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裡口山 探訪威海鄉村振興樣板

2020-12-22 湘湘愛旅行

錯落有致的村居、遊人如織的採摘休閒區、炊煙嫋嫋的田園風光……走入其中,猶如置身於一幅秀雅靈動的美麗畫卷。8月20日,膠東經濟圈網絡媒體聯盟「探訪膠東 2020」實地採風團來到威海裡口山近郊休閒樣板片區,親身體驗當地村民的小康生活,感受威海鄉村振興的新名片。

8月20日下午,採風團一行抵達裡口山近郊樣板片區張村鎮區域王家疃村。雨中的王家疃村有一種別樣的韻味,遠處的山峰在朦朧細雨的籠罩下,愈發顯得滴翠含青、黛色正濃。王家疃村已經有600多年的歷史了,沿山而居,對於這個世居的小山村,村裡的人對村容村貌的自覺養護,對生態環境的精心呵護,已經融入到每一名王家疃人的血脈之中。

「小橋流水、風光秀麗,遊人如織、和美富足。」參觀途中,威海新媒體聯盟成員小悅漫步在鄉間的小路上,這是她對於王家疃村的印象。「寧靜的鄉村、慢節奏的生活,美麗的自然風景,有些南方民居的韻味。以後每年都要來幾次,夏天避暑、冬天休閒。」

「現在生活好了,收入多了,日子越過越美。」王家疃村一位村民笑著告訴採風團,現在村裡「淨、潔、美」取代了「髒、亂、差」,村民享受到了和城裡人一樣的生活。

近年來,王家疃村依託裡口山發展精品鄉村旅遊,成為全國網紅打卡村,受到很多遊客的歡迎。裡口山風景名勝區管理委員會旅遊管理與產業發展局局長逄萬濤介紹。「現在很多遊客選擇夏天來這裡避暑看海,尤其是旅遊旺季,村裡開發的36家民宿每天都爆滿。」逄萬濤介紹,往年有很多的國外友人到這裡度假,體驗原汁原味的中國鄉村生活。

自裡口山近郊休閒樣板片區建設工作開始以來,基礎設施打造、景觀升級、項目引進、文化營造等一系列舉措正在有序推進,這片美麗鄉村越發充滿生機與活力。「越來越好的生態環境,吸引了很多鳥類居住,裡口山近郊休閒樣板片區被評為了國家級攝影基地,近兩年來,越來越多的攝影愛好者慕名而來。」逄萬濤介紹,這些賦予了裡口山建設高標準鄉村振興樣板片區的良好基礎和資源。

串「珠」成鏈,文旅融合。環翠區裡口山近郊休閒樣板片區現有美麗鄉村精品村2個、省級示範村4個、市級示範村4個,已打造規模化農業休閒旅遊園區11個、主題民宿3處、農家樂26個,規劃建設高標準新型農村社區3個,為打造高標準鄉村振興樣板片區積累了雄厚基礎和豐富資源。

2019年以來,威海市瞄準打造裡口山近郊休閒樣板片區的目標,以「一道兩路」為主脈絡,將裡口山北麓的張村區域和裡口山南麓、海峰路以北的羊亭區域串連成片,將區域內的特色產業園區、美麗鄉村、文旅景觀、新型社區和五大振興典型成果連點成線,計劃用三年高標準建設27個重點項目,全力打造在全省乃至全國叫得響的鄉村振興樣板片區。

