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3月24日訊 三月的威海裡口山,陽光明媚,春意盎然。因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春日裡本該遊人如織的裡口山,如今路上行人少見,只是偶爾有村民匆匆走過,顯得格外冷清。當旅遊按下「暫停鍵」,威海張村鎮裡口山的文旅產業項目的建設卻在春日裡乘風拔節,啟動了「加速」按鈕。
在姜家疃村郭家莊區域,「白雲深處」項目(初期名稱:清怡茶園)的園區景觀深化提升,雲生樓、青靄閣、歇雲棧等建築的室內外裝修工作,園區的照明、監控、寬帶等配套建設正如火如荼地同步進行。
「白雲深處」項目是威海市園林建設集團有限公司旗下的威海山裡人家生態環境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山裡人家」)投資興建,該項目佔地約90畝,依託裡口山得天獨厚的自然景觀,契合周邊日益豐富的旅遊業態,以37.5高緯度茶園為基礎,打造集生態高效農業基地、青少年研學拓展基地、市民近郊休閒旅遊基地等一體生態休閒旅遊景區。
叢巒疊嶂、水波旖旎、曲徑通幽、別有洞天……提及「白雲深處」項目選址姜家疃村的原因,「山裡人家」總經理劉文元對裡口山優美的自然景觀和項目位置讚不絕口。「裡口山旅遊業態培育非常迅速且較為成熟,項目內容豐富;張村鎮政府對產業項目的立項、建設和發展等給予了積極扶持和引導,項目推進過程中能實時跟蹤,及時有效解決項目建設過程中的問題,這也是我們最終選擇這裡的重要原因。」劉文元說道。
整個園區地形呈U字型,依山勢而建,步入園區,眼前群山環抱,雲霧繚繞。園區建築以石頭為主要材料,保持原址的建築韻味;園區建設尊重原有山形地勢,保留所有的原生林木,同時引進以梅花和杜鵑等植物,豐富園區植物品種,與裡口山特色果樹與自然環境充分融合形成群落豐富、自然生態的景觀環境,園區還將引進孔雀等禽類供遊客觀賞,同時為攝影愛好者提供環境和素材。
項目一期以茶園建設為主,打造周邊環境並完善基礎設施和配套;擬於二期進行民宿建設,深度參與裡口山美麗鄉村的打造當中。開園之後,高聳茂密的水杉林,點燃鄉愁的雲生樓,海濱特色的海草房,還有流水潺潺的小石橋……未來必將成為園區的亮點和網紅打卡地。
園區除了以茶為基礎的採茶、炙茶、品茶和茶點茶禮等特色經營外,還將推出中國傳統文化傳播、青少年科普研學、戶外觀鳥攝影培訓、裡口山特產深加工等經營項目。如今的「白雲深處」機械轟鳴,人頭攢動,熱熱鬧鬧的收尾建設預示著園區即將的5月份「開園大吉」。投入運營後,將成為獨具一格的威海市茶文化生態休閒農業觀光園區。
裡口山下的王家疃村,北山親子林項目也在如火如荼地建設當中。該項目為王家疃村主導建設,一期規劃3處,面積230畝,已完成場地平整、擋土牆建設,栽種柿樹800棵;二期佔地260畝,進行場地平整、道路建設、鋪設自來水、汙水、電力等管線,建設木屋、滴灌系統,安裝防護欄等,栽種了櫻桃、蟠桃、柿子等經濟果樹。
親子林項目建設預計在今年5月份完工,對於項目以後的發展,王家疃村黨支部書記劉偉充滿了期待:「項目主營親子採摘、中小學生研學等業務,這樣一個生態親子林的打造,不僅能增加裡口山新的旅遊業態,還能給我們村經濟合作社拓寬增收渠道,讓村民們的腰包更鼓一些。」
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時期,裡口山下的鄉村振興工作沒有因此而停滯,而是卯足了勁兒高速運轉。為了保證防控期間項目正常建設,張村鎮政府可是花了不少心思。掛圖作戰,倒排工期、明確時間節點,每個項目都有專人負責,每日現場調度、督導工作,讓發展建設與疫情防控兩不誤。
「各村居封閉管理期間,裡口山區域幾個村莊的封閉卡點檢查非常嚴格,為了保障工人能順利投入建設工作,我們一邊監管、調度復工工人的防疫物資籌備工作,一邊對工人健康狀況進行摸排,解決他們的出入通行證問題。」裡口山管委旅遊管理與產業發展局局長逄萬濤說道,「村民們也積極參與到疫情防控工作中來,監督復工項目的防控工作是否到位,讓我們的項目能夠健康、順利實施。」
閃電新聞記者 孫雅倩 威海報導