠、閆非&彭大魔、鄧超&俞白眉分別執導5個故事,張藝謀擔任總監製。
  近日,《我和我的家鄉》中由陳思誠執導的《天上掉下個UFO》單元曝光8位演員,黃渤、王寶強、劉昊然、王硯輝、王迅、董子健領銜主演,佟麗婭、彭昱暢特別出演。唐探組合探案瘋狂外星人,8人在貴州黔南上演了一場啼笑皆非的奇遇經歷。片方給出的宣傳語是:「一場土味科幻大戲」。從題材上看是一部軟科幻作品,至於該片能不能在「中國科幻電影編年史」裡記上一筆,不妨拭目以待。
  封面新聞記者 楊帆

相關焦點

  • 國產科幻電影的春天來了嗎
    一部《星際穿越》在中國觀眾的一片「燒腦」評價中贏得了票房與口碑的雙豐收。緊接著,遊族影業也公布了《三體》的概念原畫宣傳片,其原著小說同樣來自於劉慈欣,他的另一部科幻小說《鄉村教師》的電影版權則早已被導演寧浩買下。   除了劉慈欣作品的大爆發外,其他科幻類型電影的消息也不絕於耳。張藝謀正在籌備他的首部英文科幻片《長城》,周星馳也在製作他的第二部科幻片《美人魚》。
  • 要拍出下一部《流浪地球》,除了暢銷科幻小說還缺什麼?
    近日,國家電影局、中國科協也印發《關於促進科幻電影發展的若干意見》,提出將科幻電影打造成為電影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增長點和新動能,把創作優秀電影作為中心環節,被稱作「科幻十條」。有了優質科幻文學資源,就可以拍出下一部《流浪地球》嗎?「科幻」熱下,科幻電影的春天來了嗎?
  • 科幻電影將借勢進發
    支持在夏衍杯優秀電影劇本徵集、扶持青年優秀電影劇作計劃、電影劇本孵化計劃等工作中設立科幻類別」。如此優渥的科技環境推動科幻文藝創作高潮的再次興起,一批科幻作者佳作迭出,獲得國內外科幻創作大獎,如劉慈欣、郝景芳的科幻小說獲得雨果獎後,引發閱讀熱潮,獲獎作品成為電影投資人和電影創作者的追逐目標。
  • 「科幻十條」扶持政策推出,中國科幻電影還要過幾道關?
    新京報訊(記者 倪偉)近日,國家電影局、中國科協印發《關於促進科幻電影發展的若干意見》,提出將科幻電影打造成為電影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增長點和新動能。《若干意見》提出了對科幻電影創作生產、發行放映、特效技術、人才培養等加強扶持引導的10條政策措施,被稱為「科幻十條」。
  • 《流浪地球1》加時重映、第二部定檔,主旋律科幻電影能否突圍?
    近年來國產科幻片備受市場關注,傳遞中國精神的主旋律題材更是成為「香餑餑」。那麼,主旋律能否帶動國產科幻電影發展呢?為激發疫情後的影市活力,8月份國家電影局和中國科協又聯合印發了《關於促進科幻電影發展的若干意見》,以「科幻十條」十項措施從科幻電影創作生產、發行放映、特效技術、人才培養等層面,對科幻電影扶持引導予以政策性加強,為國產科幻電影發展再注一針強心劑。
  • 中國最早的科幻片竟然誕生於80多年前!
    週遊電影 | 中國科幻電影未來的發展方向 Part 1 中國第一部科幻電影是喜劇? 一說起國產科幻片,很多人會立馬想到開啟了中國科幻電影元年的去年春節檔票房冠軍《流浪地球》。
  • 科影融合助力創作 國產科幻電影如何打造下一個爆款?
    「敬畏而感動」……2019年,科幻電影《流浪地球》上映後即引發觀影熱潮,叫好又叫座。近日,在2020中國科幻大會上,中國科協科技傳播與影視融合辦公室揭牌,加上今年8月發布的「科幻十條」,一系列舉措,引發行業廣泛熱議和新期待:未來,國產科幻電影將會迎來怎樣的發展?在科影融合的背景下,如何才能打造出下一個爆款?
  • 國產電影拍不出《星際穿越》這種科幻片?網友:正在趕超!
    每當提到國產科幻電影,總會讓人感到心痛惋惜。就如國足一樣,國產科幻片也成為了國產電影中的一塊硬傷。究其原因,有人說是因為國人科幻熱情不夠,有人說是科幻硬核的電影風險很大投資人不敢投資。眾說紛紜中,那麼到底為什麼目前國產影視圈拍不出像《星際穿越》這樣的科幻片呢?
  • 《流浪地球》:國產科幻電影的新紀元
    2019年2月5日大年初一,國產科幻電影《流浪地球》正式與觀眾見面,首映當日就突破了2億元的票房大關,同時豆瓣評分飆升至8.3分,最終以46.55億的票房躍升為國產電影票房第二(僅次於《戰狼2》)。許多影評人和觀眾將《流浪地球》的上映稱作是中國科幻片元年的開啟,同時也將《流浪地球》稱為硬科幻電影。《流浪地球》改編自中國著名科幻作家劉慈欣的同名小說,講述了2075年太陽即將毀滅,人類必須通過「流浪地球」計劃逃離太陽系另尋家園的故事。
  • 陳思誠這部新片,將迎來大銀幕上的科幻盛宴!