濰坊日報融媒體中心記者 毛德春

【來源:濰坊新聞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威海市「裡口山樣板片區鄉村旅遊專家大講堂」暨「威海魯菜師傅...
    8月31日,由威海市人社局主辦,威海市人社綜合培訓指導中心、環翠區人社局、裡口山風景名勝區管委承辦的威海市「裡口山樣板片區鄉村旅遊專家大講堂」暨「威海魯菜師傅」特色培訓活動成功舉行,吸引了裡口山近郊休閒樣板片區及溫泉、嵩山、羊亭、孫家疃等周邊區域從事及有意從事鄉村旅遊業、餐飲業的農(漁)家樂和民宿經營管理人員、裡口山「好客人家」廚師等170多人參訓,威海市人社局黨組成員、市人力資源公共服務中心主任王吉會同志參加開班儀式並致辭
  • 威海蔄山鎮:聚焦產城融合 打造精緻新城「蔄山樣板」
    近年來,蔄山鎮堅持以「威海要向精緻城市發展」為總目標總方向總遵循,在深入實施產城融合發展和打造精緻新城的發展定位下,牢牢牽住「產業化、城市化」兩大主線,精緻產業格局,精緻城市內涵,用精緻繪就「蔄山樣板」的幸福底色。
  • 賈汪區馬莊村努力打造全國鄉村振興「馬莊樣板」
    走進馬莊村,每一位村民都念著香包的好,小小一隻香包,原本只是一件地方民俗工藝品,如今卻成為推動當地產業發展的「金包包」,正不斷繡織出強村富民的「大產業」。作為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內容,鄉風文明建設既是鄉村振興的重要推動力量,也是強大的軟體基礎。馬莊村牢牢抓住馬莊鄉村文化的「根」和「魂」,在各類文化陣地、載體和隊伍建設方面,取得了新成績。12月12日,馬莊村2020年度總結表彰暨2021年度工作動員大會召開,一批先進典型受到表彰。
  • 威海裡口山:於美麗鄉間 鋪就鄉村振興產業畫卷
    齊魯網·閃電新聞3月24日訊 三月的威海裡口山,陽光明媚,春意盎然。因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春日裡本該遊人如織的裡口山,如今路上行人少見,只是偶爾有村民匆匆走過,顯得格外冷清。當旅遊按下「暫停鍵」,威海張村鎮裡口山的文旅產業項目的建設卻在春日裡乘風拔節,啟動了「加速」按鈕。
  • 小黃瓜助力打造鄉村振興「曲堤樣板」
    作為傳統農業大鎮,今年以來,曲堤街道搶抓機遇、乘勢而上,推動黃瓜產業提檔升級,打造鄉村振興「曲堤樣板」,助力濟陽奮力實現北部新區建設新突破,向高質量中心城區邁進。奏響產業興旺「四重奏」 打造中國黃瓜第一品牌質量是產業振興的命脈。今年以來,曲堤街道全面搶抓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國家重大戰略機遇,不斷加大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力度、推廣規範化種植、提升市場交易能力,曲堤黃瓜品牌戰略成效凸顯,逐步呈現出「大、優、旺、響」四大特點,實現高質量發展。
  • 山東沂河源:鄉村振興與國際接軌
    魯網9月1日訊 青山綠水、果樹草坪、石板翠竹,形成鄉村振興一道道靚麗的風景線。近日,記者走進位於山東沂源縣魯村鎮的沂河源田園綜合體,感受最深的是這裡中西方文化藝術和諧共存和城鄉文化生活的有機融合。我們以慈善感召天下英才下鄉,以資本吸引優質產業進村,以藝術活化美麗鄉村,立志打造『中國藝術振興鄉村』的標杆,成為世界農村、農民、農業融合發展的典範。」談及鄉村振興,省政協常委、北京東方君公益基金會會長、東方匯泉金融控股集團公司董事局主席、沂河源田園綜合體項目負責人董方軍信心滿懷。
  • 改革破浪前行 鄉村全面振興 嘉善大雲吹響人才振興「雲號角」
    走進繆家村,一股濃濃的「兩創」氛圍撲面而來:各地村書記絡繹不絕組團打卡繆家鄉村振興學院;美華水產養殖場場長楊珍,精心為鎮上的「農創客」準備著創業微課;剛為石斛種植大棚裝上雙層保溫膜的柴金甫,在這一季收穫了大雲鎮首個「全國勞動模範」的殊榮……  在鄉村全面振興的道路上,既需要培養科技人才、管理人才,也需要挖掘能工巧匠、鄉土藝術家;既需要有號召力的帶頭人、有行動力的追夢人,也需要善經營的「
  • 鄉村振興煙臺實踐:形神兼美話「桑麻」
    作者:鄔勇走進煙臺市福山區西水夼村,700幅禪意壁畫臨街相望,200餘幅名家書法掛滿書屋;120餘年剪紙收藏在古樸民居,1支鄉村樂隊,讓傳統戲劇、現代舞蹈躍然文化大院,這是西水夼全村92戶243位村民的小康之約,書畫著「鄉村振興」的奮鬥之躍。「鄉村振興」好風光!
  • 「櫻桃經濟」帶「紅」鄉村振興
    王世金告訴記者,育苗是他們延伸的第二產業,採摘園裡40多個品種、1萬多棵櫻桃樹,才是他們發家致富的「老本行」。每年豐收期時,順豐駐地現場24小時全國發貨,入園門票50元一位,採摘30元一斤,價格偏高,但依舊供不應求。威海鴻樹林農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 王世金:我們是用210米深的深井水灌溉,用的全是有機肥,結出的果子非常甜。
