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康二年四月金軍攻破東京(今河南開封),金兵進入京城後,將府庫裡積存的無數金銀珍寶搜刮一空,更擄宋徽宗、欽宗兩位皇帝和皇族宮妃等三千多人,一齊帶著北上。
南宋嶽飛在《滿江紅》中提到:「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1127年1月9日的「靖康之變」是古代漢人統治天下的歷史裡最讓人感到羞恥的一個歷史事件。
北宋王朝由盛而亡,只經歷了短短百餘年時間。亡國的原因很久以來都由王安石一個人背負著,其實,「陳橋兵變,黃袍加身,杯酒釋兵權」這三個歷史事件早已為北宋的最終命運定下了基調,這一切的根源,還是在宋太祖趙匡胤身上。
01陳橋兵變,黃袍加身
宋太祖趙匡胤原本是後周世宗柴榮手下的禁軍統帥,官職是殿前都點檢。周世宗不到40歲就撒手人寰,他唯一7歲的兒子即位, 年幼的小皇帝當然不懂得怎樣治理國家,於是手握重兵的趙匡胤有了取而代之的想法。
經過縝密的策劃,960年春節,後周朝廷正在舉行朝見大禮的時候,忽然接到緊急戰報,說北漢國主和遼朝聯合攻打後周邊境。朝廷一番商議後,派趙匡胤帶大軍前去抵抗。
大軍部隊到達陳橋驛的時候,趙匡胤命令將士就地紮營休息。士兵們倒頭就睡,一些將領卻聚集在一起,悄悄商量。有人說:」現在皇上年紀那麼小,我們拼死拼活去打仗,將來有誰知道我們的功勞,倒不如現在就擁護趙點檢做皇帝吧!」擁護趙匡胤這件事很快就在軍營內傳遍了,士兵們也都很贊同這個做法。
第二天,趙匡胤醒來後,士兵們把事先準備好的黃袍披在趙匡胤身上。黃袍在古代只有皇帝才能穿,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陳橋兵變」和「黃袍加身」。
陳橋兵變後不久,趙匡胤建立了宋朝,定都開封,又稱汴京 。
02杯酒釋兵權
宋太祖趙匡胤登上皇位後,擔心其他人也用「黃袍加身」這一招,於是,他把當初擁立他的石守信、王審琦等幾位老將召集起來,請他們喝酒。
酒過三巡後,宋太祖突然嘆氣說自己一年多來沒睡過安穩覺,太痛苦了。這些將領問:「為什麼呢?」。宋太祖這才說:「你們不明白嗎? 皇帝這個位子,誰不想要啊?」儘管將領們都表示沒有這個想法,但宋太祖又說:「你們沒有想法,但誰敢保證你們的部下沒有這個想法呢?黃袍加在你們身上,就由不得你們了。不如把兵權交出來,到地方上去做個閒官,買點田產房屋,給子孫留點家業,自己好好享受人生,豈不很好嗎?」
眾人這才明白了趙匡胤的意思,第二天紛紛遞交奏章請求辭官。宋太祖馬上同意,收回了他們的兵權,賞給他們一大筆財物,讓他們到各地去做節度使。
宋太祖的上位過程致使他在治國上採取「重文輕武,安內輕外」的政策。重文政策,使得宋朝經濟繁榮,文化興盛,但也造成了朝廷機構臃腫,埋下積貧積弱的種子;輕武政策,出現強幹弱枝的禁軍、廂軍制度,束縛了武將的才能,導致宋朝國防衰弱。在西北遊牧民族的不斷入侵下,日益腐敗的禁軍根本無法抵抗,北宋最終走向滅亡。
03被皇帝事業耽誤的藝術家
宋徽宗,一位被皇帝事業耽誤的藝術家。
他是一名天才藝術家,書法稱瘦金體,傳世畫作有《芙蓉錦雞》《池塘晚秋》等,丹青、書法、琴藝、棋藝,無不精通。他也是一名高品位的生活享受主義者,對園藝、美食、茶酒、女色,無不講究。《清明上河圖》所描繪者,《東京夢華錄》所講述者,都是宋徽宗時代的如夢繁華,也反映出宋朝文化的繁盛。
但他就是不會當皇帝。宋徽宗在其皇帝"任內",重用奸相蔡京、宦官童貫等,弄得朝政日非,天下大亂,各地農民起義此起彼伏,使北宋的政治進入最黑暗、最腐朽的時期。宣和元年(1119年)和宣和二年,先後爆發了宋江、方臘領導的兩次大的農民起義。宋徽宗雖然鎮壓和瓦解了這兩次農民起義,渡過了農民起義帶來的一場統治危機,但是東北地區女真族的興起,卻使北宋王朝面臨覆滅的命運。
04拓展:《射鵰英雄傳》
金庸先生的《射鵰英雄傳》,兩個主人公的名字郭靖和楊康即代表勿忘靖康之恥。
小說講述的是南宋年間,江南牛家村的包惜弱救了金國王子完顏洪烈,卻害得丈夫楊鐵心和義兄郭嘯天兩家家破人亡。郭嘯天的妻子逃到蒙古大漠,生下遺腹子郭靖。傻小子郭靖得到丐幫幫主洪七公傳授絕技「降龍十八掌」,更贏得心上人黃蓉。堅毅淳樸的郭靖和聰穎過人的黃蓉終成一代大俠。包惜弱和楊鐵心的兒子楊康認賊作父,成了金國的小王子,最終害人害己,慘死在牛家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