    658.71億元,同比增長44.3%,持續5年刷新紀錄——5年前,這一數字尚不足88億元;國產科幻電影票房比上一年翻一番;科幻數字閱讀市場增長超四成……2020中國科幻大會上公布的一組數字刷新了國產科幻產業的新紀錄。
  • 2021年到2023年科幻片扎堆?誰將扛起中國科幻電影的大旗
    繼《流浪地球》的開啟國產科幻片的大片,《上海堡壘》又把這國產科幻這扇門給關閉過後。 哪部電影能重新扛起國產科幻大片的旗幟呢? 當今全世界影視工業最完善的國家,自然是美國好萊塢了。
  • 科幻片能成華語電影的新方向嗎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王峰    由於《流浪地球》《瘋狂的外星人》兩部科幻片在2019年春節檔上映,2019年也被稱為「國產科幻片元年」。原本以為華語科幻電影將奮勇邁步前進,但2020年的疫情讓全球電影產業都按下了暫停鍵。
  • 中國科幻電影新元年
    不過,對經歷過「狼來了」的人來說,總會擔心這又是一出「狼來了」。從電影《三體》石沉大海至今,每一次對「中國科幻電影元年」的呼喚,似乎都會被嚴峻現實打臉。然而《流浪地球》終於帶來了國產科幻片最需要的東西:希望。而《明日戰記》《上海堡壘》《拓星者》等多部國產科幻電影都將在2019年陸續登場,這一切可能將一個名為「中國科幻電影元年」的希望變成現實。
  • 奈飛將拍劇版《三體》,國產科幻片差在哪?
    從《三體》到《上海堡壘》,中國科幻電影屢屢撲街,這其中有何「難言之隱」?靠著春節檔大爆的《流浪地球》真的說明科幻片覺醒了嗎?國產科幻片的機會在哪?國內科幻並不缺乏優質IP中國科幻的第一個高峰期是由一批科幻作家帶來的。
  • 國產太空科幻片《深空》發布 「全速啟程」 預告片:計劃今年上映
    玩懂手機網消息,近日,國產又一科幻電影《深空》公布了先導海報和預告片。《深空》由青年導演王人超執導,是一部太空題材科幻電影,先導預告片初步展露出該片有別於 「好萊塢大片」 式科幻電影的文藝氣質。國產科幻電影《深空》「全速啟程」 預告片:由微像文化出品、新銳導演王人超執導的太空科幻電影《深空》發布「全速啟程」版先導預告片,未來世界人類向深空遷徙,遭遇神秘聲音的警示:「對這深空
  • 三問賀歲檔③|科幻片能成為華語電影的新方向嗎?
    由於《流浪地球》《瘋狂的外星人》兩部科幻片在2019年春節檔上映,2019年也被稱為「國產科幻片元年」。原本以為華語科幻電影將奮勇邁步前進,但2020年的疫情讓全球電影產業都按下了暫停鍵。國產科幻片是受制於想像,還是受制於電影工業,我們既能打造好評如潮的《流浪地球》,也能炮製口碑甚差的《上海堡壘》,面對科幻片,華語電影人應該如何努力?觀眾又會以怎樣的態度來面對國產科幻片呢?
  • 2020中國科幻產業報告:2019年我國國產科幻電影票房翻倍
    2020中國科幻產業報告:2019年我國國產科幻電影票房翻倍 2020-11-02 10:49:06 來源:新華網 2020中國科幻大會1日發布的《2020中國科幻產業報告》
  • 科幻元年、國漫巔峰、硬核青春……2019年國產片五大驚喜
    年度票房榜前10名中,8部為國產影片;15部票房10億+影片中,10部國產影片;4部躋身中國影史票房前10名。毫無疑問,這一年的國產電影市場充滿艱辛,卻也驚喜連連,科幻、動畫、青春、現實、犯罪,各個題材都有突破。寒冬之下,振奮人心!
  • 2020年好萊塢這8部科幻電影,哪一部會是科幻迷的最愛?
    當下對科幻電影的定義已經越來越寬泛。《星球大戰》這樣的太空歌劇,仍可以歸屬到科幻電影的範疇。漫威、DC這樣的超級英雄電影,雖然也少不了科幻元素,可將之歸入科幻片就顯得有些牽強。
  • 2019年我國國產科幻電影票房翻倍
    新華社北京11月1日電(記者溫競華)2020中國科幻大會1日發布的《2020中國科幻產業報告》顯示,2019年,科幻電影在中國市場的累計票房為195.11億元,其中,《流浪地球》《瘋狂的外星人》等國產科幻電影票房總計達71.405億元,是2018年國產科幻票房的2.12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