  • 惠安縣調研組蒞石調研鄉村振興
    11月25日,由惠安縣委常委黃麗瓊率領的鄉村振興調研組蒞臨石獅,就石獅鄉村振興工作展開考察。石獅市政府副市長李斌,惠安縣副縣長周鵬飛參加活動。當日,調研組一行先後走進永寧鎮郭坑村、沙美村、西偏村、前埔村,了解各村在打造農村宜居環境、壯大村集體收入、挖掘鄉愁文脈、推動產業興旺、促進農民增收等方面的經驗做法。
  • 清華大學鄉村振興工作站山東文登站落成儀式暨「清華學子山東行...
    閆劍波致辭閆劍波在致辭中表示,鄉村振興人才是關鍵,清華大學鄉村振興工作站設到文登區大水泊鎮,有助於提升威海市鄉村振興工作。威海市將持續加強對工作站建設和長期運營的支持,為廣大師生提供更廣闊的實踐空間和更多的實習題目,深化校地合作,探索打造鄉村振興的「齊魯樣板」。
  • 雄安新區農業結構調整 欲打造新時代鄉村振興樣板
    雄安新區,以大力發展都市農業為突破口,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致力於打造高質量發展的全國樣板,促進農業提質、農民增收、農村繁榮。  「百花田」休閒農業示範區坐落於安新縣三臺鎮和大王鎮之間,是雄安新區起步區規劃裡「北城、中苑、南澱」中「中苑」的一部分,佔地面積2.2萬畝。
  • 多規合一城鄉融合 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寧津實踐」
    山東省寧津縣以特色農業園、美麗新家園、共享創業園為切入點,積極推進「三園共建,相互融合,相互促進」,為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寧津實踐注入了持久動力。寧津鄉村振興工作總的思路是「1235」,「1」即一個規劃管全局,要加快「多規融合」「多規銜接」「多規合一」步伐,實現「一張藍圖管到底」。
  • 富陽:新桐村企共建推動鄉村振興
    富陽:新桐村企共建推動鄉村振興 日前,富陽新桐鄉舉行村企合作助力鄉村振興「結對共建」籤約儀式。
  • 青島市出臺鄉村振興新方案 聚焦鄉村「五個振興」攻堅克難、協同作戰
    《方案》出臺的背景  (一)中央、省委對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作出明確要求。2018年3月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山東代表團發表重要講話,要求山東「充分發揮農業大省優勢,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
  • 望城區白箬鋪鎮:黨建引領 打造鄉村振興示範樣板
    今年,白箬鋪鎮將「黨建引領促發展 上善『箬』水惠民生」黨建主題系列活動定為年度基層黨建品牌「書記工程」,突出基層黨建在鄉村振興、脫貧攻堅、項目建設、社會治理、文明創建等領域中的引領作用,夯實黨建引領基層治理這一品牌,不斷譜寫經濟發展和民生改善新篇章。
  • 建設南粵精美鄉村 打造鄉村振興樣板
    12月19日晚,第二屆「廣東十大美麗鄉村」「廣東美麗鄉村精品線路」「廣東特色名村」系列評選發布會在佛山市三水區西江公園舉行。廣州市從化區溫泉鎮南平村等10個村落獲評「廣東十大美麗鄉村」,佛山市三水區「百裡芳華之西江十裡畫廊美麗鄉村」精品線路等20條鄉村旅遊線路被評為「廣東美麗鄉村精品線路」。
  • 在武漢江夏五裡界尋找鄉村振興的密碼
    新華網武漢5月3日電(張潘)五一假期,新華雲直播走進武漢江夏五裡界「雲賞春」,用鏡頭呈現五裡界的田園風光,感受村莊「蝶變」給村民帶來的幸福感,在別具特色的村灣中尋找鄉村振興的密碼。  走進小朱灣,秀美的風景讓人仿佛置身田園山水畫。武漢江夏區五裡界街童周嶺村黨支部書記羅剛玉介紹,從2014年5月開始,由五裡界街道辦牽頭,童周嶺村請來了中國鄉建院規劃設計專家,按照荊楚風格對小朱灣進行統一設計規劃。村灣建好了,村民紛紛回家辦起了農家樂,有的村民將房屋租出去收取租金,收入得到了10倍以上的增長。
  • 黔江推進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機銜接 建設「一強、二美、三新」大...
    走進重慶黔江區石會鎮中元村,平整的水泥路、整齊的綠化帶、寬敞的健身廣場,一棟棟小青瓦、白牆面的兩層小樓依次羅列著,這裡不僅有超市、閱覽室,還有銀行網點、電商平臺、農家樂、農場、接待中心……仿佛在欣賞一副靜謐的田園風景圖。中元村坐落在武陵仙山腳下,地處羽人山景區,這裡,是黔江區鄉村旅遊振興示範村、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村和全國文明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