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二維碼的發明者是一位日本人,但隨後卻在中國被「發揚光大」重新走向世界。而面對日益增強的中國影響力,經濟停滯和嚴重社會危機的日本,目光再次看向中國,試圖複製中國以二維碼和「共享經濟」為依託的中國電商和網際網路社會的發展模式。越來越多的二維碼和「共享服務」出現在日本街頭。雖然日本創業者充滿了信心,但這次他們真的能「複製」成功嗎?
據參考消息報導,儘管日本智慧型手機普及率相當緩慢,但當下年輕人也已經形成了一個新的市場,以INFORICH公司為首的日本共享充電寶服務正在逐漸興起,無論是設備還是掃碼借還的商業模式與黃總工如出一轍。而且該公司創始人秋山廣宣還不滿足較小的國內市場,開始對整個亞洲市場都發起衝擊,泰國等部分基礎設施發展迅速的國家和地區,也逐漸擁有了該公司的充電寶業務。除此以外,送貨上門、共享單車以及短視頻軟體等依託網際網路發展的產業也逐步在日本興起,儼然是大有「拷貝中國」的意味。
從歷史發展來看,早年的日本由於經濟上複製了西方的發展模式,依託當時的亞洲市場,「沒有經濟霸權的命卻得了經濟霸權的命」,最終導致經濟泡沫破碎,整個國家都連帶著陷入「死寂」,其影響至今都未能消除。在這次吃了大虧受挫之後,日本的社會發展更加保守甚至是死板。但很顯然,一個尋呼機才剛剛淘汰的國家是無法跟上新世紀快速崛起的中國帶起的亞洲經濟發展的,因此日本在這方面顯然也是動了心思。
當然,推動日本發展網際網路的很大程度上還是與日本目前困境有關。生育率降低和老齡化增加帶來的消費欲望降低,長期瀰漫整個社會,能夠「活絡筋骨」並打通經濟發展命脈尤其是日本固化的人與人之間隔閡的顯然只有網際網路了。而在2015年前後,中國「共享經濟」和網際網路經濟開啟了騰飛之路,日本自然更是眼熱,未來的經濟發展形勢已經基本明了,學習並依託中國發展經濟也有著文化上的趨同性,日本企業甚至政府自然會將目光轉向東方。
對於日本來說,經濟困境雖然與國際局勢和經濟政策有很大關係,但其根本原因還要歸功到未能完全清除的「封建主義」思想和制度上。這種思想和西方定義下的現代化國家體系產生了奇妙的「化學反應」,目前的日本很大程度上就可以看做是亞洲甚至是全球發達國家未來的「縮影」。現代化過程中的大量問題在日本身上都能看得到,從這點上看,日本想要借鑑中國的經驗其實依舊困難重重。
必須清楚的是,依託網際網路經濟能夠很大程度上緩解目前日本經濟增長停止的現狀,這一定程度上確實是一個事實。但日本產生經濟問題的根源是少子化,年輕人口的不斷減少導致社會風氣逐步保守和「低欲望」,因此哪怕是老年人學會了使用網際網路,其網購的欲望相比年輕人也是遠遠不足的。而網際網路對於少子化問題的解決目前來看幾乎沒有作用,部分數位化虛擬服務甚至反而朝著更加「低結婚率」的方向去了。
換句話說,目前的日本有可能會利用網際網路短期恢復經濟,但「少子化」問題目前來看是社會發展進步的必然,這點連中國都沒能逃得過。RCEP籤訂後,日本在中國的經濟影響力下或許會走上經濟發展的快車道,但人口問題不解決,日本複製中國經驗很可能會產生令人意想不到的「反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